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行血常规检查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则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实施对应的解决措施的状态下实施检查,对比检验误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检验准确率94.12%、检验质量评分(88.36±7.05)分、血小板检验误差3.92%、白细胞检验误差1.96%、红细胞检验误差3.92%、操作不当误差3.92%、仪器使用检验误差发生率5.88%均优于对照组78.43%、(75.24±6.77)分、11.76%、11.76%、13.73%、13.73%、15.69%,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以检查人员操作技术、患者本身原因等为主要误差原因,针对原因而采取对应措施可有效降低误差发生率,提升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抽取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将血常规检验结果与患者病历进行比较,分析血常规检验中误差的原因。结果本组400例新鲜血液标本中出现较大误差者9例,占2.25%。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人为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检验科采集的1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不同采血部位、放置时间、温度的检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静脉血相比,末梢血的WBC、RBC显著较高(P<0 05),PLT明显较低(P<0 05);②与立即送检结果相比,放置2、4h的PLT、HGB、RBC均显著降低(P<0.05),且WBC明显增高(P<0.05);③不同温度下保存的HGB、RBC、WBC、PLT差异均较小(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误差原因主要有采血部位、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检验人员需全面掌握影响因素,加强质量控制,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 ,便于建立室内质量保证措施 ,确保结果准确。方法用全自动血球仪对我院 2 2 6例就诊患者的血常规标本进行集中检测 ,对其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包括方法学、仪器、试剂、标本采集、外部环境以及操作过程等综合分析。结果针对引起结果偏差的原因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确保每一份标本检测结果在质量控制范围内 ,减少非疾病因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结论针对血常规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加强标本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 ,影响结果的一些因素是可以防范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测中常见误差来源,确保检验结果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XS~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我院住院患者300例的血常规标本进行集中检测,对血常规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仪器,试剂,操作方法,标本采集等。结果针对产生结果误差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每份标本在质量控制范围内,减少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对血常规检验过程的分析,其出现的误差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6.
临床血常规检测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静脉血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测及分析。结果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受温度、储存时间、抗凝剂浓度及不同采血时间的影响。结论血常规的检测误差可因血标本存储条件及采集时间等因素影响,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测的质量,需在适宜的时间及条件下采集和存储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医学中,临床生化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危险的评估、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患者各种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受测试方法、仪器设备、标本收集以及检验人员的主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任何生化检验结果都存在误差。在检验分析测定前、测定中和测定后三大环节中,  相似文献   

8.
50例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被检验科作明确标记,检验科向各临床科室及时反映情况。随后组建分析误差原因的专项调查小组,小组人员包括检验人员与医护人员,小组认真分析了误差样本,并对误差原因进行了总结。因送检因素而导致误差22例,占44%;因采集因素而导致误差12例,占24%;因检验因素而导致误差6例,占12%;因患者自身的身体原因而导致误差10例,占20%。误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预防误差方面,应采取多样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门诊血常规标本周转时间(TAT)的实时监控与持续改进措施。方法对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液组在工作流程实施改进措施前2017年9-11月的门诊血常规标本TAT进行实时监控与统计分析,2017年11月份后通过优化标本流通环节、人员定岗,提升检测效率,并观察实施改进措施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的门诊血常规标本TAT的实时监控与统计分析,着重分析实验室内各时间段的TAT,观察TAT在采取改进措施后的变化。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TAT逐渐缩短。结论通过TAT实时监控分析与改进措施,优化标本运输流程,提升检验科服务能力,对门诊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的管理和改善实验室内检测效率等手段,是缩短TAT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影响尿蛋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对2009年度尿蛋白检验结果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结果 30 000万患者,尿蛋白检验结果受影响的有1 258例(占4.19%),其中药物因素472例(占37.52%)、分泌物对尿液的污染645例(占51.27%)、其他物体对尿液标本的污染141例(占11.21%)。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率显著低于改进措施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尿蛋白检验检查的因素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血液检验科出现产生误差的50份血液检验标本,对其检验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50份血液检验标本产生误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标本采集因素21例(42%)、患者自身因素16例(32%)、标本送检因素7例(14%)、标本检验因素6例(12%)。血液检验标本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少或避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出现,应严格规范血液检验工作,加强送检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血液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本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本血站发生误差的40例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该40例血液检验标本的采集流程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包括献血者自身因素,占比12.5%(5例);标本采集因素,占比42.5%(17例);标本送检因素,占比17.5%(7例),标本检验因素,占比27.5%(11例),因此,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必须严格询问患者的身体状态是否适合献血,并对血液的采集流程、送检流程以及检验流程进行严格标准的控制,以有效减少误差。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非常多样化,在献血工作中,还需进一步的优化工作流程,严格标本采集、送检和检验,确保血液采集的合理性,以有效减少血液浪费,提高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生化检验是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化检验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不断总结和分析工作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有利于发现漏洞 ,确保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和真实的检验报告。现将我们近年生化检验工作中记录到的部分误差事例总结分析如下。1 实验室前误差1 1 不重视生化检验申请单填写 生化检验申请单是实验室工作的依据 ,临床医生应当认真、仔细填写 ,为实验室提供完整的病人信息 ,为数据管理和检测后质量分析建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临床医生并不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分析病区治疗室杂乱的原因,认为医护人员多且部分人员更换频繁、治疗班工作量大、护士责任意识欠缺、治疗室透气性差、护士的不良情绪是病区治疗室杂乱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病区治疗室规范化管理水平,消除杂乱现象,减少安全隐患。认为治疗室良好秩序的维护,必须同时加强人、物品药品、环境3个方面的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刘玉峰  李桂凤 《现代护理》2002,8(7):564-564
口服大量药物或毒物而致昏迷的病人 ,洗胃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由于操作不当或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 ,就有可能导致病人的生命危险。为了确保洗胃病人的安全性 ,对临床中出现误吸的 5例病人进行了原因分析 ,对洗胃过程中某些环节的操作进行了改进 ,再无 1例出现误吸情况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5例误吸病人中 ,男性 3例 ,女性 2例 ;其中酒精合并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者 3例 ,氯丙嗪中毒者 1例 ,有机磷中毒者1例 ;年龄在 30~ 5 6岁之间 ,平均年龄 38岁 ;在洗胃过程中出现误吸 4例 ,于拔管后出现 1例 ,均经及时的体位引流 ,气管插管吸引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胡艳红 《全科护理》2013,(34):3226-322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制订对策,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对30例护理差错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护理差错中用药错误13例,执行医嘱错误6例,管道滑脱6例,2度压疮3例,烫伤1例,采血错误1例;发生时间为中班、晚夜班和忙时;责任人大多数是工作1年~5年的低年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提高专业水平,从而降低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减少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消化道出血的416例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跌倒10例,找出跌倒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选取2015年1~12月45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干预组,按照制定的防跌倒流程,落实护理措施。结果采取有效干预后,跌倒例数从10例降为3例,跌倒发生率从2.4%降到0.6%。结论积极找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尿液检验误差临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