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瘤型脑感染性肉芽肿诊治探讨(附3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假瘤型感染性肉芽肿34例,其中化脓性10例,结核性8例,霉菌性5例,寄生虫性11例。临床上了瘤经极为相似;误诊为脑肿瘤及其他占位性病变22例,误诊率64.7%,由于病灶在脑内作为产瘢灶难吸收,消除,临床上主张手术治疗,术中力求全切作除病灶,避免炎性扩散。本文就其诊断要点及手术指征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假瘤型脑炎极为少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与脑瘤鉴别困难,往往误诊误治。我院自1987年7月~1997年4月共收治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2例。年龄25~47岁,平均32岁,病程1月~2年,平均10月。发病部位:左顶1例,左额顶1例,左额颞顶1例,右颞2例,左丘脑1例,小脑蚓部1例。  相似文献   

3.
假瘤型炎性脱髓鞘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性,20岁,学生,2年前曾因头痛3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d,症状消失。2年来反复出现言语不清、流涎、饮水呛咳4次,于2004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经服用泼尼松40mg/d,20~40d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因伴有进行性智能减退、反应迟钝于2004年10月入院治疗。查体:血压140/90mmHg(1mm  相似文献   

4.
囊性脑膜临床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2%-4%。我院于2004年6月收治1例,现将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炎性假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影像学检查类似脑肿瘤,极易被误诊,此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原发于神经系统的病例罕见,迄今全球仅报道50多例,现将我院2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假瘤型炎性脱髓鞘病的临床及病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假瘤型炎性脱髓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 5例假瘤型炎性脱髓鞘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结果 :本组临床特点 :1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逐渐进展。 2症状、体征及 MRI均提示为单一病灶。 3MRI所见病灶比 CT大 ,可有占位效应 ,也可呈周边花边样或环形强化 (例 2呈均匀强化 )。病理呈炎性脱髓鞘改变 ;白质内大片脱髓鞘区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呈袖套样 ,伴有胶质细胞增生。也可主要累及灰质。结论 :1假瘤型炎症性脱髓鞘病可能是多发性硬化 (MS)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或者是 MS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之间的过渡类型。 2假瘤型炎性脱髓鞘病与胶质瘤不易鉴别 ,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或者进行组织活检 ,不可急于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颅内单发脱髓鞘假瘤(DP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9例DPT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术前均考虑胶质瘤,开颅手术探查;17例术中快速病理结果为脱髓鞘病变或胶质增生,终止手术并给予激素治疗;2例术中快速病理为高级别胶质瘤,行病灶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胶质增生,病情进展再次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DPT。术后4周复查头部MRI,15例病灶缩小,4例病灶消失;术后2个月复查头部MRI示病灶均完全消失。术后3个月,14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例遗留肢体偏瘫,3例遗留不同程度失语,1例意识朦胧。结论 DPT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炎症性疾病,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预后良好,但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颅内炎症性疾病,怀疑肿瘤性病变时,应完善各种检查,降低误诊率,避免不必要的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8.
脑炎性假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炎性假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脑炎性假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抽搐发作等,头部MRI显示右侧额叶大片长T1、长T2信号,中线移位。病理检查可见脑组织肿胀,正常神经元轮廓消失,血管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经手术、脱水、抗感染等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脑炎性假瘤病例少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本病手术治疗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脑脱髓鞘假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脱髓鞘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以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敏、感觉障碍为主,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等高颅压症状。头颅MRI平扫:右侧额颞顶部颅内占位性病变。头颅MRI强化:右侧额叶可见团片状不均匀异常强化信号影,边界较清楚,周围见片状低信号水肿带。手术切除后病理检验提示脑脱髓鞘假瘤。结论脑脱髓鞘假瘤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脑内单发肿块,增强扫描病变多呈弥漫性强化或环形强化,酷似脑内原发肿瘤或转移瘤,常被误诊而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炎性脱髓鞘性假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在MRI上多是单一病灶,占位效应及灶周水肿明显,故难与脑脓肿、神经胶质瘤、脑转移瘤等鉴别.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术前误诊为星形细胞瘤的炎性脱髓鞘性假瘤的MRI及病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学、放射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例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放射学特征、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至今在临床上极少见.术前往往误诊为脑膜瘤。