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袋泡剂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袋泡剂浅谈邓玲玲(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中药袋泡剂综述中药袋泡剂是近十几年来开发的新剂型。其特点是将生药材粉碎成一定粒度定量分装于特殊的滤纸袋中,服用时连同滤纸袋一并用开水浸泡后频频饮服。滤纸袋不仅为包装亦起过滤作用。许多...  相似文献   

2.
为末煎服系把中药粉碎成粗末或细末,加水煎后滤出药液口服,兼有汤剂和散剂的某些特点,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  相似文献   

3.
茶疗是我国民间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疗效较好、服用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下面介绍茶疗十方,供人们酌情选用。1、蜜茶用茶叶2克,开水冲泡,待凉后加蜂蜜30克,服用时先加以搅拌,每隔半  相似文献   

4.
阿胶即驴皮胶,性平味甘,入肺、肝、肾经,具有滋阴养血、补肺润燥、止血安胎的功效.阿胶多用于产后、病后康复,将阿胶用开水或黄酒烊化服用,也可以加入汤剂中烊化冲服,能起到较好的滋养调补作用.临床上阿胶还常用于各种血证的治疗,因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止血,功效独特,但应把阿胶加工成阿胶珠.通过一定的辅料炮制而成的阿胶珠,一是能祛除阿胶本身的腥味,使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入药,煎煮时易提高药效;二是因阿胶性腻,不易粉碎,加工成阿胶珠后能降低其腻滞之性,补而不腻,便于消化吸收,增强滋养而不碍胃的效果;三是根据炒炙辅料的不同,可以帮助增强阿胶某个方面的药理作用,甚至兼备某些新的功效.如《雷公炮炙论》以猪脂为辅料,用猪脂浸炙,以增强本品的滋阴润燥功能;《本草述钩元》主张把阿胶块打碎,用“牡蛎粉炒”,则有平肝散结收敛之效;《本草汇》记载取糯米为辅料,把阿胶与“糯米粉炒成珠”,自然能培补中土,健脾和胃.  相似文献   

5.
“贵州卫生”1958年6期介绍了铜仁县采用“金银花合剂治疗痢疾的经验,9月,我们在工地应用(改名为银蒜茶合剂),取得了相当效果,兹报告于后,以供参考。一药物配制及给药方法银蒜茶合剂组:系用紫皮大蒜1000克,茶叶(普通土茶)1200克,金银花320克,甘草120克。制法:(1)将大蒜去皮,用搅肉机搅碎后,以纱布挤其汁,在揉挤过程中,加少许冷开水,使汁充分挤出;(2)茶叶用200毫升沸水浸泡半小时过滤其汁,(3)甘草及金银花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中医多以肾阴不足,肝气不疏,痰湿淤滞,阴阳失调立论;以真阴亏、阳气盛者为多。西药治疗反复性强,中药汤剂治疗,难以坚持长期煎服,笔者采用“降压茶”治之,服用方便,疗效显著。药物制法:决明子6克、生山楂10克、白菊花6克、西杞果6克、荒蔚子3克、甜菊叶3克,茶叶适量,用开水将上药冲入茶壶,代茶常饮,日服一剂。  相似文献   

7.
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每天用开水冲服4~6次。适用于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等症。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开水冲泡,每日饭后一杯。有和胃通利、补中益气之功效,适用于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症。醋茶茶叶3克,食醋1毫升。每天开水冲饮3次。可治牙痛、痢疾、小儿蛔虫腹痛等症。蜜茶茶叶3克,蜂蜜2毫升。开水冲泡茶叶,待茶水变温后放入蜂蜜,搅匀。每日饭后1杯。可治便秘、脾胃不和。菊茶干菊花2克,茶叶2克。饭后开水冲饮。适用于干咳、咽痛、老年性白内障等。莲茶莲子30克,红糖30克。先将莲子用温水泡5小时,捞出后加入红糖30克煮烂,饮用时加…  相似文献   

8.
正夏日炎热,易耗气伤津,如能因人因疾,有选择地常服几种药茶,不但能消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去毒,而且能消除烦渴,补充体内水分,洗涤胃肠,祛除毒素,促进代谢,治病强身。所谓"药茶",又称"茶剂",是将天然中草药与茶叶(少数药茶可不含茶叶)合用,或代茶冲泡、煎煮饮用,以保健养生或疗疾防病。药茶的发展始于茶,所谓"代茶",即借茶的冲泡形式,发挥内中药物之功效。药茶由于有原料简单易得,配制服用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花茶是由烘青毛茶或是其他茶类毛茶加工成茶坯后与香花合并窨制而成,目的是使茶叶带上香花的香气。花茶是我国的特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得我国人民喜爱。花茶最早以文字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是在明朝。明代《茶谱》还记录了花茶制法,其中以荷花茶的制法最为奇特:“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扎,令其轻缩,次日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烘干收用,不胜香美。”现今茶厂的花茶生  相似文献   

