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对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利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的建议进行分类,所有患者均采取小关节内侧缘进针方式进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观察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Ⅰ、Ⅱ、Ⅲ型患者在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0.00<0.01);Ⅱ、Ⅲ型患者的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明显改善(P=0.00< 0.01).Ⅳ型患者虽在治疗后3d的VAS评分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P=0.11> 0.05),且治疗后1月的VAS评分及改良MacNab标准较治疗后3d未见明显改善(P=0.414> 0.05),其治疗1月后的有效率为70%,优良率为50%.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对Ⅰ、Ⅱ、Ⅲ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显著疗效.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虽可减轻患者疼痛,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需临床医师酌情考虑.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判定仍主要依靠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物理检查,尚缺乏客观评价手段。目的:应用远红外热像技术评估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6例符合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23例和保守治疗组23例,分别予以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治疗前后使用远红外热像仪检测双下肢温度差,并与临床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射频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和17%,有效率分别为96%和6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射频治疗组治疗后热图温差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P=0.00);射频治疗组治疗前后温差改变比保守治疗组明显增大(P=0.00)。结果可见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作为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一种客观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射频热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VAS及ODI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VAS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的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一射频热凝治疗相比,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8/2017-05期间解放军第102医院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58)与对照组(n=52),试验组患者行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术;对照组患者只行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观察治疗1、3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功能障碍问卷(ODI)情况,并比较术后3 d、1个月、3个月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3个月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 d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8. 28%,对照组为86. 5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个月,试验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热凝臭氧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术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功能障碍并且能明显提高短期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及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型臂X线机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依照住院先后顺序将108例LDH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射频热凝消融术、注射医用臭氧、臭氧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治疗LDH,分别于术后4d、7d、2个月、6个月观察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VAS值的变化及术后疗效.结果 C组同期VAS值评分明显低于A、B2组(P均<0.05);C组总有效率91.7% (33/36),明显高于B组(69.4%,P<0.05),稍高于A组(77.8%,P>0.05).结论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LDH近、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3月应用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变化、遵医行为、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功能障碍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3H理论为指导的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对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及提高护理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994-2994
目的探讨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6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VAS评级、MacNab标准评定;术后1周与术后24h的VAS评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兴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靶点热凝与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靶点热凝与臭氧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靶点热凝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情况及NO、SOD、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VAS评分在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3个月均低于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组优48.33%,良33.33%,可11.67%,差6.67%,对照组优36.67%,良25.00%,可23.33%,差15.00%,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清NO、IL-1β、IL-6、TNF-α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SO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血清NO、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点热凝与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纯靶点热凝,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血清NO、炎症反应程度及升高SOD,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RFTC)联合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疗效及该法对血清IL-6 (interleukin-6)、IL-13 (interleukin-13)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LDH病人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6例。治疗1组(RFTC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治疗2组(PRF组)给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治疗3组(RFTC+PRF组)给予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7 Days)、治疗后1个月(1 Month)、治疗后6个月(6 Months)分别对三组病人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以及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疗效评分,同时测定病人血清IL-6、IL-13浓度。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且治疗3组VAS、Macnab以及JOA 6 Months评价均优于另两组(P <0.05)。三组病人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下降,IL-13水平升高,且6 Months观察提示治疗3组IL-6、IL-13含量较另两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椎间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联合椎间孔脊神经脉冲射频能有效减轻LDH疼痛,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综合症状,疗效肯定且持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靶点射频热凝结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5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小关节内侧缘入路以及安全三角入路分别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接受靶点射频热凝结合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B组接受单纯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分别于治疗后72 h、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随访。 结果:所有患者都穿刺成功,两组患者治疗后72h、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3个月A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1.5和2.4±1.6,B组分别为3.7±2.4和4.3±2.5 (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A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6.7%和85.0%,B组为79.3%和63.8%,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结论:CT引导下行靶点射频热凝加双针穿刺穿通式臭氧注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靶点射频热凝组。  相似文献   

12.
臭氧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盘内臭氧注射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仅盘内臭氧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臭氧组.  相似文献   

13.
余佳  赵桂华 《当代护士》2013,(10):51-53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训练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后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系统化康复训练(包括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后的康复训练).训练的强度、方法及时间均在评分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评分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结果 2组患者进行康复前后在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临床检查方面均有改善;观察组在自觉症状、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康复训练可有效解决干性疼痛、丛性疼痛等术后遗留问题,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靶点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组(A组,n=30)、靶点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治疗组(B组,n=30);臭氧注射治疗组(C组,n=30).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术后1周相比,B组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显著提高(P<0.05);B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及优良率均高于C组(P<0.05),B组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较A组高(P<0.05).各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靶点射频热凝结合臭氧注射,利用高温射频热凝和臭氧溶核松解的不同作用,直接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臭氧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在CT引导下将臭氧消融术和射频热凝术联合对患者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VAS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t=0.167,P=0.868),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具有一定程度下降,研究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t=18.260,P=0.000);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72.50%,研究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44,P=0.0064)。结论:CT引导下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臭氧消融术和射频热凝术的联合治疗,对于患者的疼痛情况和临床疗效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4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两组病人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改善病人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手术入路(如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或侧方入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手术入路方式及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共分为4组,包括A组(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治疗中央型突出)、B组(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治疗后外型突出)、C组(侧方入路治疗中央型突出)及D组(侧方入路治疗后外型突出),每组50例患者。于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分别采用疼痛VAS评分、改良MacNab评定标准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C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d时D组患者疼痛VAS评分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D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较B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时A组患者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C组水平(70.0%),D组患者MacNab优良率(88.0%)明显高于B组水平(62.0%),A、D两组患者MacNab优良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采用侧方入路治疗后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盘内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8例,分为臭氧组264例,臭氧+射频组264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臭氧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4 ml。臭氧+射频组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以及临床效果。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期(24小时、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且臭氧+射频组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较臭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6个月,臭氧组优良率为80.3%,臭氧+射频组优良率为86.5%。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A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n=50),B组在C型臂X光机定位下行胶原酶溶盘治疗(n=50).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VAS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结果: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四天VAS、治疗1、6、12个月的疗效、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与胶原蛋白酶溶盘治疗相似,但接受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主要表现为神经根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取得患者充分的知情同意并签字后,试验组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治疗,分别于术后当天、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改良Mac Nab标准评估结果。所得数据资料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阶段、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当天及第3个月随访VAS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试验组疗效为优的病例数大于对照组,第6个月、第12个月试验组疗效为优和良的例数均大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复合神经根脉冲射频调节治疗以神经根炎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突出物靶点射频热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