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Rouviere沟引导定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定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定位,研究组予以Rouviere沟引导定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免疫功能、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O、ET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viere沟引导定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定位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血清脂肪酶(LPS)、前白蛋白(PA)、抵抗素(resistin)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干预基础上研究组采取生长抑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肛门初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清LPS、PA、抵抗素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肛门初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TBIL、AST及AL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但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S、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A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LPS、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胆囊炎,可缩短患者机体功能康复及住院时间,减轻对肝功能的损害,降低LPS、抵抗素等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给予不同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术后镇痛率有显著差异(P 0. 05);研究组切口美观评分和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胆囊结石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高,且能够缓解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方法:将65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0.5、4、8、12、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12 h、3 d、7 d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 d、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12 h的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疼痛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1. 32±4. 25) h,低于对照组(26. 85±6. 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其疼痛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就诊的胆结石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小切口切除术)与观察组40例(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肝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高于术前,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ALP水平比对照组高,ALT、AST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比对照组(20.00%,8/40)低(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小,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3d时血清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 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对应激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开腹手术)与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应激反应(CRP、Glu、Cor)、肝功能(ALT、AST、TBIL)。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RP、Glu、Cor等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程度低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吴伟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8):889-890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138例胆囊疾病患者(76例胆囊息肉,35例胆囊结石,27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使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完成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138例均用经脐入路单孔法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40 min。术后4~6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痛苦小,康复快。结论 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腹部无疤痕的效果。现阶段筛选合适的病例开展经脐入路腹壁无疤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56-957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悬吊式与完全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7月本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完全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行悬吊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建光  郑昊  周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59-475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0-2011-01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完成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共完成1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因操作困难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6~130(68±25)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3~4 d出院。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化,减少切口感染概率,但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胆囊结石2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5例.结果 4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10~15 mL,平均11 mL.术后12 h下床活动,1 d后开始进食.术后2、3 d均康复出院.病理证实均为胆囊良性病变.术后随访1~3个月,45例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等,脐部瘢痕隐蔽,不易发觉,美容效果理想.结论 选择合适的胆囊疾病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观效果更佳,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无瘢痕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上饶肿瘤医院3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成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时间43min;3例因暴露困难中转4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术后3d出现胆囊窝积液,行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术治愈。术后随访2周~1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脐部切口隐藏脐凹,无可视瘢痕。结论:术前术中严格掌握适应证,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医师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美观等优点,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2009-03-2009-12为89例患有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进行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通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及完善的术后指导,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结果 89例患者手术及围手术期护理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金浩生  简志祥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1997-1998
目的:探讨运用X-cone单孔器械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期间54例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例均运用X-cone单孔腹腔镜器械经脐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因胆囊炎症严重,解剖不清,改为二孔法腹腔镜手术,其他均手术成功,成功率96.3%.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30±14) (20 ~ 58) min,出血5 ~50 mL,平均10.6 mL.术后次日恢复流汁饮食,住院时间3~4 d.随访至今,1例患者切口液化,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无瘢痕效果十分满意.结论:运用X-cone单孔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同样的手术安全性,更具有突出的切口美容效果,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同时患者住院费用低,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无疤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无疤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手术均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法完成.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45±5)min.术后1~3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结论 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并可达到体表"无疤痕"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将46例施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设为实验组,另将43例由同组手术医师同期施行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30 d瘢痕可见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0 d瘢痕可见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切口疝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的优势,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00例既往化疗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研究组在化疗前接受氨磷汀单药治疗,对照组自化疗开始进行7 d的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化疗前1天、化疗第10天复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指标检测肝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损害发生12例(24.0%),对照组则为28例(5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0.001)。患者化疗后10 d研究组、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3),而化疗后两组ALP、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7,P=0.248)。结论化疗前使用氨磷汀,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提高化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术后40d内肝功能恢复情况,明确肝功能指标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肝移植受者术前、术中1、2、3、4、5h和术后2、5、10、20、30、40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阐明其变化规律。结果 136例肝移植受者ALT、AST术中骤高,术后10d左右降低至正常值附近;TBA、TBIL、DBIL术后40d内逐渐下降至正常值附近;胆碱脂酶在术中变化不明显,维持在较低水平,在30d至40d上升到正常值范围下限。136例肝移植受者中62例原发病为肝硬化和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规律与上述变化基本相同,而原发病为慢性重型肝炎的26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长。结论 ALT、AST、TBA是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ChE、TBIL、DBIL是肝移植后肝功能恢复的远期指标;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较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