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柴建农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
目的 了解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难治性儿童癫痫21例,已用丙戊酸钠者,停用其它抗癫痫药,从0.1 5mg/(kg·d)每日一次开始添加拉莫三嗪,第.一月每周增加O.2mg/(kg·d),随后每周0.3mg/(kg·d),直至发作控制或6mg/(kg·d).原来未用丙戊酸钠者,先加丙戊酸钠根据血药浓度调整至有效范围,再减停其它抗癫痫药物,同样方法加用拉莫三嗪.结果 全而性癫痫10例,部分性癫痫l]例.2种发作形式以上占9例(42.9%).可能病因9例(42.9%),头颅影像学异常6例(28.6%).10例(47.7%)完全控制,6例(28.6%)有效,5例(23.8%)无效,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Jp<0.001).治疗9月后5例(7.8%)脑电图恢复正常.8例(38.1%)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为一种有效、安全而经济的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86-1987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20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拉莫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两组EGG好转时间、发作频率及不良发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痫样放电消失36例(36.00%)明显多于对照组13例(13.00%),EGG好转时间为1.12±0.33个月短于对照组1.98±0.67个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5.00%,少于对照组3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58例,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治疗)58例,比较2组总治疗效果、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无发作3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无发作3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2.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单纯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继发性全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12.1%)与对照组(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刘洪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4):56-56,187
目的:为了研究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的联合治疗效果,对癫痫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方式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结果:经过分析得出研究组的治疗效率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低。结论:采用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联合丙戊酸(VPA)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97例癫痫患者,分为全身性发作型52例,单纯性部分发作型28例,复杂性部分发作型76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痉挛发作型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 VPA + LTG 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发作频率、临床疗效;比较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 -2)、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身性发作型患者的发作频率:1.42±0.67(次/月),单纯性部分发作型患者:0.82±0.43(次/月),复杂性部分发作型患者:1.47±0.75(次/月),部分继发强直痉挛发作型患者:1.53±0.66(次/月)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血清 IL -2、IL -6、TNF -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97例癫痫患者出现皮疹占2.03%,转氨酶升高占1.52%。结论 LTG 联合 VPA 对各种类型的癫痫患者治疗效果均满意,患者的不良反应轻,能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刘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
目的对比拉莫三嗪、丙戊酸钠以及2药联合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癫痫患儿83例,随机分为3组:拉莫三嗪组(LTG组)28例,予口服拉莫三嗪片;丙戊酸钠组(VPA组)27例,予口服丙戊酸钠片;联合组28例,先予口服丙戊酸钠片,再口服拉莫三嗪片。计算3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LTG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89.3%和92.9%)均明显高于VPA组(66.7%);联合组总有效率虽然高于LT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LTG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VPA组TC、TG、LDL-C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联合组在开始使用VPA时,血脂水平存在上升趋势,但在加用LTG后又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LTG联合VPA较单用2药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对血脂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567-1568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对青年难治性癫痫(RE)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青年RE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予以VPA治疗,研究组基于VPA予以LTG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参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研究组较参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G联合VPA治疗青年ER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认知功能,抑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1.
李梦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8):54-55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9例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将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累及导联数、癫痫样... 相似文献
12.
袁素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0):29-30,37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对癫痫患者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QOLIE-31)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QOLIE-3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应用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QOLIE-3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拉莫三嗪在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添加或替换为拉莫三嗪采用阶段治疗,按第1阶段(1~8周)、第2阶段(9~20周)、第3阶段(21~28周)、第4阶段(29~40周)分别采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配伍或不配伍,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期完全控制率为72.09%,总有效率为89.53%,单药治疗期癫痫再发作率为23.21%,总有效率为76.79%,第2阶段末与第4阶段末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5,P〈0.05);治疗期间皮疹、嗜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率为29.07%。联合用药期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为(9.65±3.85)μg/ml,明显高于单用药期的(4.72±2.91)μg/ml(t=8.1777,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血药浓度成正相关(r=0.3998,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类抗癫痫药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用药安全,拉莫三嗪在血药浓度较高水平时,疗效显著,在治疗期间要严密监测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癫痫症状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癫痫症状指标、血清NSE水平、癫样放电及累及导联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点样放电和累及导联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能够降低癫痫发作频次,缩短发作时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认知功能,降低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病程均为3—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评估患者的发作频率、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三种指标参数变化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结果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的效果;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的不良反应略高于单药治疗,差异未见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新诊断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用药的效果,且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癫痫病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与丙戊酸(VPA)联合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单中心、开放性自身对照法。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9例,观察时间为12—76个月。结果 LTG VPA治疗后,7例患(77.8%)有效,其中4例患(44.4%)控制发作;2例无效。脑电图有改善的倾向,副作用少,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部分患应用LTG治疗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结论 LTG合用VIA长期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的疗效。方法: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单独用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用药治疗,分析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血药浓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血药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可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朱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8):39-40
目的:对比分析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中采用拉莫三嗪不同应用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接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应用拉莫三嗪替换丙戊酸治疗的对照组,在丙戊酸治疗方案同时添加拉莫三嗪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5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入组时癫痫月平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平均发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癫痫月平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平均发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治疗中添加拉莫三嗪可有效提高癫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65)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n=60)采用苯妥英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沣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