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网络成瘾的概念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1].网络成瘾与一系列消极的后果存在正向关联,包括孤独、抑郁、焦虑、社会适应不良[2-4].以往研究表明,个体特征、环境特征和互联网使用体验都会导致网络游戏成瘾[5-12].个体特征包括自我、人格、情绪、自尊、自我控制和感恩等,环境特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除此之外沉醉体验(flow)也会影响网络成瘾[12].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约会暴力现状,探讨自我控制水平、对约会暴力的态度与施暴行为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3—6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4所大学2 2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约会暴力问卷、自我控制简明版量表、约会暴力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 264名调查对象中,施暴经历阳性报告率为68.77%,其中男生为62.88%,女生为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18);三、四年级总体报告率高于一、二年级(χ~2=16.21,P=0.035)。其中,70.26%的大学生对对方实施过≥3次的暴力行为。施暴类型中,精神暴力报告率最高,为78.68%,其次为躯体暴力报告率(57.88%)及性暴力报告率(9.57%)。其中,女生实施精神暴力的行为明显高于男生(χ~2=16.492,P=0.016),而在性胁迫方面,男生施暴行为显著高于女生(χ~2=11.02,P=0.000)。施暴行为发生的常见原因为出现分歧双方沟通不良时(65.06%),缺乏自尊和尊重他人、言行举止不当(57.29%),不守时、不守信(52.41%)。相对于无施暴行为者,施暴经历阳性组的自我控制得分明显偏低(t=2.89,P=0.016),约会暴力态度问卷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00)。结论大学生约会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低自我控制能力、对约会暴力的接受度与施暴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安庆市大学生体型自我评价和不良减肥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庆市大学生自我评价体型与实际体型的符合程度,探讨自我评价体型、实际体型与不良减肥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庆市2所大学1251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大学)》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大学生体型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4.68%(58/1239),其中有77.59%(45/58)的超重或肥胖者认为自己确实超重或肥胖。只有63.7%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体型,大学生对体型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9),尤以女大学生的一致性更差(Kappa=0.25)。BMI与不良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控制年级等协变量后结果一致。当引入自我评价体型后,模型中BMI与不良减肥行为的关联强度明显下降,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体型,盲目减肥和漠视体重的行为同时存在,自我评价体型在BMI与不良减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执行功能是否能够在儿童语言障碍与多动/注意缺陷行为问题的相互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为儿童语言障碍和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共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语言障碍儿童19例(男∶女为12∶7),平均年龄(57.5±11.8)个月,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语言正常儿童41例(男∶女为29∶12),平均年龄(63.0±15.9)个月,采用年龄和性别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两组儿童的语言、执行功能、长处与困难问卷SDQ、非语言智力等资料。分析两组儿童神经认知功能的差异和多动/注意缺陷行为的差异。使用Bootstrapping分析短时记忆与抑制功能是否在语言障碍影响多动/注意缺陷行为发生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结果 语言障碍组儿童短时记忆与抑制控制均显著低于非语言障碍组儿童(t=3.72、3.30,P<0.01,效应值为0.96、0.82),SDQ多动/注意缺陷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t=-2.24,P=0.029,效应值0.65)。短时记忆和抑制控制未产生显著的共同中介效应。探讨独立中介效应时,短时记忆与抑制功能均产生显著的中介作用,非语言智力不能影响这一过程。结论 语言障碍儿童短时记忆与抑制控制均能够独立作为中介因素,影响语言障碍儿童产生多动/注意缺陷行为。但短时记忆与抑制控制不能够共同调节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5.
成就动机在大学生焦虑与应对之间的中介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适度焦虑可增加学习效率,但是持续或过度焦虑不仅降低学习功能,而且严重损害学生的心身健康。焦虑作为一种弥漫性的负性情绪,很容易给日常行为方式带来影响,高焦虑个体在不良情绪支配下往往采用更多的消极行为方式,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加重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当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交往动机对网络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行为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6所高校6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网络交往动机的关系.结果 提供帮助动机对大学生网络兴趣与快乐表露、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观点与评价表露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获取信息动机对大学生网络失望与痛苦表露和不满与愤怒表露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娱乐消遣动机对大学生网络观点与评价表露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供帮助动机、获取信息动机、娱乐消遣动机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行为.  相似文献   

7.
