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85-487
20 行血以止血中医治疗血证 ,其专藉凉营以冀“血得寒则凝”与用炭药以期“血见黑即止”等法 ,医者每恶其有“留瘀”之弊。“服寒凉药百不一生”的说法 ,虽非绝对公允之论 ,但以之为擅用凉血法者之棒喝 ,似属必要。缪仲醇氏治血三法 ,首条即指出 :“宜降气不宜降火”,继又指出 :“宜行血不宜止血”,可谓善治血证者。否则 ,见血止血 ,则咯血者往往因血多喉小 ,瘀不得出 ,留于肺络 ,久之将成损怯。反之 ,以行血化瘀法治咯血 ,则肺络中无瘀 ,因而也就无后患可言。王清任云 :“瘀化下行不作痨”,这是经验之谈。对于女科经漏者 ,用止血法亦常朝…  相似文献   

2.
明代医家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提出了治疗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此三法多为临床医者治疗血证所遵循,并奉为圭臬。然而,临证治血,有的用之辄验,有的用之罔效。其理何在?我们认为关键是治血三法尚不能统括出血病的一切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对治血三法作一个初步评析,权衡利弊,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一、行血与止血缪氏治吐血第一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从条文来看,缪氏倡行血不宜止血论,意在因“血  相似文献   

3.
缪仲淳治吐血三要法,其一曰:“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吐血之来,愚见有只吐一二口而止者;有来势颇急倾碗盈盂而吐者;亦有始吐数口继而大吐者。故治法根据证情,针对病势,当以止血为第一要着。盖血止虽有宿瘀而尚徐可图治;若血出不止,则血竭气越,  相似文献   

4.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县人。医学造诣深邃,临证经验丰富。关于吐血一证,缪氏立“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三要法。此论对后世治疗血证有较大的影响。笔者谨按吐血三要法,试探析其义。宜行血不宜止血行血与止血是血证的两大治则。所谓行血,系指活血散血而言;所谓止血,系指固涩堵止而言。杨仁斋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矣”。缪氏从气逆血升是吐血的主要病机立论,认为:“直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  相似文献   

5.
肾性血尿从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肾性血尿属中医“尿血”范畴 ,是许多肾脏疾患的临床表现之一 ,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控制措施 ,而中医对尿血的认识历史悠久。《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二法 ,第一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 ,“行血则血循经络 ,不止自止 ,止之则血凝 ,血凝则发热恶食 ,病曰痼矣”。唐容川的《血证论》提出通治血证之大纲有四 ,其中以消瘀为第二法 ,即“以去瘀为治血之要法” ,即使由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 ,在治本的同时 ,也要适当配伍化瘀之品 ,以防止血留瘀 ,变生他患 ,提出了化瘀为治疗血证的重要法则。笔者对肾性血尿的治疗不囿于见血止血 ,而…  相似文献   

6.
从“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3方面,阐述明代医家缪希雍“治血三法”在肾性血尿治疗中的应用。肾性血尿多久病入络,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行血之药久用易伤阴动血,故常与柔肝养血之品相互配伍;肾性血尿常兼夹湿热、风热之邪壅滞肾络,少佐升散之药可恢复全身气机而驱邪外出。  相似文献   

7.
先母江淑芳氏为故乡石港一带的女中医,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擅治疗失血症。凡衄血、便血、肺胃出血等,经其处方施治,无不随手而愈。她治失血症,力主缪希雍治血要法,常说:“血无止法,宜行血,不宜止血,盖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  相似文献   

8.
陈明生老中医,擅长眼科,对治疗内眼出血病强调辨证施治。他认为若出血初期色鲜红宜凉血止血,酌加活血化淤之品,使之血止而不留淤;凉血不宜久用,责因血得寒则凝滞。若血色暗红,应着重活血化淤为主,佐以止血。若出血渐被吸收而遗留陈旧  相似文献   

9.
崩漏一症的主要病因和病机是阴阳失衡、脏腑气血功能乖戾,肝脾肾三脏受损,累及冲任督脉而致胞宫的生理功能不能接续所致。临床可辨证为血热、血虚、血瘀、肝郁、脾虚、肾虚。其治疗上宜标本兼治,固本止血。“凡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是以,止血莫忘行血。药多选用三七、蒲黄类,既可化瘀而又可止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有“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之治血要诀。在其治疗上,严鸿志曰:“古贤治暴崩重在心脾,温之补之;治久崩重在肝肾,清之通之;治屡崩屡愈者,必静摄任阴,温煦冲阳。治漏下以固摄为主,或疏肝阳,或补奇脉,大法可谓概括,然临证施治,总须详审其因而细辨之,自无错误之虞。”这在今天的临床中,仍然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六、崩漏凡妇女不在行经期间,出现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称为“崩漏””。一般以来势急猛,出血量多者称“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者称“漏”。二者虽有缓急之分,但可互相转化,如“久崩不止,气血耗竭,必致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将成崩”。所以古人有“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的说法。对于治疗,方约之云:“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孤阳上浮无以止,不可不审也”。(《丹溪心法附余》)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治漏一得     
恶露淋漓日久不止,冲任必有污秽之气瘀滞不化。不求通瘀开塞,行血归经,徒用龙骨牡蛎止涩之剂,何异于治黄河仅图敷衍,而不设法导水入诲调节水位?所谓“行血则止,若止之却不止”,至论也。董某妻,年50岁,患经漏十年之久。时作时止,多方治疗罔效,遂成血崩。询其经色紫暗有块,乃取疏导法用桃仁承气汤加减:桂枝12克,荆芥炭12克,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瘀血证的独特疗法,瘀血学说,起源于《内经》,立名于《金匮》,发展于清代。当代则得了阐明和重视。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对瘀血的论述,在名称上有恶血、留血、坏血、死血、干血之称。在病因上有风寒、热邪、气滞、外伤、出血等。如:“塞邪客经脉之中,则血不流畅”,“热邪入血,与血液相结则形成瘀血”。气滞导致血瘀,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止血止”。之述,外伤引起血管破裂,瘀血内留,而形成瘀血。“若有所堕坠,虽血在内而不去……则气血凝结”之论。各种出血后,血液瘀积,形成瘀血、吐血、便漏。“其血无不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  相似文献   

