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残余尿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前列腺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BPH的患者160例分成无残余尿(残余尿<60 ml)组40例,少量残余尿(60 ml≤残余尿<120 ml)组40例,中量残余尿(120 ml≤残余尿<180 ml)组40例,大量残余尿(残余尿≥180 ml)组4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清PSA水平.结果 大量残余尿组PSA[(8.52 ±6.72)μg/L]明显高于无残余尿组[(5.26±4.16) μg/L]和少量残余尿组[(5.93±5.2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残余尿组与少量残余尿组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残余尿对BPH患者血清PSA水平无影响,大量残余尿可使血清PSA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排尿困难就诊的BPH患者60例,平均年龄65.4岁,病史5~10年。通过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同时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atQmax),将三者经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性。同时计算AG值(AG=PdetatQmax-2Qmax)。结果在60例患者中,AG值>40者占80%,15~40者占20%。分析显示最大尿流率与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有相关回归关系(p=0.046<0.05),最大尿流率与逼尿肌压力无相关。结论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的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作为一种形态学变化,与尿流率的功能改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204例BP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和未感染组167例,无菌留取感染患者中段尿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合并症、是否进行术前导尿、前列腺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管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4例BPH患者发生尿源性感染37例,感染率为18.14%;中段尿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7.91%)、屎肠球菌(20.93%)和肺炎克雷伯菌(18.60%);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和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 d是BPH患者尿源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PH患者术后尿源性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需重点关注合并糖尿病、术前导尿和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3 d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BPH)患者尿动力学、膀胱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惠安新惠兴老年病医院收治的210例确诊为BPH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研究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尿动力学、膀胱功能、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皮质醇(cortisol,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能有效改善尿动力学、膀胱功能,降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吕斌 《长寿》2005,(3):12-13
前列腺增生症,几乎是所有的中老年男性要遇到的麻烦。增大的前列腺可压迫前列腺尿道,引起尿道慢性梗阻。据有关专家研究,这种变化从50岁左右就已开始,只因变化缓慢,是渐进性的,所以病人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与排尿困难的关系.方法应用B超探测136例单纯排尿困难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并与排尿困难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有排尿困难者前列腺体积均比无排尿困难者体积大,残余尿量也相应增多;排尿困难与前列腺体积成正比,在中度增生组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及分析,做出合理的治疗与处理。方法60例已确诊为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BPH患者,其中糖尿病病程〉12年、血糖控制不理想32例(试验组),糖尿病病程≤8年、血糖控制基本平稳28例(对照组),采用莱博瑞UDS.120XLT型尿动力学检查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71)ml比(160±64)ml,P〉0.05]。而试验组最大尿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2.0)ml/s比(8.0±3.2)ml/s],IPSS的症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5.8±4.1)分比(22.6±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最大膀胱容量、顺应性、初始尿意容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膀胱病变加重了BPH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糖尿病膀胱病变合并BPH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的诊断作用。作者分析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尿流率及排尿时压力一流率检查结果,术后1月再次检查和分析IPSS及尿流率。分析这些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术前尿流率及IPSS只能预测术后尿流率或IPSS的改善情况,但两者结合能筛选不能通过手术获益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体位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压力-流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BPH患者,分别采用卧位、坐位和站立位三种体位进行压力-流率检测,比较三种体位排尿期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期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PdetQmax)和带管排尿后的剩余尿量(PVR).结果 PdetQmax坐位时为(66.60±3.43)ml/s;卧位和站立位时分别为(70.95±3.36)ml/s和(70.73±3.23)ml,s;坐位与卧位和站立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R坐位时为(77.43±11.18)ml;卧位和站立位时分别为(57.32±8.61)ml和(46.68±8.17)ml;坐位与卧位和站立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体位的Qmax和Qa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卧位和站立位不影响BPH患者的PdetQmax和PVR,坐位时PdetQmax参数下降,PVR增多.推荐首选卧位作为尿动力学检查的常规体位,患者在卧位不能排尿时,建议直接改为站立位,而不采用坐位检测.  相似文献   

11.
肺空洞和肺囊肿系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肺组织破坏,形成中空无组织结构的区域,其中充满气体或液体,胸部X线有类似表现。肺空洞由肺组织坏死、液化而成,洞壁由坏死组织、肉芽和纤维组织组成。X线表现为肺野内含气体的圆形或不规则空腔,洞壁完整。肺大疱由肺泡壁破裂形成的肺实质含气囊腔,并压迫和推移周围肺组织,X线表现为大小不等含气空腔,较大透光区内有纤细条状间隔影,  相似文献   

12.
伴有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科学治疗选择.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伴有LUTS的BPH患者209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手术(A组,115例)和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组,94例).治疗前后采用问卷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_(max))及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和治疗总体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10-22个月).治疗后两组IPSS、QOL评分和总体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的Q_(max)高于B组[(20.6±2.8)ml/s比(17.1±3.2)ml/s,P<0.05],而B组的IIEF-5低于A组[(16.5±4.7)分比(19.3±3.4)分,P<0.05].结论 对伴有LUTS的BPH患者,治疗前应重视患者性功能要求和评估,科学选择治疗措施.盐酸坦索罗辛在改善LUTS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性功能,经尿道手术虽可有效解除膀胱出口 梗阻,但可导致勃起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手术与非手术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前列腺增生合并尿路感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组中有留置导尿、留置导尿>5 d、住院时间>7 d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与手术组中病原菌分布中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接受同期经尿道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96例NMIBC合并BPH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6例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患者为研究组,50例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与速度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医院骨科病房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膀胱冲洗频率:试验组2次/每周,对照组1次/2 d;试验组再分为A组,膀胱冲洗速度以80~100滴/min速度冲洗,B组,以120~150滴/min速度冲洗,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14、21、28天进行尿细菌培养检查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尿路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膀胱冲洗速度A、B组尿路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需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其膀胱冲洗频率越频繁,尿路感染率越高,而增加膀胱冲洗速度对尿路感染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路感染分离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2月8日—2013年10月12日171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1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92株,革兰阴性菌占79.17%,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7.50%,肺炎克雷伯菌占18.75%;革兰阳性菌占18.23%,假丝酵母菌占2.6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比率较高,分别为72.22%、63.8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哌拉西林、头孢西丁、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50.00%;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率低,但未检出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前列腺增生并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菌株有较高耐药率,临床应根据其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生理性膀胱冲洗与被动性膀胱冲洗对脊柱损伤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方法收集骨科2010年3-12月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共83例,将主动增加饮水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生理性膀胱冲洗),未增加饮水量者作为对照组(被动性膀胱冲洗),对各组尿路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63.0%,观察组感染率为32.4%,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饮水量2000ml组,感染率为61.5%,2500ml组为28.6%,3000ml组为10.0%,结果显示,每日保持饮水>2000ml对预防尿路感染有重要意义。结论对于住院脊髓损伤留置导尿患者,积极地增加每日饮水量,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比被动性膀胱冲洗法预防尿路感染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