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脑梗死病灶数量、部位、大小、病灶检出时间及发病至检查时间,并对比两种方式检查不同梗死时间检出率、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是否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结果: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梗死时间24h、24~72h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较短,发现脑梗死平均病灶较小,病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小脑、基底节区及脑干梗死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非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诊断,MRI检查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优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颅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MRI、CT检出率以及检出的病灶部位、大小差异。结果①本组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共149个:MRI检出147个,其诊断准确度是98. 6%(147/149),敏感度是98. 6%(147/149),特异度是0; CT检出病灶125个,其诊断准确度是83. 9%(125/149),敏感度是83. 9%(125/149),特异度是0,MRI对本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MRI对直径≤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100. 0%,高于CT的86. 8%(χ2=12. 847,P 0. 001),对直径 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96. 6%,高于CT的79. 3%(χ2=8. 123,P=0. 004);③MRI对本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CT,但其检测准确率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对直径不足5 mm小病灶的检出率,远高于CT。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6-2277
比较CT与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均行CT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多发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的检出率,梗死病灶位置,病灶检出时间,检查时间和病灶大小。MRI对梗死时间24h和24~72h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出率(P0.05)。两组对梗死时间72h的多发性脑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多发性脑梗死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T和MRI对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脑干、额叶、颞叶、顶叶和小脑位置的病死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时间显著长于MRI检查(P0.05),检查时间显著短于MRI检查(P0.05),检出病灶显著大于MRI检查(P0.05)。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临床上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本院接收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均进行MRI检查和CT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不同部位病灶及不同发病时间的检出情况、相关检查指标进行比对。结果:MRI检查对顶叶、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丘脑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以及发病时间24h、24-72h患者检出率、总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病灶大小小于CT检查,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检出时间短于CT检查,P0.05,平均病灶数目多于CT检查(P0.05)。结论:MRI检查应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的效果相较于CT检查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T与MRI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MCI患者,均先行CT检查,之后行MRI检查。评价MRI与CT对本组120例MCI患者的检出率、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及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在发病时间24 h、24~72 h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MRI对顶叶、额叶、基底节区、丘脑梗死部位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MRI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CT(P0.05),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检出情况显著优于CT(P0.05)。结论 CT与MRI均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但对MCI而言,MRI较CT的检出率更为理想,特别对于早期梗死病灶、不同梗死部位、病灶大小及数量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在脑梗死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拟诊脑梗死患者63例,均行CT及MRI检查,统计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误诊率、漏诊率,并观察联合诊断与CT诊断对不同发病时间(24 h、24~72 h、72 h)脑梗死检出率。结果:CT+MRI诊断准确率为90.48%(57/63)、灵敏度为98.04%(50/51),均高于CT、MRI各单一诊断;漏诊率为1.96%(1/51)低于CT、MRI各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发病时间不足24 h脑梗死患者检出率为35.29%(18/51),高于CT单一诊断15.69%(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应用于脑梗死,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漏诊率低,可提高早期脑梗死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发病≤24h脑梗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8例。发病时间12h 11例,12~24h 21例,24~72h 10例,72h 6例;缺血性脑梗塞13例,腔隙性脑梗塞24例,出血性脑梗塞11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MRI检查。统计对比MSCT、MRI对各类型及不同发病时间脑梗塞检出情况。结果:MRI对缺血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及脑梗塞总检出率较MSCT高(P0.05);MRI对出血性脑梗塞检出率与MS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发病12h、12~24h脑梗塞检出率较MSCT高(P0.05);MRI对发病24~72h、72h脑梗塞检出率与MS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SCT相比,MRI对发病≤24h脑梗塞及缺血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检出率较高,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有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与CT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与CT检查,统计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对患者的检出效果。结果:MRI检查对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发病时间24h、24-72h患者检出率、总检出率、患者平均病灶数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高,MRI检查患者病灶大小、检查时间、检出时间与CT检查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运用MRI检查效果优于CT。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42-143
分析颅脑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采用颅脑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不同脑梗死时间检出率、不同检查指标水平及病灶检出部位。发病24h及48h,MRI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48h时,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检查出病灶数量大于CT,病灶大小检出能力强于CT,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额叶、颞叶、顶叶及小脑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脑室旁及基底节区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颅脑CT与M RI均可检测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组织,MRI与CT相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检查时可及时发现微小病灶,但其检查费用高于CT检查;因此,在检查时,需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及梗死情况选择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20-4221
