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14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28例作为正常组。比较2组阴道菌群分布、微生态情况及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分析不同阴道微生态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乳酸杆菌占比低于正常组,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比高于正常组(P<0.05,P<0.01);观察组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球菌及其他占比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阴道菌群密度、多样性为Ⅰ、Ⅳ级者明显多于正常组,Ⅱ、Ⅲ级者少于正常组,pH值高于正常组(P<0.01)。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阴道微生态失调孕妇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孕妇(P<0.05)。结论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失衡、pH值增加,且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580例妊娠晚期孕妇行常规产前阴道菌群检查,按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382例)和阳性组(198例),并将阳性组患者根据有无自觉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12例)和有症状组(86例),对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阴性组比较,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新生儿感染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组与阴性组比较,产褥期感染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阴道菌群失衡紊乱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尤其是有症状的阴道菌群失衡紊乱孕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变化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孕妇的妊娠期临床资料,其中150例早产(妊娠满28周但不足37周时分娩)孕妇为早产组,150例足月生产(妊娠满37周后分娩)孕妇为足月组,比较两组孕妇阴道微生态情况及需氧菌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生率等,分析阴道微生态变化对早产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足月组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正常率均高于早产组,AV、BV、VVC和阴道微生态失衡发生率均低于早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过氧化氢阳性率明显低于足月组,唾液酸酶、乙酰氨基己糖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及白细胞脂酶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和阴道微生态失衡是早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及阴道微生态失衡预测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均>80.00%。结论妊娠期孕妇阴道微生态变化与早产密切相关,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优势菌和阴道微生态失衡对早产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纠正未足月孕妇阴道微生态环境对预防胎膜早破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出足月前妊娠期阴道微生态失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应用定君生治疗,对照组60例未用药物干预。结果观察组阴道pH均4.5,乳酸杆菌阳性率75%,阴道清洁度95%,转为正常总有效率95%。胎膜早破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能够有效预防未足月孕妇出现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阴道微生物菌落的影响及乳酸杆菌干预作用。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6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医院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3个月使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干预3个疗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对比两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乳酸杆菌检出率、pH值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阴道菌群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pH值及乳酸杆菌数量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均较术后2个月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微生态失衡率(37.50%)、阴道pH值(4.81±0.26)均低于对照组[70.00%和(5.1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97.50%)、FSFI评分[(81.14±1.75)分]高于对照组[57.50%和(75.34±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能影响女性阴道微生态菌落,术后2个月微生态环境较差,应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可改善阴道微生态与性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在结肠癌根治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给予免疫微生态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术后7 d时,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目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进行肠道准备有助于增加益生菌、控制致病菌,促进机体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在结肠癌根治术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阴道菌群的分布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正常孕中期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阴道菌群的分布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孕妇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率以及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阴道菌群多样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阴道菌群密集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阴道pH值与正常孕妇区别不大,但是其整体阴道菌群多样性以及阴道菌群密集度相比正常孕妇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以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出率要远远高于正常孕妇,所以需要对这些方面多加关注,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期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对孕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观察不同妊娠时期各项凝血指标,包括妊娠早期(妊娠短于12周)、妊娠中期(妊娠13~28周)、妊娠晚期(妊娠29周以上)和产后,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的育龄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APTT、PT、TT、FIB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孕妇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妊娠中期、晚期、产后PT、TT值均高于对照组,妊娠中期、晚期FI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大量出血孕妇APTT、PT、TT值均显著高于少量出血者(P<0.05),FIB值显著低于少量出血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PTT、PT、FIB是预测产后出血的独立因素。结论在产前对孕产进行APTT、PT、TT、FIB检测,可有效预测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凝血异常,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厚街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东莞市厚街地区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分为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选择非孕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早期妊娠组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高于对照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妊娠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妊娠中、晚期时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需要在临床中以及时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利托君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微生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遴选本院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进行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利托君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宫缩抑制时间、孕周延长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 80.00%),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宫缩抑制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短/更少,孕周延长时间较对照组更长,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各指标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类杆菌与乳酸杆菌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而真菌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8.00%vs 30.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利托君可有效延长孕周,抑制宫缩,调节阴道微生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疗效显著,值得在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治疗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女性患者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类型,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盐水湿片法和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2 597例门诊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并将患者根据就诊情况分为妊娠组、产后42 d组、妇科体检组、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分析各组的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盐水湿片法比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少检出851例异常者,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判断优于盐水湿片法(χ^2=283.412,P=0.000)。