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利用肿瘤过继免疫和基因转移技术将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的载体导入运载细胞回输到体内,使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肿瘤局部高浓度表达,既可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又能减少对其他组织的毒副作用。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及不同转输方式对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0-01/2001—12在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和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完成。TJ8510细胞(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提供;实验动物:先天性无胸腺BALB/C裸鼠36只。方法:在肿瘤坏死因子α反转录病毒转移系统的建立及运载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制备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单克隆病毒细胞株PLC-2和PLJC-5将标记基因Neo^R和目的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导入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然后对其进行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体外抗瘤活性的检测。将36只裸鼠接种肿瘤后随机分为6组,局部转输对照组、局部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局部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对照组、静脉转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对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基因转导前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②体外抗瘤活性的测定。③动物实验结果。结果: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3组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量与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30d,可持续表达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α。③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Neo^R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淋巴细胞对TJ8510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前两者相比杀伤活性有明显地提高(P〈0.01)。④动物实验结果: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40d后,肿瘤局部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肿瘤体积小于局部转输对照组[(307&;#177;42),(2048&;#177;278)mm^3,P〈0.01],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组肿瘤体积小于静脉转输对照组[(954&;#177;195),(1989&;#177;305)mm^3,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能有效地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其在体外和荷瘤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果明显高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静脉转输人脑胶质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皮下实体瘤生长无明显抑制效应,但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却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局部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较静脉转输肿瘤坏死因子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提示过继免疫基因治疗胶质瘤以局部转输方式为件。  相似文献   

2.
背景肿瘤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CTL)的活性是提高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的对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CTL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和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设计随机区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从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用BEL7407和IFN-r诱导得到CTL.BALB/c裸小鼠28只,雄性,4~6周龄,体质量18~20 g,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SPF级,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3048号)干预用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对CTL进行TNF-α基因转导.于每只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注射BEL7404,建立荷瘤裸鼠模型,28只裸鼠按体质量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转基因CTL对肿瘤原位(右前肢腋窝)及异位(左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分别用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作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α基因转导前后CTL的生长形态,增殖能力,TNF-α分泌量、细胞表型.②体外不同作用时间和效靶比浓度对BEL7404的杀伤效应.③各实验组的肿瘤生成时间,生长速度及肿瘤生成率.结果转基因CTL的生长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持续、高效表达TNF-α的能力,72 h表达量达410 ng/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当效靶比达201时,杀伤活性接近100%.效靶比浓度为51和201时转基因CTL的杀伤活性高于CIL(q=7.965 8,4.189 7,P<0.05).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部位进行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与异位注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CTL可持续表达的TNF-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转基因CTL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对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促进肿瘤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对C6胶质瘤的抗瘤效应,从而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将重组TNF-α反转录病毒载体PLJ+TNF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ELISA法检测该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增殖能力;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右股内侧接种转基因2×106 C6细胞,对照组同法同部位接种未转基因C6细胞,常规饲养5周,每周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两组皮下肿瘤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6胶质瘤细胞与C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基因前后TNF-α分泌情况1×106个C6细胞体外培养24 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2.42±0.76)u;1 ×106个C6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24 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17.53±2.31)u,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动态TNF-α检测显示转基因C6细胞能稳定地表达高水平的TNF-α;大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5周后,实验组3只未见肿瘤生长,其余肿瘤直径为(1.5±0.3)cm,对照组肿瘤直径为(2.4±0.2)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NF-α基因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能持续分泌高水平的TNF-α,对大鼠C6胶质瘤皮下肿瘤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转导人肿瘤坏死因子α(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hTNF-α)基因对裸鼠绒癌耐药细胞移植瘤组织中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JEG-3、JEG-3/VP2和JEG-3/VP2hTNF三种绒癌细胞系接种18只裸鼠,采用RT-PCR、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和Bcl-2表达的情况。