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组织细胞CD44v6和nm23-H1的表达及临床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 CD4 4 v6和 nm2 3- H1表达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免疫法检测 2 1例胃癌标本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显示 :胃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CD4 4 v6的表达 (0 .33±0 .15 )明显高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0 .0 5± 0 .0 2 ,P<0 .0 5 ) ,其 nm2 3- H1的表达 (0 .11± 0 .0 6 )明显低于未合并淋巴结转移者 (0 .6 2± 0 .2 7,P<0 .0 5 )。在 2 1例胃癌中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Spearm an相关系数 r=- 0 .6 382 ,P<0 .0 1) ,CD4 4 v6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PTNM)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1) ,而 nm2 3-H1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PTNM)呈显著的负相关 (P<0 .0 5 )。提示 :CD4 4 v6过表达和 nm2 3- H1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为相对独立的联合作用 ,同时检测 CD4 4 v6和 nm2 3- H1基因产物的表达能为判断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m2 3 H1基因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 (ISH)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nm2 3 H1在 2 7例胃癌及相应的胃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nm2 3 H1mRNA及蛋白在胃癌及相应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nm2 3 H1mRNA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 1) ;nm2 3 H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2 6 .8% ,显著低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阳性率83 % (P <0 .0 5 )。nm2 3 H1mRNA及蛋白在有浆膜浸润 (T3、T4 )胃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浆膜浸润 (T1、T2 )的胃癌 (P <0 .0 5 )。结论 :nm2 3 H1基因表达与胃癌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CD4 4V6、CD4 4 S、nm2 3 H1在结直肠癌组织、移行粘膜及正常粘膜间的表达 ,探讨他们与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预测同期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CD4 4V6、CD4 4 S、nm2 3 H1在癌组织、癌远端 3cm处的移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 ,同时记录有关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 CD4 4V6、CD4 4 S、nm 2 3 H1阳性表达率分别在癌组织中为 70 18%、4 2 11%及 54 39% ,显著不同 (P <0 0 5)。CD4 4V6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 ,nm2 3 H1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CD4 4 S 在移行粘膜与正常组织表达有显著差别 (P <0 0 5)。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预测同期肝转移方程 :P =exp(- 4 3342 2 6 776X5- 2 5 112X7 2 6 85 1X11)1 exp(- 4 3342 2 6 776X5- 2 5 112X7 2 6 85 1X11)式中X5为CD44V6,X7为nm2 3 H1,X11为分化程度 ;灵敏度 96 15 % ,特异度 93 5 5 % ,符合率 94 7%。结论 ①结直肠癌组织CD4 4V6表达增多 ,CD4 4 S及nm2 3 H1表达降低。CD4 4V6及nm2 3 H1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 ,CD4 4V6变化较nm2 3 H1在前。②直肠癌手术时癌远端至少应切除 3cm长的肠管。③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同期肝转移风险值大于  相似文献   

5.
