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便将100例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强化干预,进行个体指导,对照组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3个月后监测病人糖尿病知识,遵医行为及血糖,尿糖变化.结果 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是否行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糖尿病病人2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5例,干预组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在为病人护理、治疗及检查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病人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胰岛素注射法,认知态度或行为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病人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4.
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深圳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样,分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90例.对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对其实施行为干预,为期12个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评价采用单项对比法进行,干预前、后各做一次糖尿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了解其知晓率,并对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干预组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较干预前低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体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理念,是糖尿病防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血糖、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筛查,将筛查并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对干预组采取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规范治疗率有显著提高(P〈0.05),餐后血糖下降(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促进干预可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及对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对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7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营养知识教育,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糖尿病病人饮食行为及血糖的变化.结果 78例糖尿病病人,在个体化营养干预后对糖尿病营养治疗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显著改善,在个体化营养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及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变病人的饮食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全程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干预模式,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进行规范治疗和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53例,除规范治疗外辅以全程强化糖尿病教育,观察两组8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并且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改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使他们具备相应的自我护理技术,从而达到控制和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 将内科病房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的行为干预,通过问卷调查表收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糖尿病知识的获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综合干预措施在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及治疗中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承德市4个社区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例为干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血糖监测;对照组为传统糖尿病治疗。结果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自我行为改变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行为,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减少糖尿病并发症从而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PG)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均较前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FPG、2PG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改善(P均<0.05),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变健康观念、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6个月.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干预组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04例糖尿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以予常规治疗。用SCL-90测量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并检查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干预组病人干预前后SCL-90中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因子有所下降。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 健康教育可缓解糖尿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自我饮食管理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健康教育前后血糖、血脂、饮食知识得分、信念行为得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饮食知识得分、信念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程爱萍  李文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961-964, 967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病人10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56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5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措施。于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分别对病人采用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及糖尿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病人健康行为,并且对病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治疗维度的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出院后使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监测血糖,保持适当运动,预防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良好.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 实施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从银川市48个社区随机选取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以自愿为原则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对对照组45例患者进行两次群体饮食健康教育,干预组49例除了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群体健康教育外,还进行个体化的饮食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教育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调查表及血糖变化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对饮食治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都有明显的改善,知识、态度、行为及KAP总分的标准化效应指数均远大于0.8,分别为1.86、1.21、1.29及1.67.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7.0±1.9)mmol/L vs(8.7±3.2)mmol/L,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5.6±1.1)%vs(6.6±1.9)%,P<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及不良行为,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7.
徐晓丽 《吉林医学》2011,(34):7384-7385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4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的干预,有助于患者增加糖尿病健康知识,有效的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病人进行持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WHO诊断标准的78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持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形式和内容.干预半年,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血糖、血脂、疾病知识、及糖尿病足自我护理和技能掌握情况评价.结果 两组病人在血糖控制、糖尿病足自我护理知识、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更好的控制病人的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士的满意度,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方法 将11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干预组56例.对照组入院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发给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入院便采取常规治疗和有效护理干预,院后持续性跟踪随访和合理的指导,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用药行为、情绪控制、自我监测等.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控能力及调控血糖能力.延缓和减轻并发症的发展,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9月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出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糖尿病前期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前期相关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健康观念、自我效能、运动管理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前期人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