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个月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与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9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用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评分≤108分)、中危组(评分为109-140分)及高危组(评分≥140分)。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靶血管血运重建(TVR)]与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生风险,评价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MACCE与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6个月内发生MACCE20例(19.1%),其中,全因死亡5例(5.62%)、心肌梗死4例(4.49%)、TVR者4例(4.49%)及缺血性卒中4例(4.49%);发生出血事件6例(6.74%)。单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GRACE评分的增加而减少,三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GRACE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MAC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出血事件也具有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中山市博爱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的影响。方法:筛选中山市博爱医院在胸痛中心建设运行前后1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共51例,按时间顺序分为绿色通道组及胸痛中心组,其中绿色通道组16例,胸痛中心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总时间、医疗总费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慢性疾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胸痛中心组FMC、FMC2B、入住重症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总费用以及病死率均比绿色通道组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缩短STEMI患者FMC时间、FMC2B时间,减少入住监护病房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及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医疗获益。同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及提高的地方,后期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大量临床试验已证实 ,作为再灌注为主要手段的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幸存者心功能 〔1〕。但仍有少数患者发生急性泵衰竭甚至猝死。临床如何早期识别这些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近几年研究发现 ,C反应蛋白 (CRP)的升高水平与 AMI的发生及心源性猝死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将 AMI时 CRP峰值水平与梗死部位相关导联 ST段最高值之和 (Σ ST)作相关分析 ,以期提高AMI后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的预测价值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按 1979年 WHO制订的冠心病 AMI诊断标准 ,选择 2…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形态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意义.方法 为前瞻性观察研究,选择2003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STEMI患者223例,纳入标准:(1)缺血性胸痛≥30 min.(2)心电图可见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3)发病时间≤12 h.排除标准:(1)有束支传导阻滞;(2)有左室肥厚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形态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134例):ST段抬高但QRS波终末部无改变;3级缺血组(89例):除ST段抬高外,QRS波终末部扭曲且常伴R波增高与S波消失.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发病12 h内均行溶栓治疗,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住院期间观察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和溶栓后2h,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均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P<0.01),溶栓后2h,ST段回降率显著低于2级缺血组(P<0.01);3级缺血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峰值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1);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早、室速或室颤、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级缺血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高于2级缺血组的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和入院时心电图∑ST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而3级缺血的预测意义最强.结论 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溶栓后易于出现ST段回降不良,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1 绪言有关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 )的治疗方案目前还处于需要进行较大调整的阶段 ,好的治疗方案须依赖于严格的临床试验结果。鉴于近年来在新疗法方面开展的大量临床试验及有关诊断方面的研究 ,欧洲心脏病学会 ( ESC)提出 ,目前应是对 1996年指南进行改进的时机。因新的治疗方法会受到资源不足的限制 ,在制定治疗策略的时候 ,价格 /效益比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推出新指南前 ,工作小组试图将目前推荐使用的常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或疗效 )以及这些方法制定依据的可信度进行如下分级 : 级 :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有效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电图ST段压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以我院心电图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检测的1500例STEMI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心电图中出现ST段压低的60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其余896例未出现ST段压低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预后价值。结果:研究组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比对照组更加常见,研究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ST段太高、压低程度,肌钙蛋白I,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液流动动力学状态极不稳定,预后较差,通过心电图及血液检验等检查方式可有效诊断患者病程程度,以便及时提供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将48例3级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62例2级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于梗死后2w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以及99m锝-红细胞心血池显像,测定患者心功能以及心肌梗死面积,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比较ST段抬高幅度,观察组(0.74±0.49mV)明显大于对照组(0.52±0.29mV),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钙蛋白峰值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肌梗死面积、心力衰竭、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梗死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患者心肌的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差,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升 《山西临床医药》2009,(30):733-735