10.
用氧瓶燃烧电极法测定乌鲁木齐市市售31种茶叶含氟量,最高值为340.82 mg/kg,最低值为42.53 mg/kg,平均值为145.39mg/kg。其不同产地和种类的茶氟含量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新鲜开水浸泡的茶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氟浸出率增加(P<0.01)。加盐煮沸茶、奶茶和沸水浸泡的茶水中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人每日氟总摄入量为5.51mg,其中茶氟占67.34%。认为长期大量饮用含氟量高的茶在高氟区可能促使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酶是口腔中最重要的防御酶之一,它能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和保护口腔黏膜。研究了巴拉圭茶Ilex paraguariensis St.Hil.水提取物及其制剂“Yerba Mate”对雌性大鼠颌下腺过氧化酶分泌的作用。巴拉圭茶制剂“Yerba Mate”由该植物鲜叶和茎制成。另将巴拉圭茶叶和茎粉碎,用  相似文献   

12.
浸泡处理对黄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茶溶液对黄瓜进行浸泡处理,根据其对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探讨最佳浸泡方式。方法利用热水浸提法制备茶叶水溶液,在恒温水浴锅中用茶叶水溶液对黄瓜样品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茶叶水溶液的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等实验条件,测定黄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在温度为30℃时,用浓度为5%的茶溶液对黄瓜浸泡10 min,对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好。结论利用茶溶液做浸泡液对黄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清除率与浸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袋泡剂是近10a来开发的新剂型,许多药学工作者对袋泡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与传统煎剂作了一些对比,结果从不同角度表明了煎剂的不足及袋泡剂的可行性、可靠性,认为袋泡剂可以代替煎剂[1]。现将近年来中药袋泡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供大家参考。1 制剂工艺方面袋泡剂的制备分为全生药、半生药型(半浸膏型)2种。全生药型袋泡剂是将处方全部药材经预处理后,粉碎成适当颗粒,将临床一次量用袋泡剂专用滤纸袋包装,用时以适量沸水密闭浸泡15min后服用。如川芎茶调散袋泡剂、生脉饮袋泡剂即为全生药型袋泡剂。半生药型袋…  相似文献   

14.
汤剂,系指将切细或打碎的药物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因其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又具有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等特点,在治疗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疗效好与否,除医生辨证论治确切,立方遣药得当外,尚与煎药方法有密切关系。同一剂药,煎法不同.其煎出效果会有所不同。一般的汤剂以煎煮法制备,先将药材饮片或粗末加适量水浸泡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中药煎煮方法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从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来看,笔者认为中药汤剂煎法,必须做到以下“八项”:1禁用开水泡:煎药之前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左右可以提高煎出率。若不浸泡或浸泡时间太短则药效成份煎出率大大下降。以茵陈蒿汤为例,泡一小时煎出物为21.31%,不浸泡则仅16.25%。若开水浸泡则有两大弊端,一是使药材中的蛋白质凝固于细胞内,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增加了部分气味芳香类药材中挥发油成份的散发,造成消费。2加水不能太少:浸泡中药时加水量如何牢握?最简便的方法是以淹没药物为度。中国中医…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的多种生命元素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茶叶中的多种生命元素成分范兆义洪德臣李楠*(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南昌330006)关键词茶叶生命元素药效在我国古代,茶只作药用。《神农本草经》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本草拾遗》也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直...  相似文献   

17.
正脂肪肝是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营养过剩,肝气不舒,脾失健运,气滞血瘀,痰湿瘀结胁下所致。治疗方法除饮食清淡、运动锻炼、戒酒、调脂保肝等方法外,也可常饮药茶,现将常用的脂肪肝药茶介绍如下。1.四花疏肝茶:厚朴花、代代花、玫瑰花、茉莉花各等份,共研成粗末,每次取6克,加开水浸泡当茶饮,每天1次。具有疏肝行气消胀作用,适用于胁肋胀满、肝区不适、脘腹胀满之肝郁气滞型脂肪肝。2.二香金归茶:木香、香橼、郁金、当归、炒山楂各6克,加水煎煮取汁当茶饮,每天1剂,分3次饮服。具有理气化淤、活血调脂  相似文献   

18.
银翘散为辛凉解表之代表方剂,适用于风热感冒。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银翘散“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并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在临床上,为了避免银翘散过煮而少效,我特改用如下服法:诸药(常规用量)合在一起,共研为粗末,将一剂量药末投入有盖的茶缸或其它容器里,用沸水冲入后加盖焖沧15分钟左右,取药汁趁热服用。成人以一剂为一次量,  相似文献   

19.
银翘解毒丸系由吴鞠通《温病条辨》所制“银翘散”变换剂型而成。具有体积小、服用、贮存、携带方便等优点,倍受临床工作者的青睐。但对此剂型转换及转换后的用量规定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似乎认识不足,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1、病急药缓不相宜吴鞠通所制辛凉平剂“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邪袭肺卫证,此属急性外感热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等临床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吴氏在“银翘散”的剂型选择上可谓用心良苦。言:“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此剂型选择可以说集中了散剂、汤剂两种剂型的优点。因其以散剂常备,有制作简单,便于服用、携带方便、省药材、不易变质等优点;又因其临用时以苇根煎汤冲服。故有吸收快、能迅速发挥疗效的优点。特点是这种汤、散合剂服用,在温  相似文献   

20.
饮茶嚼叶 湖南有些地方的人,喜欢饮用带有烟味的绿茶,并连同茶叶一起咀嚼。如果客来敬茶,只是就壶斟汤,就会被认为不合礼节。 烤茶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素以“烤茶”待客,调制时,先将陶罐置火上烤烫,随即把晒干的青茶叶放入罐内,烤至茶叶成黄色焦香,冲开水煎熬,待茶水沸沫时注入茶碗,供客品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