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输液患者通过采用分级分区护理模式,以提高输液安全性,减少护患矛盾,提升患者的满意率。方法:从2010年起,对每一位输液患者进行安全评估,由医生或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指标和使用药物的情况进行分级: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使用某些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的特殊药物的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划分为一级患者,其他则为二级患者,并划分为红色高危区域和蓝色普通区域,对两个区域患者实施不同级别的输液管理。结果:此模式实施后,患者输液意外情况发生率较前下降,患者对护士输液技术、服务满意度等提高,而且护士对此模式的认同率和执行率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采取分级分区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因输液管理不慎引起的意外和隐患的产生,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地保证输液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提高预检分诊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病情Ⅲ级以上的患者160例进行统计分析,依据管理方法将2017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80),将2016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80),对2组患者的分诊准确、退换挂号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χ2=6.782,P=0.002)、退换挂号率低于对照组(χ2=3.840,P=0.05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实施能提高预检分诊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6):111-112
目的:探究在急诊科日常工作中采用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于预检分诊质量及准确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急诊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进行分诊,研究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进行分诊,对两组患者的分诊质量与准确率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分诊体系在急诊科的应用及效果,以强化服务意识和急救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开展分区分级分诊前后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及分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实施急诊科分级分区分诊前后的分诊正确率。结果:影响分诊正确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管理者因素,实施后的急诊分诊正确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急诊分级分区分诊提高了分诊的准确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在急诊烧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本院急诊科烧伤患者共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例=50)和观察组(例=67),对照组给予常规烧伤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分区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配合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在急诊烧伤救治中可以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患和谐,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多发伤分流中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改善策略。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住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诊断为多发伤患者286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级分区管理在急诊多发伤分流中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越大、收入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过低或过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
研究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中的临床价值。纳入接诊的首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其中2014年7月~12月6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平均急诊留观时间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高,平均急诊留观时间显著缩短,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提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留观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级分区输液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及急诊输液室集中承担全院各科门诊、急诊输液治疗任务,也是特殊时段病人最密集的地方。病种复杂,与病人接触时间短,用药品种繁多,剂量浓度不一等原因给输液治疗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并加大了输液管理中的风险。因此,加强门诊及急诊输液管理是目前各大医院降低安全隐患,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我院护理部对传统输液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将输液风险评估分级分区管理模式用于强化输液管理,在确保输液安全及病人满意度的基础上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8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1.5%,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7.0%,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0.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约0.05)结论: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不仅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率,在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以此减少医疗纠纷;并且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胸痛患者分流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9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40例行分级分区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段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胸痛患者分流期间,应用分级分区管理可大大提高就诊效率,加强患者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处理不及时常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多数患者及家属对胸痛尚无太多了解而未给予重视,故会因各种原因拖延从就诊到获得决定性治疗的时间,从而影响胸痛患者的治疗效果~([2])。本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2015年3月开始采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为胸痛患者开通绿色治疗通道,目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采用科学的预检分诊系统化建设,对提高危重病人急诊分诊准确率,缩短候诊时间,保障危重病人及时有效的就诊,杜绝相关意外事件发生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护方面影响急诊应用分级分区分流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汕头市某4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符合条件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23项因素与医护人员满意度有关,其中有10项因素与医护人员满意(接受)密切相关,是促进分级分区分流患者的积极因素;有13项因素与医护人员不满意密切相关,是分级分区分流患者的消极因素,需要改进.结论 急诊分级分区分流患者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积极改进引起医患不满意的因素,消除分级分区进行患者分流的消极因素,保持并提高引起医患满意的因素,促进分级分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总结了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经验.包括做好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优化患者的服务流程,注意区分轻重缓急,提高分诊质量,提高分析和判断患者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地学习基础理论,丰富临床经验.认为急诊分诊工作至关重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塑造医院品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分级分诊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6月就诊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60例患儿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自行选择医生,实验组实行分级分诊模式后由患者选择医生。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按照急诊分级分诊模式开展分诊工作,能够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与护患关系,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层级岗位管理模式实施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参照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分层设置护理岗位,开展与之相匹配的岗位竞聘、岗位实施、岗位培训与绩效分配,分析层级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岗位竞聘、实施责任制整体分工、创新岗位培训模式、改革绩效分配方案等岗位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保持在97%以上,患者满意度由82%上升到92%,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达到98%,高度认可护士的工作,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由原先的87%上升到96%。结论通过急诊护士层级岗位管理的实施,最终达到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医、护、患三者满意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在急诊科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400例急诊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预检分诊,观察组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预检分诊,比较2组患者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过度分诊率及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病情资料收集时间、分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过度分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士分诊工作表示满意的有196例,对照组中40例患者认为分诊较慢、流程繁琐等原因,表示不满意,2组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结合应用智能急诊分诊诊断治疗系统,优化急诊分诊流程,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和归纳,减少了分诊时间,保障护士的分诊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