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皂苷a含量的变化及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取、60%乙醇提取和60%乙醇-水提取3种方法,制备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的提取物浸膏,运用HPLC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分别进行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生品、清炒品、醋炙品、酒炙品和蜜炙品不同炮制品水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08%0,.07%,0.00%0,.04%,0.00%,测得其最大给药量(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81.6,244.0,118.8,122.4和170.4 g.kg-1.d-1;60%乙醇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15%,0.06%,0.16%,0.09%,0.08%,测得其最小致死量(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94.0,93.6,50.8,60.4和48.4 g.kg-1.d-1;60%乙醇-水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20%,0.19%,0.30%,0.13%,0.20%,测得其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46.4,54.2,62.4,53.6和32.0 g.kg-1.d-1。上述小鼠连续观察14天,死亡小鼠立即解剖未见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存活小鼠的体重、行为等变化可逐渐恢复。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对北柴胡不同炮制品柴胡皂苷a含量和毒性大小有不同的影响,以60%乙醇-水提取工艺样品柴胡皂苷a含量最高和毒性最大,提示柴胡的毒性大小与柴胡皂苷a含量高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皂苷类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d及总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中皂苷类化合物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的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d及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红外干燥品>100℃烘干品>微波干燥品>50℃烘干品>晒干品>阴干品,含量差异显著;总皂苷含量:100℃烘干品>微波干燥品>阴干品>红外干燥品>晒干品>50℃烘干品,但差异不大。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生品>鳖血黄酒共炙品>清炒品>蜜炙品>酒拌品>醋拌品>酒炙品>鳖血炙品>醋炙品;柴胡皂苷d的含量:生品>鳖血黄酒共炙品>醋拌品>蜜炙品>酒拌品>酒炙品>清炒品>醋炙品;总皂苷的含量:蜜炙品>醋拌品>酒拌品>鳖血炙品>酒炙品>鳖血黄酒共炙品>醋炙品>生品>清炒品。结论红外、微波、100℃烘干等干燥方法能明显提高柴胡皂苷a、d的含量,总皂苷含量差异不大;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相对于生品都有所下降,其中醋炙品中含量最低,蜜炙品中总皂苷含量升高明显,其他炮制品总皂苷含量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几种常见有毒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有毒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蒸制、清炒、酒炙和醋炙这四种炮制方法对雷公藤、川乌以及麻黄三种常见的有毒中药进行炮制,并测定其不同炮制品的有毒成分生物碱的含量,比较该三种炮制方法对其有毒成分生物碱含量影响。结果雷公藤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酒制>清炒>蒸制;川乌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清炒>酒制>蒸制;麻黄的各炮制品的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清炒>醋炙>酒制>蒸制。雷公藤及川乌: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醋炙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麻黄: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三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蒸制炮制在降低药物的毒性效果优于清炒炮制法、酒炙炮制法及醋炙炮制法。  相似文献   

4.
基原对柴胡急性毒性和皂苷类物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基原柴胡的皂苷类物质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基原对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经典急毒实验法,进行南、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和皂苷a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药材中总皂苷含量4.61%,柴胡皂苷a的含量0.60%,南柴胡药材中总皂苷含量3.53%,柴胡皂苷a的含量0.46%。1日内给小鼠灌胃南、北柴胡药材分别为25.2g/kg、26.4g/kg(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96倍和205倍以上,观察14天,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一死亡。结论北柴胡药材毒性大于南柴胡药材,其毒性的大小与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甘遂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实验对象,评价甘遂不同炮制品及提取方法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制备甘遂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将它们的提取液按几何级数设置浓度梯度,添加到鱼生活的水中,观察给药后96 h鱼只的死亡情况,以此为判断待测药物毒性大小的依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17软件计算不同炮制品水提液和醇提液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斑马鱼对甘遂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均表现出急性毒性反应,且毒性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毒关系;不同炮制品水提液LC50明显高于相应醇提液;同一提取方法不同炮制品的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甘遂生品>清炒品>醋润品>醋炙品。结论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甘遂生品的醇提液急性毒性最强、甘遂醋炙品的水提液急性毒性最低。本实验为进一步认识与评价甘遂毒性及醋炙减毒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菟丝子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 菟丝子洗净干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品、酒炙、盐炙、清炒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炮制后总黄酮的含量发生变化,总黄酮含量清炒品1.59%,生品2.15%,酒炙品2.19%,盐炙品2.22%.结论 炮制影响菟丝子总黄酮含量,其中以盐炙品总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醋炙、醋煮、酒炙、醋烘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延胡索生品分别经醋炙、醋煮、醋烘、酒炙后,以水超声法对不同炮制品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成分的含量,乙腈:0.1%磷酸溶液=72:28作为试验的流动相,色谱柱AgilentC18色谱柱,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82nm.结果:延胡索经不同炮制后生物碱去氢紫堇碱含量均有所升高,醋烘、醋炙、酒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的2种有效成分,操作步骤简单、重复性好,根据药材的治疗需要,采用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可以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绿衣枳实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绿衣枳实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的含量.方法:对3个批次药材分别进行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衣枳实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柚皮苷含量.结果:柚皮苷含量除麸炒品与生品基本相当外,醋、酒炙品降低10%~20%,砂、土炒制品降低40%~55%,炒炭制品降低60%~70%.结论:绿衣枳实不同炮制品的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肖辉 《中国药业》2016,(4):29-31