结果在接种JEG-3/VP2/hTNF-α的移植瘤组织中,存在hTNF-α基因的表达;JEG-3/VP2/hTNF-α组的Bcl-2阳性表达的细胞较少,但凋亡细胞数较多,与JEG-3组相近;而JEG-3/VP2组则相反。结论转导hTNF-α基因可能使绒癌耐药瘤细胞产生Bcl-2的量减少,进而促使了绒癌耐药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背景:肿瘤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受到抑制。增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活性是提高过继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目的:对转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的CTL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探讨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和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设计:随机区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中心完成。从人肝细胞癌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用BEL7404和IFN-r诱导得到CTL。BALB/c裸小鼠28只。雄性,4∽6周龄,体质量18~20g,购自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SPF级,合格证书:医动字第01-3048号) 干预:用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对CTL进行TNF-a基因转导。于每只裸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注射BEL7404建立荷瘤裸鼠模型,28只裸鼠按体质量分为4组,每组7只。观察转基因CTL对肿瘤原位(右前肢腋窝)及异位(左前肢腋窝皮下)注射治疗效果,分别用生理盐水注射治疗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a基因转导前后CTL的生长形态,增殖能力。TNF-a分泌量、细胞表型。②体外不同作用时间和效靶比浓度对BEk7404的杀伤效应。③各实验组的肿瘤生成时间,生长速度及肿瘤生成率。结果:转基因CTL的生长形态、增殖活性及细胞表型与CTL相似,但具有持续、高效表达TNF-a的能力,72h表达量达410ng/L。转基因CTL对BEL7404具有较高的体外杀伤作用,其杀伤活性与作用时间及效靶细胞比正向相关。当效靶比达20:1时,杀伤活性接近100%。效靶比浓度为5:1和20:1时转基因CTL的杀伤活性高于CIL(q=7.9658,4.1897.P<0.05)。转基因CTL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部位进行过继免疫后,移植瘤的生成延迟、生长减慢,成瘤率降低,与异位注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CTL可持续表达的TNF-a,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转基因CTL构建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型的效应细胞,对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促进肿瘤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有报道指出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围区域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因子渗出,参与心室重构、心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与移植干细胞抑制心肌梗死后局部炎症反应相关.目的:探讨静脉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对兔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2/12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完成.材料:6份脐血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身体健康足月分娩的产妇.健康纯种中国家兔45只,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模型组、假手术组,15只,组.方法:Ficoll法分离培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传至第2代用于移植,移植前24 h行BrdU标记,调整浓度至0.04×1013L-1.细胞移植组、模型组兔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兔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造模后24 h,细胞移植组经耳缘静脉注入0.5 mL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含2×107个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模型组、假手术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干细胞移植后1,2,4周取材.主要观察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心肌组织切片白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检测心肌BrdU阳性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移植后1,2,4周细胞移植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各时间点细胞移植组白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移植后第4周,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模型组可见明显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细胞移植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程度明显减弱,且呈黄褐色的BrdU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梗死周边区域.与模型组比较,移植后1,2,4周细胞移植组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移植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可改善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抑制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减轻心肌梗死后局灶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荷瘤鼠C6胶质瘤生长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实验室前期课题成果显示,脐血或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亲肿瘤及抑瘤特性。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对照观察,于2008-06/09在郑州大学微生物与免疫教研室完成。材料:胎盘来源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妇产科健康剖宫产产妇,C6胶质瘤细胞株由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惠赠,10只BALR/c裸鼠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胎盘,分离部分羊膜,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实验。10只裸鼠背部双侧皮下注射含3×106个C6胶质瘤细胞的DMEM/F12培养基,建立双侧荷瘤鼠模型。成功造模后,模型对照组于裸鼠左侧皮下注射DMEM/F12培养基50μL,细胞移植组于同一裸鼠右侧皮下注射含2×106个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等量DMEM/F12培养基。主要观察指标:肿瘤生长情况,周围组织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中细胞周期素D1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后14,21d,细胞移植组肿块体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F=54.127,P<0.05)。模型对照组瘤体呈结节状,部分肿瘤组织中心有坏死现象,内部有新生血管形成,肌层及皮肤浸润较明显,已达腹膜;细胞移植组瘤体分叶较少,无新生血管形成,仅有局部的皮肤浸润,未见肌层浸润。模型对照组细胞周期素D1蛋白呈阳性表达,而细胞移植组表达阳性率较低。结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抑制荷瘤鼠C6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抑制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8.