张伟玲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354-1357
探讨自尊在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修订版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吉林省3所大学94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学校类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交焦虑与自尊、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0.445,P值均<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呈正相关(r=0.592,P<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均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4,-0.3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人格、自我控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6所高校的696名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做描述统计、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①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而且2个专业学生的身体攻击纬度和冲动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1,5.26,P0.05)。②在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t≤11.48,P0.05);在易怒性和敌意纬度上,体育专业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32,P0.05);在冲动纬度上,体育专业的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③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6,-0.58,P0.05);认知控制、情绪控制、行为控制以及神经质是身体攻击的有效预测变量(R~2=0.79),情绪控制、内外向以及神经质是冲动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8),认知控制、情绪控制以及神经质是易怒性的有效预测变量(R~2=0.53),认知控制和神经质是敌意的有效预测变量(R~2=0.31)。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明显,其外向不稳定的人格、低自我控制会加剧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网络成瘾和拖延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问卷(IAT)、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和Aitken拖延问卷(API)对1 1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Bootstrap方法检验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结果研究对象网络成瘾问卷、Aitken拖延问卷及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得分分别为49.4±14.9,51.9±8.5及31.8±14.5。网络成瘾、拖延行为及核心自我评价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拖延行为呈正相关(r=0.49,P0.01),而核心自我评价与网络成瘾和拖延行为均呈负相关(r=-0.34,-0.40;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拖延行为为因变量时,网络成瘾和核心自我评价都进入回归方程,且均对拖延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网络成瘾能正向预测拖延行为,核心自我评价能负向预测拖延行为。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核心自我评价在网络成瘾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23.1%。结论网络成瘾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又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其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率的暴露情况,分析研究人口学特征对自杀意念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 以西安地区某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共调查1163人,应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自我控制量表(SCS)对资料进行收集,运用EpiData...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最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最低,为4.55%;χ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结论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0名成都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医学生100人,非医学生100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48人(48.0%),女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51人(51.0%),不同性别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66);医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46人(46.0%),非医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53人(53.0%),不同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P=0.32);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并有减肥行为者36人(36.4%),大学生身体认知错误并有减肥行为者52人(51.5%),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正确者减肥率低于身体自我认知错误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4);男生有减肥行为者32人(32.0%),女生有减肥行为者56人(56.0%),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0);医学生有减肥行为者40人(40.0%);非医学生有减肥行为者48人(48.0%),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减肥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5)。结论大学生身体自我认知偏差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对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1 08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15种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5种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专业学科大学生在4种危险行为报告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危险行为与自我和谐和应对方式相关(P<0.05或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总体自我和谐、消极应对、自我的刻板性。结论应采取综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水平,减少消极应对方式,降低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积极的社会支持会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起到鼓励作用,而消极的社会关系可能会使个体通过暴食或吸烟来寻找安慰.Fisher[1]研究发现,持续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体成功地戒烟并能防止复吸.Ievers[2]等研究发现,家庭支持而不是朋友支持与饮食相关的行为相联系,父母的行为能对青春前期的孩子产生持续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也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如McAuley[3]发现,体育锻炼行为和坚持锻炼自我效能成正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在每周投入锻炼越多.本研究意在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社会支挣、自我效能时间与健康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真实反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尊水平和嫉妒心理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为缓解大学生嫉妒心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年10—12月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3份,有效率为92.9%。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嫉妒心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尊水平与社会支持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各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尊水平与嫉妒心理呈负相关(r=-0.16,P0.01);社会支持与嫉妒心理呈负相关(r=-0.25,P0.01);自尊水平负向预测嫉妒心理(β=-0.16,P0.01);社会支持与自尊水平的交互项可负向预测嫉妒心理(β=-0.36,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尊水平对嫉妒心理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自尊水平与嫉妒心理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武汉市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自我控制及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状况,以探讨自我控制与危险行为的关系。方法 2013年5~11月,通过多种方式共招募180名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学生MSM自我控制总分为27.00~89.00分,中位数为55.00分。20~25岁组学生MSM自我控制总分和冲动控制维度得分分别为53.00(47.00~61.75)和17.00(13.00~19.75),低于16~19岁年龄组的57.50(51.25~65.00)和18.00(16.00~21.75);每月可支配资金>1 000元的MSM冲动控制维度得分17.00(12.75~19.00),低于每月可支配资金 ≤ 1 000元者的18.00(15.00~21.00);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的MSM冲动控制、节制娱乐、自我控制总分得分分别为18.00(15.00~22.00)、9.00(7.00~11.00)、58.00(48.00~66.50),高于18~24岁组的17.00(13.75~20.00)、8.00(6.00~10.00)、54.00(48.00~60.00)。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MSM冲动控制维度得分为16.50(13.00~18.25),低于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者的18.00(15.00~21.00);近六个月有多性伴行为者抵制诱惑维度得分为13.00(11.00~14.00),高于无多性伴者的12.00(10.00~14.00);近六个月饮酒者在节制娱乐方面得分为8.50(7.00~10.00),高于未饮酒者的7.50(5.75~10.00);有饮酒后性行为者在冲动控制维度得分为19.00(16.00~23.00),高于无饮酒后性行为者的17.00(14.00~20.00)。近六个月有一夜情行为、群交行为、药物滥用行为的学生MSM自我控制总分较高。结论 武汉市学生MSM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者其冲动控制能力较强,近六个月有多性伴者在抵制诱惑方面较差,有饮酒后性行为者在冲动控制能力较弱。近六个月有一夜情行为、群交行为、药物滥用其自我控制水平较低,同时可以预测上述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初高中生的性别角色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18年10月,采用性别角色量表(BSRI)、交往焦虑量表(IAS)、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大庆市9所学校的239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分别为87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行为问题和母亲焦虑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4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全部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孩占14.5% (73/504),女孩占11.0% (51/465),性别(x2=2.452,P=0.117)和班级(x2=3.763,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母亲焦虑得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t=5.209,P=0.001);焦虑组口吃、遗尿、尿频、交流差、抽动症状、多动、咬指甲/吸吮手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焦虑组,且在后五种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32、37.394、14.882、15.116、4.945,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频、交流差以及母亲焦虑得分与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关系最为密切(x2值分别为9.758、21.700、21.555,均P<0.01).结论 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较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母亲焦虑密切有关,患有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常常表现为行为问题,且尿频和交流差在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对儿童焦虑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杜蕾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90-991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过度使用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达14.1%[1].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指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同时产生想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并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会给个体的学业、人际关系、情绪情感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