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探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2005年1月—2009年1月275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类赫氏反应的病例及临床特征。结果发生类赫氏反应22例,类赫氏反应发生率为0.80%。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31±0.3岁。22例中病灶总面积≥3个肺野占19例、痰菌阳性16例。类赫氏反应出现于开始化疗2个月内占95.5%,呈一过性或暂时性病灶恶化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多发生于抗结核治疗前2个月,初治年青患者多,与病灶范围广,痰菌量大等有关。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类赫氏反应,不需要更改治疗方案,只需要对症处理并坚持原方案治疗,临床表现很快会好转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赫氏反应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的反应,部分结核病人在强有力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也可发生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而称为“类赫氏反应”。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的前3个月,以青壮年、初治菌阳病人多见,易被误认为结核病真正恶化或诊断错误,常中断或改变治疗方案。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在0.1%~3.40%。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结核病人217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类赫氏反应32例,护理人员配合医生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全程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科2010年至2012年收治22例类赫氏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类赫氏反应发生率1.3%,多数为青壮年,表现为病灶暂时性恶化等,多在抗结核治疗初期的1~3个月发生。结论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的初期,维持原治疗方案和积极对症处理,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张清华  霍丽丽 《医药导报》2002,21(3):154-155
目的:分析结核病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1980年1月~1999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住院患者58例,同期肺结核患者100例.结果:58例初治患者化疗3个月内出现类赫氏反应,病灶恶化与临床表现呈矛盾现象,按原方案继续治疗,酌情加用激素,均获治愈,治愈率与同期初治肺结核患者无差别.结论:类赫氏反应是在结核病化疗中出现的一种变态反应,积极治疗后可获得满意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中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诊治的抗结核治疗中类赫氏反应9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加重、肺部病灶增多、淋巴结肿大、浆膜腔积液等表现,继续原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及激素等对症处理,96例均获治愈,全部痰阳患者痰菌阴转,随访无复发。结论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坚持原抗结核方案治疗及激素等对症处理,转归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好转归。方法对肺结核患者2056例中出现25例类赫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5例类赫氏反应均在3个月内出现,主要表现为影像学病灶的暂时性恶化或一过性恶化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机制尚不清楚,多发生于初治青壮年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应用原方案治疗,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强化治疗中出现类赫氏应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洁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4):288-289
肺结核病在强力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发生类赫氏反应,或称暂时性恶化、矛盾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报告日趋增多,现将我院确诊为肺结核强化治疗中类赫氏反应3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6岁~45岁,平均30.5岁。1.2 诊断依据:①临床确诊为肺结核。②病变恶化后痰菌转阴。③1/2000“OT”试验强阳性。④病变恶化后继续原方案治疗病变吸稳定,痰菌阴性。1.3 肺结核病型:原发性4例,血液播散型9例,浸润型17例。有查痰结果者20例,痰菌阳性和阴性患者各1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初始治疗过程中出现类赫氏反应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观察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在抗结核初始治疗过程中出现 30例类赫氏反应,加用强的松口服,加强脱水剂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结果 发生类赫氏反应患儿经治疗后均有较好疗效,预后较好.结论 类赫氏反应不一定是病情恶化,应该严密观察,做好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赫氏反应是指在梅毒的治疗过程中,在病情得到控制后突然出现的一过性地病情加重的现象。部分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过程中,同样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出现,我们将其称为“类赫氏反应”。我科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中有1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类赫氏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治疗中的类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30min~4h发生,是因为大量菌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其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病症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一般持续30min~1h。因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须高度重视。赫氏反应亦可发生于其他钩体敏感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在结核病治疗工程中也会出现类似反应,现以2001-2013年衡水学院疾控中心治疗中出现的26例类赫氏反应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治疗以及护理。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1月对65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循证及护理干预。结果 64例患者均获得好转,有1例胸膜炎患者出现类赫氏反应2周自动出院回原籍治疗,患者在积极的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本文认为积极治疗加上精心护理是可以有效治愈结核病的。  相似文献   

12.