妊娠组、产后42d组、妇科体检组、有症状求诊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均高于妇科体检组(P<0.001),妇科肿瘤组与妇科体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肿瘤组、有症状求诊组和妇科体检组阴道微生态失调主要表现为菌群正常、功能下降;妊娠组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产后42 d组阴道菌群异常,革兰阳性球菌为优势菌(检出率最高),且菌群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滴虫性阴道炎(TV)主要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更易发生在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BV)易发生在有症状求诊组,其次为妇科肿瘤组、妊娠组,妇科体检组BV发病率低,但BV中间型占比高于其他各组。结论阴道微生态类型在不同女性人群中差异明显,全面、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阴道微生态特点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31-932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产前出血,会引发自身及婴儿多种并发症,提高发生率,妊娠结局较差,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锌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患儿的腹泻停止时间、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白介素8(IL-8)、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肠球菌、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类杆菌数量及血清IL-6、IL-8、NO和SOD等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肠球菌和肠杆菌等菌群数量及血清IL-6、IL-8和NO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类杆菌等菌群数量及SO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以上各指标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有效调节患儿的肠道菌群平衡,下调炎症刺激因子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75-4476
探讨孕妇在产前门诊中接受产前保健知识程度对妊娠结局影响。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产前门诊中登记孕妇9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整个孕期自主接受产前保健程度(包括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总次数)分为观察组(≥6次)和对照组(6次),对两组孕妇进行随访,比较妊娠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观察组孕妇早产、过期妊娠、产后出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加强产前保健知识宣讲,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妊娠和分娩安全性,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左心结构和功能随孕周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经我院定期产前检查诊断的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20例(病例组)和正常双胎妊娠孕妇50例(对照组),均于妊娠早中期(孕11~14周)、妊娠中期(孕21~26周)及妊娠晚期(孕28~34周)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和成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病例组孕妇的左心结构和功能进行纵向研究,并与对照组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孕妇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大,其中病例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在妊娠中晚期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均随孕周增长而升高,但病例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孕周增加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妊娠早中期LVEF低,妊娠中期Tei指数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胎妊娠并发症孕妇左房舒张、收缩末期内径随孕周增大而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率随孕周增大未出现正常适应性改变,妊娠早中期即表现为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增高、LVEF降低,妊娠中期心脏整体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孕妇妊娠早、中、晚期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 C)参考范围。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分析测定200例对照组女性(20~35岁),249例正常孕妇(20~35岁)妊娠早、中、晚期血清Cys C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 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四组Cys C参考范围分别为0.46~0.95,0.45~0.85,0.52~0.90和0.75~1.48 mg/L,各组中位水平分别为0.56,0.58,0.62和0.9 mg/L,早期组、中期组与对照组中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2.565,2.246,均P>0.05),对照组、早期、中期与晚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q=5.346,6.070,5.766,均P<0.05)。结论 妊娠晚期血清Cys C水平升高,孕妇血清CysC参考范围应按照妊娠时间划分,有利于提高其临床价值和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妊娠早中期进行孕期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的产前指导对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组为妊娠早中期参加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的产前课程,并在2019年10月31日前分娩单胎活产新生儿的孕妇;对照组为2018年同样时间段分娩单胎活产新生儿的孕妇,并在妊娠中晚期参加以上课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为3.6%,而对照组为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对于高龄孕妇,观察组与对照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分别为5.2%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控制年龄因素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结论 :妊娠早中期进行孕期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的产前教育,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状况,为孕妇产后恢复阴道微生态提供重要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武汉市江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12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验组)与12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产后阴道微生态状况,比较两组间阴道微生态形态学(阴道优势菌、阴道菌群密集度、阴道菌群多样性、阴道清洁度、Donders评分、其他病原微生物及Nugent评分等)与功能学(阴道pH值、过氧化氢、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差异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后阴道优势菌以革兰阳性球菌(48.44%)和革兰阴性杆菌(34.38%)为主,对照组以革兰阳性杆菌(88.33%)为主,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菌群密集度较低,以Ⅰ级和Ⅱ级为主,而对照组密集度则以Ⅲ级和Ⅳ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菌群构成及多样性也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阴道清洁度较差,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阴道病原菌感染率为91.41%,以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患者居多,其中有症状者为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实验组过氧化氢、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阴道菌群较健康孕妇有明显异常,阴道微生态失衡,需恢复正常阴道微生态,减少阴道病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和喂养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早产儿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在生后3d、1周及2周龄时分别留取早产儿大便标本,同时记录喂养症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结果研究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4例(13.3%),对照组为12例(4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5)。研究组在1周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7.84±0.35,8.52±0.23,对照组分别为6.39±0.53,7.01±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24)。研究组在2周时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8.62±0.28,9.45±0.64,对照组分别为7.34±0.59,7.85±0.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07)。结论早期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住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未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早产儿,同时肠道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高于未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早产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该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状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常规孕检的5505例孕妇纳入研究.根据孕期将纳入研究的孕妇分为早期妊娠组3101例、中期妊娠组2278例、晚期妊娠组126例.对3组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甲状腺激素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进行比较.此外,分析孕妇甲状腺功能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中期妊娠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高于早期妊娠组和晚期妊娠组(P<0.05).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依次升高,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妊娠组、中期妊娠组、晚期妊娠组A-TG阳性率依次降低,而TPOAb阳性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P<0.05).结论 该地区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