目的比较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延胡索炮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醋煮、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对延胡索生品进行炮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延胡索乙素含量在0.10~1.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4.05%,RSD为1.94%(n=6);醋烘、醋炙、酒炙延胡索炮制品含量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5~6.342,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延胡索乙素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可重复检测的优点,醋烘、醋炙、酒炙等炮制方法能增加延胡索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青龙衣中胡桃醌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龙衣不同炮制品中胡桃醌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胡桃醌线性范围为0.2~1.0 m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54%,RSD为1.97%(n=9),青龙衣不同炮制品的胡桃醌含量存在差异,生品胡桃醌含量最高,盐炙品、酒炙品、醋炙品、姜炙品次之,蜜炙品最低。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青龙衣中的胡桃醌含量有影响,可为青龙衣炮制工艺的改进和新工艺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北柴胡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北柴胡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南、北柴胡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南、北柴胡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最大耐受量(MTD)和最大给药量(MLD),连续观察14天。结果南、北柴胡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北柴胡醇提组分〉南柴胡醇提组分〉北柴胡水提组分〉南柴胡水提组分。南、北柴胡水提组分没有出现死亡,测得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81.6g·kg-·1d-1和201.6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412.4倍和1568.0倍;南、北柴胡醇提组分无法做出LD50,测得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46.4g·kg-1·d-1和75.2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360.9倍和584.9倍。结论北柴胡药材毒性大于南柴胡,且南、北柴胡的醇提组分均大于其水提组分。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高低与其毒性大小有一定相关性,推测柴胡皂苷可能是其主要毒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交试验优选柴胡微波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妮  龚又明 《中国药房》2011,(23):2148-2150
目的:优化醋制柴胡的微波炮制新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柴胡皂苷b2和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醋用量、微波热力、加热时间、药材铺叠厚度为考察因素,确定最佳微波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的炮制工艺为醋用量20kg,微波热力60%,加热时间6min,铺叠厚度1cm。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控制,可作为醋制柴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定白芍及其炮制品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结果:芍药苷的量:生品〉酒制品〉醋炒品〉麸炒品〉清炒品〉土炒品〉酒麸制品;芍药内酯苷的量:土炒品〉麸炒品〉酒制品〉醋炒品〉清炒品〉酒麸制品〉生品。结论: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的量均有所下降,而芍药内酯苷的量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醋柴胡不同极性洗脱部位对黄芩苷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醋柴胡配伍黄芩苷在不同脏器中的增效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多次给药,LC-MS/MS测定小鼠各组织中黄芩苷的含量,考察醋柴胡不同极性洗脱部位对黄芩苷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Q-Exactive Plus对醋柴胡不同极性部位的成分进行分析,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探讨可能活性成分。结果 与黄芩苷单用组相比,联用组(95%乙醇洗脱部位)肝脏、肺脏、脾脏中黄芩苷浓度升高,75%乙醇洗脱部位肺脏中药物浓度升高,50%乙醇洗脱部位脾脏中药物浓度升高;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醋柴胡中21个化合物与黄芩苷在小鼠肝脏中分布呈显著性正相关,主要为醋制后产生的乙酰化皂苷;另13个化合物与黄芩苷在小鼠肺脏分布呈显著性相关,主要为生柴胡皂苷。结论 乙酰化皂苷、生柴胡皂苷可能分别是醋柴胡治疗肝脏、肺脏疾病的活性成分,其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UHPLC-Q-TOF-MS分析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分析阐释鳖血柴胡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和多元变量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PubChem、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SEA、Metascape和SymMap数据库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靶点-功效-中医证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后松脂素、山奈酚素、鸟嘌呤核苷、淫羊藿苷F2、柴胡皂苷BK1、柴胡皂苷D、异土木香内酯等37种成分发生了明显改变,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成分相关靶点主要富集定位在肝脏、骨髓、小肠、脾脏等组织,靶点功效主要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质磷酸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激素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相关,与肝气郁滞、风热、火热、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肝风等中医"肝阴虚"类证候呈现相关性,显示其主入肝经,侧重于疏肝解郁、疏散肝经风热、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息风等功效。结论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及药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与"肝阴虚"相关证候有明显的关联性,提示基于"柴胡劫肝阴"理论的鳖血柴胡炮制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柴胡总皂苷和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全组分柴胡总皂苷含量大小依次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其最大给药量(MLD)大小为:河南柴胡〉山西柴胡〉内蒙柴胡〉河北柴胡;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醇-水提取物总皂苷含量大小依次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河北柴胡〉山西柴胡〉内蒙柴胡〉河南柴胡,其最小致死量(MTD)为: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河北柴胡。河北产地的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中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含量均较其他产地北柴胡药材含量高,其对应的全组分MLD、醇-水提取物MTD均较其他产地北柴胡药材的小,毒性最大。结论产地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有一定的影响,且柴胡毒性大小与皂苷类物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比较白前与蜜炙白前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白前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别从白前和其蜜炙品挥发性成分中分离鉴定出38,43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8.39%、84.76%。两者共有成分有12个,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总量的16.24%、25.59%。生品中含量最高的是桉油精(20.64%);蜜炙品中含量最高的是戊酮酸乙酯(8.22%)。结论:白前及蜜炙白前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白前及其蜜炙品的挥发性成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酒柴胡炮制工艺参数,为酒柴胡饮片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酒用量、酒炙温度、酒炙时间为炮制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总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分,优选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柴胡与黄酒用量比为100∶10,酒炙温度135~145℃,酒炙时间5 min。酒柴胡呈微黄色,微有酒香味。结论:经验证,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规范酒柴胡的饮片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