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纠正感染性休克和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24例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为对照组,22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为治疗组.除糖皮质激素应用外,其他治疗方法无明显差别.比较两组休克纠正和转归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时休克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阃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纠正休克,更早地撤离血管活性药物,并明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但其对患者远期预后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6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降钙素(PCT)原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选择本院ICU严重感染患者6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脓毒性休克组),治疗后死亡12例(死亡组),存活53例(存活组)。同时期选择本院接收的63例非脓毒性休克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 d的PCT、CRP水平。结果治疗前,脓毒性休克组患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3、6、12 d,脓毒性休克组及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治疗后3、6、12 d,PCT、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水平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纠正感染性休克和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ICU的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24例患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n=24);2002年11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22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治疗组(n=22).除糖皮质激素应用外,两组患者在其他治疗方法上无明显差别.比较两组患者在纠正休克和转归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72.73)在治疗第7天时休克纠正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P<0.05).治疗组治疗48~72 h后CRP明显低于对照组[(20.05±4.06)mg/dl vs.(23.55±4.93)mg/dl],而治疗3 d后APACHE Ⅱ也低于对照组[(16.76±4.87)vs.(21.45±4.02)].而两组患者在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MODS发生率和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顽同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纠正休克,更早地撤离血管活性药物,并明显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但其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均予常规治疗.40例只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40例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氢可组).治疗后4、12、24、48 h、7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 IL-1β, IL-6和IL-10含量;治疗前及后24、48 h、7 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降钙素原(PCT)以及皮质醇浓度,记录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 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P<0.05),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48 h、7 d后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PCT下降(P<0.05),28 d病死率下降.但血皮质醇浓度与28 d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其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疾病通常由感染触发的免疫应答失衡引起,严重者可演变为脓毒性休克。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抗炎药物,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对近5年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总结其治疗观点、作用机制、药物种类与剂量的选择、最佳给药时机以及实验室检查指导糖皮质激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文献案例,同时也分析相关不良反应。我们发现,许多文献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推荐使用氢化可的松,常用剂量为200~400 mg/d,治疗周期通常为4~7 d。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二次感染等不良反应。针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如炎症因子、基因检测等)指导治疗。本结论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但此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部分参考文献未将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关于糖皮质激素种类、最佳给药时机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指导脓毒性休克治疗相关的发表文献较少,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艾司洛尔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网(VIP)数据库,检索艾司洛尔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相关研究,各个数据库的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4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并筛选文献、收集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 01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其中试验组510例,对照组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8d病死率更低(RR=0.76,95%CI:0.63~0.92,P<0.001),心率(WMD=-19.67,95%CI:-25.10~-14.23,P<0.001)和乳酸值(WMD=-0.87,95%CI:-1.45~-0.30,P=0.003)降低更明显,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幅度更大(WMD=0.64,95%CI:0.10~1.18,P=0.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42,95%CI:-1.14~0.30,P=0.254)。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艾司洛尔能够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28d病死率,降低心率,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血管升压素治疗脓毒性休克并顽固性低血压26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小剂量血管升压素治疗脓毒性休克并顽固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应用小剂量血管升压素治疗26例脓毒性休克并顽固性低血压患儿,对照组应用大剂量多巴胺,治疗后8~12h评价血压、心率、尿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及血乳酸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8~12h,血压上升,心率下降,尿量增加,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缩短,血乳酸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血管升压素用于脓毒性休克并顽固性低血压能有效地升高血压,改善循环与灌注,将是治疗脓毒性休克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代谢复苏疗法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3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试验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维生素B1注射液。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 h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同时比较两组炎性因子的水平,随访预后。结果:治疗48 h后,试验组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高于对照组,Lac、PCT、IL-6、TNF-α、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CRRT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复苏疗法能够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清除炎症,预防器官功能障碍,并且能够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将其分为脓毒性休克组和非脓毒性休克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患者血培养标本留取当日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从患者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的预测价值。结果 51例患者发生脓毒性休克12例,发生率为23.5%。脓毒性休克组合并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者占比,有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者占比、有呼吸道感染者占比、死亡者占比、住院费用均高于非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发生脓毒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09年5月本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4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个不同时间段患者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ICU治疗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2004年11月-2006年7月的21例采用传统抗休克治疗(对照组);2006年8月-2009年5月的28例患者(治疗组)接受EGDT治疗,使患者中心静脉压(CVP)达8~12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65 mm 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0.70、尿量≥0.5 ml·kg~(-1)·h~(-1).治疗组治疗24 h APACHEⅡ评分、ICU治疗时间和28 d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EGDT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患者心功能状态是实施EGDT方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