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脱氢型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A)及血浆总抗坏血酸(total ascorbic acid,TA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MHD组为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为19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总抗坏血酸(Total Ascorbic Acid,TAA)和DHA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结合电化学检测器测定。结果:MH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性别相匹配,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372,P>0.05)。MHD患者血浆AA水平低于健康人群(t=2.291,P<0.05);MHD患者血浆DHA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t′=4.253,P<0.001);而MHD患者血浆TAA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t=1.481,P>0.05);MHD患者血浆DHAA/TA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t′=4.193,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抗坏血酸水平下降,血浆脱氢型抗坏血酸水平及脱氢型抗坏血酸与血浆总抗坏血酸比值明显升高,而血浆总抗坏血酸水平却无明显变化。为发挥抗坏血酸抗氧化保护作用而恰当的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抗坏血酸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初步明确可溶性klotho蛋白(s-kl)在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CKD患者共89例,均符合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CKD)诊断标准。根据CKD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CKD1~2组(27例)、CKD3~4组(35例)和CKD5组(27例)。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静脉血,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s-kl,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羟胺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力(T-AOC),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用核素肾动态显像(99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组间差异,部分指标间的依存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3组CKD患者s-kl、MDA、T-SOD、T-AOC及G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CKD3~4组和CKD5组s-kl、T-SOD、T-AOC和GSH水平较CKD1~2组下降,而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5组s-kl、T-SOD、T-AOC和GSH水平较CKD3~4组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s-kl与T-SOD、T-AOC及GSH呈正相关关系(r=0.428、0.502、0.531,P<0.05),与MDA呈负相关关系(r=-0.434,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kl与MDA、T-SOD、T-AOC间存在线性依存关系(P<0.05),而s-kl与GSH无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 CK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s-kl降低与肾脏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 钙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 患者128 例。分 为CKD 1 ~ 2 期组、CKD 3 ~ 4 期组、CKD 5 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群众50 例作为对 照组。比较各组的FGF-2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 钙及磷水平,比较不同阶段的CKD 患者的钙化率。分析CKD 患者血清FGF-23 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FGF-23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 5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及磷均高于其他3 组 (P <0.05),GFR、钙均低于其他3 组(P <0.05);CKD 3 ~ 4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均高 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CKD 1 ~ 2 期组 的血清Scr、Cys C 高于对照组(P <0.05),GFR 低于对照组(P <0.05)。钙化组的血清FGF-23、BUN、Scr、 Cys C、磷均高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CKD 患者血清 FGF-23 与BUN、Scr、Cys C 及磷呈正相关(P <0.05),与GFR 呈负相关(P <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 得知,GFR[Ol ^ R=0.312(95% CI :0.200,0.487)] 和磷[Ol ^ R=3.714(95% CI :1.889,7.302)] 是血清FGF-23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CKD 患者血清FGF-23 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 血清中FGF-23 异常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112例,分为CKD 1期组、CKD 2期组、CKD 3期组、CKD 4期组、CKD 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KD 1~CKD 5期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都呈阶梯式升高变化,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以及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506,r=0.522,r=0.384,r=0.437,均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着病情的演进而显著逐步升高,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肾功能下降之间相互诱导,协同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比较慢性肾脏病(CKD)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方法选取163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15期组,其中CKD5期组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进一步分为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和非透析组(CKD5期-非透析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血清MDA水平和SOD活性与eGFR呈线性相关(R2=0.547,R2=0.406;P〈0.05)。