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热针加穴位贴敷与口服西药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2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针刺穴贴组(80例)和西布曲明组(41例)。针刺穴贴组采用电热针和穴位贴敷治疗,选择带脉、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选取神阙、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西布曲明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5%(78/80),西布曲明组总有效率为70.7%(29/4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加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盐酸西布曲明。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消浊”法,取脐周八穴(天枢、滑肉门、外陵、阴交、水分)、关元、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并与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FBG、INS、ISI、TC、TG、LDL-C、HDL-C的变化;还观察针刺前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的变化,及其Ⅰ度肥胖、Ⅱ度肥胖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HI),与健康组比较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BMI明显下降(P<0.05,P<0.01),同时FBG、INS、TC、TG、LDL-C亦明显下降(P<0.01,P<0.05),ISI、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脂参数,同时也能调整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异常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7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以穴位埋线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毫针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 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肥胖症患者58例,采用针灸治疗.体针主穴取中脘、天枢、关元、滑肉门、阴陵泉、足三里,并随症加减.耳针取穴为饥点、内分泌、三焦、神门.[结果]痊愈10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朴志娟 《天津中医药》2009,26(2):160-16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方法]单纯性肥胖症患者58例,采用针灸治疗。体针主穴取中脘、天枢、关元、滑肉门、阴陵泉、足三里,并随症加减。耳针取穴为饥点、内分泌、三焦、神门。[结果]痊愈10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高秀领  何立  张雪娟  丁敏 《中国针灸》2007,27(10):738-740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贴压与单纯药物减肥的疗效差异,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5例。针刺组采用电针天枢、关元、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神门、内分泌、脾、胃、三焦、大肠等穴的方法;药物组采用口服西布曲明10mg,每日1次的方法。观察治疗2个疗程(2个月)。分别评价减肥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的含量。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组的治疗结果相近(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刺组下降水平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加耳穴贴压减肥与西药减肥疗效相当,但针刺加耳穴贴压较西药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春梅 《新中医》2006,38(8):62-6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以穴位埋线减肥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减肥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肥胖症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为关元、三阴交。配穴:单纯性腹型肥胖者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四肢肥胖者加曲池、肩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结果:3个疗程后,患者体重、BMI、腰围和臀围均有所下降。结论:针灸治疗肥胖症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张琰  崔海 《四川中医》2007,25(9):112-1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疗效。方法: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采用针刺疗法,穴取中脘、关元、水分、阴交、双侧天枢、肓俞、足三里、血海、心俞、膈俞、脾俞,结合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对照组仅采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46.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与单纯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科学评价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对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6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肥胖等级、血脂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进行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针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脾俞、胃俞、阿是穴等腧穴,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TG、TC、LDL-C均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组HDL-C含量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结合饮食调整及有氧运动可以调节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且可以明显升高HDL-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穴位贴敷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穴位贴敷组(穴贴组)58例,针刺组50例.穴贴组以中药制膏贴敷中脘、关元、气海等穴;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中极、关元、气海等穴.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穴贴组总有效率为84.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别;腰臀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后均有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单纯性肥胖不仅疗效确切,而且穴位贴敷使用方便,无疼痛及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针灸》2009,29(9):70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对心脾两虚型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效应.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电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电针穴取中脘、下脘、关元、天枢等,穴位埋线穴取中脘、天枢、气海等;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进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Hamilton焦虑量表(HAMA)、Hamilton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并与正常组35例对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9% vs 84.4%,P<0.05);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量、BMI、腰围、WHR、HAMD、HAMA和PSQI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评分都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存在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精神心理异常,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在有效减肥的同时可提高睡眠质量和调整精神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4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小针刀疗法,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为72.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优于传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针刀与电针、手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电针组、手针组,每组35例,3组均穴取中脘、天枢、上巨虚、三阴交等,并且辨证配穴,针刀组采用0.6 mm×40 mm的减肥针刀治疗,电针组采用韩氏LH402A穴位神经电刺激仪治疗,手针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对肥胖相关指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肥胖度等及血脂、血糖进行观察.结果:针刀组愈显率为91.4%(32/35),优于电针组的71.5%(25/35)和手针组的42.9%(15/35)(均P<0.05).3组肥胖相关指标及血脂、血糖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后差率组间比较,针刀组体质量、BMI、肥胖度、胸围、腰围、股围、腰臀比、总胆固醇均优于电针组、手针组(均P<0.05),臀围、空腹血糖优于手针组(均P<0.001).结论:针刀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减脂、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体重指数及腰臀围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针刺减肥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40例。针刺组采用体针、电针,配合耳穴贴压的方法,体穴取天枢、关元、三阴交等,耳穴取神门、内分泌、脾等;药物组采用口服西药西布曲明的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并评价减肥疗效。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7.5%,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82.5%,2组的治疗结果相近(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针刺组患者的腰围及腰臀围比值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减肥的疗效确切,并且针刺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围比值。  相似文献   

16.
Huang LC  Pan WY 《中国针灸》2011,31(10):883-886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其经济学效益.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选取中脘、天枢、大横、水分、气海、关元、足三里、阿是穴为主穴,穴位埋线组采用埋线法,每周治疗1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电针组采用电针疗法,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肥胖指标和成本.结果:①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电针组为86.7%(26/30),两组疗效相当(P>0.05);②两组肥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成本效果分析示穴位埋线组医疗总成本为61500元,人均成本为2050元,电针组总成本117210元,人均成本为3907元,穴位埋线组平均每人比电针组少支出1857元.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治疗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学效益.  相似文献   

17.
温针灸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志刚 《中国针灸》2008,28(11):79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46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2例)。温针组与针刺组皆取天枢、中脘、关元等穴,分别予温针灸与针刺治疗30min;药物组口服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片、硫唑嘌呤,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3.5%,针刺组为76.9%,药物组为75.0%,温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与药物组(均P<0.05),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温针灸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较佳疗法,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近十年临床研究文献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收集近十年国内外数据库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2013、SPSS 25.0及Apriori算法对艾灸治疗腹泻的病种、治疗方法及穴位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0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以治疗慢性腹泻为主;隔药灸和温和灸较为常用;艾灸与中药结合治疗较为多见。所采用的艾灸穴位处方共涉及65个穴位,频次超过10次的穴位有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上巨虚、脾俞、肾俞、命门、胃俞、三阴交、下巨虚和阴陵泉,其中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频率超过100次。从分布来看,以任脉和腹部的穴位居多。聚类分析发现核心穴位有天枢、上巨虚-肾俞-大肠俞-三阴交、中脘-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胃俞-命门、气海-下巨虚-阴陵泉。穴位关联性分析发现天枢-关元为最常用穴对。结论 艾灸治疗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治疗方法多采用温和灸、隔物灸,穴位以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的使用频率最高,以天枢-关元合用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电针天枢、水道、水分、关元、大横、滑肉门、带脉、曲池、合谷、梁丘和足三里等穴位,治疗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结果14例疗效显著,38例疗效中等,23例疗效一般,5例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