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医用美容胶原注射剂除皱的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于面部除皱等软组织填充的医用美容胶原注射剂(简称美容胶原)是新型医学生物材料,为高度纯化的人胶原蛋白,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比例为44:56。在大鼠皮下可存留1年以上,迁移至注射物内的成纤维细胞可以合成大鼠胶原,长入注射物内的毛细血管能保障成纤维细胞的血液供应。123例临床验证表明,美容胶原安全可靠,不会引起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填平小型凹陷性皮肤缺损效果佳,矫正优良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逆行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改良逆行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的治疗方法。治疗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23例,随访6个月。根据受伤类型,压砸伤15例。皮肤撕脱伤8例。皮瓣设计的轴心线腓肠神经及腓肠内侧神经的走行路线。即胭窝中点与跟腱和外踝中点的连线;皮瓣的旋转点在外踝上5cm,基底部蒂宽大于3cm。皮瓣切取近端可达胭窝部位,近端皮瓣宽可达10cm;皮瓣蒂部携带1—1.5cm的皮桥。皮瓣切取时先在胭窝部位寻找并切断小隐静脉,并于胭窝部位寻找腓肠肌内侧头与外侧头肌间间隙。于肌间隙中寻找并保护腓肠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动脉,切断神经及动脉,有肌膜与深筋膜之问游离皮瓣,在接近腓肠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动脉时切取部分肌膜加以对其保护。结论术后所有皮瓣均无肿胀,无感染,完全成活。改良逆行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以腓肠浅动脉及腓肠内侧皮神经营养动脉为营养动脉,使皮瓣的切取范围从以往的小腿中下2/3扩展到胭窝部位,使皮瓣翻转后的覆盖范围远迭足背跖趾关节附近。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孔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7):837-837
20 0 0年 9月 ,我科利用左小腿内侧逆行皮瓣以搭桥方式向右下肢转移 ,为 1例右踝、足背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 ,而局部无血管可供吻合的患者修复创面成功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性 ,5 5岁 ,因车祸伤及右下肢急诊入院。专科情况 :右小腿下段肿胀 ,踝部及足背创面约10cm× 10cm ,皮肤缺损 ,大部分软组织挫灭 ,足背动脉搏动弱 ,胫后动脉于内踝处挫灭 ,远端足趾尚有血供 ;踝关节开放脱位、骨折。1.2 手术方法 入院后急诊清创 ,术后继发感染 ,踝关节腔积脓 ,后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腿桥式皮瓣移植术 ,操作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特异结合的胶原膜修复大鼠硬腭软组织缺损,观察其对大鼠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4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只大鼠硬腭第一磨牙近中至第三磨牙远中的软组织作一直径为3 mm的圆形缺损,分别植入结合bFGF/胶原膜、游离bFGF/胶原膜、胶原膜及不植入任何修复块(空白对照组).每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2周处死6只,HE染色测上皮组织间距离,比较创面愈合率.结果 1周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bFGF/胶原膜组>游离bFGF/胶原膜组≈胶原膜组>空白对照组;2周时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合bFGF/胶原膜能加快大鼠硬腭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海绵状胶原膜制备真皮支架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制备海绵状胶原膜,探讨其作为真皮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酸溶法提取猪皮胶原,冻干成膜.将胶原膜包埋于SD大鼠皮下,定期活检以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降解速度.结果:制备的胶原膜具有密集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适于手术操作.SD大鼠皮下埋藏试验表明组织相容性较好,无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化能力较强,降解速度慢,真皮构架稳定性好.结论:海绵状胶原膜可作为真皮支架移植于创面.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6年5月以来对8例不同原因所造成的皮肤及软组织大块深度缺损,采用各种皮瓣(或肌皮瓣)修复,获得了功能和形态满意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61岁。缺损范围5cm×5cm~16cm×22cm。其中肿瘤切除术后5例,电击伤1例,慢性溃疡1例,外伤1例;8例均同时伴有深部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肌腱、骨骼)裸露,另有面颊部洞穿性缺损1例。2 修复方法 2例足跟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分别采用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及跖内侧皮瓣修复。1例足跟部慢性溃疡在外院… 相似文献
10.