该病在CT征象中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的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的强化。该病在MRI扫描中T1W1、T2W1及T2Flare常呈高、低及等密度的多种混杂密度的类圆形特征,强化显影时可见病灶内多个条索状或环形强化。其特征性影像是靠近脑组织的内侧边界有一层强化的“增强线”,而靠近颅骨侧则没有。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颅内硬膜外炎性肉芽肿的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难以诊断正确。最好的治疗措施为手术切除肉芽肿,术后也可辅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内脱髓鞘性假瘤(DP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DP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内DPT以急性起病为主;影像学多表现为皮质下单一病灶,其强化呈非闭合性、斑片样或垂直于侧脑室分布的火焰样;病理检查发现病灶呈炎性脱髓鞘样改变;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脑内DPT的临床表现与大多颅内肿瘤类似,易误诊为脑胶质瘤;其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类固醇激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酷似肿瘤的脑梗塞(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例以肿瘤行手术切除的脑梗塞,其CT表现有持续的占位效应,不规则环状强化的低密度区、周围有低密度区的略高密度病灶和低密度区内有结节影等特点,貌似胶质瘤,术前容易误诊。本文通过临床、CT及病理分析,认为风湿性心脏病等特殊病史、增强CT随访或增强MRI对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癌脑转移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1990~2005-12收治脑转移瘤55例,可以找到原发病灶42例,其中有32(76.2%)例原发病灶在肺部,现将肺癌脑转移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内浆细胞肉芽肿(附五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浆细胞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5例颅内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2例位于左顶叶,余3例分别位于右颞叶、右额叶和枕骨大孔区,头CT显示为高密度,MRI为长或等T1、长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术前诊断为脑转移瘤、脑囊虫病、脑脓肿和脑膜瘤,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肿物主要由3种成熟的细胞组成,即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以浆细胞为主,浆细胞胞浆内κ、γ轻链均呈阳性表达。手术切除后给予激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颅内浆细胞肉芽肿少见,易引起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手术切除和激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附11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以提高此类手术的疗效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方法2001年至2005年收治听神经瘤119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33例,大部切除15例。手术并发症:吞咽困难、声嘶18例;术后硬膜外血肿2例;CT证实颅内积气2例;肢体活动障碍2例;中枢神经感染2例;伤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脑脊液切口漏5例;死亡2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95例(79.8%),其中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组(IFNM)较非监测组明显提高。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掌握CPA正常及异常状态下的解剖结构,正确的切除方法及较全面的神经功能监测,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三叉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叉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附11例报告)王光弟夏吉勇许建波我院在1960~1996年期间,治疗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三叉神经鞘瘤11例。现报告和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4例,女7例。年龄14~54岁,平均34岁。病史5个月~4年,平均14个月。根据肿...  相似文献   

19.
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 (附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伽玛刀对脑转移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2001年9月~2003年9月.79例脑转移患者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72例(162个病灶)获得完全随访。该72例患者以50%~7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剂量为14-24Gy,60例患者同时接受全脑照射,外照射剂量为30~40Gv。结果 72例患者(162个病灶),随访期1~22个月,平均随访期10个月。完全缓解(CR)87例.部分缓解(PR)52例,无变化(NR)23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 伽玛刀是一种安全的治疗脑转移瘤的方法,它可以缓解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局部控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淋巴瘤样肉芽肿(LG)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LG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脑组织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本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及四肢无力;影像学检查见双侧大脑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及颈胸髓多节段的异常信号,增强扫描上述部位呈点片状强化;脑脊液蛋白及IgG轻度升高;脑组织活检证实为血管中心性、血管破坏性、伴有多种细胞浸润的肉芽肿样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浸润细胞为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原位杂交示EB病毒阳性。经放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结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改变,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