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0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检查,把原始图像传送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脑血管成像技术,部分病例同DS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8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检出动脉瘤患者50例,动脉硬化、狭窄20例,正常10例。MSCTA表现与手术、DSA结果完全吻合。结论:MSCTA能清晰的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部位、瘤体、瘤颈以及与载瘤动脉邻近血管的关系,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对5mm以上的动脉瘤能完全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作用,并可作为术后随诊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1-3672
分析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彩色多普勒成像及MSCTA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M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为84.78%(78/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54.35%(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5,P0.05)。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能有效、准确评估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头颈部CTA检查在脑梗死血管狭窄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脑梗死血管狭窄病患60例,将所选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利用头颈部CTA进行诊断,对照组病患则采用普通头颈部CT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程度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病患检查出患者血管狭窄出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头颈部CTA对脑梗死血管狭窄患者检查,可以提高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最及时的治疗,应当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河南省鄢陵县人民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非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狭窄情况及斑块检出率、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总狭窄率81.25%(52/64)高于对照组41.94%(26/62),且其中轻度狭窄率、中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总检出率72.93%(194/266)高于对照组51.85%(56/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颈内动脉、左颈内动脉、右颈动脉、左颈动脉斑块分布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做出有效评估,可明显提升颈动脉斑块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收治的75例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脑血管狭窄患者,分别对以上患者做CTA及MRA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RA联合CTA检查准确率高于单一MRA检查或CTA检查(P<0.05),MRA检查与CTA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准确率高,且花费小、无创伤,可以作为脑血管狭窄诊断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疑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实时三维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80例检查中发现动脉狭窄20例,动脉变异23例,烟雾病7例,动静脉畸形10例,动脉瘤20例。螺旋CT脑血管成像(SCTA)能很好显示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近端大分支,能很好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也能很好显示动静脉畸形的畸形血管团,以及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80例中颅底Willis环都显示清晰。结论:25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是一种最佳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此种方法快速、无创,能为临床的治疗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实施检查,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病例选择的时间范围,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进行诊断,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该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颈动脉狭窄情况主要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获取相关数据后,对其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分型,发现对照组人员在上述分型中的人数分别为,25例、4例、1例,后两种类型均为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3.33%、13.33%、3.33%;观察组的分型人数分别为5例、11例、6例、4例、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36.67%、20.00%、13.33%、13.33%,将两组人员所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除无狭窄情况外,其余分型中观察组人员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临床综合诊断明确对照组中共发现16处斑块,而观察组中具有64处斑块。通过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方式进行诊断,检出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2014年3月到2015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分别对两种方法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88例患者中,颈动脉轻度下患者26例,中度狭窄患者42例,重度狭窄患者20例,以之为标准,CT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总的符合率分别为93.19%和88.6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6层螺旋CT可以对颈动脉狭窄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诊断准确率高,但其对溃疡灶的诊断缺乏灵敏度,可以与超声检查相结合,提高诊断效果,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治疗、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256层螺旋CT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端CT,检查时间短,每圈扫描只需0.27s即可得256层图像,图像精度高,可精确显示人体细小的结构和各种病灶。因其安全程度高、放射剂量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CT造影的检查。我院2012年4月-2012年7月采有25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560例,检查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熟练地操作、有效的沟通和指导及患者配合,取得了满意的检查效果。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被称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该疾病是一种血管异常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发病原因可能与高血压、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有关[1]。随着多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的提高、探测器宽度的增加,图像数据采集时间明显缩短,CT头颈部动脉成像(CTA,angiography)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2-4]。本研究旨在探讨256层螺旋CT头颈部CTA对椎基底动脉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A一站式扫描评估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全脑灌注成像.选取动脉期数据重建脑动脉三维和二维图像,观察脑动脉狭窄、闭塞情况.分别取脑梗死灶中央区、周边区及对侧相应脑白质;病变侧正常脑白质与健侧对应部位脑白质作为兴趣区,测量CBV、CBF、MTT和TTP,比较病变侧及健侧测量值.结果 29例患者梗死区供血血管狭窄、闭塞和分支减少26例.梗死中央区TTP和MTT明显延长,CBV和CBF明显下降.与对侧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周边区TTP和MTT延长,CBV增高,CBF下降.与对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测量患侧正常脑白质和健侧对应脑白质的CBV、CBF、TTP和MTT的值,CBV、CBF增高,MTT缩短,数据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联合CTA一站式扫描方法简便,能较全面显示血管形态与脑组织微循环状态,对脑组织存活状态的定性敏感性高,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颈部CTA在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脑梗死发生部位将所有患者血管分为梗死侧组和非梗死侧组;观察颈动脉斑块发生部位、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MRI显示单侧梗死灶39例,双侧梗死灶6...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头颈部动脉C T 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均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以及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检查结果.结果:所选100例疑似患者中,D S ...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患者,借助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设为观察组,以患者后续治疗资料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检出率为96.67%(145/150),较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215),观察组混合斑、软斑、硬斑检出42例、49例、52例,正确率为98.62%(143/145),较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193)。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可敏锐完成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检查、诊断,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6层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7年11月的8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256层CT诊断,分析肺结节图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结节的肺结节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水平均低于炎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的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水平均高于炎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的肺结节血流量低于炎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的强化值、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肺结节采用256层CT诊断,有助于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可作为评价疾病进展及其治疗效果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程度准确率。方法 选取收治的170例脑梗死患者,均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查诊断血管狭窄、侧支循环检出、侧支循环等级情况。结果 170例脑梗死患者显示出1082条血管,以DSA检查为“金标准”,CTA检查与DSA检查符合率为82.72%,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43,95CI:0.709~0.777,P0.001);CTA检查灵敏性为88.89%、特异性为90.32%、准确性为89.41%,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76,95CI:0.626~0.926,P0.001);170例脑梗死患者颅内1532条侧支动脉,CTA检查与DSA检查侧支循环等级符合率为97.85%,CTA检查与DSA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06,95CI:0.867~0.944,P0.001)。结论 头颈部动脉CTA检查脑梗死可有效鉴别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等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22例初诊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结果:检查后,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阳性例数要多于冠状动脉造影,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准确率更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诊断提供了较好的帮助,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都较高,但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更快速的检查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为诊断提供了更好的帮助,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检查方式,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与多层螺旋CT检查征象结果、CT重建图像及薄层肺部扫描征象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手术病理结果及多层螺旋CT征象检查中管壁增厚、腔内外病变、阻塞性病变、转移性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出率(95.92%)与手术病理(10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临床肺癌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35例疑似冠心病者行MSCT和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按照4级分法分段评价MSCT冠脉图像的质量,对比分析其诊断各类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根据图像显示粥样硬化斑块的CT值判定斑块性质,并总结斑块性质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本组291支冠脉中242支(83.2%)可评价,其中11例(31.4%)所有冠脉均可评价。MSCT检测冠脉狭窄≥50%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83.8%,阴性预测值为98.0%;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狭窄程度之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较低,与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钙化斑块与混合斑块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冠脉成像在显像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判断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助于提高冠脉成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低剂量头颈部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87例,均经DSA明确诊断;并在治疗前接受低剂量头颈部CTA检查,观察并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87例DSA明确颅内动脉瘤35例(40.23%),动脉狭窄35例(40.23%),动静脉畸形11例(12.64%),其他6例(6.90%);CTA扫查结果与DSA相符77例(88.51%),不相符10例(11.49%)。结论:利用低剂量头颈部CTA检查头颈部血管病变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