背景: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局部免疫与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并移植修复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和局部皮肤组织白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表皮干细胞组、角质细胞组用含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脱细胞真皮组移植单纯脱细胞真皮;对照组创面空置.观察刨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各组分别于术后7d在部分创而取材观察组织形态和白细胞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表皮干细胞的人工皮肤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角质细胞组明显缩短.白细胞介素10在各组均有表达,其中表皮干细胞组表达最强,角质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最弱.肿瘤坏死因子α在各组也均有表达,其中角质细胞组表达最强,表皮干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较弱.说明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有效促进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创面修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其取得较好效果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背景:微弧氧化处理可提高镁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延缓其降解速率.目的:观察微弧氧化处理镁合金对小鼠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方法:在小鼠RAW264.7细胞中分别加入镁合金浸提液(对照组)、微弧氧化处理镁合金浸提液(实验组)及RPMI-1640(空白对照组),1 h后加入脂多糖,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MTT法测定脂多糖刺激前后的RAW264.7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①脂多糖刺激前的RAW264.7细胞活性: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P均<0.05).②脂多糖刺激后的 RAW264.7细胞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高于刺激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空白对照组明显高于刺激前(P <0.01).3组间RAW264.7细胞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脂多糖刺激后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量: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表达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3组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表明微弧氧化处理镁合金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同时降低了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对C6胶质瘤的抗瘤效应,从而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将重组TNF-α反转录病毒载体PLJ+TNF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ELISA法检测该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增殖能力;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右股内侧接种转基因2&;#215;10^6C6细胞,对照组同法同部位接种未转基因C6细胞,常规饲养5周,每周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两组皮下肿瘤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6胶质瘤细胞与C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转基因前后TNF-α分泌情况:1&;#215;10^6个C6细胞体外培养24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2.42&;#177;0.76)U;1&;#215;10^6个C6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24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1753&;#177;2.31)U,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动态TNF-α检测显示:转基因C6细胞能稳定地表达高水平的TNF-α;大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5周后,实验组3只未见肿瘤生长,其余肿瘤直径为(15&;#177;0.3)cm,对照组肿瘤直径为(2.4&;#177;0.2)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TNF-α基因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能持续分泌高水平的TNF-α,对大鼠C6胶质瘤皮下肿瘤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反应性差,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仅对30%的患者有效.中药对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是研究热点,许多中药已经在临床中试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致肺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抑制其表达可能对治疗肺纤维化有效.目的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博莱霉素A5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对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设计随机区间分组设计.单位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对象实验于2003-05/2004-03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病理实验室进行.取雄性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每组30只;各组又分为7,14,28 d 3个时间点,正常对照组每个时间点5只,其他3组每个时间点10只.方法[1]造模正常对照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0.25 mL,其他3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博莱霉素A5 0.25 mL左右(5 mg/kg,4g/L)制备肺纤维化模型.[2]给药造模次日开始,芪丹组每天给于芪丹颗粒剂灌胃(黄芪、丹参、川芎等组成,3 125 mg/kg);氢化可的松组每天给于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于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3]观察指标各组动物均于给药后第7,14,28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肺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情况.结果10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模型组第7天表现为肺泡炎;14 d肺泡炎加重,28 d广泛纤维化;芪丹组经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有正常肺泡结构存在;氢化可的松组第7,14天肺泡炎较模型组轻,但肺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2]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模型组第28天表达最多,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6±0.4,1.2±0.4,P<0.01),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0.5,2.5±0.4,P<0.01),且芪丹组低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3]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均持续高表达,芪丹组和氢化可的松组均少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且而且芪丹组明显少于氢化可的松组(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肺组织转化生长因β1、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的表达,其效果较氢化可的松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营养支持已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然而部分营养不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营养支持"无反应"的现象,可能与其炎症反应过度、能量消耗增加有关.近年来免疫营养和代谢支持已成为近代营养支持范畴中的研究重点.目的探讨营养底物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理和代谢支持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对象选择2002-02/2002-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44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8例,年龄(75±9)岁.干预对照给予单纯营养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治疗.