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采用顺氨氯铂140mg~160mg+长春新碱2mg+平阳霉素100mg的方法对头颈部鳞癌患者进行了术前短期化疗,化疗后两周施行手术,通过对1987年4月~1993年2月之间143例患者随访、统计,有效率(CR、PR)分别为66.70%、84.20%,术后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80%、54.20%。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治疗方法,疗效及药物主要毒副作用等,并针对毒副作用所采取的联合用药,以预防为主,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本组无一例因毒副作用而中止化疗的。  相似文献   

2.
李亚龙 《广州医药》2005,36(5):35-36
目的 分析区域内灌注化疗(1AC)(观察组)与静脉化疗(PVC)(对照组)对头颈部鳞癌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观察组36例头颈部鳞癌病人采用区域内灌注化疗,对照组30例头颈部鳞癌病人采用静脉化疗,药物方案一致。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8.3%,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毒副反应、胃肠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区域内灌注化疗治疗头颈部鳞癌,疗效显著,并降低了静脉化疗对胃肠道的影响及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P方案全身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ⅠB2~ⅡB期宫颈鳞癌的术前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10-01月我院初治经病理确诊的132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鳞癌,采用BIP方案全身化疗1~2疗程观察术前疗效。结果:BIP新辅助化疗可改善症状,使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总有效率达84.7%,手术切除率达95.9%。结论:BIP方案全身静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的术前疗效是显著的,静脉化疗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97例头颈部鳞癌治疗的结果。采用术前诱导化疗加手术切除。化疗DOP方案,药物有效率81.4%;术后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62.6%。认为术前诱导化疗对头部鳞癌的生存率或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部分晚期乳腺癌可改变部分患者的临床分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早期乳腺癌可减少术中血行转移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卡铂(CBP)和顺铂(DDP)对局部中晚期头颈部鳞癌先期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57例局部中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分成两组,CBP组26例,应用CBP 300mg/m~2第1 d静滴,5-氟脲嘧啶(5-Fu)1000mg/m~2第1~5d静滴;DDP组31例,应用DDP100mg/m~2,第1d静滴,5-Fu用法同CBP组。每3~4周重复,连用2~3周期。结果 有效率CBP组80.7%,DDP组74.2%,P>0.05,无显著性差异。胃肠道反应以DDP组明显,骨髓抑制CBP组较突出,两组病人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CBP和DDP均是治疗头颈部鳞癌较好的药物,两者疗效相近。CBP更适合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尿嘧啶联合顺铂(PF)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m TPF)两种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术后复发头颈部鳞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术后复发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33例,行PF或m TPF方案化疗,3周重复,4个周期后对两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 TPF组客观缓解率为77.8%,PF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TPF组骨髓抑制重于PF组(P<0.05);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 TPF方案一线治疗术后复发头颈部鳞癌较PF方案有更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P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癌Ib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确诊后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先予2个疗程PC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周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观察组化疗前后宫颈癌肿块大小变化、两组术后切缘癌浸润及淋巴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肿块缩小的临床有效率达93.1%(27/29),对照组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30.76%,淋巴结转移率38.46%,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PC方案是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奈达铂对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与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2009年间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的晚期或复发性头颈部鳞癌患者105例,分为顺铂或卡铂组和奈达铂组。紫杉醇均按135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给予;顺铂75mg/m^2静脉滴注,分第1~3天;卡铂按AUC=5静脉滴注,第2天;奈达铂按80mg/m^2静脉滴注,分1~3天。2组均每3周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对2组缓解率、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2组总缓解率、各种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1a内用过铂类治疗的患者中,奈达铂组缓解率与顺铂或卡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3)。结论1a内未曾用铂类化疗的患者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奈达铂的疗效不良反应相同,而1a内曾用过铂类的患者中奈达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诊断时常处于疾病晚期.依据肿瘤的位置和分期,头颈部鳞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晚期头颈部鳞癌预后差,治疗方法有限.在过去几年中,免疫治疗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很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近期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本文将免疫治疗在头颈部鳞癌中的抗肿瘤机制、临床研究进展、生物标志物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benefit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HNSCC) still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aim of this meta-analysis is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he cisplatin and fluororacil (PF) regimen in enhancing the overall survival of and decreasing Iocoregional relaps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in HNSCC patients. Methods Medline and manual searche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all publish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investiga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he PF regimen. Outcomes assessed by meta-analysis included Iocoregional relapse,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The odds ratio was the principle measurement of effect, which was calculated as the treatment group (chemotherapy plus Iocoregional treatment) versus the control group (Iocoregional treatment alone) and was presented as a point estimate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Results Eight RCTs were adopted for analysis. The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dds ratio for the Jocoregional relapse was 0.92 (0.70-1.22, 95%CI), which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odds ratios for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were 0.47 (0.33-0.68, 95% CI) and 1.28 (1.01-1.62, 95% CI)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o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the PF regimen in HNSCC patients has no effect on Iocoregional relapse. However, it shows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benefit in reduc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survival.  相似文献   

13.
