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大学师范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主动拖延量表、焦虑量表,对方便抽取的潮州市2所师范院校1 589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35,8.58,P值均<0.01),理工类学生主动拖延得分高于文史类学生(t=-3.54,P<0.01).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0,P值均<0.01),完美主义与主动拖延间也呈正相关(r=0.37,P<0.01).完美主义(β=0.21,P<0.01)、主动拖延(β=0.20,P<0.01)在单独及共同进入回归方程时(β=0.15,P<0.01)均能预测焦虑.主动拖延在完美主义与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主动拖延与焦虑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善完美主义和主动拖延水平,提高大学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高中生群体的强迫与社交焦虑、完美主义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特点.方法:采用SCL-90强迫因子、简明惧怕否定量表(BFNE)、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多维完美主义童表(FMPS)对芜湖地区27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除个人标准、条理性外,强迫和社交焦虑、完美主义各维度都呈正相关;②除个人标准、条理性外,强迫高、低分组在社交焦虑、完美主义各维度上得分有统计学差异.男女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有差异(P=0.055).高一和高二学生在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父母批评、条理性上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惧怕否定、社交回避、怀疑行动、父母期望、父母批评、性别、年级可以显著地预测强迫.结论:社交焦虑、完美主义的部分维度对高中生的强迫有预测作用,高二学生比高一学生注重较高的个人标准和条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的流行状况及其与焦虑间的调节效应,为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江西省上饶市分别选取1所医科类院校及1所综合类院校,共调查1 135名大学生,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分别评估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焦虑,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大学生睡眠质量。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分别为24.6%和13.3%,轻度和中度及以上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5.1%和23.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依赖与轻度焦虑、中度及以上焦虑呈正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01~3.44),4.34(3.14~5.99),P值均<0.01]。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在手机依赖与焦虑间起调节作用(R2=0.37,F=220.52,P<0.01);交互项"手机依赖×睡眠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9(P<0.05)。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报告率高,手机依赖与焦虑呈正向关联,良好的睡眠质量可缓解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焦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和焦虑的关系及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CSMPAT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对江苏省2所高等职业院校1917人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女生手机成瘾评分为(34.02±15.01)分,高于男生的(30.41±13.70)分;非独生子评分为(32.39±14.53),高于独生子的(30.47±13.79)分;生活目标不清晰无生活目标评分分别为(32.89±14.42)分和(33.31±13.78)分,均高于生活目标清晰的(29.68±13.95)分。女生睡眠质量评分为(3.97±3.55)分,高于男生的(3.49±3.28)分;非独生子评分为(3.87±3.55)分,高于独生子差的(3.36±3.12)分;无生活目标和目标不清晰评分为(4.97±5.12)分和(3.96±3.35)分,高于生活目标清晰的(3.17±3.23)分;家庭经济差评分为(3.95±3.66)分,高于条件一般的(3.57±3.28)分和条件好的(2.78±3.80)分。手机成瘾、焦虑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且睡眠质量在焦虑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5,P0.05)。结论降低焦虑水平和改善睡眠质量可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6.
7.
探讨自尊在大学生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接纳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修订版和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吉林省3所大学94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在性别、民族、生源地、学校类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社交焦虑与自尊、自我接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8,-0.445,P值均<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呈正相关(r=0.592,P<0.01).自尊与自我接纳均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4,-0.3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自尊在自我接纳与社交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交往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量表(UCLA)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海南省5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手机成瘾戒断症状维度和交往焦虑上女大学生得分(17.27±4.52,42.43±7.31)高于男生(16.15±5.06,40.70±7.92)(t值分别为-2.22,-2.15,P值均<0.05),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得分(42.37±7.75)高于城镇大学生(40.60±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在手机成瘾中的突显行为、社交抚慰以及交往焦虑上,大三学生得分(10.19±2.91,7.44±2.45,43.07±7.59)高于大一(9.02±3.05,7.40±2.23,42.89±7.56)、大二(9.04±2.93,6.97±2.46,41.70±7.15)和大四学生(8.68±2.89,6.53±2.43,38.17±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92,2.866,8.000,P值均<0.05).手机成瘾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与交往焦虑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30,0.38,0.30,0.09,0.27,0.24,0.18,P值均<0.05),交往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4,P<0.01).交往焦虑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正相关,而交往焦虑是形成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探讨生命意义感在大学生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深入了解手机依赖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河南地区3所高校41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采用无聊倾向问卷(BPS)、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测量.结果 男生的无聊总分高于女生(t=2.13,P<0,05),大四年级的手机依赖行为高于其他3个年级(F=2.63,P<0.05).大学生无聊感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31,P<0.01),手机依赖行为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20,P<0.01),无聊感和手机依赖行为呈正相关(r=0.31,P<0.01).拥有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0.06%.结论 生命意义感可以部分调节大学生在无聊时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学生不确定心理压力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并分析社交焦虑和抑郁在其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为医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于2022年11—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2 08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不确定心理压力量表(USS)、社交焦虑量表(SASSC)、9项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简版(SAS-SV)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7.53%的医学生存在手机成瘾。