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坪山区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并初步探索其代谢抗性机制,为调整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坪山种群和敏感品系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同时测定其非特异酯酶(NS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结果 坪山种群白纹伊蚊接触0.4%高效氯氰菊酯、3%氯菊酯、0.1%溴氰菊酯药膜1h后,24h死亡率分别为54.65%、59.22%、65.92%,表现为抗性;对0.5%高效氯氟氰菊酯、1.4%顺式氯氰菊酯、0.2%杀螟硫磷、0.5%马拉硫磷,24h死亡率分别为93.50%、94.85%、88.05%、95.60% ,表现为可疑抗性;对0.05%残杀威敏感,24h死亡率为99.08%。坪山种群白纹伊蚊MFO和GST活力相比敏感品系均提高,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14和1.43倍(P<0.05)。结论 坪山区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程度高,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低或相对敏感。MFO和GST活力升高可能是坪山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高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为科学选择杀虫剂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集不同生境(城区、城郊、农村)白纹伊蚊成蚊在实验室进行饲养繁殖,对繁殖的Ⅳ龄初幼虫采用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淮安市三种环境白纹伊蚊对敌敌畏、双硫磷、乙酰甲胺磷、仲丁威、胺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城市白纹伊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低度抗性、农村白纹伊蚊对吡虫啉产生低度抗性;其余均为敏感。结论淮安市白纹伊蚊对多种杀虫剂均产生低度抗性,应注重其抗药性发展,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控制登革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种常用杀虫剂,采用幼虫浸渍法对广州城区(越秀、天河、海珠)白纹伊蚊幼虫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越秀、天河区白纹伊蚊仅对敌敌畏抗药性指数〉2,属于低抗性;对其他〈2,均敏感;海珠区白纹伊蚊对倍硫磷、氯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指数〉2,有低抗性;广州城区白纹伊蚊均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敏感。结论在登革热媒介防治中,杀虫剂的选择应考虑各区抗药性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使用,方能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初步了解深圳市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浸渍法对坪山新区白纹伊蚊进行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 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残杀威的抗药性指数为1.45,属敏感;对DDVP(敌敌畏)、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14、2.27和4.17,属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2.84和21.91,属高抗性。结论 坪山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控制登革热媒介时需要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刺叮周环规律,降低居民户外活动过程中被蚊虫叮咬的几率.方法 选择人群密集区域的公园、居民区和医疗机构3种环境类型,利用人诱停落法对3种不同生境的白纹伊蚊停落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2018年北京城区白纹伊蚊年均停落指数为0.17只/(人· min).3种生境中,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在9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内江市建成区白纹伊蚊对5种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科学指导防蚊灭蚊工作。方法在内江市建成区人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半数致死浓度(LC50)测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提供的敏感种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内江市建成区白纹伊蚊对5种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双硫磷的抗药性倍数分别为26.44、38.44、63.37、1.91、4.36。结论建议在登革热防控或卫生城市创建中应加强蚊类孳生地清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华区白纹伊蚊对常见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使用幼虫浸渍法对深圳市龙华区有代表性的3个街道的白纹伊蚊幼虫进行抗药性试验。结果深圳市龙华区白纹伊蚊幼虫除对残杀威敏感外,对其他5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和倍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73、3.51、7.01、5.11~15.60和3.97倍。结论深圳市龙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应科学用药,防止和延缓抗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茂名市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农药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控白纹伊蚊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茂南区站前街道、河东街道、红旗街道、官渡街道、城南街道等地段采集白纹蚊标本,按照《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GB/T 26347—2010)对幼虫和成蚊进行常用杀虫剂抗性测定。结果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抗性,对溴氰菊酯、杀螟硫磷为可能抗性;幼虫对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杀虫剂产生低度抗性,对右旋苯醚菊酯、双硫磷、倍硫磷等敏感。结论茂名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灭蚊时可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白纹伊蚊幼虫对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杀虫剂产生低度抗性,可使用右旋苯醚菊酯、双硫磷、倍硫磷等敏感杀虫剂杀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茂名市中心城区白纹伊蚊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中方位外环境采集试虫,在实验室繁殖1~3代,按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GB/T 26347-2010)生物测定法对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进行测定。