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艾滋病影响农村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自尊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和自尊现状,为向相关人群提供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河南、安徽农村地区194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和自尊量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儿童主观生活质量的认知成分得分为(90.48±14.42)分,其中家庭生活维度相对得分最低,仅为(17.92±3.78)分。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父母/自身为HIV感染者)的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均低于普通家庭儿童,接受非政府组织心理干预较少和较多的儿童及"阳光家庭"中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尊量表普遍得分较低,初中及以上学生平均得分低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家庭生活满意度及自尊水平较低。需要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支持,减轻其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接纳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
分析重庆市某区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重庆某区3 691名青春期留守儿童,采用“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和自编“儿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生活质量总分(141.74± 18.09)高于女生(140.47± 17.99),非住校生生活质量总分(142.24±18.35)高于住校生(138.01±16.91),小学生生活质量总分(143.81±18.65)高于初中生(138.06±16.84);与父母联系频率、教养方式、学习成绩、好朋友数量等4个因素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留守类型、监护人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等3个因素对留守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和部分维度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教养方式、好朋友数量、学段、学习成绩、与父母联系频率、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和留守类型(P值均<0.05).结论 大力发展经济、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加强亲子关系是提高和改善青春期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了解遵义市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影响中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为降低相关人群的社交焦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遵义地区232名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和1640名普通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社交焦虑倾向检出率为67.67%,普通中学生检出率为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8.07,P<0.01).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社交焦虑总分(22.74±4.57)高于普通中学生(15.83±3.11);女生(26.58±2.62)高于男生(18.91±2.35);独生子女(24.62±2.50)高于非独生子女(22.26±4.48);住校学生(23.29±4.44)高于非住校学生(20.52士4.48);父母不在家(23.94±4.39)高于父母在家的中学生(21.83±4.53);同学关系越好,社交焦虑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童、住校、父母不在家以及同学关系差均是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产生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结论 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社交焦虑现状堪忧,亟需引起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正确疏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父母压力和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对改善家庭困境及患儿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对ASD患儿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不同性别患儿父母在接受度、要求、角色限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龄期患儿父母在注意缺陷/多动、适应性、心境、接受度、要求、依恋以及压力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在多个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学龄前患儿父母的问题解决能力强于学龄期患儿父母(P0.05);较高收入组在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体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较低收入组(P0.01);3)父母压力与父母亲受教育年限及家庭收入呈负相关,与患儿年龄及家庭功能量表的得分呈正相关;父母压力主要受母亲受教育年限、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以及总体功能影响。结论家庭在养育ASD患儿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养育男性患儿承受的压力更大,同时家庭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母压力及家庭功能;并且家庭功能越差父母承受的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5.
了解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04名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和1 917名非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除学业满意度外的各维度、积极情感得分均低于非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消极情感得分高于非受艾该病影响中学生(P值均<0.05).在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中,生活满意度分量表除学业满意度外,其余维度上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5),快乐感量表的消极情感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P<0.05);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积极、肖极情感在各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住校学生的友谊、自由满意度得分均高于住校生,消极情感低于住校生(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照顾者、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患病情况、言语中伤(P值均<0.05).结论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应正确合理地关怀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云南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用PedsQLTM4.0量表评价115名8~17岁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用SF-36量表评价儿童抚养人生活质量,同时调查可能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抚养模式、儿童自尊等情况。【结果】儿童自我评价生活质量总分为(73.39±13.35)分(满分100分),其中身体健康领域得分较高,平均为(80.77±17.07)分;而心理健康得分较低,平均为(72.78±13.47)分,特别是学习功能平均得分仅为(68.52±16.1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致孤类型、抚养人与儿童关系、抚养人陪护儿童时间、儿童是否知晓父母艾滋病感染状态、抚养人生活质量以及儿童自尊。【结论】应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开展科学的干预活动,提高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石倩  王莉  王芳芳  郑建中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573-1576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对儿童学习成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山西省太原市5所小学三年级学生1 582人,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山西省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和9.4%,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4.4%和12.2%)高于女童(8.5%和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儿童学习成绩总分[(188.95 ±10.76)分]高于肥胖儿童[(186.56±9.83)分],正常儿童心理健康总得分[(466.83±52.07)分]亦高于肥胖儿童[(453.25±56.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学习维度得分、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儿童学习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性别、儿童体质重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肥胖对儿童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窦东梅  王艳梅  李博 《中国校医》2012,26(9):657-658
