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面二胎政策放开后北京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进行比较,探讨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中理想孩子数量为2个的比例更高,在一孩生育时独生子女表现出更明显的性别倾向;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在一孩生育时更有性别倾向(OR=1.92,95%CI:1.25~2.97),研究生及以上(OR=1.94,95%CI:1.05~3.58)、家庭情况较差(OR=1.67,95%CI:1.10~2.54)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要男孩。结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理想生育数量、性别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市出生日期在1980年1月1日—1990年1月1日(以下简称"80后")的已婚育职业群体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整群抽样方法对银川市5家事业单位和5家企业单位中"80后"在职人员进行调查,以其中已婚育的768人作为对象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理想子女数与实际生育子女数一致者为24.35%,子女性别构成一致的为33.46%,子女数量和性别构成均一致的只有17.45%;文化程度(OR=0.39,95%CI=0.22~0.71)、月经济收入(3 001~5 000元:OR=1.99,95%CI=1.13~3.47; 5 000元:OR=3.49,95%CI=1.73~7.04)、工作单位性质(OR=1.95,95%CI=1.14~3.34)是影响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银川市"80后"已婚育职业群体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存在差异性,表现为生育意愿生育行为;文化程度越低、月经济收入越高、企业单位的已婚育职业群体,其生育意愿越与实际生育行为符合,差异性越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保定市进城务工女性宫颈癌筛查参与意愿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干预措施,提高进城务工女性筛查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384名流动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其宫颈癌筛查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384名调查对象中,80.47%的女性表示参与宫颈癌筛查,19.53%的女性没有参与意愿。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进城打工时间、每天工作时间及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妇女年龄越大(OR=1.408,95%CI:1.018~1.948)、文化程度越高(OR=1.565,95%CI:1.144~2.142)、进城打工时间越长(OR=1.472,95%CI:1.093~1.982)、宫颈癌筛查知识知晓越多(OR=4.378,95%CI:1.939~9.886),筛查意愿越强,每天工作时间越长(OR=0.598,95%CI:0.409~0.874),筛查意愿越低。结论应以年轻女性、低文化程度、户籍为外地、进城打工时间短、每天工作时间长的流动妇女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孕妇妊娠意愿的家庭因素。方法:采用现况研究,对2017年7月~2018年4月在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孕妇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妊娠意愿量表两个部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妇女妊娠的意愿的家庭因素。结果:家庭因素中妇女为非独生子女(β=1.264,P=0.012)、伴侣妊娠意愿一般(β=1.341,P0.001)或强烈(β=3.863,P0.001)、与伴侣关系满意度评分6~8分(β=1.197,P=0.016)和9~10分(β=1.440,P=0.002)与孕妇妊娠意愿有较强关联。结论:家庭因素是影响妇女妊娠意愿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了解、引导改善妇女相关家庭因素,增强妇女妊娠意愿,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生育政策背景下常州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配额和方便抽样方式对常州市育龄妇女进行现况调查,共调查4500人,对4426人(98.4%)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理想子女数(1.41±0.637)个,现有子女数(1.01±0.685)。调整肯定不生的混杂因素,与41~49岁年龄组相比,≤25岁年龄组有生育计划OR=48.849,95%CI 14.336~166.453;26~30岁组OR=52.416,95%CI 16.152~170.100;31~35岁组OR=31.525,95%CI 9.657~102.910;36~40岁组OR=10.104,95%CI 2.771~36.842。与个体/私营企业雇员组相比,无业组有生育计划OR=2.126,95%CI 1.370~3.302;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组的OR=1.572,95%CI 1.056~2.338;个体户/私营企业主OR=1.902,95%CI 1.123~3.224。与现有1孩组相比,现无子女组有生育计划的OR=4.872,95%CI 3.198~7.423;现有2孩组OR=0.203,...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并分析其与生育成本和效用分析的关系,以期为“全面三孩”政策下推进和完善相应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已育一孩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问卷、生育成本和效用问卷进行调查;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433人调查对象中,79人(18.2%)有再生育意愿,88人(20.3%)没想好,266人(61.4%)无再生育意愿;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成本(OR=0.430,95%CI:0.186~0.995)、时间精力压力(OR=0.408,95%CI:0.194~0.856)、教育孩子压力(OR=0.520,95%CI:0.298~0.907)、教育优化效用(OR=2.346,95%CI:1.216~4.526)是再生育的影响因素;传承责任效用(OR=0.669,95%CI:0.478~0.937)是不再生育的影响因素。结论 “全面三孩”政策下上海市嘉定区育龄妇女的再生育意愿有所提升但仍处较低水平。应当出台更多配套激励与补贴政策,加强对公共教育投入,提供多样化托幼服务,从...