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对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外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89例,同期应用红霉素软膏对比治疗80例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莫匹罗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7.4%和91%,红霉素软膏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2.4%和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莫匹罗星软膏组细菌清除率为97.75%,红霉素软膏组细菌清除率为73.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匹罗星软膏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作用明显强于红霉素软膏,是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一种安全、高效的外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化脓性皮肤病52例疗效观察李秋涛,郑晓红(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皮肤科郑州450052)莫匹罗星软膏(Mupirocinointment)又称百多帮软膏(Bactroban),是一种新型抗生素软膏,对化脓性皮肤病有良效,现将笔者应用该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肛肠科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2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48)和对照组(n=52),分别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常规药如红霉素软膏等涂抹包敷患处,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90%以上,显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溶菌酶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溶菌酶 (Lysozyme)联合莫匹罗星 (Mupirocin)局部涂抹治疗新生儿脓疱疮 (impetigoneonatorum)的效果。方法 :将 5 8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成 2组。观察组 33例 ,取溶菌酶肠溶片用生理盐水配成 2 %溶液配合莫匹罗星涂于患处 ;对照组 2 5例 ,取 0 5 %新霉素乳剂涂于患处。 2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观察组皮疹结痂脱落、消失 ,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χ2 =11 89,P <0 0 1)。结论 :溶菌酶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陈才英 《当代医学》2013,(33):142-142
目的:分析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抚州市南丰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皮炎湿疹皮肤病的患者,分别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观察组,n=60)或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治疗(对照组,n=60),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确切,并且具有正协同加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 ,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炎、湿疹、手足癣合并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 6 0例 ,现将临床治疗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在我科门诊病人中选择皮炎湿疹 ,手足癣合并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患者共 6 0例 ,其中皮炎继发感染 2 6例 ,湿疹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 -bFGF)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 3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残余创面分两组进行自身对照 :治疗组 (36例 )用莫匹罗星软膏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对照组 (32例 )用聚维酮碘软膏治疗 ,比较两组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包括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 (包括MRSE)为残余肉芽创面感染的主要细菌 ;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 86 0 % ,对照组为 37 1% ,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15 7± 3 8)d,对照组为 (2 3 9± 7 4 )d,二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rh -bFGF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肉芽创面 ,能有效地清除残余创面感染的主要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 ,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3-08~2005-02以来,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中500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晓云  马秀 《吉林医学》2012,33(35):7693-7693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具有抗菌、消炎、抗真菌三重作用,相互协同,有效率达95.0%。结论:莫匹罗星软膏和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联合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有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康复新液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姗  蒙晶  郑诗华 《海南医学》2012,23(17):141-142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外用康复新液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对照组外用高锰酸钾联合莫匹罗星软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脓疱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贾翠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11-2212
目的观察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9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8例,治疗组接受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微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创面感染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O.01)。结论微波加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宫颈炎治愈率高,能够降低创面感染,促进创面修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乳膏和夫西地酸乳膏外涂,分别在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87%,B组有效率88%,C组有效94%,三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主要是对金葡菌有高效的选择性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对常见细菌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和莫匹罗星乳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观察组患儿采用2%夫西地酸乳膏均匀涂抹患处,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湿疹面积和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评价两组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EASI评分、瘙痒评分(2.44±0.76、0.94±0.11)与对照组(5.06±1.03、1.67±0.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55.81%)显著高于对照组(30.2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97.67%、9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儿出现皮肤瘙痒1例、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观察组患儿出现皮损局部灼热感1例。均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与2%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均安全有效,但2%夫西地酸乳膏总体疗效优于2%莫匹罗星软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并以莫匹罗星软膏作对照,每天外用两次,疗程7天.结果临床有效率试验组为85.5%;对照组为90.1%(X2=1.11,P=0.293);临床治愈率试验组为41.1%;对照组为42.9%(P=0.799);不良反应仅发生在对照组.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细菌性皮肤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38例脓疱疮儿童患者,治疗组19例外擦夫西地酸乳膏,2~3次/d;对照组19例外擦莫匹罗星软膏,3次/d,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89.5%,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夫西地酸乳膏与莫匹罗星软膏对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李明华 《当代医学》2014,(23):32-3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省东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210例,随机均分成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抗生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n=70)。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取适量涂抹在患处,1次/d;抗生素治疗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取适量涂抹在患处,2次/d;联合组给予糠酸莫米松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每天早晨、晚上取莫匹罗星软膏适量涂抹在患处,每天中午取适量糠酸莫米松乳膏涂抹在患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8.57%,抗生素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2.86%,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0.00%,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湿疹患者糠酸莫米松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活体蛆虫对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初步探索活体蛆虫治疗创面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n=90)的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纱布覆盖组)、阳性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以及实验组(蛆虫虫包治疗组).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创面细菌数量,透明膜法描摹创面面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第4,8以及12天取材,随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各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创面治疗的第8和12天,蛆虫虫包治疗组肉芽组织的细菌含量明显少于其余两组(P<0.05).同时,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E染色发现,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切片中新生肉芽组织较凡士林纱布覆盖组更加明显,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更为丰富.免疫组化结果 表明,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中VEGFA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P<0.05),而蛆虫虫包治疗组PGP9.5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其余两组 (P<0.05).结论 在治疗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时,蛆虫虫包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其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与莫匹罗星软膏相似,而蛆虫具有更强的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作用和促进神经组织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莫匹罗星和国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 rh EGF)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 (简称残余创面 )的疗效。方法 :对 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残余创面分二组进行自身观察对照治疗 :治疗组 ( 32例 )应用莫匹罗星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 rh EGF)治疗 ,对照组 ( 2 4例 )选择紫花烧伤膏作自身对照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残余创面细菌转阴率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细菌总转阴率为 73% ,对照组为 2 2 % ,P <0 .0 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 17.36± 4.98)天 ,而对照组为 ( 2 9.6± 8.72 )天 ,治疗组创面较对照组平均提前约 12天愈合 ,P <0 .0 5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用莫匹罗星和国产 rh E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 ,能有效地清除残余创面感染的主要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MRSA) ,可明显加速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4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霞  王苏平  郑珊  左开伦  卢慧娜 《重庆医学》2008,37(12):1286-1287
目的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儿童脓疱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73例脓疱疮患儿,治疗组43例外擦2%夫西地酸乳膏,2~3次/天;对照组30例外擦2%莫匹罗星软膏,3次/天,疗程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02%;对照组有效率9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与莫匹罗星软膏对各种感染性皮肤病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硼酸+地塞米松湿敷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刺激性药物渗漏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刺激性药物渗漏性损伤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试验组采用3%硼酸+地塞米松液湿敷后外擦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渗漏组织的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并于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坏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79、0.158,P>0.05);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502、2.293,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治愈72例,好转8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43例,好转25例,无效12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P<0.01)。试验组未发生坏死,对照组发生坏死12例(15%)。结论 3%硼酸+地塞米松湿敷联合莫匹罗星软膏治疗刺激性药物渗漏性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组织肿胀,减轻疼痛,防治渗漏组织感染,促进损伤修复,防止坏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