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变化的时空效应及相互关系。方法:以红藻氨酸诱发的大鼠复杂部分性癫发作为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原位显示癫发作后153、0、60、901、20、180 min 6个时间点海马神经元Fos蛋白及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致后15 min海马内GFAP表达开始增多,60 min达高峰。Fos阳性神经元在癫诱发后30 min开始出现,120 min达高峰。海马内GFAP阳性细胞与Fos阳性神经元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结论:在癫病理状态下,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略早于神经元,两者之间分布呈平行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信息通讯,以复合体的形式共同对各种病理生理刺激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
红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Fos和GFAP的共同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海马(hippocampus,HI)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时空效应性反应变化。方法 大鼠侧脑室内注射KA,用抗即刻早期基因Fos蛋白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显示痫性发作后HI同一部位内反应性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结果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HI内的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两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且癫痫诱发30min后GFAP开始增多,1h达高峰;1h后Fos阳性产物开始增多;2h达高峰;部分Fos阳性神经元周围有GFAP免疫反应产物包绕,显示反应性神经元(Fos阳性)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之间关系密切。结论 HI内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癫痫发作直接相关且存在相互关系。可能共同参与癫痫的发生及其调节。  相似文献   

3.
GFAP和Fos蛋白在戊四氮致痫大鼠前脑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在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时前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形态学反应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法分别显示前脑内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时间规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 在戊四氮导致大鼠癫痫发作早期,前脑的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体积增大,突起粗大,GFAP表达阳性,随着存活时间的变化,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经历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被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表达Fos蛋白阳性,也呈现逐渐升高又降低的变化;另外,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在前脑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二者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和神经元一起参与了戊四氮所致癫痫发作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LPS激发大鼠前脑神经元Fos和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次腹腔注射LPS后前脑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抗Fos、抗TH或抗OX42单一、以及抗Fos/抗TH/抗OX42三重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大鼠单次腹腔注射LPS后,Fos阳性神经元、Fos/TH阳性神经元、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脑内的表达分布及时程变化,以及Fos阳性神经元或Fos/TH阳性神经元与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额、顶皮质,扣带回和梨状皮质,外侧隔核腹侧部,杏仁中央核,海马CA2区、CA3区、齿状回,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第三脑室周围灰质等。Fos阳性神经元在注射后30min出现表达,注射后1~3h为表达高峰。反应阳性小胶质细胞首先于脑室周围灰质出现,注射后6h达到高峰,胞体变大,突起变粗,OX42呈阳性深染,密集分布于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区域。下丘脑Fos/TH/OX42三重染色切片显示:由LPS激活的Fos/TH阳性神经元周围被OX42阳性细胞包绕并接触,表明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对LPS刺激的反应中关系密切。结论 在外周免疫刺激下,下丘脑、扣带回、梨状皮质和海马内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在脑室埋管注射甘珀酸(CBX)预处理后戊四氮导致癫痫发作时前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连接蛋白-32(Cx3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动物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S组)、CBX预处理对照组(CBX组)、戊四氮(PTZ)致痫组(PTZ组)、CBX预处理后再PTZ致痫组(CBX PTZ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GFAP和Cx32在前脑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CBX PTZ组的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表现比PTZ组显著加重,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也比PTZ组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CBX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比NS组明显升高.Cx32在PTZ引起的癫痫大鼠的大脑皮层、海马和杏仁核内是增加的,而CBX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Cx32却降低了.在Cx32与GFAP双标的切片上发现,Cx32与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非常接近,在CBX预处理后的癫痫模型中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加的同时Cx32却明显降低. 结论在整体动物CBX预处理可以导致癫痫发作增强,这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其Cx32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生胃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及缝隙连接蛋白阻滞剂生胃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癫痫发作后各时间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同时观察致痫前给予不同剂量生胃酮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可见少量散在表达。癫痫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表达1h即可见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72h达高峰。