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3月~2006年3月诊治的84例(104耳)儿童和41例(53耳)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病因、病程、首发症状和听力受损特征的异同.结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平均病程较成人短,病因以腺样体肥大和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痛,其次为听力下降;成人患者病程较长,病因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鼻咽部新生物为主,首诊原因多为听力下降,其次为耳闷.儿童与成人患者都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2、4、8 kHz为主.结论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因、病程及首发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且儿童患者可造成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应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2.
儿童腺样体肥大手术切除与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206例,其中并发分泌性中耳炎97例136耳,观察手术治疗前后鼓室功能图的变化。结果 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中治愈103耳;好转19耳;复发或无明显改善14耳,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12耳,持续病程超过2年。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及临床病程的持续时间有关,腺样体切除术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其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98例(252耳)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23耳)行鼓膜置管术者不计入统计结果。对其余183例(229耳)住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访3~12个月,比较不同性别、病程、腺样体肥大程度、咽鼓管功能及是否伴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疗效。结果183例(229耳)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治愈143例(157耳),好转20例(39耳),无效20例(33耳)。病程长、腺样体Ⅲ度肥大、咽鼓管功能未恢复、伴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分别较病程短、腺样体Ⅰ、Ⅱ度大、咽鼓管功能恢复及不伴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差(P<0.05)。结论病程较长、腺样体Ⅲ度肥大、咽鼓管功能障碍、伴慢性鼻-鼻窦炎可能影响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其分泌性中耳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包括单纯腺样体肥大及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 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5例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2.31%);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表现为B型者89例152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63%;C导抗图(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其中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As导抗图2例2耳亦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对于腺样体肥大患儿不论主诉有无听力下降,常规进行声导抗测试,同时结合认真的体格检查及电耳镜或耳内镜检查,可大大降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1382例腺样体肥大的儿童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经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测及电测听检查,统计分析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结果1382例中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92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治愈528耳(59.19%),好转298耳(33.41%),总有效率达92.60%。结论腺样体过度肥大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大诱因,鼻内镜下切除肥大腺样体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不同鼓室导抗图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统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例(耳)数及声导抗测试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阳性率。结果328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有104例(169耳)最终经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31.71%,104/328),其中鼓室导抗图为B型者89例152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86例147耳。阳性率为96.71%(147/152);鼓室导抗图为C型(负压在~150daPa以上)者33例49耳,最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为16例20耳,阳性率为40.82%(20/49);鼓室导抗图为As型者2例2耳最终均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无论有无听力下降主诉,均应行声导抗测试,B型鼓室导抗图对鼓室积液判断的准确率最高,c型次之,As型也有鼓室积液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物置换疗法在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观察316例(505耳)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腺样体切除的同时施行鼓膜切开、强的松龙置换鼓室内分泌物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分析其疗效并探讨其与性别、年龄、双耳是否同时发病、病程时长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疗效明显,治愈率98.2%(496耳)。治疗效果与性别、年龄、双耳是否同时发病无关(P〉0.05),而与病程时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药物置换疗法在腺样体肥大继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听力变化、复发率及并发症等.方法 对80例(132耳)病史超过3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4~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72耳)采用在耳内镜下同期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B组38例(60耳)则仅在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而不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A、B组术后纯音听力均提高.A组术后中耳积液平均时间为(8.5±1.2)天,通气管脱落或取出后3个月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8.3%,并发中耳感染率为2.7%;B组积液时间为(10.3±1.4)天,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为21.7%,中耳感染率为11,7%.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改善听力,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减少复发率及继发中耳感染的发生率.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者施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69例(98耳)反复发作两次以上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伴有腺样体肥大者29例,占42%,其中8例同时伴有扁桃体炎;伴有鼻-鼻窦炎者19例,占27.5%;伴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18例,占26%;伴有后鼻孔息肉、鼻中隔偏曲、鼻咽癌者各1例,各占1.5%.结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为腺样体肥大,其次为鼻-鼻窦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及鼻咽部病变的解除对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7年5月经治的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左耳16例,右耳13例,双耳9例,共47耳。2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和1例成人腺样体肥大行腺样体刮除术;2例后鼻孔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切除;6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3例下鼻甲肥大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结果26例(33耳)儿童腺样体肥大者术后随访3~6个月,听力正常,鼓室曲线为A型。