肺癌p53、nm 23-H1基因表达与S-100+DC浸润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 p5 3、nm2 3- H1 基因异常表达及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辅助细胞 S- 10 0蛋白阳性树状细胞 (S- 10 0 + DC)浸润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L SAB法 )检测 6 1例肺癌标本组织中 p5 3、nm2 3- H1 蛋白表达及 S- 10 0 + DC浸润情况 ,以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 :肿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 5 .90 % ,而正常肺组织无阳性表达 ;肿瘤组织中 nm 2 3- H1 蛋白表达阳性率 (6 7.2 1% )与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率(90 .0 0 %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原发灶肿瘤组织中 nm 2 3- H1 蛋白表达阳性率 (46 .88% )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组 (89.6 6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分化及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 nm2 3- H1 蛋白表达与病理学分型及分化之间无相关性 ,而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 .0 5 )。I期腺癌原发肿瘤组织 S- 10 0 + DC浸润密度均数 (9.1个 / HM)低于 、 期腺癌 (13.2个 / HM) (P <0 .0 5 )。结论:p5 3、nm2 3- H1 基因异常表达是肺癌发生转移中的重要事件。p5 3蛋白检测可以用于肺癌诊断 ;nm2 3-H1 基因是肺癌的转移抑制基因。肺癌组织 S- 10 0 + DC浸润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CD44V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CD4 4V6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0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 4V6的表达。 [结果 ]CD4 4V6的表达阳性率在中、低分化组分别为 74 .0 7% (2 0 / 2 7)、80 .76 % (2 1 / 2 6 ) ,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 4 2 .85 % (3/ 7) (P <0 .0 1 ) ;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为 86 .1 1 % (31 / 36 )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 5 4.1 6 % (1 3/ 2 4 )(P <0 .0 1 )。 [结论 ]乳腺癌中CD4 4V6的高表达可能预示肿瘤的恶性度与高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胃癌中CD44V9和nm2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55%;CD44V9阳性胃癌中nm23阳性表达率(42.2%)明显低于CD44V9阴性胃癌(93.3%)(P<0.01),CD44V9阳性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表达与胃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D44V9和nm23在胃癌中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二者有可能作为临床上预测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CD44V9和nm23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60例胃癌中CD44V9和nm2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9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55%;CD44V9阳性胃癌中nm23阳性表达率(42.2%)明显低于CD44V9阴性胃癌(93.3%)(P<0.01).CD44V9阳性表达与胃癌Lauren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m23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D44V9和nm23在胃癌中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二者有可能作为临床上预测胃癌侵袭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p16蛋白 ,CD44V6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 p16和CD44V6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胃癌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率 (8/ 46 ,2 1.0 5 % )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表达率 (2 7/ 46 ,5 8.70 % )。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为 (71.74% ,33/ 46 ) ,癌旁组织中未见CD44V6表达。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癌大小无相关性 ,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16与分化程度有显著差异 ,而CD44 6则与之无关。在TNM分期中 ,CD44V6在Ⅲ、Ⅳ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中 ,而p16在Ⅰ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Ⅱ、Ⅲ、Ⅳ期中的表达率。p16与CD44V6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但有淋巴结转移组(2 7例 )中 ,p16阳性表达率 3 .70 %明显低于CD44V6阳性表达率 88.89% ,且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结论 p16蛋白、CD44V6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CD44V6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p16蛋白、CD44V6可为临床诊断胃癌、判断预后、指导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P-糖蛋白 (P-gp)、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π)、拓朴异构酶 (Topo ) 3种耐药基因和 nm2 3、CD44 V62种转移相关基因 ,观察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 S-P法和二步法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基因 P-gp、GST-π、Topo 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nm2 3 -H1、CD44 V6在 112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gp、GST-π、Topo 与nm2 3、CD44 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2 %、67.8%、72 .3 %和 65 .2 %、72 .3 % ,相互之间过表达相关性不明显 (P>0 .0 5 ) ;nm2 3、CD44 V6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1)。结论 :作用于乳腺癌的耐药基因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相互之间无相关性 ,可能具有不同作用机制 ,每个基因具有独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CD4 4V6和rasp2 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5 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其中 31例有颈淋巴结转移 ,2 5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 )和 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D4 4V6和rasp2 1的检测。