全部患者由营养师指导按1.5×静息能量消耗的总热量饮食,其中蛋白质占热量的20%,脂肪占热量的30%,碳水化合物占热量的50%,治疗组减少蛋白质30 g,以L-谷氨酰胺30 g替代,10 g/次,3次/d,口服.10 d后检测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肌酐升高指数、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脂群等)和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T细胞亚群、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及静息能量的消耗.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1]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6.3±1.8),(8.7±1.6)mm,(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7.3±1.3,8.7±1.6)mm,(P<0.05)].[2]前白蛋白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0.15±0.04,0.23±0.05)g/L,(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0.23±0.05,0.22±0.08)g/L,(P<0.05)].[3]T细胞亚群CD3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前明显低于治疗后[(59±10,72±10),(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62±9,72±10),(P<0.01)][4]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72±7,56±5)ng/mL,(尸<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6±5)vs(67±11)ng/mL,(P<0.05)].[5]免疫球蛋白IgG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后高于治疗前[(13±3,12±3)g/L,(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3±3,12±4)g/L,(P<0.05)].结论在营养支持时给予谷氨酰胺强化治疗,不仅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过度表达、降低机体的能量代谢消耗,还能更进一步增加营养支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UTI小剂量组、大剂量组5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 h后取动脉血及左室心肌,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心肌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cTnI(μg/L):7.58±0.53比1.05±0.21,TNF-α(pg/g):945.6±72.0比238.2±35.2,ET-1(pg/g):776.8±123.9比170.1±28.3,均P<0.01].UTI小剂量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I(μg/L):7.21±0.51比7.58±0.53,TNF-α(pg/g):910.5±96.6比945.6±72.0,ET-1(pg/g):714.0±66.7比776.8±123.9,均P>0.05].UTI大剂量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较模型组明显减低[cTnI(μg/L):4.30±0.84比7.58±0.53,TNF-α(pg/g):430.5±75.6比945.6±72.0,ET-l(pg/g):377.1±39.0比776.8±123.9,均P<0.01].结论 大剂量UT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TNF-α、ET-1的表达而实现;小剂量UTI可能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半永久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重要补充形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有研究发现,将半永久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还鲜有报道。目的:比较半永久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与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差异,探讨不同类型的血管通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血管通路不同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48例及颈静脉半永久双腔静脉导管组32例,以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检测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永久插管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内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使用半永久性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较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可进一步加重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5.
背景气味沙雷氏菌苗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体外肿瘤细胞的增殖,其P16组分亦可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目的检测气味沙雷氏菌P16组分对荷QGY肿瘤裸鼠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地点和对象在海军医学研究所防护医学研究室完成.雄性BALB/c裸鼠,6周龄,SPF级,购自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室.干预将BALB/c裸鼠接种QGY肿瘤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16组和对照组各6只,3 d后P16组瘤内注射100μgP16,对照组瘤内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8个时间点测量肿瘤体积变化以及瘤块的质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各时间点肿瘤体积的变化.②26 d剥离瘤块的质量.③两组裸鼠生存时间.结果对照组裸鼠接种肿瘤细胞26 d开始死亡,至44d时全部死亡.与对照组相比P16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延长达到30%.自第8天开始P16组与对照组瘤体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26天分别为(2.50±0.15),(7.16±0.42)cm3,P16组的瘤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16可直接抑制QGY肿瘤的生长,对荷瘤裸鼠有显著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一些研究提示肿瘤坏死因子-α预注射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可产生保护作用,脑缺血耐受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增高有关.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与脑卒中有关的一个有害细胞因子,抗肿瘤坏死因子-α循环抗体对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期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脑缺血灶的影响,是保护作用还是毒性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2-01/2002-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8组预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 0.05,0.5,1.0μg及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后注射肿瘤坏死因子-α 0.05,0.5,1.0μg及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每组15只.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48 h或缺血2 h再灌注后,在大鼠小脑延髓池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肿瘤坏死因子-α(0.05 μg,0.5 μg,1.0μg)或磷酸盐缓冲液.①各组取8只大鼠,于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麻醉下处死取脑,制备TTC切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每个脑片面积及梗死面积,然后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②各组取7只大鼠,于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麻醉下处死取脑,行HE、GFAP和ICAM-1免疫组化染色,用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切片,计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及每侧半球细胞内黏附分子-1阳性血管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②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③各组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预注射组及1.0μg预注射组脑梗死体积减小,0.5μg预注射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小70.9%,1.0 μg预注射组减小66.5%;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后注射及1.0 μg后注射组脑梗死体积增加,0.5 μg后注射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加22.3%,1.0 μg后注射组增加46.7%.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预注射组与1.0 μg预注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后注射组与1.0 μg后注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病理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0.5 μg预注射组及1.0 μg预注射组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减轻;肿瘤坏死因子-α0.5 μg后注射及1.0 μg后注射组脑组织变性坏死程度加重.