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引言自从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以来,众多医学家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基础科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形成了公认为行之有效的保守疗法、外科手术疗法及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介入疗法。1963年Smith首次用木瓜凝乳蛋白酶(Chymopapain,木瓜酶)成功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此开创了“化学溶核术”(Chemonucleolysis)介入疗法的历史先河。木瓜酶可使椎间盘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从而溶解髓核,降低椎间盘内压,达到解除其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但木瓜酶可发生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继化学溶解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之后又一种微创手术。作者自2000年3月以来应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89例,大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0%左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在CT引导向下经小关节内侧缘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溶盘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我院从2001年开始采用这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现突出椎间盘髓核CT值大小与溶盘术后疗效有一定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旭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720-37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化学溶核术,经皮穿刺髓核除术以及近年来利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本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比较其优,缺点,探讨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化学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化学溶核术是指早期应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注入椎间盘的髓核,使髓核的主要成分蛋白多糖解聚,从而溶解髓核,降低椎间盘内压,达到解除其对神经根压迫的目的。1963年Smith首次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椎间盘突出症,1969年美国医生Sussman用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我国在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国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良好效果,至今未见严重副作用报道。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是继化学溶核术(Chmon—nucleolysis)、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等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其特点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并且可在门诊进行,其应用方面已有一定的报道。近年来其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也日益增多,本文就当前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两种介入方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霖  彭力  李小力 《中国康复》2006,21(3):194-195
目的:比较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切割术)与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其中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割术治疗(A组)205例,等离子射频髓核消融术治疗(B组)80例。结果:椎间盘1次穿刺成功率A组80%,B组100%;平均手术时间A组20min,B组3.5min;有效率A组83.4Z,B组88.8%。结论:髓核切割术和消融术治盯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消融术的1次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割术。  相似文献   

8.
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ruptu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是指纤维环全层断裂,髓核完全穿破断裂的纤维环,突出物较大但未游离。该型椎间盘突出组织可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严重症状。治疗一般多需手术治疗。我院1996年~2006年采用CT引导下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50例,其中脱出型突出586例,总体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化学溶核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以及近年来利用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比较其优、缺点,探讨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确定髓核化学溶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病变椎间盘分型,以便确定椎间盘化学髓核溶解方法.方法:本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8例,局麻下行后外侧径路穿刺入椎间盘.CT断层示针尖位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根据CT椎间盘造影术将病变椎间盘分为三型:(1)包容型;(2)突出型;(3)破裂型.根据病变椎间盘分型选择溶核方法.(1)包容型:盘内外臭氧溶核疗法;(2)突出型:应用臭氧溶核疗法联合胶原酶盘外注射;(3)破裂型:盘内外联合注射胶原酶溶核疗法.每组都经椎间孔注射得宝松1mg.术后随访三年,采用McNab标准评估.结果:本组在CT监测下穿刺成功率为100%.CT腰椎间盘造影术分型结果为:包容型占36.44%(43例),突出型34.75%(41例)和破裂型28.81%(34例).治疗后随访三年,总有效率分别为:包容型93%,突出型86.8%和破裂型79.1%.结论:(1)经皮CT椎间盘造影术能够显示椎间盘的病理形态改变,可确定椎间盘突出症病变椎间盘分型.(2)通过这种分型选择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化学溶解术方法,临床远期随访获得满意疗效,且避免了包容型和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内注射后的疼痛反应,临床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方法 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腰椎侧方经皮穿刺达椎间孔,硬膜外腔内注射国产胶原酶11200U。结果 获得分次随访32例,溶核术后平均20个月优良率达78.2%;平均30.5个月优良率降至68.8%。结论 胶原酶溶核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在透视下用臭氧专用6号穿刺针刺入病变椎间盘内,注入浓度为40~50mg/L的医用臭氧30~40mL,胶原酶1200~2400U(用注射用水4~8mL稀释)。结果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共计160个椎间盘。显效率为29.2%(24/82),有效率64.6%(53/82),总有效率为92.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医用臭氧配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臭氧不仅能够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萎缩,同时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收集我院1996~2007年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加重,椎体有滑脱和(或)椎间盘突出复发病例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科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病例计42例,再手术方式为中央开窗椎间盘切除术2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术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例。结果42例患者经6~84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按Mae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45.3%),良14例(33.3%),可6例(14.3%),差3例(7.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主要原因为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腰椎节段性不稳、术式选择不当等,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方法,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胶原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作用原理主要是注药后溶解了椎间盘突出物,解除了突出物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对215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CT引导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生理性退变、长期慢性劳损或外伤,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外移后突,刺激和/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出现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都采用手术切除突出椎间盘的方法根治。随着介入疗法的应用,一种新的微创手术——CT引导下胶原酶溶核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镇痛科于2003年4月-2004年4月对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胶原酶溶核术,治愈及好转率达91.6%,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疗效。结果35例顺利摘除钙化的椎间盘。术后随访1—2年,平均1.6年,根据Macnab改良的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80.0%),良5例(14.3%),可2例(5.7%),优良率94.3%。3例硬脊膜损伤,修补后无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牵拉伤,神经营养治疗后3月恢复。结论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有别于普通的髓核摘除手术。手术中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技巧,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行双间隙稚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和疗效。方法在应用脊柱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为2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L4.5,L5S1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52例(18.4%),采用同侧双切口入路或不同侧双切口入路对同侧或不同侧相邻的双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做髓核摘除术。结果接受本手术入路治疗的52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其建立工作通道的成功率为100%,行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的优良率为96.1%。结论以同侧或不同侧作双切口入路在椎间盘镜下作相邻双间隙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选择1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32个椎间盘,其中L3-4 1例,L4~5 86例,L5~S1 45例。病变椎间盘中包容型42个,非包容型90个。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在行PLD后,向髓核腔内注入600U(2m1)胶原酶;非包容型突出在行PLD后,有54例用5ml生理盐水溶解1200U胶原酶注入到髓核腔内,36例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胶原酶1200U,抽取5ml酶液注入到髓核腔内,注射5ml到病变椎间盘相应的硬膜囊前间隙。术后根据突出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卧位。结果显效94例,占71.2%,其中包容型突出38例,非包容型突出56例;有效33例,占25%,其中包容型突出4例,非包容型29例;无效5例,占3.8%,均为非包容型突出。结论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20.
王秦耕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353-3353
对2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3种非手术治疗方法一腰椎牵引,激素硬膜外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应用方法和近、远期疗效。近期疗效(1个月内优良率):腰椎牵引&;lt;激素硬膜外注射&;lt;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或胶原酶化学溶核术组,远期疗效优良维持时间和复发率(4年):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阶梯式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的近、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