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温输液对老年全麻术后缺氧的影响。方法:选8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全麻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输液加温组4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输液器加温。两组观察2、4、6、8、10 h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然后进行分析。结果:用加温器输液4 h后缺氧状况有显著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液器加温可以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大手术术中输液加温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行腹腔大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温输液、输血,实验组对输入液通过加温器加温至37~41℃后再输入人体。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下降值、术毕清醒用时、术后发生寒战人数及术后发生反应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数。结果:实验组围术期体温下降幅度、术后苏醒用时、术后寒战发生率及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大手术术中应实行输液加温,从而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术后寒战及精神障碍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下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体位改变对麻醉复苏早期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患者在气管导管拔除后随机分为3组,A组(n=30)为平卧位,B组(n=36)头部抬高15~20°,C组(n=34)头部抬高30°。观察并比较3组气管拔管后30min内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脉搏氧饱和度(Sp O2)变化、呼吸道并发症、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3组患者复苏期HR、MBP、Sp 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舌根后坠、低氧血症发生次数和呛咳、恶心呕吐、躁动评分均低于A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头部抬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复苏早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改善呼吸功能,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病人体温保护和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病人实施主动保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棉被覆盖法被动保温,分别于麻醉前(T0)及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T1)、15 min(T2)、30 min(T3)测量、记录两组病人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病人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通气异常、躁动、寒战、悉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对照组病人T1和T2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观察组病人T1时点体温降低、心事加快,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T2时点体温升高、心率减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苏醒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病人转入PACU后应用Mistral-Air加温仪,可加速病人苏醒期体温恢复,缩短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病人体温保护和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子宫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Mistral-Air充气加温仪对病人实施主动保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棉被覆盖法被动保温,分别于麻醉前(T0)及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T1)、15min(T2)、30min(T3)测量、记录两组病人的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病人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通气异常、躁动、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相比,对照组病人T1和T2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观察组病人T1时点体温降低、心率加快,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T2时点体温升高、心率减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苏醒时间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病人转入PACU后应用Mistral-Air加温仪,可加速病人苏醒期体温恢复,缩短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减少低氧血症和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加温输液对直结肠癌手术患者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对直结肠癌手术患者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直结肠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输入室温液体,观察组给予输入经电子液体加温仪加温的液体。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体温、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体温、血压及心率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血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温输液能降低直结肠癌术后复苏患者生命体征异常及寒战的发生率、缩短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麻醉恢复期综合保温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10月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骨科、妇科、耳鼻喉科及眼科进行全麻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108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采用综合保温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法。比较两组苏醒质量、苏醒时间、谵妄率、应激状态、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苏醒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室时,两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躁动、寒战、感染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8.15%,对照组满意度为85.19%,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恢复期综合保温能够提高老年全麻患者的苏醒质量并能减轻应激反应,减少血压、体温等波动,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使患者低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红外辐射加温对全麻患者术中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瑞乐 《临床医学》2006,26(5):60-61
目的研究红外辐射加温对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温维护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中对患者进行加温和不加温,观察患者术中体温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体温较术前降低1.2℃,实验组术后体温较术前降低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血小板、PT系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辐射加温是一种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术中保温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复苏过程中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0 年 6 月-2022 年 6 月)收治 600 例全麻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实施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0 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在麻醉苏醒初期、末期、苏醒后 6h、苏醒后 12h 时的躁动及尿 路刺激征评分,不良情绪评分与生命体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苏醒末期、苏醒后 5h 时两组较苏醒初期均显著的提升,研究 组躁动及尿路刺激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拔尿管后不良情绪评分较拔尿管前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 研究组在尿管拔除后与拔除前生命体征并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组在尿管拔除后与拔除前生命体征波动大于研究组 (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能够减轻 患者在复苏过程中的躁动与尿路刺激征,减轻尿管拔除前、后的生命体征波动,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06-307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老年手术患者并不适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加温后液体复苏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情严重且复杂的多发伤患者常需紧急手术止血和容量复苏,但仍有一定的死亡率发生.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有很多,而低体温已被认为是严重创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尤其在冬季,创伤手术患者更容易发生低体温,而及时有效的保温措施在紧急抢救此类患者中常容易被忽视.笔者对一些严重创伤失血手术患者在进行容量复苏时给予加温处理,以防止其体温的下降,并对其预后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麻醉复苏室中妇科全麻患者术后的观察和康复护理.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麻醉复苏室留室时间.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输液加温对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保温组(A组)44例,室温调节至23℃,非手术部位用不同形状棉毯保护,腹腔冲洗液加温至37℃;输液加温组(B组)43例,在常规保温基础上+电子加温仪加温静脉输入液体(37℃).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即刻,切皮时,切皮后30、60、90、120、150和18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体温变化,记录麻醉苏醒期的苏醒时间,寒战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切皮和切皮后各时间点,A组患者的体温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5),寒战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身麻醉下开腹手术患者采取输液加温措施可维持患者术中的体温稳定,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麻患者术中应用多模式保温干预对术中体温及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将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依照密封信封法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手术期间给予常规保温处理;观察组给予多模式保温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观察拔管时间、麻醉完全清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以及寒战、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比较术前及术后60 min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60 min(T1)、术毕(T2)、离开PACU前5 min(T3)时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3的体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3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麻醉完全清醒时间及PA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寒战、SSI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60 min的定向力、短时记忆力、回忆能力、计算能力、语言和模仿能力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0 min的上述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和观察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保温处理应用于全麻手术患者,可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手术患者病情急、复杂,休克患者多,输入液体种类多,输入量非常大,不良反应比较复杂[1],寒战就是经常遇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围手术期寒战的发生率为5%~65%,寒战可使机体代谢率显著升高,耗氧量增加(可达静息时的2~5倍),同时二氧化碳和乳酸生成量增多,需要机体通过加强呼吸和心脏做功来代偿,从而加重心肺负荷,在危重患者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静脉加温仪结合舒适干预对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92例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术中静脉加温仪及舒适干预;比较两组体温变化[记录入室后5 min(T1)、术中30 m...  相似文献   

19.
全麻手术的刺激容易引起患者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缩短复苏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全体外科护士共同的目标。做好细节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可以使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需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采用Ortho PAT1050型自体血回收机,记录术中术后的伤口引流量,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和生化全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下降,且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表明各项指标均可迅速地恢复原有水平。结果,50例患者术中术后总出血量33258 ml,回收15800 ml,平均每例回收316 ml,所有回收的洗涤红细胞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护理操作过程中未发生一例血液污染现象。50例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未见回输血不良反应。认为在当前血源紧张的情况下,在脊柱手术这样的大手术,术中术后采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术后出血进行回收然后回输,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