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健康管理,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包括社区护士、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以社区居民为对象,对健康和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干预的管理过程。社区健康管理可为居民提供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跟踪个人健康状况,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全科医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应用健康教育、膳食指导和运动锻炼等各种干预措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结合我国国情,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开展慢性病管理应该是开展这方面工作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2016年海曙区卫计局全面推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在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海曙区开展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是指在社区责任医师团队服务的基础上,全科医生通过签约,提供责任制服务,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个性化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深化,是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是一项公益性、非营利性工作.社区全科医生以全面实施健康管理和促进人群自我管理为目标,通过开展家庭健康评估、家庭健康计划制定、个性化健康处方等工作内容对签约对象,主要是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达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慢性病控制和病情转归的目的.为了评价2016年开展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对于社区重点人群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调查评价效果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加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体系。方法 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开展人群疾病防治。结果 人群健康意识提高,慢性病发病率下降。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是促进社区人群健康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应用全科医学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我市各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的42名全科医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并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全科医生主要工作是常见病治疗服务、急诊救治服务、转诊治疗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主要涉及社区健康人群信息管理、大型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管理、非传染性慢性病管理等。有超过一半的全科医生认为团队分工存在问题,有29人觉得工作范围不够明确。结论全科医学能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健康教育、康复、保健、预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扬州市琼花观社区55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个人健康档案,逐步尝试与大型综合性医院联网,并且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共享。同时通过分析个人健康档案,明确本社区老年人不同的健康状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防未病意识,有利于加强慢性病的防治。通过制定完整的双向转诊流程及规范,建立社区-医院间的双向转诊模式,将有效分流患者,缓解大中型医院医疗压力,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高社区医生对慢性病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对有序管理社区老年慢性病,降低病死率,控制致残率有一定的作用。课题通过研究扬州市慢性病的医保报销政策,并到社区医院实地观察,发现现有医保政策存在支付范围有限、报销制度单一、取药数量有限等不足,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慢性病医保费用的报销制度,指导并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费用,使医疗保险更加倾向于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背景 以社区为依托开展慢性病管理,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管理主要以门诊为主,但全科医生门诊仍以开药为主,缺少健康咨询、患者随访等服务,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对于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病种,社区缺少相关人群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医生操作行为规范。目的 构建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管理融入社区医务人员现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2017年7-9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践总结,对社区糖尿病管理服务内容进行盘点;通过头脑风暴,对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流程进行梳理。结果 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服务内容有健康档案管理、普通门诊诊查、转诊、药物治疗、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血糖监测指导、随访、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服务。服务流程以门诊为核心,在居民就诊挂号后增加糖尿病风险识别、健康档案建立流程,其他流程与现有门诊流程一致。结论 以门诊为中心的社区糖尿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有序运行,需要以健康档案的建立、共享为前提,以任务的合理分工为基础,且注意与其现有的工作少有冲突。  相似文献   