生胃酮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较同一时间点癫痫组低(P<0.01),且与生胃酮剂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与癫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缝隙连接蛋白阻滞剂生胃酮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具有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 (LPS)后 ,大鼠延髓内脏带 (MVZ)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神经元FOS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大鼠经LPS腹腔注射后 1,3,6,12h分别行固定取材制片。每个时间点的切片分为 3组 ,分别进行抗FOS、抗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抗FOS/GFAP/酪氨酸羟化酶 (TH)三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 :①FOS反应在LPS注射后 3h达到高峰 ,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MVZ内。②GFAP反应在注射后 1h即达到高峰 ,表现为胶质细胞肥大、数量增多。其分布与FOS基本相同。③三重染色观察到GFAP与FOS的多种聚集方式 (FOS/GFAP/TH ,FOS/GFAP ,GFAP/TH) ,FOS阳性神经元周围GFAP免疫反应产物更密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对LPS起反应 ,其反应高峰的出现先于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观察腹腔注射细菌内毒素(LPS)后,大鼠延髓内脏带(MVZ)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元FOS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大鼠经LPS腹腔注射后1,3,6,12h分别行固定取材制片。每个时间点的切片分为3组,分别进行抗FOS、抗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抗FOS/GFAP/酪氨酸羟化酶(TH)三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1)FOS反应在LPS注射后3h达到高峰,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MVZ内。(2)GFAP反应在注射后1h即达到高峰,表现为胶质细胞肥大,数量增多。其分布于FOS基本相同。(3)三重染色观察到GFAP与FOS的多种聚集方式(FOS/GFAP/TH,FOS/GFAP,GFAP/TH),FOS阳性神经元周围GFAP免疫反应产物更密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对LPS起反应,其反应高峰的出现先于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后,大鼠海马瞬时感受电位香草酸家族4(TRPV4)通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fos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2h/d,作用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中TRPV4蛋白、GFAP和fo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6Hz,130dB次声作用7d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大鼠海马中显著表达TRPV4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P〈0.05),三者分布一致,关系密切;90dB组大鼠的上述三种蛋白表达均较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可以引起大鼠海马TRPV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且能够激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致状态下大鼠海马内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匹罗卡品(PILO)腹腔注射建立大鼠颞叶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阻滞JAK/STAT通路前后大鼠海马p-STAT3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规律,双重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STAT3与GFAP阳性细胞的关系。结果癫发作3h(SE3h)时即出现STAT3在海马内被激活,SE3d时达高峰,之后渐降低,至SE30d时仍维持在较正常时略高的水平上;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规律与之类似。预先用AG490阻断STAT3通路后,海马区p-STAT3及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双重免疫荧光结果发现p-STAT3阳性胞核位于GFAP阳性细胞胞浆中。结论匹罗卡品导致的癫伴有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STAT3的激活,STAT3的活化可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致(癎)状态下大鼠海马内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3)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 匹罗卡品(PILO)腹腔注射建立大鼠颞叶癫(癎)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阻滞JAK/STAT通路前后大鼠海马p-STAT3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表达规律,双重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STAT3与GFAP阳性细胞的关系.结果 癫(癎)发作3 h(SE 3 h)时即出现STAT3在海马内被激活,SE 3 d时达高峰,之后渐降低,至SE 30 d时仍维持在较正常时略高的水平上;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规律与之类似.预先用AG490阻断STAT3通路后,海马区p-STAT3乃及GF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双重免疫荧光结果发现p-STAT3阳性胞核位于GFAP阳性细胞胞浆中.结论 匹罗卡品导致的癫(癎)伴有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STAT3的激活,STAT3的活化可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2.
星形胶质细胞之间通过缝隙连接形成偶联,其缝隙连接蛋白为Cx43。该缝隙连接对神经元兴奋时释放到细胞外的K+起空间缓冲作用。本研究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模型,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一次听源性惊厥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P77PMC大鼠一次听源性惊厥后在大脑皮质、海马Cx43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从惊厥后2h开始增加,4~8h达高峰,24h仍高于对照。结果表明:惊厥时,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有利于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兴奋时释放到细胞外的K+产生空间缓冲作用,以便维持神经辕围的的K+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与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之间是否存在往返渗透压投射通路。方法通过给予大鼠饮用3%氯化钠的方法制作高渗刺激模型,并用WGA-HRP逆行追踪、抗Fos、抗酪氨酸羟化酶(TH)或加压素(V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四重标记方法,观察MVZ、PVN和SON中WGA-HRP、Fos、TH、VP和GFAP阳性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高渗刺激后MVZ、PVN和SON内F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阳性结构也明显增多,其分布与Fos阳性细胞分布基本一致,表现为胞体肥大、突起粗长。星形胶质细胞(AST)紧密包绕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神经元-AST复合体(N-ASC)。结论神经元和AST以N-ASC的形式共同参与渗透压调节反应,体内存在MVZ和SON或PVN之间往返的渗透压调节通路。  相似文献   

14.
