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99mTc-亚锡亚甲基二磷酸(MDP)骨显像在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方面有很高的阳性率,已成为早期诊断原发性和转移性骨肿瘤重要的检查手段,但由于其特异性较差,对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缺乏有力的佐证,特别对单发病灶易造成误诊。为此,本文对186例99mTc-MDP骨显像呈单发病灶者行99mTc-MIBI显像,以探讨99mTc-MIBI显像对单发病灶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86例受检病人均为99mTc-MDP全身骨扫描呈单发病灶者,包括浓集灶154例,缺损灶32例。其中145例病人经6个月后复查骨扫描或术后组织学诊断或尸检获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在原因不明骨痛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43例原因不明的骨痛患者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 143例全身骨显像中阳性118例(82.5%),除原发恶性骨肿瘤、骨结核外,病灶以多发为主.77例骨转移瘤病人中全身骨显像阳性70例(90.9%),病灶表现为非对称性、不规则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分布以中轴骨受累最常见.原发恶性骨肿瘤病灶主要分布于四肢及胸、腰椎,多呈团块状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偶见放射性稀疏、缺损.多发性骨髓瘤病灶多分布于肋骨、椎体,大部分表现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少数表现为核素稀疏或缺损合并浓聚,呈"面圈样"改变,颅骨较少累及.骨结核病灶主要分布于脊柱及骨盆,四肢、肋骨及颅骨均未累及,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及缺损并存.骨良性病变病人可见胸椎、腰椎及骨盆多发病灶,放射性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可较早期发现骨骼异常,尤其对转移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作为原因不明骨痛患者常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可反映骨骼血供、骨盐代谢等信息,能一次全身成像,且灵敏度高,比x线检查早3~6月发现病灶,特别适于全身多发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在原发性骨肿瘤病变范围及多发病灶显示上也有明显优势,所以骨显像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显像及X线平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行骨显像怀疑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嘱其到放射科对可疑部位行正侧位X线检查,对两者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骨显像在准确发现原发性骨肿瘤病变位置、范围及是否转移方面灵敏度较X线高,X线平片对骨质形态的诊断优于核素骨显像.结论 核素骨显像结合X线平片能显著提高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病理证实的90例脊柱肿瘤核素骨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全身骨平面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和结果: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肿瘤患者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结果表明,49例骨转移瘤中骨显像阳性43例,37例椎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30例累及整个椎体,其中18例伴椎体对称性膨大;29例伴有其他骨骼放射性浓聚或稀疏.1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中骨显像阳性12例,11例摄取明显增强,其中8例累及整个椎体,3例为不规则病灶伴不对称性膨出;仅4例伴有其他骨骼病变.24例良性骨肿瘤中骨显像阳性13例,6例摄取明显增高;仅1例伴其他骨骼病变.结论:多脊柱骨转移瘤的骨显像特点是多节椎体放射性异常浓聚或稀疏,多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病灶,常累及整个椎体,伴对称性膨大.多数原发恶性骨肿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脊椎摄取明显增强,多数累及整个椎体,但不伴对称性膨大;少数为局灶性不规则病灶向周围不对称性膨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PECT/低剂量CT对全身骨显像肋骨病灶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mTc—MDP全身骨显像无法确诊的42例肋骨病灶行SPECT/低剂量CT融合显像检查。由2位经验丰富的核医学科医师独立阅片进行诊断。最终诊断分别以病理学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诊断级CT或MRI)相印证或至少6个月的随访为依据。结果全身骨显像对肋骨病灶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61%、29.41%及60.00%;SPECT/CT融合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8.24%及95.00%,SPECT/CT融合图像较全身骨显像能够显著提高肋骨病灶的特异性(χ2=12.14,P〈0.05)及准确性(χ2=14.05,P〈0.05)。结论sPEcT/低剂量CT融合图像可显著地提高肋骨病灶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性;作为全身骨显像的有效补充,对肋骨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中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转移癌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均对病变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定性的诊断.