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县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县健康人群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率,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至2008年在华容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10825例,按年龄分组对肝功能,血脂,血糖,乙型肝炎表面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血常规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各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谷丙转氨酶,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1.0%,18.9%,9.2%,6.4%,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71%,0.08%,0.02%,1.1%,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异常率分别为7.07%,7.26%,10.1%。结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县健康人群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率,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至2008年在华容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10825例,按年龄分组对肝功能.血脂,血糖,乙型肝炎表面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血常规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脂,血糖,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各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谷丙转氨酶,甘油三脂,胆固醇,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1.0%,18.%,9.2%,6.4%,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71%,0.08%。0.02%,1.1%,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异常率分别为7.07%,7.26%,10.1%。结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乙肝病毒,甲胎蛋白,癌胚抗原,EB病毒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矿区30~60岁职工健康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3890例矿区职工血糖、血脂检测结果。结果 30~60岁职工共计3641例,其中,210例(5.77%)GLU单项升高,101例(2.77%)GLU、CHO、TG三项均升高。30~40岁、41-50岁、51-60岁GLU、CHO、TG异常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GLU、CHO、TG异常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30~60岁的矿区职工与年龄在30岁以下的矿区职工血糖血脂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在GLU、CHO、TG异常率方面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矿区30~60岁职工健康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显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异常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联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血糖、血脂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矿区30~60岁职工健康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3890例矿区职工血糖、血脂检测结果。结果 30~60岁职工共计3641例,其中,210例(5.77%)GLU单项升高,101例(2.77%)GLU、CHO、TG三项均升高。30~40岁、41-50岁、51-60岁GLU、CHO、TG异常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GLU、CHO、TG异常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30~60岁的矿区职工与年龄在30岁以下的矿区职工血糖血脂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在GLU、CHO、TG异常率方面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矿区30~60岁职工健康体检血糖、血脂检测结果显示,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异常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性别无相关性联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预防血糖、血脂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情况,为在校大学生乙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2008级6953名入学新生采用ELISA检测HBsAg;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006、2007、2008级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是3.19%、3.38%、2.07%,总阳性率为2.87%,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HBsAg阳性率8.57%低;2006、2007、2008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总检出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新生ALT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ALT异常率较低;学校要继续加强乙肝的健康教育,增加体检检验项目,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6.
3 891例健康体检人员空腹血糖水平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损与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4~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南宁市公务员3 891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4.92±0.69)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阳性率为20.15%,糖尿病(DM)阳性率为4.14%.IFG组的BMI、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1);IFG与BMI、血压、血脂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124,0.164,0.095,0.062,0.173,P<0.001).结论:IFG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份,我院对全市城区教职工进行了体格检查,检测项目有血、尿常规,肝功能,HBsAg,血糖,45岁以上者进行了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发现:男性职工ALT异常率显著高于女性职工(P<0.005);HBsAg检测与我市三年来兵役体检阳性率无差异(P>0.05);血糖、尿糖异常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5);血脂分析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提示:HDL-C及TC2、TG、LDL-C女性高于男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和肝功能状况,为预防乙肝提供参考.方法 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酶动力学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结果 8047名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3.39%;ALT异常率为2.32%;HBsAg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和"大三阳"为主;HBsAg阳性率及ALT异常检出率性别比较,男女性别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我校大学新生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1~2005年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以加强对HBV的预防和控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我院2001~2005年入学新生3 791人HBV标志物(HBVM)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新生HBsAg平均阳性率为10.08%,男生13.45%,女生8.9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1,P<0.01).HBsAg阳性ALT异常率为7.33%(28/382).5年新生HBsAg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共下降6.32个百分点.HBsAg阳性的7种模式中,以"1.3.5"阳性和"1.4.5"阳性为主,分别为45.81%和30.89%,二者总阳性率为76.70%.抗-HBs阳性率较高,阳性率为54.73%,以单纯抗-HBs阳性为主,占74.17%.结论我院新生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3%),也高于全国部分大学生平均水平(8.40%).应加强对"1.3.5"阳性和"1.4.5"阳性且伴有ALT升高学生进行治疗、跟踪、复查;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同时,对学生进行乙肝健康教育,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公务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并对阳性结果 按性别、年龄、职业进行统计.结果 HBsAg 总阳性率为4.8%,其中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HBsAg阳性率有差异.结论 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只要定期对公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乙肝病毒感染可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东莞市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对8181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3.14%,HBeAg的阳性率为4.89%,ALT的异常率为3.40%。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两种模式为主。结论:东莞市体检者中的HBsAg的阳性率高于全国的HBsAg的阳性率,其中HBsAg阳性率20岁以下相对低些,20岁~30岁的高达17.19%,HBeAg的阳性率在20岁~30岁的打工者中占较大比例。