MDR-1和GFAP蛋白在难治性癫痫脑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的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脑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DR-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方法:在对22例难治性癫痫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组化双标技术观察脑组织中MDR-1和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是难治性癫痫共同的病理学特征。MDR-1蛋白的表达主要在一些增生性星形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壁周围结构,而寡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正常的神经元内无MDR-1蛋白的表达;增生性星形胶质细胞内MDR-1与GFAP具有共存现象。结论:在难治性癫痫的反应必脑胶质细胞内同时具有GFAP和MDR-1蛋白的高表达和共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创伤后癫痫大鼠模型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表达,探讨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在创伤后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铁离子颅内注射制作创伤后癫痫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海马各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7~15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反应达高峰,注射侧海马CAl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大量脱失,30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可能与神经无异常放电环路形成有关,最终诱发创伤后癫痫,并成为慢性复发性癫痫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灰质异位性难治性癫痫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MDR-1)、耐药基因相关蛋白(MRP)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发育异常性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确诊为脑灰质异位性症状性癫痫患者手术切除下病灶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组织中MDR-1、MRP及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手术切除的病灶组织中,除一些增生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同时具上述三种蛋白的阳性标记外,在一些异形的神经元内同时还存在有MDR-1和MRP的阳性表达。结论:灰质异位性难治性癫痫中MDR-1、MRP及GFAP不仅可在一些反应性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而且还可在一些发育异常的异形神经元中表达。  相似文献   

17.
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点燃后各期的病理特点、时序及机制。方法 针对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行Nissl、免疫组化和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后超急性期(4h),CA3区神经元呈嗜酸性变性、胞浆深染;急性期(24h),嗜酸性变性最为显著,神经元固缩、核仁消失、突起断裂,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缄默期(7d),CA3、CA1区及门区神经元大量坏死、脱失,胶质增生肥大,海马构筑紊乱;慢性期(6w),CA3、CA1区出现胶质瘢痕,遗有形态正常的神经元,且颗粒细胞层增厚。结论 癫痫时海马神经元先于星形胶质细胞发生病理改变,二者均参与癫痫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高渗盐水(9%NaCl,5.5mL/kg)后,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反应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刺激后15,45,90,180和360minSON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蛋白32(Cx32)的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观察到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15min出现,45min达到高峰;Cx32阳性神经元90min达到高峰。电镜下在SON内,观察到下列四种超微结构:(1)突触样结构(synapse like structure),位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Cx43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2)三成分的突触复合体(tripartite synaptic structure),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靠近此突触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共同组成;(3)同源性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两侧均为Cx43;(4)“异源性缝隙连接样结构”(heterotypic gap junctions,HGJ),是由Cx32阳性神经元和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组成的一种超微结构。结论高渗刺激后,SON内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Cx32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前者出现和高峰的时间早于神经元;两者之间的HGJ数量明显增加,其他结构的数量变化不明显,因此两者可能是通过HGJ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9.
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性癫痫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性癫痫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癫痫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点燃癫痫后海马及颞叶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并测定其细胞数、面积、周长、积分光密度。结果 实验组海马回和颞叶皮层GFAP免疫反应阳性的胶质细胞与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相比,数量明显增多、胞体截面积增大、突起及其分支增多、GFAP免疫反应性增强。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的增多是癫痫后脑损伤的代偿结果,另一方面.又可以反过来成为影响癫痫病程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分离培养4天、10天鼠大脑皮层、海马GABA能神经元以及GFAP免疫反应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对大剂量致痫剂青霉素(Penicilin,PEN)的反应。结果大剂量PEN(300μ/ml培养液)可引起培养海马及皮层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且尤以海马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提示:(1)脑内尤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癫痫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传统致痫剂PEN可能是通过抑制GABA能神经元功能、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从而导致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