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健骨痛消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建档顺序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健骨痛消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关节疼痛指数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健骨痛消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指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内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临床收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补肾壮骨汤内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控显率60.00%,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控显率53.33%,有效率为63.3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内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能够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坚持长期服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治疗血瘀寒凝型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血瘀寒凝型膝关节增生型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应用筋骨痛消丸口服,6g/次,2次/d;对照组40例,口服骨刺片,3片/次,3次/d,1个月后评定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3例、显效63例、有效2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的(8.98±2.24)下降为(2.15±1.7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8.29±2.35)下降为(2.25±1.25),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间治疗后的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治疗血瘀寒凝性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藤黄健骨片联合元七骨痛酊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口服藤黄健骨片;外用元七骨痛酊。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僵硬的视觉模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卧床休息痛,平地行走痛,上下楼梯痛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膝关节僵硬评分较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藤黄健骨片联合元七骨痛酊治疗膝骨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膝痛和双膝痛骨关节炎老年患者的平衡功能特点及其跌倒风险。方法对30例老年无膝痛骨关节炎患者、30例老年单膝痛骨关节炎患者和32例老年双膝痛骨关节炎患者进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静态姿势稳定性测试(PS)、动态姿势稳定极限性测试(LOS)以及动态跌倒风险测试(DFI)。结果单膝痛组TUG时间长于无膝痛组(P<0.05),双膝痛组明显长于无膝痛组(P<0.01),单、双膝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膝痛组PS得分高于无膝痛组与单膝痛组(P<0.05),无膝痛组与单膝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膝痛组的LOS完成时间明显长于无膝痛组和单膝痛组(P<0.01),无膝痛组与单膝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双膝痛组的DFI得分高于无膝痛组(P<0.05),双膝痛组高于单膝痛组(P<0.05)。结论老年单膝痛骨关节炎患者动态平衡功能的下降,存在高跌倒风险;老年双膝痛骨关节炎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均下降,跌倒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自制膝痛药泥外热敷解决膝关节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痛药泥外热敷解决膝关节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采用自制膝痛药泥外热敷,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的口服药物(如芬必得、消炎痛等)治疗,加膝关节热水敷,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减轻程度.结果:实验组膝关节痛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膝痛药泥外热敷治疗膝关节病具有明显减轻膝关节痛的作用.特别适宜于老年骨性退行性膝关节痛患者,为其创造无痛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0年2月60例(72膝)膝骨关节炎患者,回顾性观察进行膝关节镜清理术后中药内服外洗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的疗效。术后随访3个月~1年,采用形象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手术前后的活动痛和休息痛的程度,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对行走功能进行比较。结果:3个月内,治疗组活动痛和休息痛,行走功能均优于对照阻,(P<0.05),6个月,1年以上随访,2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术后中药内服外洗有利早期恢复,与定期应用玻璃酸钠治疗,1年随访显示两种方法疗效相近。虽不能完全阻止骨关节炎的进展,但均较术前改善,并维持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清除术联合康复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疼痛时间、患者患肢肿胀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采取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玄武膝痛颗粒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醋瑞因和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4周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充填法复合口服奈普生和筋骨痛消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70例.A组:采用硬膜外充填治疗;B组:口服奈普生缓释胶囊;C组:口服奈普生缓释胶囊、筋骨痛消丸并予硬膜外充填治疗.治疗30d后观察疗效.结果 C组总有效率优于A、B组,C组复发率少于A、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硬膜外腔充填复合口服奈普生缓释胶囊和筋骨痛消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缓解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腰腿痛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2 ml关节腔内注射,每周注射1次,共5次,治疗组同时服用中成药腰腿痛丸,治疗后观察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2.1%和92.83%,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9%和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口服腰腿痛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玄武膝痛颗粒联合浮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给予玄武膝痛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玄武膝痛颗粒联合浮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水平、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IL-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玄武膝痛颗粒联合浮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炎性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膝痛康复干预方法选择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城专门小组根据标准,筛查选择29篇有关膝痛康复干预的文献进行循证研究,以建立膝痛康复干预选择方法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结果推荐经皮神经电刺激和治疗性练习对膝骨关节炎具有临床重要效益;而温热疗法、治疗性按摩、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性超声、电刺激和综合康复干预等缺乏功效证据.这些推荐获得了实践者良好(73%经皮神经电刺激,98%练习)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具有关节镜手术指征的KOA患者86例,按手术顺序单双号分成两组,试验组(单号)行关节镜手术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双号)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采用Lequesne指数对两组患膝术前,术后第4、6周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膝术前与术后第4、6周Lequesne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KOA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景德鎮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及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对两组治疗前后VAS关节疼痛评分、Lysholm评分、50码最快步行时间三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关节疼痛评分(24.06±2.73)分,优于对照组的(36.12±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ysholm评分(89.77±19.17)分,优于对照组的(82.26±1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0码最快步行时间(30.22±2.37)s,优于对照组的(32.25±2.3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口服可明显提高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引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着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导引功法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的药物和中药熏蒸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导引功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67膝)和对照组40例(64膝),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同时用TDP照射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治疗组口服氨基葡萄糖,在TDP照射的基础上加用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治疗时间、疗程均与对照组相同。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4膝,显效23膝,有效17膝,无效3膝,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临床控制18膝,显效18膝,有效14膝,无效14膝,总有效率为7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董雪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0):967-968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经临床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加膝关节穴位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膝关节穴位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方案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86.6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结合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就诊于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膝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手册结合坐位调膝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康复教育和温针治疗。应用HS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应用VAS评分系统评价即刻镇痛效果,观察患者首次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分值和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分值。结果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内、外侧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SS临床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坐位调膝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各项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开放截骨术并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截骨组和联合组,各30例。截骨组采用胫骨高位开放截骨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胫骨高位开放截骨术并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股胫角。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评分较术前降低,股胫角较术前减小,且联合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截骨组,股胫角小于截骨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截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胫骨高位开放截骨术并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