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山撤县建区后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外来人口流入量日益增加 ,为加强我区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 (简称“三病”)的检疫监测工作。 1999年 ,我区 16个乡镇和 1个石化街道开展了外来人口分布与“三病”检疫情况的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外来人口  相似文献   

2.
郑秋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81-81,106
20 0 0年 8月份我区防疫站陆续接到市第一医院报告的4例疟疾患者 ,引起了我区防疫站的高度重视。我区已于1990年通过了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考评 ,且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逐年减少 ,99年全年无疟疾发生。我们在 8月 9日收到第一例疟疾病例报告后当即就到市一医院进行了个案调查。现将 4例疟疾病例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首例患者 ,男 ,4 2岁 ,8月 5日开始发病 ,症状为发热 3天 ,呈驰张热 ,体温高达 4 0℃ ,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等。经询问该患者于病前一个月有到缅甸疟疾区淘金生活史。 8月 9日住院治疗 ,血涂片检查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掌握宝安区疟疾发病情况在我区流行规律和变迁,为制定我区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宝安区1984~2002年疫情汇编和宝安区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并作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在19年中疟疾发病病例数4962例。1995年以前以石场、砖厂、种菜、建筑工地人员为主,从1996年开始逐渐以工厂打工者为主(属输入性病例)。结论 1995年以前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1995年以后以属输入性病例为主。  相似文献   

4.
2004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流动人口疟原虫感染率、感染虫种、感染来源和感染者的地区分布,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对2004年全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952-2015年宛城区疟疾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收集我区历年来疟疾防治资料,包括疫情报告、各乡镇卫生院疟疾诊断、治疗及文史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宛城区疟疾发病率由1952年的91.89/万下降到2015年的0/万,最高为1970年的发病率高达4 555.83/万,从2011年连续5年无本地新发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结论宛城区经过六十多年疟疾防治,保持连续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标准,但从2010年开始出现输入性疟疾病例,须加强对疟疾高流行区外出人员的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0年广西疟疾流行特征,为广西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2010年网报系统数据及各市县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境内发现疟疾病人共66例,人群发病率0.13/10万,其中在非洲感染病例占34.85%(23/66),东南亚国家感染病例占53.03%(35/66),国内外省感染病例占12.12%(8/66).全年发现24例恶性疟病例,有19例在非洲感染.疟疾患者全部为流动人口.结论 2010年广西首次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和输入性疟疾继发感染,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我区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惠州市疟疾流行与监测情况调查分析,总结该市20052007年疟疾防治经验。评价该市在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方法对20052007年疟疾疫情报告、疟疾病人个案调查、“三热”病人与流动人口的监测登记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市共发生疟疾42例,未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和本地恶性疟病例。结论在疟疾基本控制期间以加强基层镜检站的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和开展“三热”病人血检为主的监测工作,是控制疟疾传播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倬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128-129
目的 :探寻适合我区疟疾发病特征的相对最优曲线拟合模型。方法 :利用 10种曲线模型 (指数模型、对数模型、幂函数模型等 )拟合疟疾发病率曲线。结果 :通过对拟合优度的计算可知 ,幂函数模型相对最优 ,在 10种模型中最适合于我区疟疾发病率资料的拟合。结论 :幂函数模型能较好地分析该地疟疾发病情况 ,该地已由疟疾高发区转变为疟疾低发区 ,未来 3年疫情将继续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江北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结果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卫生防疫站315020陈福风,徐万新我区总人口20.6万,其中郊区人口占59.4%,另有外来人口近2万.1989年我区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为实现消灭疟疾的目标,现将1990~1994年疟疾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荆门市属于中度不稳定性疟疾流行区,是湖北省历史上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解放以来,荆门市疟疾曾发生两次(1954、1976)大流行,发病率最高为650/万,疟疾占传染病总数的60%。自1974年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以来,采取了“两全”、“两管”的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有所下降。尤其是1980年乡镇建立了专职疟原虫镜检站,开展了发热病人血检,做到了疟疾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和疫点早处理。  相似文献   