结果 :癌肿组的CD4 4V6和rasp2 1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D4 4V6和rasp2 1的阳性率也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CD4 4V6、rasp2 1可以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指标 ;CD4 4V6、rasp2 1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P2 1CIP1 / WAF1 和细胞粘附分子 CD44 V6 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增殖、浸润、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im munohistochemical assay IHCA)检测 5 5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 P2 1CIP1 / WAF1 蛋白和 CD44 V6 的表达。结果 :(1)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 P2 1CIP1 / WAF1总体阳性率为 5 5 .5 4% ,其中 期的阳性率为 2 1.43%低于 至 期的阳性率 6 5 .85 % (P<0 .0 5 )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阳性率 31.5 7%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阳性率 6 6 .6 7% (P<0 .0 5 )。 (2 ) CD44 V6 在 到 期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 (P>0 .0 5 ) ,而在 、 期中强阳性 ( 、 )率 5 3.13%明显高于 、 期 13.0 4%(P<0 .0 5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强阳性率 (6 8.42 % )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19.44 % (P<0 .0 1)。 (3) P2 1CIP1/ WAF1与 CD44 V6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P<0 .0 5 )。结论 :P2 1CIP1 / WAF1 抑制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增殖、浸润、转移 ,而 CD44 V6 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了 40例胃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胃癌组织中CD44阳性表达率为 70 % (2 8/ 40 ) ,侵及浆膜层及浆膜外阳性率为 76 5 % (2 6 / 34) ,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者 33 3%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 78 6 % (2 2 / 2 8)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33 3 % (P <0 0 1)。结论提示CD44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对评估胃癌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转移抑制基因 nm2 3- H1在贲门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贲门癌生物学特性和其他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 2 8例贲门癌组织中的 nm2 3- H1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织对照。结果 :贲门癌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 nm2 3- H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 67.9%和71 .4%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nm2 3- H1蛋白在贲门癌中的表达 ,随肿瘤浸润程度的增加而表达下降 ( P>0 .0 5)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贲门癌中 ,表达阳性率为 46.2 % ,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为 92 .8% ,两者差异显著 ( P<0 .0 5)。结论 :nm2 3- H1蛋白表达在肿瘤分化程度高组与低组之间 ,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S100A4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69例PTC组织中S100A4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S100A4和nm23H1阳性率分别为76.8%和56.5%,伴有浸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S100A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浸润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nm23H1表达阳性率则显著低于无浸润和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100A4表达与nm23H1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100A4和nm23H1表达与PTC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测定。结果 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 3-H1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大肠癌CD44v6和nm2 3-H1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CD44v6阳性表达伴nm2 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 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 MTA1、nm2 3H1 及 E- Cadherin(E- cad)的表达及突变与卵巢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 RT- PCR、RT- PCR- SSCP和免疫组化技术 ,对正常卵巢、卵巢癌及其配对淋巴结组织进行 MTA1、nm2 3H1m RNA表达和突变及 E- cad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有转移的卵巢癌原发灶 MTA1m RNA高表达率为 10 0 % (7/7) ,无转移为 38.5 % (5 / 13) ,P=0 .0 10 3。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 87.5 % (6 / 7) ,而无癌转移为 2 3% (3/ 13) ,P=0 .0 118。有转移卵巢癌原发灶 nm2 3H1 m RNA低表达率为 10 0 % (7/ 7) ,无转移为 30 % (4/ 13) ,P=0 .0 0 43。有癌转移淋巴结低表达率为 10 0 % (7/ 7) ,无癌转移为 38.5 % (5 / 13) ,P=0 .0 10 2。无转移卵巢癌原发灶 E- cad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46 .2 % (6 / 13) ,而有转移者 7例均无阳性表达 ,表达率为 0 ,P=0 .0 44。三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 ,MTA1与 nm2 3H1 、C- cad呈负相关 (r=- 0 .90 3、- 0 .80 2 ) ,nm2 3H1 与 E- cad呈正相关 (r=0 .72 4)。SSCP分析未发现 MTA1和 nm2 3H1 基因突变。结论  MTA1及 nm2 3H1 、E- cad的表达与卵巢癌转移呈正、负相关关系 ,起着正、负调控的重要作用。这三个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卵巢癌转移中的频发事件而与基因突变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胰腺癌组织中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的阳性率为 5 4 .84 % ;伴淋巴结转移者CD4 4v6的阳性率 (6 8.75 % )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0 .0 0 %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增殖之间无一致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食管鳞癌中P53和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5 3和 CD4 4 V6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法对 5 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进行 P5 3和 CD4 4 V6蛋白检测。结果 :P5 3和 CD4 4 V6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1.8%和75 .0 %。P5 3和 CD4 4 V6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呈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P5 3、CD4 4 V6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