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宋元时期消渴用药规律及证治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宋元时期综合类方书的消渴证治方剂,采用隐结构结合综合聚类模型,构建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的隐树结构图,结合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信息覆盖率等用药量化数据,人工判读诠释各隐类消渴证治用药规律特征。结果宋元时期消渴证治用药分为11个隐类,分别以天花粉与黄连、熟地与黄芪、肉苁蓉与山茱萸、人参与当归、桑白皮与赤茯苓、知母与麦门冬、泽泻与石脂、鸡内金与生地、五味子与磁石、牡蛎与苦参、龙骨与桑螵蛸为核心代表药物。通过以药测证,宋元时期消渴主要表现为阴虚阳浮证、阴虚毒炽证、阴虚火旺证、阴虚不固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湿热血瘀证、水饮内停证、湿浊内阻证等。结论隐结构模型与综合聚类模型结合方法,较适宜于疾病证治用药规律研究,亦可用于辅助验证疾病证候要素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基于隐结构辨证规则的中医古籍咳嗽医案以方测证规律。方法:提取古籍中医肺病数据库内咳嗽病案9 323例,先用Lantern5.0(孔明灯)软件构建频次100的前120味中药隐结构模型,再对获得的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和隐类诠释,最后通过综合聚类的辨证规则分析咳嗽的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对120味中药建模得到46个隐变量,114个隐类,按照贝叶斯信息测度(BIC)评分,模型分数为-161 242.92,模型图形成以Y0,Y5,Y7,Y13,Y35,Y38为核心,且Y36,Y38,Y24,Y19,Y17涉及4个隐类。根据隐结构流线图汇总出10个综合聚类模型,其中Z5外寒内饮证的分值8.4最高,提示Z5的辨证规则结果支持度较高,中药半夏的互信息0.31和信息覆盖度63%最高;Z2肺气阴两虚证的分值-2最低,五味子的分值-15最低,提示Z2的辨证规则支持度较低;Z6风热犯肺证和Z10痰瘀阻肺证中连翘、羌活的分值均为19.1最高,提示这2味中药对其贡献度较大。以方测证得出咳嗽的常见证候有凉燥袭肺、肾阴虚、肺肾阴虚、外寒内饮、风热犯肺、肝火犯肺、肺热炽盛、痰湿阻肺、痰瘀阻肺9种,新发现的咳嗽证型有外寒内饮证和痰瘀阻肺证。结论:基于隐结构辨证规则的以方测证完善了咳嗽的证候分型,为中医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思路,同时为其他疾病的证候完善也提供方法参考,并有利于开发有价值的新处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名老中医辨治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 采集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构建的肺系疾病数据库中江、浙、沪地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所用药物及涉及症状,对药物和症状名称进行筛选与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建立症状和药物隐结构模型,并对隐结构中的不同隐类结合专业知识逐一诠释,最后归纳和提取证候要素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同时对药物-症状进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医案354则,涉及症状651个,药物304味。采用症状、舌、脉共102个显变量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得到13个隐变量,26个隐类,3个综合聚类模型;采用药物129种构建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30个隐变量,60个隐类,9个综合聚类模型。对药-症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得到二联47组、三联149组、四联132组。结论 江、浙、沪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多为痰湿(浊)、痰饮、痰热,主要证候有痰浊阻肺证、痰浊中阻证、痰热蕴肺证;名老中医治疗该病常用药物有细辛、桂枝、桑白皮,常用药组有平地木和功劳叶,泽漆、枳实和射干。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的方法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辨治肺癌的证治规律,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名医传承平台收集6位擅治肺癌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医案,经名医传承平台导出医案数据至Excel软件,提取辨证分型及首诊中药处方数据,建立证型数据库及中药数据库,基于Gephi 0.9.2构建名老中医辨治肺癌的“证型-中药”复杂网络。结果:共收集有效医案1 056则,6位国家级名老中医辨治肺癌的主要共现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及肺脾两虚证;核心用药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及清热药等。结论:名老中医辨治肺癌以“正虚邪盛”为基本病机,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肺脾两虚”为核心病机,临证以益气养阴、祛痰活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该文从构建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著作文献数据库中提取1 274例慢支病案和临床经验,先用Lantern 3.1.2(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构建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并进行隐类诠释,再用SAS 9.1对药-药、药-症、药-证等不同字段间进行关联规则挖掘。