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患者女 ,16岁 ,学生 ,2 0 0 1年 5月 2 5日CO中毒致昏迷 ,小便失禁 ,无大便失禁 ,无恶心呕吐。外院抢救 3h后清醒 ,继而在空气加压舱中作高压氧治疗 ,每日 1次。 7d后出现左手不自主抖动 ,呈小幅度颤抖 ,频率 5~ 6次 /s ,左上肢及右下肢无力 ,跛行。在第 14次高压氧治疗中 ,出现口唇麻木、四肢肌肉颤动、头部不适等过度换气综合征 ,怀疑为惊厥型氧中毒的前驱期而终止治疗。 1个月后以CO中毒后遗锥体外系损害收入我科 ,查体 :神志清楚 ,言语流利 ,左眼球外展不能 ,露白约 0 .3cm ,左手及右下肢不自主抖动 ,肌力Ⅴ-级 ,左手握力减低 ,四肢…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57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区包块就诊。查体:耻骨联合右侧皮下可扪及一大小约2cm×2cm×2cm的肿物,形态不规则,与周围分界不清,质韧,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彩超检查:耻骨联合右侧皮下脂肪层内可探及一大小约1.8cm×1.5cm×2.0c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晰,轮廓不规整,边缘呈毛刺状,内回声欠均质,后方回声衰  相似文献   

3.
左侧气胸出现类似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心电图1例湖南省人民医院(410002)赵学辉唐奇云陈玉莲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左侧胸痛、气促3天入院。体查:血压14.7/10.0kPa,呼吸20次,左侧胸廓稍饱满,气管向右侧移位,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消失,心律齐...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8岁.20 d前偶然发现左耳下杏样大小肿块,轻微压痛感,经抗生素治疗10d无明显效果,来我院.专科检查,左腮腺区触及5 cm×8 cm肿块,界限不清,活动差,质中等,压痛,与皮肤无粘连.超声显示:左腮腺体积明显增大,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腺体回声分布不均匀,其内可见弥漫性分布低回声病灶,最大低回声灶约1.12 cm×0.51 cm,见图1.腮腺边缘见数枚类圆形低回声团块,最大约1.45 cm×0.52 cm,左侧颈深见数枚低回声团块,最大约3.56 cm×1.91 cm,境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呈网格状,后方回声无变化,颈部软,见图2.右侧腮腺未见明显异常.手术切除部分左腮腺区肿块.病理诊断:(左腮腺)结合免疫组化标记考虑恶性淋巴瘤,倾向为T细胞淋巴瘤.免疫标记:CD3+++,CD20散+,ki67>80%.  相似文献   

5.
1273例腹腔镜胆管探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管探查(LCBDE)的手术适应证、术前诊断、术式选择、并发症的防治及其临床 应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7年该院1 273例腹腔镜胆管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1 273例患者中有肝外胆管结石1 148例,占90.18%(1 148/1 273),程度不同的急性胆管炎188例,占14.76%(188/1273),60岁以上老年患者549例,占43.12%(549/1 273);共有1260例成功施行了LCBDE,因 各种原因放弃LCBDE或改为开腹手术13例,手术成功率98.97%(1 260/1 273).在成功实施LCBDE的1 260例中,安放T管564例,一期缝合690例,腹腔镜下胆肠内引流术6例.术后漏胆42例,除重置T管5例外,余经持续引流保守治愈.没有术中死亡,术后1个月内死亡7例,均为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率0.54%(7/1 273).胆管阴性探查85例,阴性探查率6.75%(85/1 260).术中平均失血30.7 mL,平均手术时间147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 d.治愈好转率99.44%(1 253/1 260).结论 LCBDE是一种有效、安全、适应证广泛的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若能把控好手术相关细节,可以作为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郭皓  郝彦开 《临床荟萃》2012,27(22):2000-2001
患者,女,59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3小时,腰背部疼痛5小时于2011年3月13日12:30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等药物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史3年余,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0.25g,每日3次,此次发病因3天前血糖控制欠佳,加量二甲双胍。3天前出现进食差,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报道患者男,7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腹部不适、胃纳差1天"就诊,门诊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住院。既往有支气管扩张、肺心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史,无肝胆系和胃肠道等手术史。入院后次日上午行超声检查:肝脏大小正常,形态规  相似文献   

8.
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道系统疾病的一种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被广大的普外科医生所熟练掌握;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被越来越多的接受和应用,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也得以广泛应用,我院1996-10~2002-02行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96例,均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告:女,57岁,农民,住院号1829.因突发心慌、胸闷16小时于1990年11月21日下午4时入院.入院前16小时无明显诱因地在睡眠中憋醒,感心慌、心闷、心前区不适,两手尖麻木.9小时前在当地诊所服感冒药无效,遂来我门诊以“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收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T36.5℃、P100次/分、R26次/分、Bp21/12Kpa.神清,自动体位.面部和躯干皮肤有多片色素脱失.头颈部正常,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心律不齐呈三联律.肺及腹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化验:RBC3.8×10~(12)/L,Hb115g/L,WBC163×10~9/L,N80%,L20%.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初诊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6岁,反复心悸、胸闷10+年,再发伴双下肢水肿3 d。体格检查: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心界扩大心率81次/min,律不齐,脉搏短绌,肺动脉瓣区闻及2/6舒张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4岁。主因肝区不适1个月,并放射至肩背部,无发热、恶心、哎吐、食欲减退而就诊。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部未见异常,未及明显肿块。  相似文献   