13.
明季著名医学家缪仲淳的治血三要诀:“宜行血,不宜止血;宜养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数百年来尊为治血准则,众口一词,皆无二见。笔者认为尽管其见地有独到之一面,但毕竟是一得之见,一家之言。把其视若金科玉律,恪守  相似文献   

14.
杏林亭     
带“三”的治法治气三法:即补气、降气调气、破气。治血三法:即血虚用补法,血淤用通法,血热用清法。治虚三本:指虚劳须从肺、脾、肾三脏着手治疗。治崩三法:即塞流、澄源、复旧。治吐血三诀: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  相似文献   

15.
<正> 明·方约之著《丹溪心法附余》,倡治崩三法,后世多从之。其中以止血塞流为首务,可谓洞中窾窍。盖在下血如崩,汨汨之际,设不亟予固护,啻恐脱危立见,圮厦可虞。故唐容川云:“动于经脉之中,而尚未溢出者,惟急止之……庶复其道,不至奔脱尔,故以止血为第一法。”又谓“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因此,止血寒流虽属权宜之计,却也是济危扶倾的当务之急。止血塞流前人多用炭类药,如李时珍曰:“烧灰诸黑药皆能止血”。明·王肯堂并指出炭药止血的道理,谓血乃心之色,黑为肾之色,肾水可制心火,故血见黑即止。但后世也有不以为然者,认为“红见黑即止”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医治病往往习惯地把药炒炭以止血,打开以往历代医案书籍,各医家多用此法,即使现在绝大部分医生承受师传,也惯于把药炒炭用以止血。今不考此法起于何时、何人。询其用炭之理由,都不外一点,即所谓“红遇黑则止”也。血色红,药炒成炭则色黑,原意取“红遇黑则止”之义。由是用炭止血之风大盛,名誉天下,众医习而用之。凡见出血之证,既不分病之虚实,亦不别药之寒热,皆炒炭投之,至于“红遇黑则止”其理何在,则无有深思者。夫药炒成炭以止血,至多不过取炭之吸附作用而已。然药入胃肠,血出于血脉,此炭剂如何起到吸附作用呢?其理甚不明白,并无文献可查考。长期以来“红遇黑则止”一语,只不过成了某  相似文献   

17.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崩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宝 《中医杂志》2000,41(9):529-530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因此止血乃当务之急。叶天士曾说过;“崩漏初起,宜先止血。”唐容川亦说过:治血四法“唯以止血为第一要法。”但崩漏致病之因甚多,不可不辨起因而专事止涩,否则,将如方约之所言:“若止塞其流而不澄起源,则滔天之势不可遏。”笔者临床体会到,崩漏之因虽与寒、热、虚、瘀诸端有关,但与瘀的关系更为密切,其或单独为患,或与寒、热、虚夹杂为病。《内经》云:“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安。”故此,笔者常用活血化瘀法为主,通因通用,配  相似文献   

18.
治崩三法,源于明代医家方约之先生,其曰:“崩中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嗣后以“塞流、澄源,复旧”概之,后世医家奉为治崩之指南。吾在临证中深感治崩三法固属重要,但在具体运用上,不能截然分开,往往塞流、澄源同时并用,或澄源、复旧并而施之,其中澄源是关键,它贯穿崩漏治疗的始终,其意在于澄清本源,治病求本。塞流意在救急,在暴崩大出血的情况下使用,世人多以炭类药止血,诸如十灰丸之类,临床虽可取效于一时,但有留淤之弊,以致淤血作祟、或留淤作痛、或淤血内阻,新血不生,崩漏之证复作,以吾之见,切忌见血止血,欲达“急则治标”之目的,不若“固气摄血”为要,乃为崇本之法。因暴崩出血,常可气随血脱而有亡阳之虞,临床以参附姜炭汤或参脉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崩中治法,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后世归纳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奉为治崩之圭臬,余窃以为未必尽然。崩中原因颇多,因虚而崩者,固当塞流止血以为先。若因瘀血所致者,骤然止之,则瘀血更加凝涩,血未止而瘀益甚,即或止于一时,终因瘀血未除而复崩,法当活血化瘀抉其壅塞,惜医者多视为危途,惯以止血为万全。独王清任胆识超人,创少腹逐瘀汤治血崩。瘀血一去,血自归经,何患血崩不止。虽日活血,实则止血。  相似文献   

20.
止血法是针对出血而立法,凡血不循经溢于脉外而导致咳、吐、衄、便、尿血、崩漏、紫癜等疾患悉可用之。然究其出血的原因,概言之,有血热妄行,气虚不能摄血,气逆迫血,血寒外溢,瘀血阻络血溢脉外等诸因素;因此在治疗上,切忌“见血治血”,必须端本求源,审因论治,明辨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笔者于临床立有清热、益气、调气、温摄、化瘀止血等五法,随证施治,颇多效验,兹将止血法的具体应用分述如下: 一、清热止血法:血属阴类,得热则行,得凉则止,凡血因热而妄动者,必先清热,热清则血自宁谧;然热有虚实之分,实热宜清热泻火,苦寒直折;虚热宜滋宜养,甘寒至静之品补阴配阳;宜分别选而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