目的探索结对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模式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河南省某艾滋病重点村确定60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OVC),同时选择60名一般农村儿童作对照,志愿者与OVC 1∶4结成对子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分别于教育辅导前后调查其艾滋病知识、态度、家庭防护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价实施效果。结果健教前,2组艾滋病知识、态度、家庭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一致。结对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后,OVC的知识、态度、家庭防护知识得分提高,与对照比较得分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辅导前,OVC与一般农村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VC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2方面与自我满意度3者得分比一般农村儿童低;心理支持后,OVC生活质量社会心理相关维度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负性情绪4个维度得分改善(P<0.05),心理健康得分提高(P<0.05)。结论结对展开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模式具有一定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研究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所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生命质量在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维度方面的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3.40±16.12)分、(57.63±10.67)分、(51.86±16.49)分、(55.43±21.83)分、(58.01±19.93)分、(55.27±11.63)分。父母感情好、民主型教养,生命质量得分高(P0.05);父亲学历高,环境、社会支持得分更高(B=-1.029,P=0.004;B=1.055,P=0.003);母亲学历高,行为维度和总分更高(B=0.901,P=0.001;B=0.558,P=0.003);家庭年收入高,心理、社会支持得分更高(B=0.587,P0.001;B=0.592,P=0.041);年龄高,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维度和总分更高(P0.05);男生行为得分高(B=-4.128,P 0.001),社会支持得分低(B=2.521,P=0.001);城市学生环境得分低(t=-2.783,P=0.005),社会支持得分高(B=-2.055,P=0.019)。结论大学生生命质量受性别、年龄、父母学历、父母关系、教养方式等影响,父母须加强亲子沟通,关注子女成长,合理解决家庭矛盾,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以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济宁农村地区出生缺陷患儿致家庭负担的情况.方法 对济宁农村地区153名出生缺陷患儿家庭进行一般调查,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调查,对出生缺陷患儿致家庭负担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所有家庭用于对患儿的医疗支出均超过家庭收入的70%以上,不少患儿的医疗支出甚至超过家庭收入;出生缺陷患儿家庭成员在SCL-90量表的所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普通农村人口,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患儿家庭成员在GQOLI量表的总分及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4个方面得分均低于普通农村人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缺陷患儿给农村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更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宏  李建桥  吴瑞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6-1338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2016年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并接受治疗的28例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EF)、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析AIDS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评分(63.57±12.71)分,社会支持评分(30.14±2.88)分,焦虑评分(66.14±5.99)分,抑郁评分(70.75±5.49)分;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女性低于男性,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服药时间与生存质量总分无相关性(均P0.05);患者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且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支持总分与心理领域得分均呈正相关(rs=0.388~0.696,P0.05);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生存质量量表各领域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s=-0.629~-0.416,P0.05)。结论 28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AID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强社会支持,不断提高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整群抽取合肥市蜀山区25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患者在SF-36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与健康人群在躯体功能(PF)、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等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29.04±6.96,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P0.05),其中客观支持得分5.24±2.52,主观支持17.80±3.91,对支持的利用度6.00±2.33。情感职能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躯体功能与支持利用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人口学特征、疾病及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改善社会支持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了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促进该地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新疆喀什地区2 248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24名为留守儿童.结果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80.52±10.23)分,非留守儿童为(85.51±1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00,P<0.01);男生心理弹性各因子得分与女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父母外出情况的留守儿童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及量表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与孤独感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因子中情绪控制、积极认识和家庭支持能显著预测儿童的孤独感,解释孤独感65.01%的变异量.