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患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从而指导临床诊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乙肝病患150例进行检验分析观察。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B组各75例,同时以我院75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对照组分析。对比分析三组病患的IgG、IgM、[gA的水平情况。而后又将患者治疗情况划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者之间的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总胆红素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A组高于B组。在免疫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总胆红素的水平方面,有效组低于无效组。结论: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情况是乙肝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此外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总胆红素的相关指标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健康个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与此同时对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患者的IgA、IgG、IgM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IgA、IgG、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TA值明显低于改善组(P<0.01)。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水平的变化可直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害程度,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以及慢性重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的检测,同时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和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IgG、IgA、Ig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恶化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改善(P<0.05),同时PTA值明显低于改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对于乙肝患者肝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与肝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60例慢性HIV/HBV共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A组,60例单纯艾滋病患者作为对照B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炎症因子、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分析免疫学指标与HIV/HBV共感染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免疫功能缺陷状态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蛋白(Ⅳ-C)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CD3+、CD...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1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根据病情再分为四组:急性乙型肝炎24例(A组)、慢性乙型肝炎25例(B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5例(C组)和肝硬化27例(D组);同期纳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组内四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A组B组D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疗效将观察组分为改善组和恶化组,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评估、分型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106例经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的患者,按照其病情分为A组(急性乙型肝炎)23例、B组(慢性乙型肝炎)33例、C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9例、D组(肝硬化)3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5组人群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IgG、IgA、IgM)水平.结果 A、B、C、D组血清中IgE、IgG、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组的IgE、IgG、IgA、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最为明显,其次为D组.结论 可将免疫球蛋白水平视为一种评判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健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提高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及两组血栓弹力图指标(TGE)。结果观察组TBIL、R、K水平高于对照组,Plt、MA、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级TBIL、R、K水平高于Child-Pugh A级且高于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MA、G水平低于Child-Pugh A级且低于Child-Pugh 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指标可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并能反映肝硬化病情程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行以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择取1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择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生化检验项目检查,对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从血常规检查结果来看,研究组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从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结果来看,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高于对照组,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以及清蛋白(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断中,对血常规以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7例重型乙型肝炎和20例健康者血清IL-15水平,同期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分析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5水平与ALT、TBIL、PTA等的相关性.结果 重型乙型肝炎组血清IL-15为(18.9±7.5)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9±2.0)ng/L(P<0.01);死亡组血清IL-15为(24.1±7.5)ng/L,显著高于存活组(15.7±5.4)ng/L(P<0.01);存活组患者血清IL-15浓度随一般情况好转、肝功能恢复而下降.此外,重型乙型肝炎组IL-15与TBIL呈正相关(r=0.570,P<0.01),与PTA呈负相关(r=-0.529,P<0.01),与ALT则无显著相关性(r=0.099,P>0.05).结论 IL-15可能参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IL-15水平与病情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与病情的转归密切相关.血清IL-15水平的检测可能对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69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43例),另选取同期该院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对3组Tfh(检测项目为CD4+CXCR5+T淋巴细胞比例)、Ig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检测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CD4+CXCR5+T淋巴细胞比例,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CD4+CXCR5+T淋巴细胞比例,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ALT、TBIL水平和PT呈递增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0.05)。CD4+CXCR5+T淋巴细胞比例,IgA、IgG和IgM水平与ALT、TBIL、PT、HBV DNA呈正相关。结论检测机体Tfh和Ig水平能够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变化,可为临床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复合辅酶、异甘草酸镁等一般综合治疗及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变化及Child-Pugh评分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ALB、PTA均有明显改善(P<0.05),TBIL改善无显著差异。4周后治疗组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乏力改善20例(76.9%)、食欲改善16例(61.5%)、腹水减少或完全消失22例(84.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均较高,并且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其中有14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余36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分析发现好转的患者其IgA、IgG、IgM低于恶化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均为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检验免疫球蛋白水平来分析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胆红素的变化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及凝血异常的规律。方法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观察组,并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TBIL257μmol/L的17例患儿设定为A组,而TBIL≥257μmol/L的18例患儿设定为B组。选择同期的35例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上述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LT、APTT、PT、TT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而FIB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为22.8%,对照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PLT、APTT、PT、TT等指标水平均高于A组,FIB水平则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明显长于PLT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PLT会增多,且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随着血清TBIL水平不断升高,会加重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情况;患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TBIL恢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应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对其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观察其检验的情况及检出率.结果 检验后,研究组患者TP、ALB、CHE指标比对照组低,AST、TBIL、ALT、ALP、r-GT、DBIL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检验后,研究组患者检出率98.33%高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应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准确反映出患者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肝脏的功能等情况,进而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储晓  邓慧  戴刚 《系统医学》2023,(24):5-8
目的 探讨血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3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白蛋白(albumin, ALB)的水平,分析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效能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2、33.479、5.868、17.540,P均<0.05)。ALT、AST、TBIL、ALB单独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14、0.862、0.706、0.931,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ALT、AST、TBIL、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5.14%、93.61%、86.38%、81.20%、9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态、并发症、细胞活性、免疫功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干预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病情评估及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PBC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其他免疫自身疾病分为PBC组46例,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39例。其中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8例、甲状腺炎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类风湿关节炎(RA)6例。并随机抽取健康对照组50例,检测三组免疫指标、补体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BC组、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及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C3、C4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的IgG、IgM、IgA、CD4~+水平最高,CD8~+、NK、C3、C4水平均为最低。三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PBC合并自身免疫疾病组免疫指标及补体水平与TBIL及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IgG、IgM均与TBIL呈正相关(P0.05),C3、C4均与TBIL呈负相关(P0.05)。IgG、IgM、IgA、CD4~+均与PTA呈负相关(P0.05),CD8~+、NK、C3、C4均与PTA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指标(IgM、IgG、IgA、CD4~+、CD8~+、NK)和补体(C3、C4)水平在其病程中的变化体现了重要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免疫指标、补体,以及其与TBIL及PTA相关分析对于其病情评估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价值及对新生儿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正常妊娠者(A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B组)、患乙型肝炎的孕妇(C组)及妊娠高血压合并乙型肝炎孕妇(C组)各5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分析肝功能指标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正常,均低于B、C、D组患者(P0.05)。D组新生儿低体质量、低血糖、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D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高于C组新生儿(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肝功能指标中的ALT、AST、TBA、TBIL水平与新生儿低体质量、低血糖、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乙肝患者可加重肝功损伤,肝功能损伤越严重的患者,其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凝血常规在各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样本75例,健康对照者样本20例,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 PTI、NR、PTA、APTT在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hild-Pugh A、B、C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FIB对照组、急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中逐渐减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PTA异常程度与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TA与重症肝炎、肝硬化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pearman相关系数为0.41,P0.05),当PTA水平在20%-30%之间时,病死率为33.33%(1/3)预后不良,PTA低于20%时,病死率高达57.14%(4/7),PTA低于10%时病死率达100.00%。结论凝血常规尤其是PTA异常程度可成为判定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医用臭氧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9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及在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得以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医用臭氧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Child-Pugh积分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及HBV DNA定量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HBV DNA及TBIL、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Child-Pugh积分及血清PTA、AL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HA、PCⅢ、ⅣC及L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HBV DNA阴转组血清HA、PCⅢ、ⅣC及LN水平均明显低于HBV DNA未阴转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具有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HBV DNA复制、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