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等对101例住院老年肿瘤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肿瘤照顾者的抑郁评分值为(63.25±10.13)分,90例(89.11%)照顾者有抑郁症状;焦虑评分值为(61.09±9.54)分,84例(83.17%)照顾者有焦虑症状。结论 多数老年肿瘤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与被照顾者的关系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病情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PSD—PSA)对住院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生活能力指数(BI)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49例,非焦虑-抑郁患者75例进行测评及3个月随访。结果 PSD—PSA组的BI和ESS改善明显低于非PSD—PSA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影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康复,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水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186-188
背景:脑梗死不仅可直接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状,还可以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设计:横断面观察。 单位:梅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对象:选取梅州人民医院2000~2002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1例,经CT明确诊断,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方法:①采用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白评量表对9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独立问卷调查,测试前由统一医务人员进行讲解指导。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均包含7个问题,两表累积评分均为0~21分,〉9分者为焦虑或抑郁。②从躯体因素、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评定脑梗死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的情况。躯体因素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肢体活动障碍(指肌力在4级以下,无法自主行走者)、不良反应(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消化道出血、发热等);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家人关心程度、经济状况(状况好指能支付所有住院费用,状况差指不能支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1个月)。调查结果采用Binary分析,相对危险度估计值表达为Exp(B),B为偏回归系数。 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实验选取脑梗死患者9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91例患者中,抑郁患者38例(41.8%),抑郁与脑梗死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躯体因素方面,存在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及不良反应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症状者(P〈0.01);社会因素方面,住院期间家人不够关心、住院时间延长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抑郁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否、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睡眠状况无关(P〉0.05)。②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焦虑患者28例(30.8%),焦虑与住院期间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在躯体因素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慢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社会因素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人关心不够、经济状况差者的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焦虑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婚否、住院时间、头痛、头晕以及失眠症状无关(P〉0.05)。 结论:焦虑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提示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应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背景:脑卒中后不仅导致躯体残疾,而且伴随心理损害时常发现抑郁、焦虑症状混合并存,无论焦虑症状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均应同时应用药物治疗焦虑,抑郁症状。目的:探讨合并与不合并应用抗抑郁剂及应用不同抗抑郁剂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及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精神科和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9-07/2002—1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有焦虑、抑郁性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丙咪嗪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年龄41-72岁。方法:在急性期抢救治疗一两周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理解功能障碍,对照组常规治疗原发病及康复训练,帕罗西汀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帕罗西汀20mg/d,丙咪嗪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丙咪嗪50-150mg/d。共治疗12周,各组患者在治疗2,4,8,12周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程度、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评分。焦虑、抑郁症状疗效评估:按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判断,减分率:痊愈〉75%;50%≤显效〈75%;25%≤进步〈50%:无效〈25%。神经功能疗效标准: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100%湿著进步:评分减少46%-89%;进步:评分减少18口乳45%;无效:评分减少17%以下或病情恶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恢复情况。③各组患者抑郁症状疗效及神经功能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程度。④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中途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丙咪嗪组由于副反应中途脱落3例,进入结果分析83例。①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2,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程度评分值变化较大(P〈0.01),8,12周渐趋缓慢(P〈0.05);治疗后帕罗西汀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丙咪嗪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组与丙咪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恢复情况:治疗后2,4,8,12周帕罗西汀组与丙咪嗪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01)。治疗12周后帕罗西汀组和丙咪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帕罗西汀与丙咪嗪对焦虑、抑郁症状有效率为86.6%及85.1%,明显优于对照组(46.6%),帕罗西汀、丙咪嗪和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分别为89.6%,70.3%;56.6%,帕罗西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丙咪嗪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需合并抗抑郁剂干预,帕罗西汀与丙咪嗪抗焦虑、抑郁疗效相同,前者副作用小,依从性好。对神经功能恢复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癌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焦虑抑郁量表,对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0例癌症患者的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患者配偶照顾者可疑存在焦虑症状35名(23.3%),肯定存在焦虑症状69名(46%);可疑存在抑郁症状42名(28%);肯定存在抑郁症状60名(40%);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年龄、医疗费用负担、累计照顾患者时间、有无照顾经验是影响其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R2=0.146,F=11.841,P<0.001);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照顾者性别、医疗费用负担及患者身体状况(R2=0.249,F=16.104,P<0.001)。结论住院癌症患者的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较高,护理人员需重视对癌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心理干预,尤其加强对女性、处于中年的照顾者、累计照顾时间较长者关注。对无照顾经验的照顾者,指导其掌握照顾患者的知识与技巧,同时密切观察配偶照顾者的情绪变化,主动并积极与他们交流,以减轻照顾者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5名住院空巢老人中,95名(82.7%)存在焦虑症状,32名(28.3%)存在抑郁症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住院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压力和宗教信仰;影响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以及既往职业等。结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发脑梗死后失眠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失眠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失眠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失眠在不同类型人群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失眠患者与非失眠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150例患者中,73例(48.67%)发生失眠,失眠的形式以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困难为主。失眠的发生率与性别、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关系密切。失眠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方面较非失眠患者严重(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结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性别、卒中的部位、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辉  李琛  肖顺贞 《现代护理》2007,13(2):346-348