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全身骨显像一次检查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能反映各个局部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变化,并且可以显示骨骼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平面显像对于全身骨显像的补充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的重视及全身骨显像的检查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的恶性肿瘤患者681例,对于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等加做局部平面显像。结果 68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骨显像图像共定位病灶例数485例(71.2%),其中定位准确272例(56.1%),定位错误213例(43.9%);患者加做局部骨显像后,定位病灶例数340例(49.9%),其中定位准确313例(92.1%),定位错误例27(7.9%)。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定位准确率92.1%,明显高于单纯全身骨显像的定位准确率56.1%(272/485)。结论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骨显像能提高病灶定位的准确率,对临床诊断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对不明原因骨痛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不明原因骨痛患者行常规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有75例骨显像阳性,阳性率占87%。其中多发病灶59例,单发病灶16例。根据病灶特征进一步分析,在59例多发病灶中,良性病变18例占30%,恶性病变41例占70%。在16例单发病灶中,良性病灶13例占8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骨质增生3例,骨质疏松症2例,炎性改变及退行性改变3例),恶性病灶3例占19%。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应该作为不明原因骨痛的常规检查手段,特别是对良、恶性的鉴别和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提供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CT、MRI、骨显像检查等四种检查方式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骨肿瘤患者78例 ,均经过手术治疗 ,术中病理证实.对患者各种检查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各个检查方法的优劣性.结果:患者 X线检查正确率为 78.2% ;CT检查正确率为91.2% ;MRI检查正确率为100% ;骨显像检查正确率为88.2%.结论:四种影像学检查均可对骨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MRI检查正确率最高 ,骨显像能够全身一次性成像 ,且敏感性高 ,是诊断骨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探讨局部显像在全身骨显像中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临床加做局部显像的效果及加强临床对其的重视度.方法 选取2006年8月-2007年1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的癌症病人238例,对于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等加做局部显像,鼻咽癌患者常规行颅骨侧位局部显像.结果 180例(除58例鼻咽癌患者)患者全身显像加做局部显像的机率为55.56%(100例).各个部位加做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胸廓两侧、颈椎及胸椎上段、识别胸骨和胸椎病灶、中下段胸腰骶椎及骨盆、识别肩胛骨和肋骨病灶、识别颈椎和环状软骨病灶、可疑体表污染、排尿后骨盆局部显像、识别肋骨与肾脏的病灶、颞骨切线缘、颅底.鼻咽癌患者58例,全身骨显像可疑颅底病灶16例,局部显像证实13例,排除2例;全身显像未发现而局部显像发现病灶1例.结论 全身骨显像加做局部骨显像对降低临床骨转移灶的误诊和漏诊率,提高检出率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杨辉  赵荣庆 《中原医刊》1998,25(10):41-42
SPECT全身骨显像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诊断方法,可早期发现骨转移瘤,全身骨显像是对全身骨骼一次成像,不易漏诊。本文对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和方法检查对象:我院1995年1月~1997年6月门诊或住院非原发骨肿瘤病人832例,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全身骨显像中异常骨外摄取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在行全身骨显像中出现骨骼以外异常摄取组织影像的患者,并与病理、影像结果及随访对照,分析骨骼外组织摄取临床意义.结果 在43例骨外软组织摄取中,其中有28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为恶性病灶(65.1%);异常骨外摄取部位主要集中在胸(48.8%)、腹部(39.5%).肺、肝、乳腺为胸腹部显影摄取的主要器官,且多为原发或继发性恶性肿瘤.结论 在排除生理性摄取及技术因素引起的骨外软组织摄取后,异常脏器结节状及弥漫性摄取都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主要见于原发及继发性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正>全身骨显像是临床用于筛查和监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用检查方法,具有检查方便、扫描范围广等优点,对于早期骨骼病变的诊断效果较为理想,但是该方法也存在特异性较差的缺点,对脊柱单发病灶的定性诊断仍存在很大困难。近年来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克服了全身骨显像假阳性率高的弊端,该方法将解剖显像和功能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确切定位阳性病灶,提供骨转移鉴别诊断能力,尤其是脊柱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得到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Tcm-MIBI与99Tcm-MDP骨常规及其延迟显像对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 方法68例临床拟诊骨病变患者分别进行99Tcm-MDP和 99Tcm-MIBI骨显像;MIBI呈阳性者均行延迟显像;最终均行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其中12例于术前曾行化疗和/或放疗,治疗前后均行上述2项显像. 