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的内固定方法已近80种,但尚无一种被公认为最理想的.该文应用双爆光激光散斑干涉法(简称散斑法)和加载目测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了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种内固定方法——三刃钉、加压螺纹钉和三根细螺纹针对24具新鲜青、老年人尸体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效果.结果:三刃钉和加压钉由于在进针部位、角度和在骨内的应力分布特点较接近,故固定效果好.多根螺纹针对抗骨折面间剪力和旋转作用效果较好.结论:结果提示不同年龄病人应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骨质疏松的高龄病人应慎用加压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作者设计的三枚中空螺纹加压钉+髂骨块植骨(HSI)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鲜尸股骨标本进行实验应力分析。比较三枚中空螺纹加压钉+髂骨块植骨与单纯应用三枚中空螺纹加压钉固定(HS)比较,观察两者在内固定上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螺纹钉+髂骨植骨固定(HSI)与单纯采用螺纹钉固定(HS)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生物力学性能无显著性差异。临床13例实践证明。采用螺纹钉+髂骨植骨术式符合生物力学模型。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折断式螺纹钉在髋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力学.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在数字化多功能遥控X线机或C臂X线机下,显露股骨上端外侧面,于大转子下3–5cm处,钻成"品"字形骨孔,将长度合适折断式螺纹钉经颈先后旋入股骨头中,钉尖距股骨头软骨面下5mm.经X线透视钉位满意后,折断螺钉尾段.结果随访1年~3年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股骨颈骨折27例中,优10例,良16例,差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中,优9例,良8例,差1例.结论 (1)折断式螺纹钉能有效地控制骨折间的旋转应力、压应力,固定牢靠,半身螺纹有一定滑动度可刺激成骨促进骨愈合;(2)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3)有利于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取9具成年新鲜股骨尸标本,采用中空双头螺纹加压钉固定股骨颈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枚中空双头螺纹加压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它比实心螺纹钉、三翼钉在抗压、抗弯、抗扭强度和刚度上占有一定的优势。(p<0.01)。临床22例实践证明,这种内固定方法能加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较快,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理想内固定器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总结65例采用闭合整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手术方法.结果 6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愈合59例,骨折愈合率为90.76%;骨折不愈合6例,不愈合率为9.24%.结论 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腓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4%.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骨颈骨折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与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均为股骨颈骨折常用治疗方法,但两者均有优缺点。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与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6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开放复位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功能优良率、股骨头坏死率及远期塌陷率。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及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及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股方肌骨瓣转移移植联合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法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折断式螺纹钉在髋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生物力学。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在数字化多功能遥控X线机或C臂X线机下,显露股骨上端外侧面,于大转子下3—5cm处,钻成“品”字形骨孔,将长度合适折断式螺纹钉经颈先后旋入股骨头中,钉尖距股骨头软骨面下5mm。经X线透视钉位满意后,折断螺钉尾段。结果 随访1年~3年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股骨颈骨折27例中,优10例,良16例,差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中,优9例,良8例,差1例。结论 (1)折断式螺纹钉能有效地控制骨折间的旋转应力、压应力,固定牢靠,半身螺纹有一定滑动度可刺激成骨促进骨愈合;(2)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可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3)有利于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材料.方法对75例老年患者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经过1-3年的随访.结果 75例无一例死亡或并发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和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及适应症 .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 ,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治疗方法 ,平均随访 1.7年 .结果和结论 作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虽有较多优点 ,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 ;外固定器对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及适应症.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软组织损伤情况,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等治疗方法,平均随访1.7年.结果和结论作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虽有较多优点,但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外固定器对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或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MLN)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对16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分别采用AMLN和Gross-Kempf (GK) 钉固定,术后7、14、28和56 d分批处死,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化学测量。 结果:(1)AMLN钉固定组骨外膜骨痂,桥梁骨痂能早期加速形成,并逐渐形成连接骨痂和封闭骨痂,使皮质骨松化,骨痂不断长入,骨折修复与塑形提早实现,明显优于GK钉固定。