通过挖掘发现1 274例慢支病案常用药物甘草、苦杏仁、半夏、陈皮、茯苓,药物类型止咳平喘药、补气药、清化痰热药,药味甘、辛、苦,归肺、脾、胃经,药性温、平、微温,常用有名方有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二陈汤;构建一诊147种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44个隐变量,88个隐类,7个综合聚类模型;药-药二联有9组、三联50组、四联89组;对297例有两诊的病案经过诊次间的用药比较,得到药-症关联24组,二诊减少的药物有麻黄、苦杏仁、半夏等,增加的有茯苓、白术、党参等;药-证二联有20组,三联8组;对一诊前83位症状和前96味药物建模得到50个隐变量,101个隐类。名老中医治疗慢支时常用苦杏仁、半夏、陈皮、茯苓,药性偏温、偏甘,刚柔并济,归肺、脾、肾经;常用药组有白术和茯苓,细辛、五味子和半夏,茯苓、党参、半夏和陈皮。药症(证)关联有麻黄、苦杏仁、桂枝和痰少,半夏和外寒内饮证、痰浊阻肺证、肺脾两虚证,苦杏仁和痰浊阻肺证、痰热蕴肺证、风寒犯肺证。隐结构模型可量化中医隐性知识,首次扩展至药物、药症层面,量化出不同变量在同一组数据中所处的主、次、兼地位。该研究得出的名老中医辨治慢支的规律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数据来源、分析方法、挖掘结果相对可靠、客观,可为其他疾病辨治规律的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名老中医辨治暑温的病机、证候分型演变和用药规律。方法:以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中447例暑温医案为数据源,先用Lantern3. 1. 2软件建立症状和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并进行诠释,再用SPSS Modeler 18. 0对症-症、药-药、药-症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最后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47例暑温医案频次≥10的症状54种、频次≥20的药物72味,常见症状有发热、汗出、咳嗽、胸闷、口干、口渴,常用药物有茯苓、半夏、苦杏仁、陈皮、连翘、通草;症状隐结构模型得到10个隐变量,含20个隐类,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22个隐变量,含44个隐类,症-症关联有头痛、恶寒和发热,恶心、呕吐和胸闷,发热、欲饮和口渴,咳嗽和咯痰,神昏和谵语。药-药关联有党参和甘草,藿香、泽泻和茯苓,天花粉、石斛、生地和甘草。结论:采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辨治暑温,暑温病位有肺、胃、心、脾,病理因素有气虚、阴虚、痰湿等,证型有气阴两虚、湿阻中焦、暑湿伤气等。老中医辨治暑温的常用核心药物有佩兰、茯苓泽泻、天花粉、砂仁、陈皮、白术,佩兰是化湿的基础药;核心方剂有银翘散、三仁汤、五加减正气散、沙参麦冬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伴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690例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的隐结构模型,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及证候数据,同时辅以人工判读的方式诠释该人群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常见的有气滞、脾虚、湿热、寒湿、瘀血、阴虚、阳虚,证候要素涉及脏腑为肝、脾、肾。对同类别相关证素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得到6种常见中医证型,即肝郁气滞证、湿热蕴结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各证候出现概率分别为30%、25%、23%、22%、16%、9%。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HBV慢性感染伴脂肪肝患者以肝郁气滞、湿热蕴结、脾虚证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隐树结构图,采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量化症状/证候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82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以中、重度症状/证候表现为主(隐类概率分别为35%和60%),其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瘀血、阴虚、阳虚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证候要素评价方法,可量化各变量(证候要素、中医症状)的关联程度及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多维分层聚类的隐结构模型方法评价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结合临床专家实践经验筛选血脂异常症状条目,采用隐结构模型方法构建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隐树结构图,分析隐类概率、条件概率、互信息及累积信息覆盖率等症状/证候量化数据,以人工判读方法诠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主要证候要素特征.结果 共以4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构建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隐结构模型图.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包含2个隐类,其中Y0=S0的概率值P=0.41,Y0=S1的概率值P=0.59,综合判定634例混合型高脂血症人群表现为中、重度症状/证候.与Y0相关的互信息由大到小前3位症状依次为心烦(0.19)、急躁(0.12)、腰酸(0.12).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阴虚为主,其中以阴虚最为重要,证候要素靶位以心、肝、肾为主.结论 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以气虚、气滞、火热、阴虚为主;说明隐结构模型方法评价混合型高脂血症证候要素特征,其结果与中医学对血脂异常的传统认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5,(7):901-902