7.
社区慢性病管理逐渐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研究中的热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对开展慢性病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讨论电子健康档案在实现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提出电子健康档案在实现慢性病社区有效管理中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行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的社区诊断,为开展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和生存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社区老年人周期性体检报告,老年功能量表评估、家庭功能量表评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测评结果及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社区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为4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遗传因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结论社区老年人群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应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全科医学保健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时为社会和家庭节约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9.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促进和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健康素养被认为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结果和减少人群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慢性病管理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慢性病的防治由医院专科逐步向社区全科转移。本文从全科医生视角,介绍了健康素养的内涵、评估工具,并且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等慢性病为例,叙述了健康素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可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开展健康素养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目前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型医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多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卫生服务机构中的64名全科医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被调查的64名全科医生一天的工作当中,其最常进行的工作项目按多少次数比例依次分为急诊救治服务、出诊服务、转诊治疗服务以及常见病治疗服务等,而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过去的1w中,其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比例次数依次为大型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护理、非传染性慢性病管理以及社区健康人群信息管理。调查结果还显示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中,有46人觉得其工作时间分配不够人性化、52人觉得当前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分工过程中存在问题、49人觉得其工作范围不够明确。结论目前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在为基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故基层社区的卫生服务团队应对全科医生的职责和分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制定明确的全科医生从业范围,以期为今后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仍有一些老年人缺乏医疗卫生保障,高龄慢性病老人成为看病最难的人群,需要培养更多的全科医生解决这一难题。宏观上,老龄化社会的全科医生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微观上,全科医生具有促使家庭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方便老年人就医、开展健康教育等作用。完善“全科医生-老年人”服务模式,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培养专门的全科医学人才,推行全科医生与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公众对全科医生服务的需求与方式。方法 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市某社区 15 38名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94 3%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科医生的工作很重要 ;不少于 95 %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科医生应能进行常见躯体和心理疾病诊疗和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 ;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全科医生能采用家庭走访式或坐等式诊疗相结合的方法。结论 全科医生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社区人群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汪洋  杜兆辉  张怡  李韫韬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9):2265-2268
目的 探讨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助理员模式的效果。方法 由在社区工作时间较长、沟通能力强、社区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作为全科助理员,与全科医生团队形成配比,协助全科医生完成全人群覆盖式的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建档管理、门诊预约、双向转诊、健康教育等内容。结果 全科助理员模式试点后一年与试点前一年相比,全科医生人均累计签约人数增加31.33%,预约门诊人次增加29.02%,新发现高血压患者数增加34.31%,双向转诊人次增加117.86%。全科助理员模式试点运行一年间,匹配助理员与未匹配助理员的全科医生相比,人均累计签约人数增加46.38%,预约门诊人次增加141.41%,新发现高血压患者数增加229.64%,双向转诊人次增加179.82%。结论 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全科助理员模式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管控效率,有利于提升社区基本公共卫生覆盖水平,是提升社区人力资源配置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沈春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2,(3):84+93-84,93
目的全面、全程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有效控制社区慢性病人群病情,探索深化社区健康促进工作新模式。方法建立"五员合一"健康俱乐部管理团队,实施"五字方针"的健康教育运行模式。结果健康俱乐部创新了社区健康教育的运行模式,有效控制社区慢性病人群病情,保障居民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6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对6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莱社区所有60周岁及以上人群入户进行慢性病患病率和卫生服务需求情况调查。结果该人群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8.3%。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主要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其次是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前8位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胆结石、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66.4%的60岁及以上人群有1项及以上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其中以定期体检、健康指导为主。结论立足社区,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60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公众对全科医生服务需求与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公众对全科医生服务的需求与方式。方法 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市某社区1538名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94.3%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科医生的工作很重要;不少于9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科医生应能进行常见身体和心理疾病诊疗和开展健康教育等工作;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全科医生能采用家庭走访式或坐等式诊疗相结合的方法。结论 全科医生重要性被越来越移的社区人群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为迎接慢性病防治的挑战,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但由于社区卫生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形势严峻.健康管理作为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对于慢性病防治和社区卫生服务都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有利于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有利于慢性病的双向转诊服务;有利于对社区慢性兵重点人群监控,因此在社区慢性并防控方面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病因,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除住院治疗外,社区就诊和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疾病转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冠心病的家庭管理体会总结如下。1建立健全家庭健康档案1.1建立档案的目的建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档案是冠心病管理的基础,冠心病患者出院以后,社区全科医生应根据  相似文献   

19.
总编导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3):I0001-I0001
高血压、糖尿病这两种慢性病的管理早被纳入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任务中,通过十余年的管理实践,全科医生队伍的相关知识水平有了提升,管理能力得到锻炼。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将呼吸系统的慢性病列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内容中,尽管这些慢性病无论是从人群患病率还是从疾病的特点上,都极其需要全科医生关注并投入精力管理。  相似文献   

20.
张秋平  丁贤彬  黄静  徐瑾  黄敏 《重庆医学》2011,40(27):2765-2766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情况,为开展社区慢性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清寺街道7个社区居委会大于或等于60岁年龄段人群的健康档案,应用卫生服务中心中联网络系统平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331例(54.2%),糖尿病102例(16.7%);血脂异常179例(29.3%),超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