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对30例围绝经期功血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结论米非司酮既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从而诱导闭经,又可预防和减少复发,有效、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8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50例绝经期功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25例。对照组诊刮之后第3天开始口服5mg/d炔诺酮,血止后15d停止服药,在之后的3个月经周期的第14天开始口服10mg/d的甲羟孕酮,连续口服10d停药。观察组于诊刮后第3天于空腹条件下口服10mg/d的米非司酮,时间为5d,然后在之后的3个月经的第1天开始同法口服5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用药期间,两组月经周期、血红蛋白升高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经期方面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黄体素(P)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2与P较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观察组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1)。半年后观察组月经正常患者19例(76.0%),复发1例(4.0%),对照组正常12例(48.0%),复发7例(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5.357,P<0.05)。结论: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效果与孕激素差别不大,但其月经周期较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和炔诺酮组各28例,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6例停药后出现月经恢复正常、绝经或月经稀发,2例停药后功血复发,总有效率92.8%.炔诺酮组患者中,有15例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绝经或月经稀发,7例因不良反应中途停药,6例停药后功血复发,总有效率53.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与炔诺酮相比,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方案和雌孕激素联合方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优劣。方法:收集152例围绝经期功血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续服用3个月为~疗程。对照组每日口服安宫黄体酮4m+已烯雌酚0.5mg,每周期服药20天,3周期为一疗程。用门诊随访方式,观察用药后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近期疗效相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远期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优于雌孕激素联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绝经期功血,俗称更年期功血,其治疗方法较多,药物种类亦较多。2003年5月~2005年4月我们把米非司酮用于此病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5月~2005年4月,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43例,年龄在45~53岁,病程2个月至1年不等。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围绝经期功血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2组(n=47)。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与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期间的血红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月经正常36例(76.60%),功血复发3例(6.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红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抑制出血症状,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每天服米非司酮片12.5mg,连续3个月。结果:30例患者服药期间闭经,B超检查无子宫内膜增厚。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固冲止血中药与米非司酮联合运用对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运用固冲止血中药口服,连续用药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有效率,治疗组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固冲止血中药与米非司酮结合使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功血的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42例患者,予以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流血停止后改12.5mg隔日1次,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肝肾功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42例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血清FSH、LH、E2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半数以上病人出现闭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好,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68例围绝经期宫血患者,每天服米非司酮片12.5 mg,连续3个月.结果 68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显效6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女金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诊断及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女金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以及孕激素(P)等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和止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LH及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LH及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0.7±0.2)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0.3)cm(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止血时间为(32.8±5.9)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7±6.6)h(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女金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06例服米非司酮10mg/d,连用6个月,在治疗前后行诊刮了解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测FSH、LH、E2、P水平、Hb值、肝肾功能和服药后的毒副作用。结果服药6个月期间均无月经来潮,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均处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值升高,停药6个月后,62例自然绝经,24例月经稀发,11例恢复正常月经,9例治疗失败,停药1年,无复发。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五日三周期疗法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五日三周期疗法,对照组连续给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共有22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好转,1例无效,复发率为25%(8/32)。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复发率43.8%(14/3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采用五日三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妈富隆和安宫黄体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223-224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诊刮后妈富隆和安宫黄体酮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8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妈富隆组)45例、对照组(安宫黄体酮组)41例,治疗组于诊刮后第5天服用妈富隆,每晚睡前1片,连服21天后停药;对照组于诊刮后第15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d,连服10天后停药.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诊刮后完全止血时间,观察第3周期月经量,患者治疗前后HB上升数值比较,服用药物治疗不规则流血率,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诊刮后完全止血时间、第3周期月经量、患者治疗前后HB上升数值、服用药物治疗不规则流血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停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妈富隆或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治疗对于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效,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优于安宫黄体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应用妈富隆和米非司酮两种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因围绝经期功血进行刮宫治疗性88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在刮宫后予以妈富隆(观察组)和米非司酮(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用药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48小时内止血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45.5%,大于96小时止血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3.6%;发生乳胀不良反应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9.2%;总不良反应为9.2%,明显低于对照组31.8%;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占90.9%,显著高于对照组50%;性激素FSH浓度10.2±2.4,显著高于对照组7.2±1.8。结论:妈富隆对于围绝经期功血刮宫后治疗效果显著,止血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少,恢复情况可观,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功血采用曼月乐与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子宫内膜厚度、经期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99%)高于对照组(68.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2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20.
韩晓萍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6):671-672
目前,临床上应用小计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更年期功血已取得了肯定效果。本文就近年来笔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