目的:探讨陕西省名老中医王素芝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其医案、临床心得,归纳总结。结论:风湿寒性关节痛多因气血两虚、阳气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所致,属本虚标实,多属寒证,王素芝主任医师将本病分为风寒痹湿阻证、气血两虚证及脾肾阳虚证三个证型辨证施治,治疗主张扶正祛邪,扶正为主,从脾肾论治,久病多郁,用药兼顾疏肝解郁,并结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症状和证候分类特征,以及用药规律初探,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肺系疾病文献数据库,包含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构造症状量化表,构建现代名老中医诊治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文献数据库,然后利用隐结构分析数据,得到隐结构模型和隐变量;根据中医知识,诠释隐变量含义及与症状之间、症状与常用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关联规则对症状进行分析,挖掘症状之间的潜在关系。结果本病涉及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疲乏、自汗等,该病以心肺气阴亏虚、肺气亏虚、寒凝心肺为主要证候特点。与心肺气阴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盗汗、心烦、口唇青紫,常用药物为瓜蒌、桑白皮、款冬花、黄芩;与肺气亏虚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疲乏、胸闷、消瘦、动则喘甚、短气、自汗,常用川贝母、杏仁、桔梗、薏苡仁等润肺生津药物;与寒凝心肺关系最密切的症状为气喘、形寒肢冷、紫绀、憋气、呼吸困难、干咳等,常用丹参、川芎、赤芍等活血祛瘀药物。结论隐结构分析以统计的方式得到概率同现模型,模型结果能明确隐变量与显变量之间的概率关系,为疾病从症状到证候的分类及用药提供依据,从而为弥漫性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临证治疗便秘的病案情况,采用现代信息学技术深度挖掘其辨治便秘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根据研究诊断和纳入标准收集我院三位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门诊辨治便秘病例,并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处理建立临床病历数据库,对病历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研究便秘证型、方药治法分布用药频次和药性构成情况,关联分析法挖掘病-药配伍经验,复杂网络分析治疗便秘有效药对和药组,结合人机交互方法梳理、总结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辨治便秘的经验。结果:便秘证型分布呈现以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和脾虚湿热证居多的趋势,临证常用全当归、炙甘草、生白术、肉苁蓉、枳实等中药,以生白术-枳实、杏仁-槟榔、当归-肉苁蓉、升麻-枳壳、栝楼仁-杏仁为治疗便秘的5个常用的药对,元参-麦冬-火麻仁、厚朴-枳壳-大黄、生地-麦冬-玄参为治疗便秘的常用3个药组,分析核心处方发现理气健脾、辛润通络为治疗便秘主要治法。结论:当代吴门医派名老中医辨治便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用药侧重活血化瘀、辛润通络类中药;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资料数据挖掘,总结被名中医认可的诊疗规律和有效方药等信息,以利于青年医者继承名中医经验并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妇女艾滋病的中医基本证候要素。方法运用隐树模型对全国范围内围绝经期妇女艾滋病人群中中医证候要素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到BIC评分为-52308.52分,20个隐变量的隐树模型,模型中的隐变量展现了该人群患者主要涉及的病位为脾(隐变量Y2-Y8),同时也影响及其它四脏:心(隐变量Y16)、肝(隐变量Y1)、肺(隐变量Y17、Y18)、肾(隐变量Y10),主要病变性质为气虚(隐变量Y2、Y16、Y17)和阴虚(隐变量Y13)。主要证候为肝失疏泄、脾虚湿盛,心气亏虚及正气不足。结论隐树模型可以客观化、定量化地揭示中医症状间的复杂关系,为中医证候的定量化研究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沈敏鹤主任医师证治卵巢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原则和方法,纳入1711份沈敏鹤主任治疗卵巢癌患者的医案,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和处方药物信息等。中医处方的数据经规范化后,对处方证型及高频药物所属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处方证型分布以"虚"证为主,用药频数最多者为甘草,其次为茯苓。高频药物药性频数以"温"为多,药物药味频数以甘、苦、辛为主,归经频数以脾经为多,药物的功效分类以补虚药为主。结论:沈敏鹤主任认为卵巢癌以"虚"为根本病机,兼夹"寒""瘀"等病机,临证善用"温""甘"、归脾经等中药进行配伍,常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名老中医毛天东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名老中医毛天东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熵聚类等方法,分析名老中医毛天东治疗滑膜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19首处方分析得到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常用药物出现的频次、药物模式、药物关联的网络化展示等,演化得到10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毛天东主任医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多用活血除湿、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6.