各组血清MDA水平为CKD4期组〉CKD3期组〉CKD2期组(P〈0.05),血清SOD活性为CKD4期组〈CKD3期组〈CKD2期组(P〈0.05);两项指标在CKD4期组与CKD5期组以及CKD2与CKD1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透析组和CKD5期-非透析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分别为(9.20±1.75)nmol/mL和(7.01±1.40)nmol/mL,血清SOD活性分别为(59.24±17.82)U/mL和(72.21±17.82)U/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而逐渐加剧。与未经血液透析治疗的CKD5期患者比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者的氧化应激状态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抗坏血酸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与经静脉途径补充抗坏血酸进行比较。方法(1)单次透析:8例MHD患者进行3次透析,每次为一组,分别为①对照组(con-trol);②静脉抗坏血酸(iv-AA)组;③透析液抗坏血酸(D-AA)组:使用含抗坏血酸2g/L的浓缩酸性透析液(A液)。每小时取血标本测定血浆总抗坏血酸(TAA)、脱氢型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DHAA/TAA)、维生素E(VitE)、血浆与红细胞丙二醛(MDA)。(2)抗坏血酸透析4周:23名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试验组(n=11,使用含抗坏血酸0.8g/L的浓缩A液)。检测两组对象试验前、4周后的上述氧化应激指标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级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血液学指标。结果(1)透析过程中对照组血浆TAA水平逐渐降低,血浆MDA值升高[透析后(8.47±3.45)μmol/Lvs透析前(5.12±1.15)μmol/L,P<0.05]。静脉注射抗坏血酸后血浆TAA呈现浓度峰值而DHAA/TAA相应降低,随即TAA下降,至透析结束时回复至透前水平。D-AA组中血浆TAA水平基本保持稳定,近透析结束时血浆VitE略升高[透析后(26.7±2.8)μmol/Lvs透析前(22.4±0.9)μmol/L,P<0.001]。(2)观察4周后试验组的血浆TAA水平增高[试验后(83.8±56.5)μmol/Lvs试验前(32.6±25.2)μmol/L,P<0.05]。血浆oxLDL在试验组降低[试验前(27.4±13.3)mg/dLvs试验后(16.8±9.5)mg/dL,P<0.05]。结论血透过程中大量抗坏血酸丢失,患者的氧化应激程度加重。静脉补充抗坏血酸或应用抗坏血酸透析液均能减少其损失,削弱氧化应激,但后者的抗氧化作用更趋于平稳缓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不同时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血肌酐(Scr)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研究对象分为CKD1、2、3、4、5期组,测定不同肾功能时期Cy—sC、β2-MG、Scr、尿素氮(BUN)水平,分别与CKD1期组比较并将各期CysC、β2-MG和Sc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KD2、3、4、5期组cystatinC、β2-MG与CKD1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KD3、4、5期组SCr、BUN与CKD1组比较才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385例患者血清cystatinC与SCr之间呈正相关(r=0.85,P〈0.01),β2-MG与SCr之间呈正相关(r=0.88,P〈0.01);除CKD2期组SCr与cystatinC、β2-MG没有相关性外,其余各组SCr与cystatinC、β2-MG均有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cysattniC、β2-MG在CKD2期就明显升高,提示在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CysC、β2-MG的灵敏度要明显优于SCr;CysC、β2-MG比SCr能更及时、早期反映GFR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各期尿液胱抑素(Cysstatin C,CysC)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按照肾脏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CKD1~CKD5期,测定24小时尿CysC及尿β2-MG水平,并与GFR、血CysC作比较。结果尿CysC在CKD2期至CKD5期与GFR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826,P〈0.01);尿CysC与血Cys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1);尿β2-MG在CKD3期至CKD5期与GFR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19,P〈0.01);尿CysC与尿β2-MG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92,P〈0.01)。结论尿CysC自CKD2期即开始随GFR降低而升高,而尿β2-MG自CKD3期才开始随GFR降低而升高。尿CysC能较尿β2-MG更早地反映慢性肾脏病肾小管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各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与血清肌酐(Scr)反应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性,以及在CKD分期条件下cystatin C与GFR、Scr的关系。探讨胱抑素C在肾功能改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对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校正后简化MDRD方程GFR=175×[PCr]-1.234×[年龄(岁)]-0.179×[女性×0.793]计算每个患者GFR值进行分期,并选取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PETIA)测定每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将患者按不同GFR标准分组,比较组间及组内差异,分析各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 CKD2-5期患者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D各期中,cystatin C与GFR及各种生化指标行直线相关分析,cystatin C与GFR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密切。cystatin C与Scr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敏感性比较,cystatin C敏感性较高。