不同愈合期骨痂的定量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2)AMLN钉固定组的骨痂胶原、不溶性胶原、钙、磷含量均高于GK钉固定组(P<0.05)。 结论:AMLN钉固定符合“弹性固定准则”,骨折端间歇生理性动应力的产生与传导,较好解决了应力遮挡与应力传导的平衡问题,骨折边愈合边塑形,加速了骨折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干骺端环锯取骨植骨结合髓内钉固定术与传统方法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下肢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下肢长骨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28例,在干骺端髓内钉入口处以环锯取骨,植入骨折端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以锥型开口器开口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下肢功能状况.结果:两组病例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下肢功能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全部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对照组一期愈合29例,有4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行髓内钉动力化后愈合,1例股骨骨折因不愈合行植骨手术后4月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11个月,平均6.5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一期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愈合更快.研究组经环锯取骨后未出现干骺端医源性骨折,未影响髓内钉的置入,安全性良好.结论:干骺端环锯取骨植骨结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手术安全,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胫腓骨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胫腓骨粉碎骨折采用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26例中,2例骨钉断裂,1例有骨钉过度吸收,其余2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良好率达88.4%。结论同种异体骨钉加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兼具内、外固定之优点,是治疗胫腓骨粉碎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愈后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年龄及手术时间等因素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2月采用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55个月,平均30个月。本组47例骨折愈合,愈合率90.4%。5例骨折不愈合,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占9.6%,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对预后影响最大因素是骨折的部位及类型,其次是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情况和患者年龄。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可莸得良好的固定效果,有动力加压作用,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许正波  王淑艳刘涛 《医学信息》2007,20(11):1029-1030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胫腓骨复杂骨折采用了胫骨有限内固定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腓骨克氏针髓内固定或腓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调节外固定架适当的纵向加压。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除1例因固定钉孔感染,固定钉松动导致骨延迟愈合,1例因深部感染导致骨不连外均骨性解剖愈合,患肢功能良好。结论单边外固定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明显增加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提高了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胫腓骨病人的骨折愈合率和避免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材料。方法 对75例老年患者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经过1-3年的随访。结果 75例无一例死亡或并发症,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法和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并发症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218例胫骨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186例,发生骨延迟愈合、锁钉断裂、主钉折弯合并小腿成角畸形等并发症共16例。我们采用①改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②骨愈合刺激仪促进骨折愈合;③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胫骨骨折均骨愈合,无骨不连,无感染,无畸形愈合。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手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时掌握静力与动力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背景: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使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骨折块,能优化骨折的力学传导,促进骨折愈合。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复杂骨折中,用拉力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对骨折愈合的意义。 方法: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病例60例,分为拉力钉组、旷置组;随机选取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第1周、第12周的数字X射线摄正位片,测定骨痂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骨痂区自身对照灰度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正常骨区及正常软组织区的灰度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骨痂区域灰度密度值,两组内固定后第12周显著高于第1周(P < 0.01);内固定后第12周组拉力钉组显著高于旷置组(P < 0.01)。拉力钉组自身对照灰度率显著高于旷置组(P < 0.01)。提示用拉力螺钉辅助固定粉碎性骨折块后,有助于骨痂形成,骨痂含量大于旷置骨折块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MLN)固定后骨折局部生物力学环境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对12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分别采用AMLN和Gross-Kempf(GK)钉内固定,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测量骨的强度和刚度,不同愈合期的应力水平,愈合过程中的应力遮挡率,观察不同愈合期骨折愈合的宏观和微观生物力学机制。结果 ①AMLN固定后的压缩、弯曲和扭转强度均高于GK固定,强度达30%以上;②AMLN固定后的应力水平7-8周时间基本达到原始骨骼的应力水平,比GK钉提前4周左右;③AMLN固定后的应力遮挡率初期下降40%。中期下降18%,后期下降16%;结论 AMLN钉设计符合尚天裕教授提出的“弹性固定准则”,器械与骨折远近端构成的几何不变体系坚强稳定,对断端的正常应力分布干扰小,骨折端间歇性动应力的产生与传导,较好地解决了应力遮挡与应力传导的平衡问题,骨折边愈合边改建边塑形,加速了骨折愈合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