<正>张学文,陕西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教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临床中,基于《内经》、《金匮要略》中对于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虚-瘀-痰-毒"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并在此基础上分型论治,以补虚、活血、化痰、解毒为法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案数据,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病机与中医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1090条包含病机、处方的肺癌病案有效诊疗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兼顾方剂和中药属性信息,构建中药带权网络,依据节点重要性挖掘核心病机的核心中药。结果 针对气阴两虚、痰瘀郁肺、癌毒走注、痰瘀郁毒、热毒痰瘀阻肺以及热毒痰瘀互结六个病机,在包含401个中药节点的中药带权网络范围内找出各自对应的核心药物。结论 复杂网络模型可以直观展示病机与药物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深化中医对肺癌的理论认识,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韩明向教授辨治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对234例韩明向教授门诊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病例进行数据收集和规范化处理,观察就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初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各患者中药使用频次、各证型用药规律,提炼核心处方。结果就诊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风寒袭肺证、痰湿蕴肺证、肺肾两虚证3种证候所占人数居前3位,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10分别为陈皮、茯苓、紫菀、款冬花、杏仁、甘草、百部、麻黄、五味子、黄芪。治疗总以温肺化痰、降气平喘为要。核心处方为射干、麻黄、杏仁、紫菀、款冬花、陈皮、前胡、白前、茯苓、百部、五味子。结论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符合和体现韩教授基于肺喜温而恶寒的理论,从温辨治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目前治疗感冒中成药的种类,探讨方剂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为临床医师治疗感冒、科研人员研发新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采用LANTERN5.0统计软件构建感冒中成药药物的隐结构模型,运用中医药学理论对其进行诠释。结果:共纳入中成药66种,涉及药物178味,用药总频次649次,频次≥5的高频药物41味,前10位分别是甘草、桔梗、薄荷、黄芩、连翘、苦杏仁、银花、葛根、荆芥(穗)、陈皮;组方以清热药和解表药为主,随证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理气药、平肝息风药等;以41味高频药物作为显变量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9个隐变量,2个综合聚类模型。结论:目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多以风热感冒为主,药物的隐结构模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感冒中成药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某三甲中医医院名中医治疗肺癌有效病历数据,挖掘肺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某三甲中医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中提取的1175张治疗肺癌有效处方数据,采用复杂网络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名中医诊治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肺癌的常见证型为气阴两伤、痰淤热毒、癌毒走注、痰淤郁毒、热毒痰瘀、痰瘀郁毒阻肺;常用中药为北沙参、南沙参、太子参、麦冬、白花蛇舌草、山茨菇、泽漆、仙鹤草等。结论:采用复杂网络算法对名中医治疗肺癌疾病的病历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名中医的用药规律,利用复杂网络的多尺度骨干网络图谱分析临床名中医在肺癌治疗过程中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规律,对传承和挖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优秀经验,并指导临床诊疗及用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