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存在密切联系,改善儿童的心理弹性将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了解家长抚养方式、家庭环境等对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明确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行为及影响行为因素的差异.方法 对哈尔滨市幼儿园头胎儿童(二胎已生育家庭)与独生儿童(同性别、同班级、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3个月的独生儿童1∶1配对)共156对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父母抚养行为问卷(CRPR)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结果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心理行为总分分别为(17.88±5.93)(19.13±6.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两组家长焦虑、抑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51,0.40,P值均>0.05).在抚养方式上,头胎儿童父母的接纳和鼓励成就得分高于独生儿童父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12,P值均<0.05);在家庭功能方面,两组家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得分与家长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家长抚养方式及家庭功能有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头胎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同胞关系影响(B=8.74),独生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受家庭角色功能影响(B=1.27).结论 头胎儿童与独生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没有差别,但和谐的同胞关系、家长良好的情绪、适宜的抚养方式和健全的家庭功能可以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支持系统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2—5月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与睡眠质量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及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9.61±3.96)分,而睡眠质量总得分≥5分的血液透析患者395例(94.95%)。而各因子得分情况为主观睡眠质量(1.33±0.77)分,睡眠潜伏期(1.46±1.03)分,睡眠持续性(1.08±1.01)分,习惯性睡眠效率(2.63±0.93)分,睡眠紊乱(1.14±0.58)分,使用催眠药物(0.57±0.05)分,日间功能紊乱(1.40±0.97)分。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平均得分为(7.95±2.68)分,而家庭功能良好的血液透析患者312例(75.00%),家庭功能中度障碍的血液透析患者72例(17.31%),家庭功能重度障碍的血液透析患者为32例(7.69%)。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7.54±8.03)分,客观支持平均得分为(8.61±2.95)分,主观支持平均得分为(21.96±5.29)分,支持利用度平均得分(6.96±2.10)分。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关怀度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紊乱及白天功能均呈负相关(均P0.05)。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睡眠因子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PSQI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要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就应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家庭关怀度。  相似文献   

17.
了解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性,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城市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5 38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调查,筛选出1 473名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7.58,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女生高于男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 0.15,P值均<0.05).多元回归显示,心理韧性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学校与社会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围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与家庭关怀度、焦虑及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469名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6.58±2.34)分,存在睡眠障碍者占37.31%;围绝经期女性家庭关怀度总分(6.75±1.99)分,处于中度障碍水平,严重障碍者占8.53%;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总分为(31.64±4.14)分,抑郁总分为(35.49±4.12)分,两者与国内常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各维度及总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5);围绝经期女性PSQI总分与家庭关怀度总分呈负相关(P0.05),即家庭功能良好者,睡眠质量高。结论长春市围绝经期女性总体睡眠质量一般,家庭关怀度处于中度障碍水平,存在明显焦虑及抑郁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可通过合理运动、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培养睡眠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家庭成员多给予围绝经期女性关心和照护,提高家庭关怀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消除围绝经期女性焦虑及抑郁,促进围绝经期女性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温州市外来儿童的生活质量,为改善外来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外来儿童888人,本地儿童829人,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外来儿童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和生活环境四个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1.860±4.760、40.460±5.558、38.350±6.427和15.720±3.326,生活质量总分为129.700±16.392;与本地儿童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来儿童生活质量总分和各方面得分均低于本地儿童。外来儿童与本地儿童在家庭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儿童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和社会适应性都明显不如本地儿童,生活质量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了解某市阅读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市城乡共6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3 673名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诊断标准筛选出阅读障碍儿童、分析阅读障碍及非阅读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状况差异.结果 共筛检出阅读障碍儿童119名(3.24%).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儿童阅读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77,11.75,18.50,9.79,P值均<0.05).阅读障碍儿童总体生活质量中等以下所占比例为30.3%;非阅读障碍儿童生活质量为中等以下所占比例为16.7%.阅读障碍儿童和非阅读障碍儿童在生活质量总分(134.54±30.88) (143.49±32.53)、社会心理功能总分(2.71±0.84)(2.92±0.81)、生理心理健康总分(2.83±0.90)(3.06±0.87)、生活质量满意度总分(2.95±0.87)(3.14±0.87)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9,-5.48,-5.44,-4.50,P值均<0.01),阅读障碍儿童各维度得分低于非阅读障碍儿童.结论 阅读障碍儿童总体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引起各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