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p27kipl和cyclin D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l(p27)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与肾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1例肾透明细胞癌及21例正常肾组织石蜡切片中p27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p27在正常肾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2.4%、57.1%、20.0%,p27表达与肾癌的分级呈负相关(P<0.01)。Cyclin D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3%。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8.3%(P<0.01)。Cyclin D1在G1、G2、G3肾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8.2%、71.4%、30.0%,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的分级亦呈负相关(P<0.05)。p27和Cyclin D1间在肾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r=0.6。结论 p27和Cyclin D1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提示p27和Cyclin D1有可能作为判别肾癌分化 程度的标志物,并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HCC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4.0%,极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均为阴性表达)(P〈0.01);阳性表达与肝癌的肝内转移和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P〈0.05)。Cyclin D1的过表达均与病人术后〈3年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Cyclin D1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检测Cyclin D1对判定HCC预后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yelin G在胃癌组织中对p53-鼠双微基因2(Mdm2)负反馈调节循环中的作用及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Cyclin G、Mdm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G高表达于胃癌细胞核。Cyelin G,Mdm2和p53阳性率分别为64.6%、47.9%、29.1%,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ydin G与Mdm2呈高相关性(Kappa=0.506),与p53呈低相关性(Kappa=-0.364),并且和胃癌组织学分类和Borrmann分型无关(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yclin G、Mdm2和p5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Cyclin G通过Mdm2调节p53及其通路,可以作为胃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1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距癌组织外缘3cm内的癌旁组织和3cm以远的正常大肠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5%和60.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5.0%),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5.0%,显著低于正常组织(60.0%),P<0.05;大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和bax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cl-2蛋白过度表达和bax蛋白低表达,两者通过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而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距大肠癌组织外缘3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癌前期组织,手术时应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24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肾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D2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41例(68.33%)CD24蛋白表达阳性。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CD24蛋白表达阳性率随之增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肿瘤旁正常肾组织无CD24蛋白表达。结论:CD24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密切正相关(P〈0.05)。CD24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肾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Twist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CH  Chen XP  Xu ZQ  Li GP  Guan 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9):1353-135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肝细胞肝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6例肝细胞肝癌标本(癌和癌旁组织)和10例肝硬化标本中Twist的表达情况;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其中10例标本中的Twist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免疫组化显示:Twist蛋白在肝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19.2%和20.0%,Twis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癌旁或肝硬化组织(P〈0.05);大多数癌旁和肝硬化组织无Twist表达,癌旁与肝硬化组织相比阳性率无差别(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Twist mRNA和其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Twist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过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veolin-1、E—cadheri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1例肾细胞癌切除标本中Caveolin-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表达情况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Caveolin-1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1.5%,与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及患者年龄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表达阳性率为24.4%,低于癌旁肾组织(50%),E—cadherin表达与肿瘤细胞核分级相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相关性。Caveolin-1和E-cadherin两者之间表达无相关性。结论:Caveolin-1过表达及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肾细胞癌的生长、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在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共刺激分子B7-H1在50例直肠癌与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对两者之间的表达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探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6.0%(33/50),20.0%(10/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之间的表达评分呈正相关(r=0.435,P=0.002)。在直肠癌组织中B7一H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在癌旁组织中B7-H1的表达仅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而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B7-H1在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和侵袭相关,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和尾型同源转录因子-2(CDX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G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GC、60例肠上皮化生(1M)、60例异型增生(GED)$020例正常胃黏膜(NGM)组织中CyclinD1和CDX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GC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yclinD1在GC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1.7%,显著高于GED、IM和NGM组织(35.0%、167%、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GED组织高于IM和NGM组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在GC、GED、IM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7%、68.3%和917%,显著高于NGM组织(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织高于GC和GED组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GC组织与GED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yclinD1和CDX2表达与Gc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CyclinD1和CDX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4,P〈O,05)。结论:CyclinD1和CDX2均参与了GC的发生发展,均可作为辅助GC诊断、预测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窝蛋白-1(CAV-1)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SP)在肾透明细胞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8例肾透明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AV-1和TSP进行检测。结果CAV-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癌旁、正常组织肾小管和肾小球中表达,三者呈递减关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P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低表达,在正常组织肾小管中则呈高表达。CAV-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TSP的低表达恰好相反,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两个独立的指标。