在结核病化疗方案中广泛使用的异烟肼(H)和利福平(R),20多年来在化疗初期(三个月内)所引起的类赫氏反应已多有报道。近年来结核病有增加趋势,现将我科1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5例类赫氏反应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赫氏(Herxheimer’s)反应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的反应,浸润型肺结核在抗痨强化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与其相似的类赫氏反应,表现为浸润型结核不仅不见好转,反而出现了胸腔积液,以致于怀疑原诊断,经查阅文献,用类赫氏反应的机理解释,于是在继续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患者仅1个多月胸水吸收好转出院,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晓兰 《贵州医药》2001,25(3):228-228
类赫氏反应是少数肺结核患者在强化化疗中出现的矛盾反应或暂时性异常变化 ,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将此反应误认为是治疗失败的一种表现。本文收集我院发现的 7例类赫氏反应 ,总结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1 1 临床资料见表 1。1 2 特殊检查  2例肺门增大者 ,CT结果为肺门淋巴结肿大 ,考虑结核 ,3例胸水增多者胸水常规检查均为渗出液 ,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未检出癌细胞 ,胸水结核菌培养阴性。1 3 处理情况 出现反应后继续使用原方案治疗 ,3例胸水增多者在抽胸水的同时给予强的松治疗 1月 ,首次剂量 30mg/d ,10d后逐渐减量至 5mg/d时即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我院近3年来应用利福平、雷米封治疗肺结核过程中致类赫氏反应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28岁,确诊为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并左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痰涂片抗酸菌阳性。确诊后给予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毗咦酸胶抗病治疗及胸腔穿刺抽液.l周后胸水消失。于抗衡后dls又出现咳嗽、左侧胸水再发。经多次抽液后胸水消失,但复查胸部X线见在上肺结核病灶扩大,并于左中下肺野出现新的小片浸润影。考虑为类赫氏反应.继续按原方案治疗并加用强的松30mg/d.干抗榜治疗的d60复查胸片,见病灶明显吸收。例2,患者男…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抗结核短程化疗方案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化疗过程中类赫氏反应(Jarisch-Herxheimerreaction)现象时有发生。1989~2004年我院收治结核病患者中,有68例在化疗中发生类赫氏反应,现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均为1989年11月~2004年11月收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院)并且已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其中男39例(57.4%),女29例(42.6%);年龄18~50岁,平均28岁。1.2临床类型①继发性肺结核42例(61.8%),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5例(22.1%),结核性胸膜炎6例(8.8%),原发性肺结核1例(1.5%);肺结核合并结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合并类白血病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肿瘤内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为类白细胞反应为22例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放化疗12例,肝动脉灌注栓塞术2例,中成药物抗肿瘤5例,仅给予支持对症治疗3例。结果 3例患者白细胞逐渐下降至正常;14例白细胞没有明显变化,5例白细胞逐渐升高;经随访后,有18例在诊断后1周~8个月后死亡,有4例带瘤生存。结论恶性肿瘤发生类白血病反应后,需根据肿瘤的病症、分期及病史,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劲涛 《中国医药指南》2004,2(12):1007-1007
结核病在应用强力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所谓"暂时恶化".类似于驱梅疗法的赫氏反应,称为类赫氏反应,又称化疗中的矛盾反应、化疗中的"暂时恶化",化疗反应性结核病.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类赫氏反应10例临床分析太原市南城区卫生防疫站(030012)祁素文李劭正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黄月莲李秀娥利福平(RFP)的出现,导致抗痨化疗的新进展,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以利福平为主药的类赫氏反应的出现也日趋增多,本文就西山矿务局医院1...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事件,分析乌头类中药中毒的主要反应并进行原因分析,探索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50例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中毒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乌头类中药中毒的反应症状以及原因进行整合分析。结果:50例患者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的主要反应是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头晕、全身麻木、恶心呕吐以及神志不清等。患者出现乌头类中药临床中毒的主要原因有药物剂量的不适合、药物配伍不科学、药物制剂方法不正确、药物炮制煎煮方法不合理以及患者体质的不适应。50例患者药物中毒后经过科学治疗得到了明显缓解。结论:乌头类中药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中毒反应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与治疗质量,药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乌头类中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当加强用药的监督管理,选用优质的乌头类中药原材料,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注重药物的科学合理配伍、炮制与煎煮,全面考察患者的不适应症,防止临床中毒事故,提高乌头类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