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直肠癌(CRC)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经病理检查证实为CRC的100例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结肠根治性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1周均施以MSCT检查,对比MS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结果:MSCT术前诊断CRC 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90.00%(90/100);MSCT术前诊断CRC N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7.00%(87/100);MSCT术前诊断CRC M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94.00%(94/100)。结论:MSCT在CRC术前TNM分期诊断中精准度较高,利于CRC的尽早识别与尽早施治,值得临床的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与超声造影(CE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入院的102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并均选取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与超声造影(CEUS)进行术前分期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分期为金标准,比较膀胱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SCT与CEUS的准确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MSCT与CEUS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膀胱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SCT与CEUS的T1、T4期膀胱癌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较CEUS,MSCT的T2期膀胱癌诊断符合率更低(75.00%vs. 95.83%),T3期膀胱癌诊断符合率更高(90.32%vs. 5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EUS对T2期膀胱癌的诊断效能较好(AUC=0.700,95%CI:0.461~0.937),MSCT对T3期膀胱癌的诊断效能较好(AUC=0.750,95%CI:0.524~0.974)。结论MSCT与CE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各有优势,MSCT诊断T2期膀胱癌的符合率低于CEUS,但T3期膀胱癌诊断符合率更高,临床医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佳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 01到2018. 01之间收治的176例结肠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血清癌胚抗原(CEA)浓度检查,将术前MSCT分期、MSCT联合血清CEA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研究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CT-T分期准确率为88. 07%,CT联合CEA-T分期准确率为89. 20%,两组T分期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CT-N分期准确率为64. 20%,CT联合CEA-N分期准确率为82. 39%,两组N分期准确率差异显著(P 0. 05); CT-M分期准确率为90. 91%,CT联合CEA-M准确率为90. 34%,两组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CT-TNM分期准确率为74. 43%,CT联合血清CEA-TNM分期准确率位82. 95%,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论:MSCT联合血清CEA检测可有效弥补MSCT分期的不足,提高术前分期准确率,在结肠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设计中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检查(CEUS)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相关病理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CEUS、CDFI检查,并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CEUS、CDFI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EUS、CDFI联合诊断准确率及Kappa指数均高于CEUS、CDFI单独诊断(P<0.05)。结论:CEUS联合CDFI诊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耿然 《临床医学》2022,(11):80-81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S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104例食管癌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Ⅰ~Ⅱ期46例、Ⅲ~Ⅳ期58例,MSCT检查出Ⅰ~Ⅱ期43例、Ⅲ~Ⅳ期54例,MSCT诊断准确率为93.27%(97/104)。结论 MSCT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EUS与CT诊断肾细胞癌(RCC)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92例行CEUS和CT增强扫描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CEUS及CT增强扫描诊断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CEUS和CT增强扫描在RCC增强程度、增强减退情况及假包膜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及CT增强扫描诊断R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89%(70/73)、57.14%(8/14)、89.66%(78/87)和78.08%(57/73)、50.00%(7/14)、73.56%(64/87)。结论 CEUS显示RCC低速血流、微循环血供及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均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肾细胞癌(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RCC患者和17例RAML患者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CEUS特征。结果:RCC的二维灰阶超声特征以低回声为主,RAML则以高回声为主(P0.05);RCC的CDFI检查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而RAML以0~Ⅱ级为主,但两者间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特征比较,RCC组与RAML组间患者病灶检查所显示的灌注程度、灌注均匀性和有无环状灌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US在RCC与RAM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胃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胃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两周内均行MSCT及MRI检查,分别采用MSCT及MRI单一及联合方式进行N分期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式检测术前N分期结果,计算胃癌病灶N分期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三种方式诊断N分期准确率之间的差异,采用Kappa值检验三种方式对术前N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SCT、MRI、MSCT联合MRI术前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611 (一致性较强)、0.481 (一致性中等)、0.727 (一致性较强),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1.93%(41/57)、61.40%(35/57)、80.70%(46/57),MSCT、MRI、MSCT联合MRI三种方式之间术前N分期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术前N分期准确率高于MRI,将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胃癌术前N分期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用于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5月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总结其MS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并将病理结果当作参照,统计MSCT在术前T分期、N分期以及M分期中的诊断准确度。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MSCT检查,获取的检查图像较为满意。MSCT检查期间病变类型多为溃疡型,占61.25%;60.00%患者存在肠壁增厚,40.00%患者存在肠腔狭窄,90.00%患者附近脂肪间隙模糊,12.50%患者存在中度强化,22.50%存在重度强化。将病理结果当作金标准,MSCT检查在T分期、N分期、M分期中的准确率分别是90.00%、85.00%、95.00%。结论:MSCT能提供出病变位置、病变类型、病变表现、附近脂肪间隙以及强化程度等情况,准确开展术前TNM分期,在临床上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 CT Robson分期与TNM分期诊断肾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肾细胞癌(RCC)的CT图像,依据Robson分期法和TNM分期法进行术前CT分期;将两种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两种CT分期法诊断的正确率。结果 CT Robson分期、TNM分期中的T分期和M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好(Kappa值=0.75、0.74、0.54)。Robson分期的准确率为81.40%(105/129),TNM总体分期的准确率为69.77%(90/1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结论 CT是肾细胞癌术前分期的有效方法。