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房颤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26例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3例。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163例予以达比加群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均降低,APTT、PT均升高,且观察组D-D、FIB均低于对照组,APTT、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L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不同时点观察组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抗凝治疗中使用达比加群酯效果较好,利于改善患者凝血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房颤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5例房颤伴冠心病患者研究资料,将采用PCI术+华法林抗凝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PCI术+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采取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取达比加群酯,对照组采取华法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T、IN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栓塞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发生率的9.30%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达比加群酯安全性更高,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2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出血事件、栓塞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中心就诊的有意愿行导管消融术的80例心房颤动病人,根据病人的服药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病人接受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照组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两组病人在用药前后均给予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抗凝达标时间、左心耳血栓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出血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达比加群酯组抗凝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华法林组,左心耳血栓发生率、术后早期出血率和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与华法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病人围术期应用可缩短病人术前准备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出血及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杜芮 《大医生》2024,(1):34-36
目的 研究达比加群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630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和对照组(45例,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PCI后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APT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PCI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PCI后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减...  相似文献   

7.
8.
王碧月 《临床医学》2022,(11):87-89
目的 比较达比加群与华法林治疗房颤合并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华法林治疗,研究组使用达比加群治疗,对比患者凝血功能、肾功能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比加群与华法林对房颤合并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无差异,但达比加群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方面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9.
周芸  张杰  陆琳  钱敏  叶琴  王宏 《临床检验杂志》2014,(12):917-918
<正>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正常人群的5~7倍[1]。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基础[2]。达比加群酯于2010~2011年在欧美、2013年在我国获批准用于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成为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首个被批准用于房颤抗凝治疗的药物[2]。达比加群酯是达比加群的前体,口服后经血浆和肝脏酯酶的水解成为其活性形式达比加群。达比加群是高选择性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竞  相似文献   

10.
张瑜  王红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602-1604
目的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渭南市第二医院内二科就诊的79例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合并射血分数下降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达比加群酯或华法林治疗后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对比研究。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予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抗凝药物后的栓塞或血栓形成、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出血性脑卒中以及死亡相关病例。两组出现轻微出血现象的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高龄非瓣膜性AF合并射血分数下降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抗凝有效性与华法林相似,但其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心房颤动伴随不稳定型心绞痛情况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达比加群酯+替格瑞洛)的疗效情况.方法:76例老年心房颤动以及伴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均是本院心内科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且符合研究内容的患者,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华法林钠片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替格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流速度、下肢周径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APTT、PT、TT和INR、FIB、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疗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87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口服,维持目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0~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结果华法林组110例患者华法林维持量1.75~4.15mg/d,平均剂量(2.0±0.75)mg/d,INR平均(3.11±0.68)。华法林观察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82%(2/110)和5.19%(4/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出血发生率为2.73%(3/110),阿司匹林组为2.60%(2/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可明显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维持INR在2.0—3.0之间出血不良反应轻、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中达比加群、华法林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接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研究前随机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各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配合华法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配合达比加群治疗。以患者治疗期间左心室血栓治疗影响,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患者预后期间MACE发生率、栓塞发生率,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为标准,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预后差异。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血栓消失率、APTT均高于参照组,且研究血栓消失用时、MACE发生率、栓塞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PT、TT、FI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达比加群或华法林均可起到一定左心室血栓消除效果,调节凝血功能,但达比加群血栓消除效果、凝血功能改善作用及安全性均优于华法林,临床治疗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停药及再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率为88.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88%(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59%(P<0.05);观察组的INR达标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24%(P<0.05);且观察组的停药、栓塞、再出血发生率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2%、17.65%、20.5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房颤安全可靠,但其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在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房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剂量达比加群酯对高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5例高龄(2=80岁)VTE患者,按照VTE指南,采用低剂量达比加群酯110 mg进行抗凝治疗,每日1次,疗程6个月。用彩色超声检查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栓消退情况;采用临床症状和超声结果评价临床疗效。疗程前后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患者治疗前后PLT、INR及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T(×10^9/L): 197.88±58.00比199.88±65.15, INR : 1.02±0.10 比 1.05±0.13, Fib(g/L): 2.89±0.67 比 2.84±0.70,均 P>0.05〕;治疗后 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s:40.9±7.34比26.2±3.16, P<0.05),但75例患者的延长量均未超过治疗前基础值的2倍〔平均(1.75 ±0.24)倍〕。高龄VTE患者服用低剂量达比加群酯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0.7%(68/7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高龄VTE患者.低剂量达比加群酯安全有效,无显著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1],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7倍。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卒中风险,已成为房颤药物治疗的基石。2010年10月达比加群酯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成为继华法林之后50年来首个被批准用于房颤抗凝治疗的药物[2]。本文对达比加群酯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作用及进展综述如下。1达比加群酯的药理学特性达比加群酯是达比加群的前体,经血浆和肝脏酯酶的水解成为其活性形式达比加群。达比加群是高选择性的直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6月收治的64例高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70~79岁组21例,80~89岁组25例,>90岁组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心律、抗血小板以及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华法林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及出血风险。结果所有患者抗栓效果良好,均无脑卒中、深静脉血栓以及心房血栓发生,70~79岁组出血率为9.52%,80~89岁组出血率为16.00%,>90岁组出血率为27.78%,随着年龄增加,出血率也随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高龄房颤具有良好的抗栓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出血危险性,应用时需严格控制抗凝强度,并严密监测患者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台并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进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指标包括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比较两组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栓塞事件发生率(4.1%)显著低于对照组(18.4%)(P<0.05),再出血发生率(18.4%)与对照组(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基础上予以达比加群酯胶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减少血栓形成,不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以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曲美他嗪片、注射用尿激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