结论 Cystatin C反应肾功能早期损伤较Scr更敏感,其可以做为诊断早期肾功能改变的简便的测定方法,对早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红珍  潘旭鸣  方莉  张培培  范军芬  徐瑜琳 《浙江医学》2018,40(14):1553-1557,1561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性别、年龄、BMI、肾功能、血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100例CKD患者(CKD组)的临床资料,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公式(CKD-EPI)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以此分为CKD1~5期5个亚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血清ADP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KD组患者女性ADP水平高于男性[(10.46±4.05)滋g/mlvs(8.67±3.06)滋g/ml,P<0.05],CKD1~2期组患者(GFR>60ml·min-1·1.73m-2)AD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入CKD3期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进行性下降,患者血清ADP水平急剧升高。CKD患者BMI偏低、eGFR下降、年龄偏小、hs-CRP升高均是ADP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KD3~5期患者血清AD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从CKD3期开始,CKD患者的血清ADP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微炎症状态、BMI、年龄与CKD患者血清ADP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60例GFR在15-60mL/(min·1.73m^2)的慢性肾病患者。结果GFR的平均值为(53.94±6.37)ml/(min·1.73m^2)。按血清尿酸水平分成四分位,第4个四分位数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较前3个四分位数患者显著增高,而第4个四分位数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较前3个四分位数患者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尿酸(r=-0.216,P〈0.01)、年龄(r=-0.179,P〈0.01)、收缩压(r=-0.156,P〈0.01)和BMI(r=-0.155,P〈0.01)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独立相关。结论在慢性肾病(CKD)患者中高血清尿酸水平与GFR下降独立相关。我们的研究表明早期控制和预防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病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u2例,分为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以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Scr和eGF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KD1~CKD5期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都呈阶梯式升高变化,相邻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以及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O.506,r=O.522,r=O.384,r=O.437,均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着病情的演进而显著逐步升高,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和肾功能下降之间相互诱导,协同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分期为cT1a的肾肿瘤患者术后出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212例术前临床分期为cT1a的。肾肿瘤患者,分为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组(n=115)和肾脏肿瘤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组(n=97).观察两组术后肾功能的变化。用MDRD法来估计。肾小球率过滤。其中CKD定义为。肾小球率过滤〈60mL/(min·1.73㎡),持续3个月及以上。结果RN组共115例患者,PN组共9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2.2(1.5~84)个月,共有80例(37.7%)患者出现了CKD,其中RN组69例(60%),PN组11例(11.3%)。RN组5年未出现CKD的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22.1%,PN组DFS为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共22例.其中14例(63.6%)术后出现CKD,行RN术12例,行PN术2例。糖尿病组5年DFS为14.3%,高于无糖尿病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手术方式,术前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为肾肿瘤患者术后出现CKD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临床分期为cT1a期的,尤其是高龄或伴有糖尿病的肾肿瘤患者,应尽可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以降低术后出现CK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本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VH组(24例)和非LVH组(19例).比较两组血甲状腺激素谱及其他指标的不同,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血FT,对LVMI的独立影响作用。结果:与非LVH组相比,LVH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10.2±10.0)mE/(min·1.73m。)W20.8±14.5mL/(min·1.73m^3),P〈0.05]、血红蛋白lHGB,(71.8±17.6)g/LUS102±25.3g/L,P〈0.0011和血白蛋白[ALB,(32.8±4.9)g/LUS(37.1±5.8)g/L,P〈0.05]更低,而血磷水平[(1.98±0.62)mmol/L郴(1.28±0.3J)mmol/L,P〈0.001]则更高。同时LVH患者还呈现更低的血FT水平[(2.34±O.83)pmo//L郴(3.17±0.68)pmol/L,P〈0.05]和更高的低T3综合征发生率(50%US14.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FT,和血磷能独立地影响LVMI的水平(R^2=0.65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存在较高的低T3综合征和LVH发生率,并且低的血FT3对于LVH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未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清番茄红素水平。方法选取CKD未透析患者28例,入职健康体检者31例。清晨空腹采血,检测氧化和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三酰甘油(TG)、胆固醇(X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番茄红素水平。