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73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4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73%,与对照组的2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61-3162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PLC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DCR率及ORR率分别为93.94%、48.48%,均高于对照组的72.73%、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PLC患者中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可改善近期疗效,提高临床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54例胃癌晚期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R及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乏力、疼痛、蛋白尿、腹泻、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51.85%(P0.05)。结论阿帕替尼结合替吉奥能够有效提升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三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1.67%、疾病控制率为8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58%、6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Ⅰ~Ⅱ级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高血压、乏力和手足综合征,Ⅲ~Ⅳ级主要不良反为胃肠道反应、高血压;两组Ⅰ~Ⅱ级和Ⅲ~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三线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利于提高疗效,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肿瘤内科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住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按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实验组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数字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疼痛数字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显示更明显,P0.05。治疗前,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实验组显示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结合顺铂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结肠癌的8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阿帕替尼与顺铂联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阿帕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癌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浓度越大,细胞抑制率越高,并且不同浓度下,研究组的细胞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两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并且研究组细胞24 h、48h、72 h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阿帕替尼结合顺铂治疗结肠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此外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后病情进展的54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5.93%、81.4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1.11%、55.56%,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Ⅰ、Ⅱ度,其中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蛋白尿、高血压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白细胞减少、血尿、乏力、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是不良反应方面较单药有所增加,可综合考虑患者耐受力的情况下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初始剂量为500mg/d,若无严重不良反应,服药2周后增量至750mg/d,并维持治疗,4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结果评价其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6例,进展3例,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2例,客观有效率32.1%(9/28),疾病控制率89.3%(25/28)。治疗4周后血清CEA、CA199、CA125、SCC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不同转移瘤预后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口腔黏膜炎、纳差乏力,发生率分别为33.3%、30.0%和23.3%。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可,不良反应可控制,可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可研究其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总结大量相关文献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发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治疗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等恶性肿瘤期间常合并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影响该药的治疗效果。认为降低靶向药阿帕替尼不良反应需采取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本院的就诊的7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治疗6周期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同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标准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卡氏评分(KPS)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ECOG评分及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ECOG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3~4级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随访时间(25.6±4.6)个月,观察组9例死亡,对照组18例死亡。观察组总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优于卡培他滨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20例。研究组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措施,参照组则口服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缓解率17例(85.00%),显著高于参照组11例(55.00%),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例(40.00%)与参照组7例(35.00%)相比,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更佳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化疗方案结合阿帕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77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疗方案结合阿帕替尼应用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预防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预防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不良反应中应用,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姑息治疗转移性胃癌的短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96例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最佳支持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帕替尼姑息治疗。比较2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周期后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 06%、23. 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和KPS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帕替尼姑息治疗可有效控制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显著提高肿瘤控制率,改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简称阿帕替尼)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对糖类抗原(CA)19-9、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IMRT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IMR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CA19-9水平、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vs. 33.33%,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CA19-9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95.60±22.50)U/mL vs.(579.33±48.23)U/mL,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IMRT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卵巢癌对疾病控制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GEM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持续用药3个周期。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可提高晚期难治性卵巢癌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预后生存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介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可降低一线化疗失败晚期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和B组(36例,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抗肿瘤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B组临床控制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EA、CYFRA21-1、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B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P<0.05);两组高血压、蛋白尿、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多西他赛及顺铂治疗,可提高患者近期抗肿瘤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含量,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陈会军  毛海洲  赵洁  程源  王杰 《临床医学》2020,40(6):115-117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OXA)常规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生活质量评价表(QLQ-C30)]评分变化,评估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 1)]评估及3个周期内严重不良反应[4. 0版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v4. 0)]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80. 00%,32/40)、总缓解率(52. 50%,21/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 50%(19/40),40. 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QLQ-C30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 0. 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严重蛋白尿、手足综合征、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OXA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在二线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人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的患者,依照是否使用阿帕替尼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最优支持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来评估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客观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观察中,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优于对照组,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vs 20%,P0.05)。远期疗效指标上,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6.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3.0个月,对照组中位OS 3.7个月,中位PFS 1.8个月,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二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为可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部分患者用药后疾病进程延缓,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期获得一定程度地延长,临床获益较为显著;同时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大多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