结论CAV-1可能是促进肾透明细胞癌侵袭、生长及导致不良预后的一个潜在的因子。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of cyclin D1 and E1 expression with bladder cancer presence, 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nonmuscle-invasive 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cyclin D1, cyclin E1, p53, p21, p27, pRB, KI-67, and survivin was performed on a tissue microarray containing specimens from 9 normal controls and 74 patients with Ta, Tis, and/or T1 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Cyclin D1 and E1 immunoreactivity were considered low when samples showed less than 10% and 30% nuclear reactivity, respectively. RESULTS: Normal bladder urothelium from all 9 control patients showed uniformly intens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and cyclin E1. Cyclin D1 and E1 expression were low in 23 of 74 (31.1%) and 27 of 74 (36.5%) specimens. Kaplan-Meier analyses showed that low expression of cyclin E1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probability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univariate, but not multivariate analysis. Cyclin D1 immunoreactivit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r clinical outcomes. Low cyclin E1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expression of p53, pRB, KI-67, and survivin. CONCLUSIONS: Tissu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or E1 seems not to ad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value to standard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nonmuscle -invasive 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yclinDl蛋白在T2-3N0M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27例T2-3N0M0期食管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应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高表达和低表达的分界点,分析CyclinD1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yclinD1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90例(39.6%),高表达137例(60.4%)。CyclinDl蛋白的表达与性别(P=-0.298)、年龄(P=O.525)、肿瘤位置(P=0.570)、肿瘤长度(P=-0.056)、分化程度(P=0.713)和浸润深度(P=0.557)无明显相关性,但CyclinD1低表达组与cyclinD1高表达组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51.1%VS.43.8%;5年生存率:43.3%VS.30.7%;P=-0.047)。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CyclinD1不是T2-3N0M0期食管癌独立预后因素(艘值=1.378,95%CI:0.990—1.919,P=-0.057)。结论CyclinD1过表达可能是影响T2-3N0M0期食管癌不良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yclin D1、p27、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BTCC和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Cyclin D1、p27、ki-67的表达。结果CyclinD1及ki-67在BT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p27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且均与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相关。结论Cyelin D1、p27、ki-67的表达可能与BTCC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细胞周期素(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RUNX3、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RUNX3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2469±0.0708;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7091±0.17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36,P<0.01).(2) RUNX3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3) Cyclin D1基因在42例胰腺癌组织中mRNA表达量相对值为:0.7769±0.1456;相应癌旁组织中相对值为:0.2860±0.1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158,P<0.01).(4) Cyclin D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病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5)胰腺癌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与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呈明显相关(r=-0.320,P<0.05).结论 RUNX3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 表达抑制,Cyclin D1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过表达,RUNX3表达抑制或缺失及Cyclin D1过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OB1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OB1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利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MOB1蛋白在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用siRNA敲低MOB1表达,慢病毒构建MOB1稳定过表达细胞系,CCK-8法检测MOB1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MIAT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其作为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MIAT在4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TCGA数据库分析MIAT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MIAT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库资料分析表明,MIAT表达水平与肾癌患者T分期(P<0.001)、M分期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表达MIAT的肾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MIAT的肾癌患者(Log-rankP<0.05)。结论 MIAT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肾透明细胞癌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闭锁小带蛋白(sonula occluden-1,ZO-1)这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肾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肾脏病理标本中正常肾组织以及肾癌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肾癌组织中ZO-1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ZO-1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和32.7%。 两组间进行比较显示,ZO-1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在肾癌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人肾癌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肾组织减少,并且其可能参与肾癌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及Westem blot技术检测MIF和Cyclin D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化学合成MIF siRNA,将PLC细胞和HepG2细胞分成对照组、MIF siRNA 50 nmol/L干预组、MIF siRNA 1130 nmol/L干预组,脂质体法转染肝癌细胞PLC和HepG2,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F siRNA干扰后MIF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F和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5±0.13和0.843±0.104;MIF和Cyclin D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癌旁组织的(7.31±1.85)倍和(4.27±1.05)倍,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MIF=15.5,P<0.01;fCyclin D1=87.5,P<0.01).应用小RNA干扰技术转染PLC和HepG2肝癌细胞后MIF mRNA分别下调71.2%±7.2%、87.4%±2.9%、74.3%±8.9%、88.4%±4.6%(FPLC=315.5,P<0.01;FHHepG2=201.2,P<0.01);MIF蛋白分别下调为0.33±0.03、0.11±0.02、0.81±0.08、0.36±0.02,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PLC=43.9,P<0.01;FHepG2:133.4,P<0.01).伴随M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F调Cyclin D1 mRNA分别下调68.2%±3%、78.1%±1.4%、65.8%±4.7%、77.3%±2.6%(FPLC=1569,P<0.01;FHepG2=480.4,P<0.01);Cyclin D1蛋白下调0.28±0.06、0.15±0.03、0.44±0.04、0.13±0.02,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LC=35.5,P<0.01;FHepG2=114.7,P<0.01).结论 MIF和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MIF可能在转录水平调控Cyclin D1的表达,并促使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检测点,继续增值和分化,导致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