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0.5 μg预注射组及1.0 μg预注射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减少(P均<0.05);肿瘤坏死因子-α 0.5μg后注射及1.0 μg后注射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预注射组与1.0 μg预注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肿瘤坏死因子-α 0.5 μg后注射组与1.0 μg后注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预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与星形胶质细胞的修复作用无关,而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减少有关.②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给肿瘤坏死因子-α则加重脑缺血,该作用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有关.③脑缺血前或脑缺血后给予肿瘤坏死因子-α决定了它的作用效果,这两种作用都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蛋白对SKOV3移植瘤细胞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雌性裸小鼠SKOV3移植瘤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TRAIL组单用重组人TRAIL蛋白(10μg/kg),顺铂(DDP)组单用DDP(3 mg/...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严重烫伤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各方面的功能紊乱,活化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许多生物活性递质.烧伤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与信号转导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烧伤后不同时相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及运用特异性调控剂H-7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及膜浆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变化,在信号转导的水平探讨PKC是否参与了巨噬细胞TNF-α的调控,阐明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某些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的烧伤研究所.材料实验于1999-01/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实验室(国家级)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清洁级近交系昆明小白鼠,32只.方法以本所小鼠常规烫伤模型造成体表面积15%Ⅲ度烫伤.实验按烫伤前及伤后不同时相随机分为6组,即0(正常对照组),2,6,12,24,48 h6组.收集腹腔巨噬细胞.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的含量,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NF-κB的活性,同位素掺入测膜浆PKC活性.主要观察指标①检测TNF-α的含量.②测定NF-κB的活性.③检测膜浆PKC的活性.结果烫伤后巨噬细胞分泌TNF-α亢进,于伤后12 h达到高峰,为(1085.65±122.99)ng/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t=14.92,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伤后膜浆PKC活性升高,其中膜PKC活性于伤后2 h显著增高(t=7.930,P<0.01),为(231.80±31.66)nmol/min·g.6h稍降,接近于正常(t=2.531,P<0.05),为(174.29±16.80)nmol/min·g,12 h及24h迅速上升,至48h达到峰值(t=29.42,28.03,30.19,P<0.01),分别为(512.10±33.42),(454.70±21.06)及(530.49±28.54)nmol/min·g.TNF-α和膜PKC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0.796 4,P<0.05).EMSA图像显示,烫伤后NF-κB活性明显升高.以伤后12 h为调控点,经H-7作用后,NF-κB活性显著被抑制.结论烧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及PKC,NF-κB的活性明显被激活,PKC-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TNF-α表达的调控,为烧伤过程中免疫功能的调整及康复干预提供了实验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肺牵张反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盐酸吸入法复制兔ARDS模型,应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进行机械通气,潮气量(VT)维持6 mL/kg,膈肌电活动(EAdi)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1)假手术(Sham)组(5只);(2)迷走神经离断(VAG)组(5只).观察在基础状态、ARDS成模、机械通气1,2,3 h时的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指标.测定肺通透性、病理以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 机械通气2,3 h,VAG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显著低于Sham组(P<0.05).在机械通气1,2,3 h时,VAG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G组VT、气道峰压(Ppeak)及平均气道压(Pm)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机械通气3 h,与Sham组相比,VAG组死腔分数(VD/VT)、肺弹性阻力(Ers)明显升高,肺静态顺应性(Cst)明显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VAG组肺组织湿/干质量(W/D)、肺损伤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含最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离断迷走神经加重ARDS肺损伤,维持完整肺牵张反射对ARDS具有肺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on the lung injury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Method ARDS models of rabbits were induced by intratracheal infusion hydrochloric acid and ventilated with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 (NAVA) with a tidal volume ( VT) of 6 mL/kg and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diaphragm ( Eadi)-determined PEEP level. The rabbits were randomly ( 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1 ) sham operation (Sham) group ( n = 5 ),(2) bilateral vagotom (VAG) group( n = 5 ). Gas exchange and pulmonary mechanics were determined at baseline, after lung injury and ventilation 1, 2, 3 h respectively. Indices about pulmonary permeability,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the PaO2/FiO2in VAG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ventilation 2 h, 3 h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aCO2 between Sham and VAG group (P > 0.05 ), and VAG group had the higher VT,peak pressure ( Ppeak), mean pressure (Pm)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at the time point of ventilation 1 h, 2 h, 3 h (P<0.05).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the dead space fraction (VD/VT) and the respiratory system elastance (Ers) in VAG group increased (P < 0.05 ) and the static pulmonary compliance (Cst)decreased markedly (P < 0.05 ) after 3 h ventilation. The wet/dry weight (W/D), lung injury score,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 TNF-α), interleukin-8 ( IL-8 ), myeloperoxidase ( M PO ) and malondialdehyde ( M DA )in VAG group elevated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Sham group (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lung injury in ARDS was aggravated after bilateral vagotomy,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may have the lung protec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