手机成瘾与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交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r=0.474、0.262、0.407,P<0.001)。链式中介模型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和抑郁在不确定心理压力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量分别为0.047(95%CI:0.025~0.070)、0.117(95%CI:0.064~0.169);且社交焦虑-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量为0.003(95%CI:0.001~0.006)。结论 不确定心理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医学生手机成瘾,还通过社交焦虑和抑郁的独立中介以及社交焦虑-抑郁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医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1.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高校大学生1 172名,采用手机依赖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5.4%;大学生手机依赖得分在性别与专业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和文科学生手机依赖得分更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较非依赖组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上得分更高(P值均<0.01),且手机依赖与SCL-90及其9个因子呈统计学相关(P值均<0.01).焦虑、精神病性、强迫及恐怖对手机依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22,0.11,0.10,0.08).结论 手机依赖大学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某高校大学生对手机社交媒体依赖的具体情况,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问卷对连云港某高校3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在强迫性与冲突性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P0.05);大二学生在强迫性、戒断性与社交增益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大一学生(P0.05);专科生在突显性、社交增益、强迫性和戒断性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本科生(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社交增益、强迫性、冲突性、戒断性4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社交增益、强迫性与冲突性3个维度上,文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P0.05),在戒断性维度上,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得分高于理工科专业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P0.05)。结论文科专业大学生、高年级大学生、专科生与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社交媒体依赖,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对这部分人群的干预和引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了解大学生无聊倾向和手机依赖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4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无聊倾向组在手机依赖行为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低无聊倾向组,其中失控性得分分别为(17.97±4.76)、(14.60±3.88)分,戒断性分别为(14.16±4.10)、(12.08±4.10)分,逃避性分别为(8.83±2.69)、(7.50±2.62)分,低效性分别为(5.89±2.18)、(4.79±1.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机依赖行为与孤独感、单调性呈正相关,与自控力呈负相关;孤独感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t=3.567,P<0.01),自控力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t=-4.365,P<0.001),无聊倾向对手机依赖行为有明显正向预测作用(t=6.686,P<0.001)。结论 大学生的无聊倾向各因子与手机依赖行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并且前者对后者具有有效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的现状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对复旦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情况、手机依赖和孤独感情况进行调查,应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MPDS与孤独感的关系。结果 共有效调查大学生915人,其中手机依赖综合征(MPDS)现患率为22.4%(205/915);最近遭遇较大挫折(32.4%)及健康状况差(63.6%)的大学生MPDS现患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8%(849/91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高度孤独体验者占35.0%(320/915);有手机依赖综合征的大学生发生孤独感的可能性是非手机依赖综合征患者的1.60倍(OR=1.60,95%CI=1.19~2.14)。结论 MPDS在大学生群体中现患率较高,并且是大学生孤独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对完美主义与择业焦虑关系的中介效应,为减轻大学生择业焦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天津市3所423名高校毕业生的完美主义与择业焦虑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应对方式对二者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 在完美主义的3个因子中,只有差异因子与择业焦虑各个因子以及总分显著相关,差异因子与自责、幻想和退避3个不成熟应对方式显著相关,择业焦虑总分与不成熟应对方式显著相关(P值均<0.05).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完美主义差异因子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35.结论 应通过缩小择业目标与实际就业环境的差距以及降低不成熟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来降低学生的择业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完美主义、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大学生完美主义、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三者之间相关显著( P均小于0.05);(2)正负性情绪增强型调节方式分别在大学生适应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8.2%和31.8%;(3)正性情绪减弱型、负性情绪增强型调节方式在大学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7.1%和31.0%。结论 完美主义对抑郁情绪的作用部分通过情绪调节方式来实现。此结论将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抑郁情绪干预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卫生统计》2018,(6)
目的探讨孤独感在中学生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为预防中学生抑郁症状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运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7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状与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和集体关系孤独呈正相关(r=0. 376、0. 369、0. 422,P均0. 01),社交焦虑与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和集体关系孤独呈正相关(r=0. 237、0. 285、0. 245,P均0. 01),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r=0. 411,P 0. 01)。在中介模型里,社交焦虑对抑郁症状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 34,P 0. 01),对孤独感中的家庭关系孤独、友谊关系孤独和集体关系孤独正向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0. 22,0. 29,0. 24,P均0. 01)。家庭关系孤独、友谊关系孤独和集体关系孤独对抑郁症状正向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0. 28,0. 06,0. 22,P均0. 05)。结论中学生孤独感在社交焦虑与抑郁症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集体关系孤独的中介作用最大。减少孤独感体验有助于预防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