Robson分期的准确性高于TNM分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64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腹部B超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比MSCT及腹部B超对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同时将MSCT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评估MSCT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MSCT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查率均高于腹部B超检查(98.44%vs 71.88%,80.77%vs 53.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MSCT T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2.19%(59/64),N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0.77%(21/26),经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T分期=0.894,Kappa N分期=0.858),Kappa≧0.75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诊断结肠癌及评估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多层螺旋(MSCT)增强扫描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肾细胞癌术前MSCT的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中,28例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CT增强扫描特征为皮质期肿瘤增强部分与肾皮质增强相似(可达146~175HU),肾实质期肿瘤内对比剂轻微廓清,肾盂期明显廓清呈相对低密度;4例为颗粒状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无增强到轻度增强(CT值38~55HU)。32例肾细胞癌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为100%,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42%。结论肾细胞癌的MS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对术前肿瘤的诊断和判断肾细胞癌肿瘤细胞的类型、分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MRI影像表现及其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01月至2022年12月)以病理学诊断为宫颈癌患者437例,回顾性分析MRI检查的影像表现,明确其在临床病理分期中的价值。结果:在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中,临床分期(297/437)诊断准确率为67.96%。在所有接受手术前核磁共振诊断的宫颈癌患者中,除7名患者的核磁共振检查在ⅠA期无明显提示外,患者在术前MRI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对比中,术前MRI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64%(383/437)。结论:在子宫颈癌的分期诊断中,术前给予核磁共振检查具有较高的价值,整个过程安全、可靠、简便、快速,有利于提高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超声内镜(EUS)检查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78例食管癌患者,均行MSCT、EUS,统计两者联合术前T分期,对比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结果:两者联合对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85.89%)高于EUS(69.23%)、MSCT(69.23%)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联合EUS检查可提高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OCU)、多层螺旋CT(MSCT)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60例经胃镜活检和术后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均行OCU、MSCT检查,将TNM分期情况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分期总准确率OCU为80.00%(48/60)、MSCT为71.67%(43/60)、两者联合为88.33%(53/60),3者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胃癌的T1、T2分期OCU(62.5%、77.8%)较MSCT(37.5%、55.6%)准确率高。N分期总准确率OCU为61.67%(37/60)、MSCT为73.33%(44/60)、两者联合为85.00%(51/60),3者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3分期准确率OCU为35.00%(7/20)、MSCT为75.00%(15/20),两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分期单用两种检查及联合检查无显著差异。结论:OCU与MSCT联合诊断,可提高胃癌术前TNM分期,对拟定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18-3519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肾细胞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对照组患者采用MRI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分期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结果患者经过病理检查之后,CT血管造影在肾细胞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达到为96%,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RI在肾细胞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为5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T血管造影在肾细胞癌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有助于患者术前进行有效的分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多层螺旋CT扫描征象,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CT扫描资料。扫描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1例术前螺旋CT双期扫描对RCC的检出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100%,分期的准确度为94%。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RCC进行较准确的术前诊断,是肾细胞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肾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132例疑似肾癌患者,所有患者采用MDCT多期增强扫描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DCT多期增强扫描、CEUS检查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及对不同分期、病理类型肾癌的检出率,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132例疑似肾癌患者中,阳性125例,阴性7例;T1期28例,T2期24例,T3期32例,T4期41例;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细胞癌42例,嫌色细胞癌48例;经CEUS检查,阳性112例,阴性20例;经CEUS检查,阳性123例,阴性9例;与CEUS检查相比,MDCT多期增强扫描灵敏度95.20%、准确率92.42%较高,漏诊率4.80%较低(P<0.05);与CEUS检查相比,MDCT多期增强扫描对于T1、T4期肾癌及透明细胞癌、乳头细胞癌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MD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EUS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及对不同分期、病理类型肾癌检出率,对临床筛查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CT影像特点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以64排螺旋CT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其临床分期、CT分期,评估CT在肾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CT诊断结果显示,T_1期66例,T_2期22例,T_(3a)期32例,T_(3b)期16例,T_(3c)期4例,T_4期6例,T分期诊断正确率达95.89%;N_0期98例,N_1期32例,N_2期17例,N分期诊断正确率为95.89%;肿瘤转移性评判中,CT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M分期诊断正确率达100.00%;T_1、T_2期患者远期生存率较T_3、T_4期患者高。结论肾细胞癌患者早期CT诊断有助于了解其临床分期、分型及表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低剂量64层螺旋CT成像(64-MSCT)在结肠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46例确诊或高度可以结肠癌病人进行结肠充气64-MSCT检查,通过得出的图像来诊断结肠癌,计算检查准确率,同时46例患者应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以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将扫描获得的结果通过图像重建的方法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的MPR-CTVE融合图像与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6例中,全部诊断经病理和手术确认为结肠癌,低剂量64-MSCT结果全部诊断为结肠癌,诊断敏感度为100%(46/46),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80.43%(39/46),肠镜的准确率为86.96%(40/46);低剂量64-MSCT对于结肠癌分期准确度为A期57.1%(4/7)B期87.5%(14/16)C期76.5%(13/17)D期90.9%(10/11)。结论低剂量64-MSCT是一种安全、高效、无创、全面的确诊结肠癌的诊断方式,可作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