目的:记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发病情况,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为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发作时ST段的发作阵次、发作时的心率变化、ST段下移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仅有轻微症状或无任何症状,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作以6:00~12:00最常见,次数最多;ST段有不同程度的下移,发作时常伴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有效检测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及发作时ST段的变化特点,这些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是广泛使用和容易获得的最初诊断工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赖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综合判断。识别高危心电图及其微妙变化将使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明显获益。本文主要对非典型的心电图诊断相当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些规律,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满足Sgarbossa标准、Wellens′综合征、QRS波终末变形、超急性T波、de Winter征和aVR导联抬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改变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常规体表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偏移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 LAD)分布特点及其病变部位的判断价值。方法根据 L AD分布特点及其病变部位在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的近端抑或远端 ,将 8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 ,并比较各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1L AD近端病变组患者下壁导联 、 和 a VF的 ST段压低≥ 1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组患者 ( :79%与 2 9% , :86 %与 19% ,a VF:75 %与 45 % ,P<0 .0 1) ;2左冠优势型组患者下壁导联 、 和 a VF的 ST段压低≥1mm的发生率明显优于非优势型组患者 ( :2 8%与 92 % , :2 8%与 94% ,a VF:31%与 96 % ,P<0 .0 1) ;3共 12例患者下壁导联ST段抬高总和≥ 3.0 mm,且均见于左冠优势型并 LAD远端病变患者。结论常规体表心电图下壁导联 ST段偏移是判断 LAD分布特点及其病变部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总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血糖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或就诊血糖升高)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9月我科确诊STEMI患者413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血糖正常组(A组)与就诊血糖升高组(B组)、2型糖尿病组(C组)的预后。结果:(B+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24.7%vs.9.4%,P0.05),C组住院期间再发心肌梗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A组(3.9%vs.0%vs.0.7%,P0.05),C组、B组与A组比较,再发心绞痛率(23.4%vs.31.0%vs.14.7%,P0.0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41.6%vs.50.0%vs.22.1%,P0.05)、住院期间MACE(58.4%vs.65.5%vs.33.4%,P0.05)及一年全因死亡率(34.2%vs.31.4%vs.16.7%,P0.05)发生率更高。结论 :STEMI合并血糖代谢异常的预后差于血糖正常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指标与ST段抬高指数(∑STI)回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STEMI患者,依急诊PCI手术后2 h∑STI的回落程度将其分为非∑STI回落组(n=26)和∑STI回落组(n=42)。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并分析∑STI回落与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I回落组的发病至就诊时间短于非∑STI回落组,cTnI峰值、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期间急性期冠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均低于非∑STI回落组,住院期间LVEF、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非∑STI回落组(P<0.05)。∑STI回落与cTnI峰值(r=0.289,P=0.017)、住院期间LVEF(r=-0.698,P=0.000)、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r=-0.331,P=0.006)、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r=0.276,P=0.023)、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r=-0.318,P=0.008)均显著相关。结论∑STI回落对行急诊PCI手术的A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心电图Ⅲ导联ST段偏移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明确常规体表心电图ST段偏移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堵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病损部位在LAD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的近端抑或远端 ,8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被分为近端组和远端组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①近端组Ⅰ、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发生率高于远端组患者 (I:5 0 %vs 35 % ,aVL :6 1%vs4 2 % ,P <0 0 1) ;②近端组患者下壁导联Ⅱ、Ⅲ和aVF的ST段压低≥ 1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组患者(Ⅱ :79%vs 2 9% ,Ⅲ :86 %vs 19% ,aVF :75 %vs 4 5 % ,P <0 0 1) ;③作为LAD近端病损的预测指标 ,Ⅲ导联ST段压低≥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86 %vs 6 1% ,81%vs 5 8% ,P <0 0 1)。结论 常规体表心电图Ⅲ导联ST段明显压低是判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AD近端堵塞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述銮  王连基 《临床荟萃》1995,10(21):966-967
于十多年前,文献报道:ST段抬高对AMI预后有重要意义。ST段抬高越高,预后越差,严重心律紊乱、泵衰竭发生率越高。近年有文献报道:心电图ST抬高是AMI早期指征之一,这种心肌缺血时ST改变形态各异。所谓“墓碑状”抬高系指此类患者的心电图ST段改变酷似“墓碑状”而言。本文以我院近年收治的AMI患者病历资料及心电图等比较齐全的58例,研究墓碑状ST段抬高与AMI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STEMI,将采用直接行PCI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溶栓后行PCI术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心功能.结果 术...  相似文献   

18.
薛静 《临床医学》2002,22(4):60-61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在反映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宽而深的Q波,随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也增加。但在相当部分急性心肌梗死者中,除上述典型心电图改变外,还存在远离急性心肌梗死区ST段改变。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胸前ST段改变是常见的现象,我们旨在研究有无ST段改变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率控制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2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心率控制组(112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两组1年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再次心肌梗死、冠脉血管重建情况、致死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事件;观察两组1年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采用SPPSS 13.0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随访1年时心率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心率控制组心绞痛发作、再次心肌梗死、冠脉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强化心率控制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NT-pro BNP、LVEDd小于对照组(P均<0.05);强化心率控制组LVEF高于对照组(P均<0.05);强化心率控制组出现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5例(4.5%),对照组1例(0.9%),倍他乐克缓释片被迫减量及停用;强化组出现严重低血压(血压<90/60 mm Hg)4例(3.5%),对照组无严重低血压出现。结论应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控制心率,可降低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并改善心功能。强化控制心率心功能改善的同时亦应加强对心律及血压的监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ST段回落程度评价急性STEMI急诊PCI疗效及预测患者近期预后。方法对急性STEMI并急诊行PCI患者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小时内记录18导联心电图。根据ST段回落幅度分三组分析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壁收缩运动得分指数及IRA开通时间。结果(1)ST段完全回落组LVEDD为45±9mm,EF为51%±7,MF为2.1±0.5。(2)ST段明显回落组LVEDD为52±10mm,EF为47%±8,MF为2.3±0.6。(3)ST段无回落组LVEDD为56±11mm,EF为42%±8,MF为2.6±0.9。(4)ST段无回落组IRA开通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比较PCI患者术后ST段回落程度,可反映急性STEMI进行PCI治疗的效果,并与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