11.
1992~2003年荆门市疟疾防制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门市属于湖北省中度不稳定疟区,是湖北省历史上疟疾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解放以来,荆门市疟疾曾发生两次(1954、1976年)大流行,发病率最高为650万,疟疾占传染病的60%。自1974年卫生部组织苏、鲁、豫、皖、鄂五省疟疾联防以来,采取了“两全”、“两管”的防制措施,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尤其是1980年乡镇建立了疟原虫镜检站,开展了发热病人血检,做到了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疫点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富阳市属山地丘陵区 ,总人口 6 1万多。解放后 ,曾出现 4次疟疾流行高峰 ,195 5年发病率高达 3989 41/10万。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 ,发病率逐渐下降 ,至 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疟原虫的种类除了 196 3年曾发现 2例恶性疟原虫外 ,均为间日疟原虫。现将 1990年以来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方  法1 除了根据疫情报告进行监测外 ,在全市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及不明原因发热者 (“三热”病人 )进行采血检查疟原虫 ;其中 1990~ 1991年血检对象为临床诊断为疟疾及疑似疟疾者 (“二热”病人 )。血检疟原虫阳性的血片 ,送市防疫站复核鉴定…  相似文献   

13.
上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媒介的疟区,50~70年代曾出现三次较大流行。经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导的综合性疟疾控制措施后,疟疾发病渐趋平稳。到1988年疟疾发病率已降到0.1/万以下,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本文分析了上虞市1982~1997年疟疾监测资料,旨在初探中华按蚊为唯一媒介疟区的经济有效的疟疾防治监测策略。现将防治监测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982~1997年上虞市疟疾防治监测基本形成了“三个制度一个处理”的科学管理体系,使疟疾防治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管理。三个制度就是各医疗单位开展“三热”病人和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例侦查制  相似文献   

14.
宝安位于深圳市郊,珠江口东岸,毗邻香港,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也是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如1995年外来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3.1倍。因此,研究宝安外来流动人口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对控制我区的疟疾流行至关重要。现将1984~1995年宝安区外来流动人口疟疾流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沂市辖12个县区、250个乡镇,总人口1000余万,属问日疟非稳定性疟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经多年防治,至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率以县为单位已连续3年降至1/万以下,没有超过5/万的乡镇。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考核,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此后,临沂市疟防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净化疫源地,彻底阻断疟疾传播的“消灭疟疾”阶段。现对1989~2001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1996—1999年疟疾流行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流行区,疟疾发病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1/万以下。在桂东县、洞口县、新化县和岳阳县4个流行病学监测点,从1994年开始,应用已获卫生部科技二等奖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流行病学特点和监测方法研究”协作课题成果提出的新的疟疾监测方法,来了解我省疟疾的疫情动态、摸清疟疾的流行状况、预测发生发展趋势,达到净化疟区的目的。现将1996~1999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巩固疟防成果,根据《浙江省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监测工作技术方案》要求,于1989年始确定1个县人民医院和8个中心卫生院为全县范围内疟疾监测点,负责在辖区内门诊“三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例的诊治工作,并于1993年起被列为浙江省重点监测县。现将1989年以来13年的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亚市10a疟疾疫情状况。[方法]1989-1999年10a间,据三亚市疟疾疫情报告统计疟疾发病率。[结果]疟疾发病率(除1994年外均有逐年大幅度下降,(由1989年的483.13/10万降到1999年的97.25/10万),14个疟疾联防乡镇、农场“四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居民带疟原虫率也是逐年下降趋势,疟疾感染来源以上山感染为主;不同地形与季节的疟疾发病也有较大差别;人口流动是造成疟疾传播、暴发的重要因素。[结论]积极贯彻《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方法》,完善疫情管理制度,巩固加强疟疾联防工作,以控制疟疾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张学斌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51-2552
[目的]探讨疟疾流行规律,为制订疟疾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历年疫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年报告疟疾65910例,平均年发病率58.39/万.期间出现5次暴发流行;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根据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策略,实行以防制媒介消灭传染源并重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疟疾流行强度逐渐减弱,流行范围逐渐缩小,发病率逐年下降;2002年起全县连续3年疟疾发病率均在1/万以下,乡镇发病率控制在5/万以下.[结论]名山县疟疾防制达到国家基本消除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我区 8年间疟疾发病情况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为今后制订疟疾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疟疾防治手册》进行。结果 :该区 8年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 72 .34/10万 ,其中以 1993、 1994发病率最高 ,疟疾血检阳性率为 2 .5 8% ,均为间日疟。 4~ 10月为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七个重点镇 ,嗜人按蚊、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结论 :目前 ,该区疟疾发病率已达到控制水平 ,今后加强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监测以及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来达到控制和消灭疟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