程国良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8,12(4):460-461,464
<正> 造成严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深部组织外露或缺损临床上并非罕见。为了保留肢体并恢复功能,选用大面积组织瓣移植覆盖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是外科领域中一项重要课题。现就对严重巨大缺损的组织瓣选用提出一些不成熟看法,供同道指正。 1.选用大面积组织瓣的前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预防隆鼻假体外露的新方法。方法对于行硅胶假体隆鼻者,取鼻翼软骨表面的软组织覆盖于假体鼻尖位置,增加鼻尖组织厚度,避免假体外露。结果本组166例,无一例出现假体外露并发症,效果良好,鼻尖形态自然美观。结论利用鼻翼软骨表面软组织充填鼻尖,能有效避免假体外露等并发症,同时使鼻尖形态自然美观。 相似文献
12.
双抗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将牛腱胶原膜加工制备成双抗胶原膜应用于临床GTR治疗 ,观察比较牛腱胶原膜和双抗胶原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 ,分别应用双抗胶原膜和牛腱胶原膜对 2 4例牙周炎患者 ,共 2 6颗患牙、31处骨病损进行GTR治疗 ,术后 6个月复查检测临床指标及Digora分析平行定位X线片骨密度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 (双抗胶原膜组 )临床附着获得平均为 (2 .2 16± 1.184 )mm ;对照组 (牛腱胶原膜组 )平均为 (1.316± 0 .719)mm(t testP <0 .0 5 ) ;Digora分析显示GTR术后实验组骨密度增加值平均为 (2 5 .71± 12 .2 5 ) ,对照组为 (11.2 9± 12 .73) (t testP <0 .0 5 )。结论 :临床应用双抗胶原膜比应用牛腱胶原膜能获得更多的生理性新附着 ,更大程度地促进牙槽骨生理性再生。提示加工改良牛腱胶原膜为双抗胶原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四种软组织肿瘤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用染色体分析和DNA印迹实验对25例软组织肿瘤进行了研究,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8例、横纹肌肉瘤(RMS)13例、Ewing氏肉瘤(ES)3例、滑膜肉瘤(SS)1例。在17例染色体分析标本中,除1例MFH和1例RMS为正常核型外,均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在RMS、ES和SS中还检出恒定的染色体异常,t(2;13)(q37;q14)t(11;22)(q24;q12)和t(X;18)(p11;q11)。14例软组织肿瘤DNA分别在DIS57、D2S44、MYL1-3、D2S3、D13S1、D13S30、ESD和D17S5座位上存在等位片段丢失,基因部分缺失、重排及扩增。其中四种肿瘤共有的基因异常为DIS57,三种肿瘤共有的为D2S44及D2S3,两种肿瘤共有的为D17S5、ESD和D13S30。本文就上述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弥散成像技术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和16例软组织脓肿常规MRI及弥散成像表现,测量ADC值,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脓肿在b值600s/mm2弥散序列成高信号12例,混杂信号4例,肿瘤呈高信号15例,混杂信号4例,恶性肿瘤组ADC值低于脓肿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软组织弥散成像结合常规序列可以帮助鉴别软组织恶性肿瘤和软组织脓肿。 相似文献
15.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于瘢痕性脱发,颜面、颈部、四肢瘢痕和全鼻再造共154例,并发症发生18例。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在临床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时,作了一些技术改进并谨慎选择手术适应证,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活检在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骨软组织肿瘤58例活检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全部确诊、闭合活检确率率75%,切开活检和切除活检确诊率为100%,结论:活检在骨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思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8):790-792,795,862
目的总结踝关节内软组织撞击综合征(ASTIS)的临床特点,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内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守治疗22例,随访3~11个月;行关节镜下手术16例,术后随访6~22个月。采用评分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踝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22例保守治后,治疗前评分(63.00±5.31)分,治疗后至随访结束时评分(78.00±7.42)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下手术组16例术前评分(63.50±6.31)分,术后至随访结束时评分(93.00±5.82)分,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治疗ASTIS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 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成纤维细胞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均在真皮支架内黏附,免疫组化表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仍呈Bl整合素强阳性和CK15、CK19阳性。【结论】 结果提示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内仍维持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方法,为构建新的组织工程皮肤奠定基础。【方法】 先把成纤维细胞放置于胶原海绵真皮支架内,体外培养2d,再放置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体外培养3d,观察其形态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成纤维细胞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均在真皮支架内黏附,免疫组化表明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仍呈Bl整合素强阳性和CK15、CK19阳性。【结论】 结果提示ES细胞源表皮样干细胞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皮肤内仍维持未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