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研究住院期间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泉医院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的150例患者住院资料,随访1年后回顾性收集因COPD再次住院的患者。根据患者首次入院时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根据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将观察组分为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组(≥2%)和嗜酸性粒细胞阴性组(<2%)。以随访期间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评估全身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COPD年度严重加重率(28.74%)较对照组(68.25%)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组平均住院时间较阴性组明显降低(P<0.05),但阳性组COPD年度严重加重率(27.08%)与对照组(30.7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亚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C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 年9 月~ 2018 年12 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AECOPD 患者216 例为研究对象,根 据入院时血细胞检测中EOS 百分比(EOS%)分为EOS 正常组(EOS% ≥ 2%)92 例和EOS 异常组(EOS% < 2%)124 例,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出院后随访至少1 年,以1 年内再发急性加重为主要研究终点,以因COPD 死亡 为次要研究终点,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法比较两组患者1 年累积急性加重再发率及3 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EOS 正常组入院时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期间激素使用总量、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时间及住 院费用均显著低于EOS 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OS 正常组1 年累积急性加重再发率为68.0%, 低于EOS 异常组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66, P=0.000);EOS 正常组3 年累积生存率为70.9%,高于 EOS 异常组的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5, P=0.002)。结论 外周血EOS 水平对预测AECOPD 患者的治疗 效果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BE)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住院的AECOPD患者66例,以PBE相对数为2%作为分界值,分为PBE2%和PBE≥2%两组,观察两组各指标的情况。结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随着PBE升高呈下降趋势。PBE2%组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淋比、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对较高;AECOPD患者的基础状态、有否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态等因素对PBE水平的影响可能较少;PBE≥2%组平均住院日缩短,一年内再住院发生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BE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2年内反复住院患者的首末次PBE,72.00%患者PBE持续保持在2%以上,61.54%患者持续保持在2%以下,稳定性均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结论 PBE可作为评估AECOPD病情的炎症指标之一,其变化率与相对数高低无关,AECOPD患者PBE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ACOS患者作为观察组,整理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资料和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最大呼气第1秒呼出气量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住院过程中应用无创通气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及全身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对两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吸烟、有过敏性疾病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CRP、血清IgE水平、WBC、嗜酸性粒细胞水平、PaC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应用气管舒张剂后患者FEV1、FVC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FEV1改善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以及应用全身皮质激素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过敏性疾病史、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是危险因素。结论 ACOS在急性加重期,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升高,容易发展为ACOS的危险因素为有过敏性疾病史、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需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引痰,并同时检测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67.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13%(P<0.01);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1.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7%(P<0.01)。结论诱导引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为敏感,且易于检测,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组,n=90)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门诊正常体检者(对照组,n=100)和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n=80) COPD患者为对照。检测患者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患者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呼出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发作期组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EV1%、FEV1/FVC无显著差异(P0.05),而CRP、D-二聚体、IL-2、IL-6有显著差异(P0.05);稳定期COPD患者FeNO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432,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r=-0.289,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FeNO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而与FEV1/FV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宋戈 《临床医学》2015,35(2):43-44
目的分析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及对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治疗后患者FEV1/FVC、FEV1预计值、PEF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aO2、PaCO2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治疗中加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70-4671
将2012年的4月~2014年的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412名中度、重度AECOPD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诱导痰检查后,将诱导痰EOS%≥3%且给予基础治疗加用甲泼尼龙的79例患者分为A组,EOS%≥3%给予单纯给予基础治疗的108例分为B组,EOS%≤3%且给予基础治疗加用甲泼尼龙的116例分为C组,EOS%≤3%且单纯给予基础治疗的109例分为D组。四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1d及第14d记录患者的诱导痰EOS%,CAT评分、PaO_2/FiO_2、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较B组在治疗后EOS%显著下降,CAT评分显著改善,PaO_2、PaO_2/FiO_2显著好转;A组较C组在治疗后EOS%显著下降,CAT评分显著改善,PaO_2、PaO_2/FiO_2显著好转;C组与D组在治疗后EOS%、CAT评分、Pa O_2、PaO_2/FiO_2均无明显差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气道同时具有中性粒细胞炎症和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特征,诱导痰E0S%指数可作为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对血气指标及气道重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以及气道重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百分比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阻止气道重塑,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碱粒细胞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中数量及活化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单抗作为特异性的荧光标记,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20例急性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急性组)、20例反复发作变应性鼻炎患者(慢性组)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及其活化率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慢性组外周血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及嗜碱粒细胞高于急性组(P<0.01)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于急性组(P<0.01)。慢性组与急性组嗜碱粒细胞活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嗜碱粒细胞活化是导致变应性鼻炎症状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期患者嗜碱粒细胞的持续增高和活化可能与变应性鼻炎反复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呼吸病房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其进行评分,并运用SBAR沟通模式将评估结果汇报医生,进行及早干预处置。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流程检查处置。2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进行追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反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转入ICU率、死亡率及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反复住院率、平均住院日、转入ICU率、死亡率分别为[13.33%、(10.63±1.04)、12.22%、3.00%],均低于对照组[27.78%、(14.50±1.87)、22.22%、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质量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预警评分对AECOPD患者进行评分,早期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运用SBAR模式进行医护沟通,给予干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67-3169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以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8.38%,P0.05)。结论采取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的作用,治疗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曹伟平  吴晔  潘乐英  黄伟 《临床医学》2010,30(12):85-87
目的明确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研究组加用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天数,并对所有病例随访观察3个月(研究组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持续应用3个月),观察各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喘息的情况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咳喘明显缓解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随访3个月,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有创机械通气,试验组实施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PICW后2 h的通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W后2 h,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断、预后判定等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CELL-DYN370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对200例SARS患者及200例其他发热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并对100例SARS患者(包括11例死亡病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89.5% SARS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明显(P<0.001),且随着病情的好转嗜酸性粒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病情无好转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降低.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对SAR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诊断、预后判定等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CELL DYN370 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对 2 0 0例SARS患者及 2 0 0例其他发热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并对 10 0例SARS患者 (包括 11例死亡病例 )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89.5 %SARS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明显 (P <0 .0 0 1) ,且随着病情的好转嗜酸性粒细胞逐渐恢复正常 ,病情无好转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降低。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对SAR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02-503
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FEV1、FEV1%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显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如何早期判断并尽早地控制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常规的检验方法观察器官移植受者外周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对造血干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外周血反应性嗜酸细胞及造血干细胞在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997-07/2006-12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不同器官移植的受者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分为急性排斥反应组(n=29)及非排斥反应组(n=51);另外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所有观察对象均知情同意。分别取各组观察对象的抗凝血液制成血薄片,经瑞氏染色计数反应性嗜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同时采用SE-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观察对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器官移植受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对象外周血中反应性嗜酸细胞百分率及其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排斥反应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组观察对象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排斥反应组观察对象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百分率及其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排斥反应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外周血反应性嗜酸细胞及造血干细胞检测可作为诊断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Pa O2、Pa 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 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 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EV1、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改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真空泵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随机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4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机使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真空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摘机口含式雾化吸入。比较两种治疗措施在改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下降,呼吸及排痰方面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多少。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中PO2、FEV1上升,PCO2、Borg评分、排痰困难例数、住院天数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联合真空泵雾化吸入治疗,提高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