miR-141抑制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microRNA-141(miR-141)对人头颈部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通过qRT-PCR分析19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R-141的表达。通过miR-141 mimics 或miR-141 反义寡核苷酸(ASO)上调或抑制人喉癌细胞株(Hep-2)和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SCC-9)细胞中miR-141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实验分析上调或抑制miR-141的表达水平对Hep-2和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 结果 qRT-PCR的结果表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的miR-141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上调miR-141的表达能够抑制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miR-141表达可以促进Hep-2和SCC-9细胞的增殖(P<0.05)。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1的靶基因可能为ZEB1基因。 结论 miR-141可能通过ZEB1基因抑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局部晚期(T3T4/N2N3)头颈部鳞癌的标准治疗为同步放化疗,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加上诱导化疗是否能进一步提高生存率国际上仍有争议.本文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首次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不能手术,绝大多...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 (HNSCC)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HIT)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80例HNSCC及 4 1例正常鳞状上皮标本中FHIT的表达。结果 :HN SCC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3.75 % (4 3/80 ) ,10 0 % (4 1/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NSCC中 ,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FHIT的阳性率分别为 37.1% (13/35 )和 6 6 .7% (30 /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HNSCC的发生、演进中FHIT起重要作用 ,FHIT的检测有助于HNSCC转移潜能的判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变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变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例来源于头颈部不同位置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来源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例对照组上皮细胞均表现为人正常染色体核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核型主要表现为大量复杂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和数目改变.(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成分/数目的丢失;(2)染色体/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现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体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体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着丝粒区域. [结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的不断变异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扩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这种多基因改变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或巨块形Ib-Ⅲa期宫颈癌的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2006年我院185例Ib-Ⅲa宫颈鳞状上皮癌患者,按新辅助化疗方式分为三组,组1:动脉灌注卡铂,组2:动脉灌注卡铂+紫杉醇。组3:静脉滴注卡铂+紫杉醇;随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随访5年。比较各组间疗效、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时间。结果化疗疗效情况:组1与组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与组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1、2较组3新辅助化疗术后宫旁累及淋巴结转移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复发率分别是1.78%、0、4.47%,三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转移;卡铂单药动脉灌注化疗方案是对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鳞癌(HNSCC)细胞系染色体端粒表达的检测和分析,研究端粒功能失调现象是否存于HNSCC,探讨其在促进肿瘤染色体变异的重要作用。方法8个HNSCC细胞系和6例头颈部正常组织上皮细胞培养。收获细胞用荧光结合(CCCTAA)3核酸探针以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末端端粒表达,计算平均每个细胞中端粒缺失染色体末端数。结果缺失TTAGGG重复DNA序列的染色体末端数/细胞的平均数为12.8±5.4;正常对照组上皮细胞不表现或仅偶尔出现染色体端粒缺失现象,平均值0.3±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HNSCC染色体端粒缺失,引起端粒功能失调造成双着丝粒及环状染色体形成,促使癌细胞异常分裂,致使HNSCC染色体不稳定性,以及大量基因组失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头颈鳞癌代谢重编程机制。方法:通过对头颈鳞癌和癌旁组织进行真核有参转录组学、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找到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物,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两两组学联合分析预测参与头颈鳞癌代谢重编程的重要代谢通路。然后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RM)验证通路重要蛋白,找到差异表达蛋白及代谢通路。结果:联合分析结果提示,肿瘤中心碳代谢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途径可能与肿瘤有关。PRM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乳酸脱氢酶A(LDHA)、磷酸甘油酸酯转位酶1(PGAM1)、己糖激酶3(HK3)和磷酸果糖激酶(PFKP)在肿瘤中表达升高并参与肿瘤中心碳代谢途径。结论:肿瘤中心碳代谢通路及相关蛋白EGFR、 PGAM1、 LDHA、 HK3、 PFKP在头颈鳞癌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