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孕产保健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孕产保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根据"2015年北京市育龄妇女孕产卫生保健需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纳入人群的基本特征、孕产情况、孕产保健需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中,70.0%以上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近75%妇女有工作,50%以上妇女的家庭年收入10万元,≥35岁生育二孩的妇女比例超过25%,二孩意外妊娠比例约占40%。正妊娠二孩(OR=1.43,95%CI=1.00~2.04)、夫妻双方均是北京市户籍(OR=0.60,95%CI=0.40~0.89)和孕前有准备(OR=0.67,95%CI=0.47~0.97)的妇女更需要孕期的营养指导。家庭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OR=1.89,95%CI=1.28~2.78)、第一孩是男孩(OR=0.67,95%CI=0.47~0.96)和经历过人工流产(OR=1.68,95%CI=1.07~2.62)的妇女更需要产后处理两个孩子关系的指导。结论:未来需要特别关注高龄产妇生育安全和意外二孩妊娠。孕产妇对不同阶段孕产保健需求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和生物学因素与藏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医学院确诊的100例藏族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医院就诊的200例非宫颈癌患者为非宫颈癌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0例藏族宫颈癌患者HPV阳性84例,感染率84%;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HPV16型60例,占71.43%;HPV18型14例,占16.67%。200例非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感染者89例,阳性率44.50%;HPV高危型85例,占95.50%。单因素分析宫颈癌诱发与HPV感染、初潮年龄,月经持续时间、经期性行为、初次性行为年龄、初次生育年龄、生育次数、流产史、婚外性行为、避孕方式、外阴清洗和伴侣清洗与宫颈癌发生均有关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OR=5.92,95%CI:2.17,16.14)、月经持续时间(OR=5.62,95%CI:1.06,29.70)、经期性行为(OR=11.24,95%CI:4.16,30.38)、初次生育年龄(OR=3.78,95%CI:2.27,6.30)、流产史(OR=3.74,95%CI:1.34,10.44)、婚外性行为(OR=1.69,95%CI:1.06,2.68)、初次性行为年龄(OR=0.10,95%CI:0.03,0.30)、避孕方式(OR=0.17,95%CI:0.06,0.48)、外阴清洗(OR=0.27,95%CI:0.13,0.58)和伴侣清洗(OR=0.36,95%CI:0.17,0.80)与宫颈癌发生有关。结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导致藏族妇女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影响因素,早期筛查和行为学干预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初产妇的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1日—2019年12月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各社区建册的孕妇中,挑选已婚未育的初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基本资料、是否要二胎及影响原因等。分析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2份,初产妇的二孩生育意愿率偏低,为27.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35岁)妇女(OR=1.809,95%CI:1.017~3.219)、外地(OR=1.602,95%CI:1.247~2.059);高中及以下(OR=2.357,95%CI:1.500~3.704)、大专或本科(OR=2.448,95%CI:1.872~3.203);夫妇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OR=1.305,95%CI:1.007~1.692)更倾向于选择以后不愿意生二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愿意以后生二胎的原因中,56.78%因为经济成本受限,27.51%因为时间成本受限。结论二孩生育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研究制定配套的设施政策,才能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在消除无法观测变量的影响后,其养老意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文基于2008、2011、2014和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个人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因变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内生性,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PSM)进行验证。结果 自理能力(OR=1.597,95%CI:1.293~1.972)、配偶照料支持(OR=1.556,95%CI:1.187~2.039)和情感支持(OR=1.422,95%CI:1.182~1.711)、照料者态度(OR=1.91,95%CI:1.359~2.683)对老年人个人养老意愿有着显著影响;照料者态度(OR=1.933,95%CI:1.356~2.756)、配偶照料支持(OR=0.718,95%CI:0.539~0.957)和情感支持(OR=0.727,95%CI:0.601~0.879)是影响老人家庭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照料者态度(OR=0.001,95%CI:0~0.019)、子女照料支持(OR=0.071,95%CI:0.008~0.68)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生育妇女剖宫产现状,并探讨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剔除未生育的样本后,共计197 756名妇女纳入分析。结果:197 756名妇女中有剖宫产经历者占19.76%。剖宫产率随着年龄增大呈现"倒U型"特征,30~39岁的剖宫率达到峰值(48.55%)。社会人口学因素中,年龄越小、汉族、文化程度越高、城市、未就业和非农就业(相对于务农)妇女经历剖宫产的可能性越大;在婚育因素中,初婚年龄越小、初育年龄越大、孩次越小、生育意愿越强的妇女经历剖宫产的可能性越大;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收入越多、现有孩子的数量越多的妇女越有可能经历剖宫产。