成人12例(14耳)各种病变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听力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声导抗检查A型曲线10耳,C型曲线4耳。结论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伴有鼻及鼻咽部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后鼻孔息肉等,应先对这些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腺样体肥大对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儿童,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症状[1]。本研究通过对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及正常人进行耳科常规检查、纯音测听和声阻抗测试,比较全面地了解腺样体肥大对中耳传音功能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1腺样体肥大组:从1995年5月~1999年10月经临床、纤维鼻咽镜或间接鼻咽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排除咽鼓管咽口淋巴组织增生的病人中选择身体健康、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无耳部畸形、能配合检查的患者35例(70耳),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5~11岁。既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咽鼓管逆行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17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逆行经咽鼓管插管,37℃生理盐水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鼓室注药并留置.观察耳闷、耳鸣症状,鼓膜像,语频区听力恢复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178耳经1~3次治疗后,治愈119耳(66.9%),有效30耳(16.9%),无效29耳(16.3%),治愈率66.9%,总有效率83.7%.病史小于半年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史大于半年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愈率和有效率逐渐降低.结论 逆行咽鼓管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耳炎患者的耳鸣发生率及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特征。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0年~2012年诊断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例400例,首先调查患者有无耳鸣;有耳鸣者进一步调查耳鸣是否与中耳炎有关;对于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调查其耳鸣严重程度,并分析其心理声学特征。结果400例中耳炎患者中,出现耳内或头颅有声音感觉者253例(63.25%),其中与中耳炎可能有关的耳鸣仅79例,占19.75%,其中化脓性中耳炎37例,分泌性中耳炎42例;这79例患者耳鸣的特征为:耳鸣均为单一音调,高、中、低音均可能出现,耳鸣部位在患耳侧或颅内靠近患耳侧,匹配响度多在5 dB S L以内,耳鸣掩蔽曲线以间距型和汇聚型最多见,多数耳鸣的残余抑制试验呈阳性,耳鸣的严重程度多在Ⅱ级以内,且以上特点两种中耳炎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本组患者中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发生率为19.75%;耳鸣并非中耳炎的常见症状,与中耳炎相关的耳鸣其严重程度较轻,详细问诊有助于减少耳鸣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35耳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行常规声阻抗、纯音测听及鼻咽镜检查.在鼻内窥镜下切除增生组织,咽鼓管置管,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复发18例、35耳中10例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生,6例咽鼓管扁桃体增生,2例咽鼓管咽口形成瘢痕.经治疗,16例、32耳治愈,1例、2耳好转,有效率97.1%.结论传统腺样体手术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故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周围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也是重要因素.内镜下直视手术及咽鼓管置管,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时运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开展腺样体消融术联合耳内镜下鼓膜打孔术的前提下,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111例(183耳)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89耳)和对照组56例(94耳),两组均接受鼻内窥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照组实施鼓膜切开术,实验组...  相似文献   

16.
我科采用Nd :YAG激光行鼓膜造孔治疗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45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及分组按下列标准选择病例 :①年龄在 1 8~ 5 0岁 ;②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已行药物治疗 ,鼓膜穿刺抽液 2次以上 ;③纯音测听骨导在 3 0dB以内 ;④排除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窦炎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符合上述标准患者 45例 (5 2耳 ) ,其中男 2 6例 ,女 1 9例 ;年龄 1 6~ 5 2岁 ,平均 3 8岁。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 5例。激光 1组 (1 7耳 ) :采用Nd :YAG激光输出功率 2 0W ,曝光时间 2s;激光 2组(1 8耳 ) :采用Nd :YA…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32例(46耳)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结果腺样体切除顺利,术后随访3~12个月,28耳(60.9%)痊愈,听力恢复正常;听力提高,体征改变属有效者13耳(28.3%),总有效率为89.1%;术后复发3耳。同时鼻塞打鼾消失,合并鼻窦炎者获得治愈或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并发颞叶脑膜脑炎一例倪道凤,张道山,魏伯俊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颅内、外并发症屡有报道,而为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者则不多见。我科遇1例分泌性中耳炎并发同侧颞叶脑膜脑炎和颞下窝软组织炎症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1岁。因右耳耳鸣2年,张口困...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依照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布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1],2002年11月-2004年6月临床随机抽取符合突发性耳聋标准病人61例分成二组.治疗组31例(35耳),男19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5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7天,平均3.7天.其中伴耳鸣者23例,伴眩晕者10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9例.对照组30例(34耳),男21例,女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2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6天,平均3.5天.伴耳鸣者18例,伴眩晕者11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8例.治疗前对病人病情、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临床疗效预先告之.  相似文献   

20.
2002年9月~2004年5月应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鼻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诊断标准。①纯音测听检查:患耳呈传导性聋,平均听阈>25dB,或伴耳痛、耳鸣、耳闷涨感等症状;②耳内镜检查:患耳鼓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及光泽异常,或有液平面;③病程超过3个月,鼻内镜检查患有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及腺样体肥大者不纳入观察范围。1.2临床资料。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46例,年龄8~64岁,单耳患病18例,双耳患病28例,其中31例1月内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耳痛及耳闷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