结果白纹伊蚊幼虫对右旋苯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Es-生物烯丙菊酯、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倍硫磷、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19、4.04、1.09、2.05、1.3、0.9,成蚊接触0.2%杀螟硫磷、0.1%溴氰菊酯药膜1 h后,24 h死亡率分别为94.12%、85.45%,可能产生了抗药性。结论白纹伊蚊对右旋苯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杀螟硫磷、溴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用药指导。方法从福州市城区和农村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用WHO推荐的生物药浸测试法测定抗药性指数。结果白纹伊蚊在城区对溴氰菊酯抗药性指数为2.13,农村对残杀威抗药性指数为2.27,已产生抗药性。而城区对残杀威和DDT、农村对溴氰菊酯和DDT均为敏感。结论福州地区白纹伊蚊对部分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城区与农村抗药性存在差异,应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安备颗粒剂在小型水体中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毒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 投放不同剂量的安备颗粒剂,分别在1、2、4、8、16、32 d提取上清液作为母液。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母液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在静置的小型水体中,母液的LC50与安备的用量呈负相关,即用量越多则母液毒力越高。延长溶解时间,母液的LC50大体呈上升趋势,即时间越长则母液毒力越低;并且母液的LC50与溶解时长呈指数关系。结论 增加安备的用量可以显著延长对蚊幼密度控制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掌握河南省白纹伊蚊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采集平顶山、鹤壁、许昌、商丘和驻马店等5地的白纹伊蚊进行测定,受试药剂为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结果白纹伊蚊平顶山种群对上述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 939 2、1. 548 9、1. 573 6和4. 714 7μg/L,鹤壁种群分别为8. 835 8、1. 453 7、3. 395 7和3. 661 3μg/L,许昌种群分别为5. 830 2、1. 477 4、2. 647 8和1. 168 8μg/L,商丘种群分别为2. 017 1、1. 117 9、2. 938 9和3. 328 2μg/L,驻马店种群分别为11. 111 3、2. 545 8、2. 187 7和5. 158 3μg/L。结论白纹伊蚊的控制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要手段的综合防治策略,科学使用化学杀虫剂,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自贡市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科学选择杀虫剂、制定防蚊灭蚊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种常用杀虫剂,采集城区各方位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在实验室饲养繁殖,取Ⅲ龄末Ⅳ龄初幼虫采用蚊虫幼虫浸渍法测定不同杀虫剂的LC50,并与敏感品系LC50比较计算抗性倍数(RR)。结果自贡市城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双硫磷(RR=1.88)敏感,对敌敌畏(RR=19.75)、溴氰菊酯(RR=19.23)呈中抗药性,对高效氯氰菊酯(RR=116.22)、氯菊酯(RR=198.57)呈高抗药性。结论自贡市白纹伊蚊幼虫4种常用杀虫剂产生中抗至高抗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高抗药性,用药时需注意,在防蚊灭蚊工作中应当科学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白纹伊蚊是我国重要的媒介昆虫,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也是骚扰人群的主要蚊种[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计算LC50。结果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马拉硫磷、敌敌畏、仲丁威、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1.37,1.89,1.78,2.40和3.26。结论揭阳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已产生低抗药性,在防治时应适当选用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辛硫磷水体缓释小筒的研制与户外对Aedes Albopictus幼虫防制效果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辛疏磷采用盛器集中贮药,底孔释药膜释药的方式,筒内填盛河砂、泥纸载体的,残效期可延长到2~5倍;筒内直接贮盛药液的,残效期可延长到7~8倍,并且当按水体水量计算,筒内盛装药量达60ppm时,后者有效期可达七个月之久。此外,本文还对缓释小筒常见的药物滞留和可供利用度作了查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山市城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状况,为杀虫剂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山市东区、南区、西区、石岐区以及火炬开发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或虫蛹,在实验室繁殖1~2代,根据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通过与实验室敏感株对比,计算抗性倍数(RR)。结果 中山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的RR为19.00~99.00,处于中高抗性水平;对滴滴涕的RR为8.40~58.39,处于低中抗性水平;对双硫磷的RR为2.60~4.20,处于低抗水平;对恶虫威的RR为1.45~3.21,处于敏感水平。结论 中山市城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滴滴涕和双硫磷产生了一定程度抗性,对恶虫威敏感。建议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捕食性中剑水蚤在实验室及现场条件下,对白纹伊蚊幼虫的防治效果。当地分离的广布中剑水蚤室内对蚊幼虫具有强的捕食能力,1只蚤48h内可吞食56条幼虫;蚊笼模拟试验,中剑水蚤7周内杀灭幼虫种群,9周内成蚊种群消失。现场条件下,中剑水蚤在整个蚊虫季节有效控制蚊幼虫的孳生,与B.t.i合用时取得更显著的防治效果。由于该蚤易于大量培养,花费不多,可在蚊虫孳生地建立自己的种群,长期防治蚊幼虫,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蚊虫生物防治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倍硫磷缓释包防治白纹伊蚊幼虫的效果。方法应用生物测试法测定药剂敏感性,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释出浓度,模拟现场法评价防治效果。结果广州市各地区的白纹伊蚊幼虫对倍硫磷敏感,抗性倍数均在2以下。在半年内,不换水情况下投放在2 L水中倍硫磷颗粒剂和倍硫磷缓释包平均释出药物分别为5.73和0.242 mg/L,变异系数分别为50.12%和40.33%;每周换1次水情况下投放在2 L水中倍硫磷颗粒剂和倍硫磷缓释包平均释出药物分别为1.965和0.087 3 mg/L,变异系数分别为215.73%和92.21%;两种包裹方式均能致死受试的试虫,但缓释包比颗粒剂释出药物更稳定;倍硫磷缓释包控制野外小型积水容器的白纹伊蚊幼虫可长达1年以上,而颗粒剂只有不到半年的防效。结论倍硫磷缓释包适合广州地区白纹伊蚊的应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