结论:我国妇女的剖宫产行为是社会人口学、婚育、家庭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武颂文  石一  雷静  赵巧 《现代预防医学》2023,(20):3724-3728+3741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其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滚雪球法对陕西省468例45~60岁女性进行在线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降维,将选择的变量集纳入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的方向和OR值。结果 随机森林算法显示,OOB误差率最低时的变量数为5,居于前5的变量依次是体力活动水平、年龄、月经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和生育次数。Ordinal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体力活动相比,中等(OR=0.251,95%CI:0.142~0.433)、高(OR=0.008,95%CI:0.004~0.016)体力活动水平;与自评健康状况不满意相比,自评健康一般(OR=0.614,95%CI:0.402~0.953)、满意(OR=0.412,95%CI:0.233~0.735),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均小于0.05)。与月经状况正常相比,月经紊乱(OR=2.592,95%CI:1.611~4.203)、绝经(OR=2.573,95%CI:1.453~4.575);与生育0次相比,生育2次(OR=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马达加斯加居民主动就医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对外援助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马达加斯加居民进行匿名调查,分析主动就医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有影响的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并进一步对排序结果进行逐步随机森林分析,最后将袋外估计误差最小的变量纳入后续logistic回归模型以明确自变量的作用方向及大小。结果 共纳入马达加斯加居民461人,317人(68.76%)愿意主动去医院就医;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居民主动就医意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活在农村地区(OR=0.44,95%CI:0.28~0.69)是影响主动就医意愿的消极因素;患有传染病(OR=2.04, 95%CI:1.24~3.36)、能获取医务人员信息(OR=2.22, 95%CI:1.43~3.45)、有医疗援助(OR=2.28,95%CI:1.40~3.73)、就医流程方便快捷(OR=2.30,95%CI:1.22~4.34)、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为一般(OR=3.09, 95%CI:1.59~5.99)和满意(OR=3.48,95%CI:1.64~7.38)、...  相似文献   

14.
汉、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6月-2009年10月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433例汉族和103例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发病共同危险因素为绝经年龄晚、肿瘤家庭史、遭遇重大挫折,其中腌渍食物摄入次数多为汉族妇女乳腺癌单独的危险因素(OR=2.729,95%CI=1.762~4.228),肉类摄入次数多(OR=2.744,95%CI=1.784~4.221)是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单独的危险因素;月经规律(OR=0.475,95%CI=0.252~0.893)、蔬菜摄入次数多(OR=0.498,95%CI=0.348~0.712)为汉族妇女乳腺癌保护因素;初潮年龄晚(OR=0.676,95%CI=0.536~0.812),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OR=0.496,95%CI=0.269~0.618),活产次数多(OR=0.306,95%CI=0.097~0.965)为维吾尔族妇女乳腺癌保护因素。结论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2014年山西省"削峰工程"各区县监测医院分娩或妇幼保健机构登记的生育神经管缺陷患儿的产妇411例纳入病例组,同时按照1∶1匹配选择同期分娩正常儿的41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关系。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胎分娩(OR=8.94, 95%CI:1.70~47.04)、意外怀孕(OR=2.89,95%CI:1.72~4.87)、孕次≥3 (OR=1.82,95%CI:1.08~3.06)、高热(OR=5.37,95%CI:1.47~19.57)、感冒(OR=2.84,95%CI:1.60~5.06)是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因素,增补叶酸(OR=0.36,95%CI:0.24~0.54)是神经管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多胎分娩、意外怀孕、孕次≥3次、高热和感冒是神经管缺陷的危险因素,增补叶酸是神经管缺陷的保护因素。在今后的神经管缺陷预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备孕和孕早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强调避免盲目追求多胎妊娠,倡导计划妊娠,提高孕早期妇女的免疫力,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避免感冒发热,及时增补叶酸来降低生育神经管缺陷患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利用Meta分析对1994-2011年我国符合条件的9篇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每个危险因素的综合OR值。结果共有6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生育年龄(OR=2.51,95%CI:1.74~3.64)、孕期不良心理(OR=3.00,95%CI:2.18~4.14)、经济水平(OR=3.08,95%CI:2.10~4.53)、体质量(OR=1.65,95%CI:0.93~2.92)、产次(OR=3.57,95%CI:1.63~7.58)、高血压家族史(OR=3.15,95%CI:2.13~4.65)。结论孕期不良心理、生育年龄、经济水平、体质量、产次和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调查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对流感认知和疫苗接种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流感认知程度和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徐汇、浦东和普陀4个区工厂中进行配额采样,随机调查了2371名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他们的流感认知情况和疫苗接种率,分析其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工厂规模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流感认知较高者(答对题50%以上)仅占总人数的2.