结果①99Tcm-MIBI显像76.3%(61/80病灶)恶性肿瘤病灶肉眼可见中、高度MIBI浓聚;而良性病灶仅有27.3%(6/22)的轻、中度浓聚;恶性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计数比值(L/C)为3.16±1.36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35±0.56),P<0.01;延迟显像有利于良性病灶假阳性的鉴别.②99Tcm-MDP显像上述所有病灶均肉眼可见MDP浓聚,但恶性病灶L/C(3.66±1.27)与良性病灶L/C(2.97±1.0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化疗及放疗可以较明显抑制99Tcm-MIBI摄取(但放疗却可增加99Tcm-MDP摄取),因此99Tcm-MIBI摄取程度与99Tcm-MDP比较能较好反应治疗效果. 结论 99Tcm-MIBI骨常规及延迟显像对鉴别诊断良恶性骨病和评估疗效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若与99Tcm-MDP显像联合应用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5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中原发性骨肿瘤9例,骨内转移2例,骨外恶性肿瘤150例,骨转移77例.总的骨转移率为49.7%.其中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骨转移分别为42.7%,78.9%,85.7%和23.1%.骨转移灶的分布主要在脊拄、肋骨和骨盆.与X线相比,全身骨显像的特异性差,但灵敏度很高,能较早地提示或发现骨转移,且可一次成像显示全身骨的状况,便于探查全身骨骼各个部位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骨显像在骨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显像在骨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刘枫,李娟,师贞梅,屈秋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是一种非创伤性和灵敏度较高的诊断骨骼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探查具有重要价值,一般可检出95%~97%的骨转移 ̄[1],骨显像还可用于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18.
核素骨显像不典型表现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核素骨显像不典型病灶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 1 2 4例核素骨显像呈不典型病灶的骨病患者 ,分别进行病理活检 (手术或穿刺 ) ,定期复查核素骨显像或 X线、CT、MRI检查。结果 :1确诊为骨转移瘤 61例 ( 4 9.2 % ) ,原发性骨肿瘤 1 7例 ( 1 3.7% ) ,骨关节病 2 9例 ( 2 3.4% ) ,骨创伤 9例 ( 7.3% ) ,骨结核 5例 ( 4 .0 % ) ,骨炎症 3例 ( 2 .4% )。2就不典型病灶分布 :骨转移瘤中脊椎 5 2 .7% ,骨盆 2 3.1 % ,胸部 1 4.3% ,四肢 7.7% ,颅骨 2 .2 % ,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原发性骨肿瘤中四肢 71 .4% ,脊椎 1 4.3% ,骨盆 9.5 % ,胸部 4.8% ,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骨关节病中脊椎 5 1 .4% ,四肢 2 7.0 % ,胸部 1 6.2 % ,骨盆 5 .4% ,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核素骨显像表现为不典型病灶时首先考虑骨肿瘤 ;发生在颈、腰椎和膝关节处的老年患者以骨关节病为多 ;有骨创伤史者要考虑骨创伤可能 ,骨结核和炎症虽为少数也需与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及X线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例经临床手术或穿刺活检及病理证实的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X线影像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讨论。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骨转移瘤的主要X线表现是溶骨性破坏;而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除骨质破坏外,尚可见瘤骨和骨膜反应。本组X线片可明确诊断13例,5例考虑为恶性骨肿瘤,但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1例考虑为生长活跃,1例误诊为良性骨肿瘤,2例误诊为急性骨髓炎。结论目前,X线平片仍然是长骨骨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检查和诊断方法,CT及MRI影像对显示肿瘤内部表现及软组织改变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定量分析诊断原发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对25例原发良性骨肿瘤患者及20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三相骨显像,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得时间-放射性曲线并计算最高计数率、计数率达高峰的时间、患侧(T)与对侧(NT)的计数比值(T/NT),并进行t检验;2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三相骨显像诊断原发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 1在血流相中原发恶性骨肿瘤的最高计数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均P<0.01),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计数率达高峰时间明显早于良性骨肿瘤(P<0.01),在血池相、延迟相中原发恶性骨肿瘤的T/NT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均P<0.01);2与病理结果对照,三相骨显像定量分析诊断原发良恶性骨肿瘤的灵敏度为85.00%,特异性为84.00%,符合率为84.44%。结论三相骨显像可以反映原发骨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代谢特点,对原发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