探讨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我院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4例,均采取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脑梗死病灶大小、数量、检查时间,统计其对不同梗死时间的脑梗死检出率、总检出率。MRI检查脑梗死的总检出率94.59%(70/74)高于CT 56.76%(4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梗死时间为24~72h、<24h的脑梗死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的检查时间短于CT,发现病灶数量多于CT,发现梗死平均病灶小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鉴别中应用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检出率,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8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颅脑CT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脑梗死的检出率差异,并分析其各自影像学表现;结果:MRI组对脑梗死检出率为94.1%显著高于CT组57.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86例脑梗死患者中,24h内检出70例,24h~72h内检出32例,而72h后检出84例,MRI组24h内、24h~72h对脑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94.3%、93.8%高于CT组32.9%、37.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72h后对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4.0%稍高于CT组8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对病灶大小、病灶数量的显示优于CT组,同时起病至检查时间短于CT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较CT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高,对早期脑梗死诊断高,病灶显示也较佳,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MRI以及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出比较。方法:对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CT或MRI的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脑梗死发生概率以及不同的检查指标水平。结果:CT组检查出有76例脑梗死患者,总检查率为76%(76/100),脑梗死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检出率为12%(12/100),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的脑梗死检出率为19%(19/100),大于72小时的检出率为26%(26/100);MRI组检查出有94例脑梗死患者,总检查率为94%(94/100),脑梗死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检出率为39%(39/100),在24小时到72小时之间的脑梗死检出率为34%(34/100),大于72小时的检出率为29%(29/100),两组检查脑梗死的时间上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MRI检查的患者查出病灶的数量要高于CT组,可以看出使用MRI检查出微小病灶的能力比强于CT组,并且使用MRI检查出脑梗死的时间也是明显的优于CT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影像的方式诊断时,可以明显看出使用MRI检查比CT检查更有优势,所以在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的诊断中要对MRI的诊断方式多加使用,并且值得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3例老年多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让全部患者均接受MRI与CT检查诊断,并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发病时间、不同大小的梗死病灶、不同体积的梗死灶以及血管性痴呆与非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效果。结果 MRI在24 h内发病患者的阳性诊断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检测出的病灶总数为367个多于对照组的227个,且小病灶检测率和基底节检测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 mm以内的梗死灶,MRI检出阳性例数明显高于CT检出阳性例数(P0.05),2 mm的梗死灶,CT和MRI检出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的MRI对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法(P0.05),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梗死阳性检出率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MRI应用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的诊断中,不仅能够获得较高阳性诊断率,而且能够全面检测患者的病灶个数,同时对多发脑梗死痴呆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因此MRI的检测具备更大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脑MRI对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85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颅脑MRI及CT检查结果,比较检出率及检出病灶特征。结果:颅脑MRI与CT总检出率分别为96.5%与65.9%(P<0.05),且颅脑MRI在发病<24h与24~72h间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颅脑MRI在颞叶、额叶及顶叶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颅脑MRI检出病灶数量显著多于CT,且病灶平均直径较小,发病至检查时间相对较短(P<0.05)。结论:颅脑MRI对多发性脑梗死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其在发病早期病灶、微小病灶的检出效能显著高于CT,可作为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MRI、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到2022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于不同发病时间内的病变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指标(检查时间、发病到检出时间、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面积)。结果MRI对发病时间<24 h、24~72 h的病变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发病时间>72 h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基底节、丘脑、顶叶、额叶、脑干病灶及总体病灶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CT对颞叶、脑室旁及小脑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查时间较CT更长,而发病到检查时间较CT更短,病灶检出数更多,检出病灶面积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虽存在耗时长的问题,但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明显优于CT,可更有效提高病变及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且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MRI与CT影像检查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70例,年龄≥60岁,行CT及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病变的检出情况、不同时间病变、不同检查指标水平及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检出情况,两种检查方法确诊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结果:MRI的病变检出率、病变时间24h和24~72h的病变检出率、病灶数量、及基底和顶叶脑梗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误诊率、病灶面积、检查时间明显低于CT(p0.05)。结论: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率更高,且对早期病灶、较小病灶、基底部和顶叶部病灶的诊断价值更高,便于临床给予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613-3615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与CT影像检查,观察MRI与CT影像检查诊断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MRI病灶检出率高于CT,且发生脑梗死<24h和24~72h时,MRI对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病灶数多于CT,MRI检出病灶小于CT,MRI检查时间稍长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更加准确,病变检出率更高,尤其在在早期、较小病灶的诊断中具有优势,可有效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MRI与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颅脑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CT与MRI检出率、脑梗死各项指标检查情况、梗死部位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24~72 h及> 72 h时间段检出率96.15%、100.00%、96.67%均高于CT检查,总检出率97.50%显著高于CT检查的75.00%(P <0.01);MRI检查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梗死数量多于CT检查,病灶大小大于CT检查,检查时间长于CT检查,发病至确诊时间短于CT检查,差异均显著(P <0.01);MRI检查在脑梗死发病部位方面总检出率97.50%显著高于CT检查的75.00%(P <0.01)。结论: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特点,探讨 CT 与 MRI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院神经内科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CT 和 MRI 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CT 和 MRI 方法均可以检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其中 CT 检出145个病灶,MRI 检出742个病灶,MRI 检出的病灶数目是 CT 的5.12倍;病灶直径>5 mm 时,CT检出142个,MRI 检出的病灶486个,检出直径<5 mm 的病灶,CT 检出率为2.07%(3/145),MRI 检出率为34.50%(25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病灶部位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有差异(χ2=147.02,P<0.05)。结论CT、MRI 影像学检查可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 方法较 CT 更清晰准确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微小病灶,是临床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CT与MRI的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18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MRI两种方法进行脑横死诊断,分析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CT与MRI的价值。结果:经MRI检测患者24h内病变检出率以及24~72h病变检出率以及对不同脑梗死位置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测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MRI价值更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