12.
孕妇,29岁。孕2产1,本次孕38 6周,因胎动频繁10余天而来我院作产前超声检查。采用Aloka-SSD-1000、Aloka-SSD-4000型超声诊断仪,3.5~5.0MHz的标准探头对该孕妇进行常规胎儿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腔内见一胎儿声像,头先露;胎心率145次/min,律齐;胎动尚活跃。胎盘位于子宫底后壁,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6 0岁。因无诱因发生上腹部痛 4 7h,自服抗生素、止痛药无效后就诊。疼痛间歇性、进行性加重 ,无恶心、呕吐、腹泻及肩背部放射性痛 ,不发热。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 ,Murphy s征可疑阳性。实验室检查 :WBC10 .2× 10 9/ L,N75 .3%  相似文献   

14.
正患儿男,6岁,反复黄疸腹痛7 d入院。体格检查:患儿眼黄,后出现全身皮肤黄染,伴上腹部钝痛,呕吐及尿色加深。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44.9μmol/L,结合胆红素125.0μmol/L,未结合胆红素29.4μmol/L,谷丙转氨酶301.1 U/L,谷草转氨酶491.7 U/L,碱性磷酸酶902.3 U/L,谷氨酰转肽酶333.3 U/L,乳酸脱氢酶294.4 U/L。超声检查:肝脏左叶上下径5.7 cm,前后径5.3 cm,肝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6 cm,肝右叶斜径11.0 cm,肝包膜光滑,肝实质回声均质,门静脉内径0.6 cm。胆总管长6.5 cm,较宽处  相似文献   

15.
胆管探查术中探条致胆总管下端损伤的报道并不多,但在临床实践中时有发生,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诊治8例此类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2例,女6例;年龄56~77岁,平均66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外叶胆管结石1例。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3例。1.2胆总管损伤情况本组均于术中注水冲洗时发现胰头后或十二指肠外侧Kocher筋膜处隆起渗液,后经胆管造影或手术解剖证实为胆总管下端损伤,且损伤均位于胆总管胰腺段近十二指肠壁内段处,其中7例位于右外侧壁,1例位于左…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例1】 女,55岁。因胆总管结石梗阻伴胆管感染行手术探查,手术见胆囊萎缩,胆总管扩张,直径达2.5cm,内有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以6号胆道探条探查胆总管下段时受阻,改用5号探条,有轻度阻力,能通过,置“T”形管引流。术后3日胃肠功能恢复,黄疸消退。7日内偶有低热。术后14日病人感右腰隐痛,纳差。第18日行“T”形管造影见胆总管扩张如前,下端不显影。第22日排暗红色血便5次,总量约3000ml,胃管及“T”形管内无血液引出,亦无其它腹部体征。予少量输血,6日后便血停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2年伴晕厥1次于2008年8月4日入院。2年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伴晕厥1次,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ECG)示:室性心动过速,行电复律及利多卡因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多次发作心悸,查ECG提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期前收缩,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后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心律平)、利多卡因”等均无效,需电复律,现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8.
<正>血小板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通过行使粘附、聚集和释放等功能形成白色血栓参与初期止血。机采血小板的原理是利用血液成分不同的密度梯度,通过离心的办法来分离和收集血小板。其中1个关键的环节就是阻止采集过程中血小板体外被激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机采过程中血小板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30岁。因面部疤痕要求整容手术而入院,于住院当日遵医嘱做青霉素皮试为阴性,患者以往无青霉素过敏史,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给予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2次/d。于第3日上午9时在遵医嘱注射2d后,仍给刚配制的青霉素80万U盐水溶液肌肉注射,注射前患者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5岁.主因乏力、尿黄、皮肤瘙痒10d入院.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肝区不适等症状,尿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无肝病史.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478 U/L,总胆红素214μmo/L,直接胆红素207.25 μmo/L,白蛋白414 g/L,白细胞10.52×109/L,中性粒细胞70.6%,甲胎蛋白7.39ng/ml,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病毒六项阴性.超声检查:肝右叶测及大小约5.4 cm×4.5 cm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图1),团块周边及内部未测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肝动脉期14s病灶周边轻度环状增强,内部呈不均质低增强及不规则无增强区,范围约6.0 cm×5.7 cm,30 s增强区可见造影剂退出呈低增强(图2).超声诊断:肝癌伴部分液化坏死.腹部增强CT所见:肝右叶团块状低密度影,动脉期可见病灶边缘"花环状"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中心可见无增强区,病灶大小约5.7 cm×5.6 cm,与肝门关系紧密.考虑:①肝内实性占位;②肝脓肿.行超声引导下肝内肿物穿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混合型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胆汁淤积性肝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