目的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各种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71.43%,抑郁症状发生率51.0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数目、社会支持情况4个因素对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其发生与自理能力、心功能分级、合并症数目和社会支持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我院神经内科95%的脑梗塞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这些病人需要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长期住院,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本文作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名神经内科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程度,旨在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城乡结合部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福州市鼓山镇323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可能抑郁者占13.3%,肯定抑郁者占12.4%。丧偶、独居、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和低体重指数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和体重指数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丧偶、独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低体重指数人群是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高危人群,心理护理应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后重症抑郁者占10%~25%,轻度抑郁者占10%~40%。并发PSD的患者可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死亡率增加。为此,本研究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了早期护理干预以探讨其对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况及护理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56例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观察表对其进行测评,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分析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需求情况。结果256例老年ACS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占47.26%,抑郁症状占18.36%,同时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占12.89%,焦虑抑郁总发生率为78.5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发焦虑抑郁状况主要与疾病相关知识、行为方式、医院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β=-1.354,-2.045,-1.012;P〈0.05);焦虑抑郁患者的疑病观念、不适主诉增多、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均高于无焦虑抑郁症状患者(P〈0.05);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各种护理需求中,需要吸氧(118例)、需要扣背(90例)、需要按摩(99例)、需要心理健康干预(112例)较无症状者(24,15,14,18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18,11.49,10.18,10.84;P〈0.05)。结论对于老年ACS伴发焦虑抑郁患者应加强心理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健康教育,对有效减少或防止老年ACS焦虑和抑郁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好转、改善愈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11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55例、对照组61例,并对其进行一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生活质量问卷( QOL)、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女性卒中患者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男性卒中患者组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更为明显。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护士在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故不仅在住院期间,而且要持续到患者出院以后对脑卒中患者伴发的心理问题和述情障碍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承受能力,促进其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李金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15-2316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早期药物及心理干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秦皇岛市脑血管病医院2007-06/2009-06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卒中后抑郁患者59例,随机分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实验组早期给予抗抑郁药及心理干预治疗,1个月后用HAMD-17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抗抑郁药及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对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医院外科1996-01/2004—05的112例截肢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应用自制一般问卷及心理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术前准备情况,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采用0~4级5级评分。总分〈8,无抑郁症状;〉20,可能是轻或中度抑郁;〉35,可能为严重抑郁)评估患者抑郁状态,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版,采用0~4级5级评分,总分〈7,无焦虑;〉7可能有焦虑;〉14,肯定有焦虑;〉21,肯定有明显焦虑;〉29,可能为严重焦虑)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应用手术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式等项目的患者知晓程度,应用术后生活及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术后患者生活情况及睡眠情况,并将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调查资料完整纳入分析的问卷106份,应答率为94.6%(106/112)。①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分析:手术前有焦虑症状的35例(33.0%,35/106)。有抑郁症状的41例(38.7%,41/106)。手术后有焦虑症状的26例(24.5%,26/106)。有抑郁症状的31例(29.2%,31/106)。手术前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手术后[(6.02&;#177;5.14),(4.96&;#177;5.14)分,P〈0.051。②手术后焦虑与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系:均呈正相关(r=0.377,r=0.313,P〈0.0001),术后抑郁与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均呈正相关(r=0.359,r=0.298,P〈0.0001)。③手术前后患者心理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与父母关系、情绪控制、术前陪同、家人对患者的关心、截肢部位、医生态度、术后亲友支持、社会接触的异性态度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①截肢患者术前有焦虑抑郁情绪者术后发生焦虑抑郁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而且手术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较手术后高。②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其父母、亲朋及其他家庭成员等因素有相关性,如果对截肢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会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住院老年病人抑郁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王艳云  申宁 《护理研究》2002,16(3):136-138
为探讨住院老年病人抑郁状态的程度,了解引起抑郁的主要诱因,随机抽取100例住院老年病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抑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50%的老年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自评健康状况差或自理能力低的病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自评健康状况较好或自理能力较高者,提示抑郁状态主要来自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估价过低。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LC290)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共120例进行心理状态测定,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3%,卒中部位,性格,社会及家庭因素,生活自理能力,病程是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重要因素,并就心理护理对策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脑梗死不仅可直接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状,还可以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设计:横断面观察。单位:梅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取梅州人民医院2000~2002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1例,经CT明确诊断,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方法: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9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独立问卷调查,测试前由统一医务人员进行讲解指导。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均包含7个问题,两表累积评分均为0~21分,>9分者为焦虑或抑郁。②从躯体因素、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评定脑梗死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的情况。躯体因素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肢体活动障碍(指肌力在4级以下,无法自主行走者)、不良反应(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消化道出血、发热等);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家人关心程度、经济状况(状况好指能支付所有住院费用,状况差指不能支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1个月)。调查结果采用Binary分析,相对危险度估计值表达为Exp穴B雪,B为偏回归系数。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实验选取脑梗死患者9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91例患者中,抑郁患者38例(41.8%),抑郁与脑梗死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躯体因素方面,存在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及不良反应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症状者(P<0.01);社会因素方面,住院期间家人不够关心、住院时间延长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抑郁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否、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睡眠状况无关(P>0.05)。②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焦虑患者28例(30.8%),焦虑与住院期间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在躯体因素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慢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社会因素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人关心不够、经济状况差者的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焦虑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婚否、住院时间、头痛、头晕以及失眠症状无关(P>0.05)。结论:焦虑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提示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应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98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5.97%;对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卒中部位、NDS和HAMD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睡眠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性别、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抑郁状态等因素相关。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改善睡眠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志娟 《天津护理》2010,18(3):151-152
目的:了解导致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的各种应激源,分析其应激态度。方法: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筛选出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的27例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深入访谈了解癌症患者住院期间引起应激反应而导致焦虑抑郁的因素及患者的真实感受,分析其中各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住院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相关的应激事件频数在前5位的分别是:病症变化27;家属健康状态25;住院环境改变24;检查诊断24;医疗费用23。结论:自身疾病的诊断和躯体症状的变化、医护人员找家属谈话、患者家属的健康状况及医疗费用问题、对病房的陌生感及面对病友死亡等事件对住院癌症患者的应激有显著影响,是住院癌症患者应激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