结果两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KD组血清MDA和T—AO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CKD组血清SOD水平为83.86±24.47U/ml,显著低于对照组157.18±27.34U/ml(P〈0.01)。CKD组和对照组血清番茄红素水平分别为9.854-7.95μg/dl和10.18±5.29μg/d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未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番茄红素缓解CKD患者氧化应激的作用可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慢性肾脏病(CKD)对老年患者接受冠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4年1月—2017年12月行PCI术的年龄在60岁以上且有基线血肌酐值的患者2 681例,分为CKD组和非CKD组。CKD的定义为根据(MDRD)公式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将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2 148例患者作为非CKD组,将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的533例患者作为CKD组,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随访3年,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作为主要临床终点。结果:与非CKD组相比,CKD组女性行PCI比例更高(χ2=44.207,P<0.001),年龄更大(t=3.763,P<0.001),高血压(χ2=31.540,P<0.001)、糖尿病(χ2=57.054,P<0.001)、既往心肌梗死(χ2=4.553,P=0.033)、既往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χ2=4.763,P=0.029)、既往脑血管意外(χ2=18.029,P<0.001)、心源性休克(χ2=32.552,P<0.001)、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χ2=4.784,P=0.029)、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例更高(χ2=7.678,P=0.006),左室射血分数处于更低水平(t=7.396,P<0.001),老年CKD患者左主干(χ2=9.925,P=0.002)、右冠状动脉(χ2=4.572,P=0.032)、多血管病变(χ2=6.173,P=0.013)行PCI比例更高,主要临床终点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HR=2.11,95%CI:1.68~2.66,P<0.001),次要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CD)发生率增加(HR=5.29,95%CI:3.66~7.66,P<0.001),其余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后,CKD组MACE及CD发生率较非CKD组仍增加,与匹配前结果一致。结论:CKD显著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螺旋CT多期扫描对慢性尿路梗阻且血肌酐正常患者的分肾功能进行评估。方法前瞻性研究65例单侧或双侧慢性上尿路梗阻并且血肌酐正常的成年患者,60例为单侧梗阻,对侧肾正常,其余5例为双侧梗阻。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及99mTc-DTPA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 CT用来明确梗阻的原因,间接测定双肾的肾小球滤过率( GFR),分析梗阻肾脏CT GFR和同位素GFR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梗阻肾脏同位素GFR为(36.9±9.79)mL/min,CT GFR为(37.8±10.53)mL/min,梗阻肾脏同位素GFR与相应的CT GF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01),其同位素GFR与CT GFR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28);正常肾脏的同位素GFR为(62.3±13.07)mL/min,CT GFR为(62.1±10.11)mL/min,正常肾脏的同位素GFR和CT GFR比较,同样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01),其同位素GFR与CT GFR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75)。结论在梗阻肾脏及正常肾脏的功能评估中,螺旋CT多期扫描对于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的计算与核素肾动态显像一样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肾小球滤过率关系。方法纳入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率变异性参数进行分析。检测受试者血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o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以GFR 60ml/(min.1.73m2)为切点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T2DM1组[GFR≥60ml/(min.1.73m2)]和T2DM2组[GFR〈60ml/(min.1.73m2)]。比较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并分析肾小球滤过率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 T2DM 1组和2组的心率变异性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2组的心率变异性小于1组(P〈0.05)。GFR与心率变异性参数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低于正常人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与心率变异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侯静  温向琼  陈明  刘琦 《西部医学》2008,20(2):274-276
目的探讨非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清TNF—α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性及其与非透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等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65例ESRD非透析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同时测定ESRD非透析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水平。结果ESRD非透析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r=-0.526,P〈0.05,r=-0.20,P〈0.05;与脂蛋白(a)呈正相关,r=0.577,P〈0.05;与HDL—CH呈负相关,r=-0.529,P〈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r=-0.526,P〈0.05。结论ESRD非透析患者外周血高水平TNF—α与其慢性并发症(贫血、动脉粥样硬化及营养不良)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