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CT+HPV联合筛查体检人群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4月-2006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同时进行LCT+HPV联合筛查宫颈癌的正常人群进行普查,对其中任一项阳性的225例体检人群进行光电一体阴道镜检查并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HPV感染情况与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结果我院体检人群HPV感染率15.81%,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不同和(或)不全相同,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LCT异常诊断率13.74%,LCT诊断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宫颈高度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LCT(LCT≥LSIL)、HPV、LCT+HPV(LCT≥LSIL)筛查宫颈高度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44%、97.67%、82.56%;67.21%、14.84%、41.21%;89.78%、96.43%、90.91%;32.95%、21.32%、24.91%。结论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集中在生育及性活跃期,也趋于年轻化,处于此年龄段的妇女应重视体检筛查。HPV感染与低度病变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跟踪随访,防止宫颈癌的发生;LCT+HPV联合筛查进行宫颈癌普查工作,可大大提高从正常人群体查中宫颈高度病变的诊断率,降低漏诊率,二者结合将更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高原地区孕产妇和婴幼儿人群中乙肝的感染状况,以期制定有效的防控和治疗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于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及所辖七县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所有孕产妇,共计832名,平均年龄为 (28±2.8)岁,以及该院新生儿科和儿科就诊的所有婴幼儿人群(0月龄~3周岁),共计1 086名,平均年龄为(1.6±0.8)岁, 其中男性患儿为519名,女性患儿为567名,男女性别比为0.92∶1,分别研究孕产妇和婴幼儿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保护状况的年龄、地域和性别分布。结果 阿里地区孕产妇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17.19%(143/832)。不同年龄段孕产妇的HBsAg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牧区孕产妇的HBsAg 阳性率分别为13.66%(56/410)和20.62%(87/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3名HBsAg阳性孕产妇中,HBsAg、HBeAg、HBcAb阳性孕产妇占46.85%(67/143)。3岁以下婴幼儿人群HBsAg总体阳性率为7.73%(84/1 086),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HBsAg 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婴幼儿和女性婴幼儿的HBsAg 阳性率分别为5.20%(27/519)和10.05%(5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牧区和城镇区婴幼儿HBsAg 阳性率分别为9.16%(50/546)和6.30%(34/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总体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32.51%(224/689),婴幼儿总体HBsAb阳性率为40.52%(406/1 002)。结论 阿里地区孕产妇及婴幼儿人群HBsAg 阳性率高,需进一步加强孕前检查及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加强对乙肝患者及携带者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杭州地区献血人群HBsAg流行及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HBV感染的预防策路。方法遵循献血者知情同意,采用ELISA法分别使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献血后标本的HBsAg。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对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等不同分布组的HBsAg阳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741 441人,HBsAg阳性率为0.231%。2015-2019 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21% .0.241% .0.251% .0.179% .0.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无偿献血人群分为18-2425-34.35-44.45--5455-6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加献血人群比例下降,HBsAg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45-54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0.5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献血者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71%和0.168% ;初次献血者阳性率为0.336% ,两次献血的人群阳性率为0.01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低,不同年龄.性别和献血次数人群的阳性率存在差异,提高重复献血者率有利于提升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乙肝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6年300 786名不同职业外来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结果深圳市外来工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2.90%,饮食业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8.6%)低于服务业(17.86%)和企业从业人员(12.58%),男性(13.86%)高于女性(12.21%),且随着年龄的升高,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881名HBsAg阳性者中检出HBeAg阳性14 352人(46.48%)。结论深圳市外来工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应加强对外来人员乙型肝炎病毒监督、监测和管理,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现况研究的原理,用三阶抽样法,在广西东、西、南、北、中各选定1个县,然后在每个县选择人口约1000人的自然村,对全人群采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BsAg,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0%(400/4547),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较低(4.79%),15~19岁明显上升,30~34岁达到最高峰(15.97%),35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在较高水平。 ALT异常率为9.83%(326/3318),男性ALT异常率高于女性(P<0.01),19岁以前ALT异常率较低,20~69岁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70岁以后开始下降。 HBsAg阳性人群ALT异常率高于HBsAg阴性人群(P<0.01)。结论广西仍是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肝功能异常率偏高,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某校教职工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为高校教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至2006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项目包括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前列腺、乳房、宫颈、眼底、B超(肝、胆)、胸透、心电图、血生化(ALT、GLU、TC、TG)、HBsAg。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在岗情况、不同职称的对象常见病检出率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教职工人均异常项目种次为2.86,主要是高血脂(20%)、高BMI(15%)、心电图异常(14%)、肝功能异常或脂肪肝(12%)、血压异常(9%)、眼部异常(8%)。正高、副高职称的乳房、宫颈、ALT、TC、TG、HBsAg等6项指标的异常率低于其他职称组,其余均高于其他职称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在岗情况、职称、职务等分别对15项目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高校教职工常见病检出率高,与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职业和工作特点以及生活方式有关。应进一步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的体检数据,对体检人群的患病率和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教职2:(1)体检结果1项(含1项)以上异常1587人(89.26%);1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1人(26.5%);2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2人(26.5%);3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364人(20.5%);4种疾病及以上/症状的阳性率有280人(15.75%)。(2)阳性检出率排序前5位的是:脂肪肝(51.3%)、心电图异常(36.7%)、高胆固醇血症(28.7%)、高血压(24.0%)、高甘油三酯(21.6%)。(3)3个年龄段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除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乳腺疾病外,其余上述疾病/症状的检出率在增加。(4)疾病/症状检出情况存在性别的差异: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汉族与维吾尔族职工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比较,高甘油三酯、高胆圊醇血症、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于维吾尔族;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体检中结果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存在年龄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日的:了解贵南县藏族牧民HBsAg阳性率与血型的关系,试图找出一条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措施。方法:对537名藏族牧民进行血型检测并以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结果:受检人数中HBsAg总阳性率为8.01%,其中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在血型分布中,AB型HBsAg阳性率为28.57%,A型HBsAg阳性率为18.00%,O型HBsAg阳性率为4.21%,B型HBsAg性率为3.19%。结论:HBV对不同年龄组均有感染,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其感染率还与血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