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4.4%;年龄(OR=1.049,95%CI=1.015~1.083)和文化程度(OR=1.935,95%CI=1.274~2.938)对流感的整体认知程度有影响;年龄(OR=0.964,95%CI=0.952~0.975)和工厂规模(OR=1.192,95%CI=1.087~1.308)对疫苗接种率有影响,P均0.001。未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人不知道有流感疫苗。结论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对流感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要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流感等传染病知识教育与宣传,以提高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独生与非独生已婚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五省市(北京市、福建省、陕西省、四川省、甘肃省)940例已婚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独生子女育龄妇女(独生组)229例、非独生育龄妇女(非独生组)711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两组育龄妇女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二孩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等特征性变量,通过构建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非独生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独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92%vs 48.91%,χ2=8.57,P=0.003),并且两组育龄妇女在理想子女数的分布也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27.9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20~29岁的育龄妇女为参照,年龄在35~39岁的独生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明显下降(OR独生=0.162,95%CI:0.056~0.463),而对于年龄在40~45岁的育龄妇女而言,独生组的二孩生育意愿也显著低于非独生组(OR独生=0.115,95%CI:0.025~0.540;OR非独生=0.266,95%CI:0.146~0.484)。以农村地区为参照,非独生组中,居住地为城市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OR非独生=0.411,95%CI:0.238~0.711)低于居住地为郊区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OR非独生=0.498,95%CI:0.263~0.943),但相对于独生组而言,居住在城市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下降更为明显(OR独生=0.130,95%CI:0.027~0.630)。以已婚未育妇女为参照,独生组已婚已育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非独生组(OR独生=6.179,95%CI:2.236~17.076;OR非独生=1.820,95%CI:1.099~3.015)。以二孩家庭经济负担重为参照,基本能承受二孩抚养负担的独生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显著增高(OR独生=2.962,95%CI:1.408~6.229),而对于非独生育龄妇女而言,基本能承受(OR非独生=3.806,95%CI:2.629~5.511)和完全能承受二孩抚养负担(OR非独生=4.263,95%CI:2.138~8.498)的二孩生育意愿也显著高于家庭负担重的妇女。此外,相比于农民,非独生组中职业为工人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更低(OR非独生=0.389,95%CI:0.189~0.801),但在独生组未观察到该效应。除此之外,其余因素对独生/非独生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非独生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显著高于独生育龄妇女,且年龄、居住地、婚育情况、家庭经济负担是影响独生/非独生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孩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及与宫内节育器(IU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连云港地区孕产保健系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剖宫产分娩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二胎产妇4994例,其中产后出血量≥1000 ml 120例为病例组,按1:2完全随机抽取产后出血量<1000 ml的240例产妇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OR=7.228,95%CI 3.420~15.274)、流产史(OR=2.121,95%CI 1.198~3.755)、多胎妊娠(OR=1.923,95%CI 1.067~3.465)、巨大儿(OR=6.558,95%CI 3.608~11.92)、前置胎盘OR=4.300,95%CI 1.572~11.757)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IUD不是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OR=7.608,95%CI 0.778~74.396)。结论:放置IUD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没有影响,值得拟生育二胎妇女使用。控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育龄期临床护理人员的三孩生育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8715例护理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生育意愿调查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88.3%的护理人员表示没有三孩生育意愿,仅11.7%的护士有三孩生育意愿,有意愿生育三孩和无意愿生育三孩的原因分别以“希望儿女双全”“没有时间精力照顾”为主。年龄(OR=0.957,P<0.001)、民族(OR=1.879,P<0.001)、婚姻状况(OR=1.990,P<0.001)、家庭月收入(OR=0.859,P=0.013)以及现有子女数量(OR=2.142,P<0.001)是临床护理人员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育龄期临床护理人员的生育意愿较低,年龄较小,少数民族、再婚、家庭月收入较低以及现有子女数量较多的女护士群体三孩生育意愿较为强烈。建议临床护理管理者加强对该特征群体生育意愿的动向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