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要发挥生理效应必须与相应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特异性结合。作者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的一点分析法、以~3H-地塞米松([~3H]-Dex)为配体,测定了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8:00时静脉血混合白细胞GCR。其中2例为Addison氏病,1例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术后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结合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白细胞GCR结合量。结果61例SLE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白细胞GCR结合量为(4156±1408)位点/细胞,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072±1312)位点/细胞(t=3.506,P=0.01)。3个以上重要器官或系统受损者白细胞GCR结合量显著减低(t=3.262,P=0.002)。SLE患者治疗前白细胞GCR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r=-0.487,F=18.372,P=0.001)。白细胞GCR结合量较低的患者应用GC的疗效较差,副反应较多见。结论SLE患者白细胞GCR结合量显著减低,这种变化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性、重要系统器官受损情况以及GC的疗效和副反应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肝病患者外周血CD28+T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需要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CD3复合物信号,同时还需要共刺激信号.现已证实,在CD40-CD40-L和B7-CD28/CTLA-4(CD152)二条共刺激途径中,CD28,CTLA-4和ICOS与其配体B7家族分子(B7.1/CD80和B7.2/CD86)结合后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costimulatory signal)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迄今,国内外开展有关肝移植排异[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疾病[3]、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4]、HCV病毒感染[5,6]、肿瘤[7]、重症肝炎[8 ]中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但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损伤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共刺激研究不多[9].鉴此,我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130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D4+,CD8+和CD28+T细胞变化,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按照Tragager和Jensen的方法,用含10%人血清的RPMI 1640-HEPES(称为RPS培基)在100mm的陪氏培养皿中培养恶性疟原虫。为收集大量的裂殖子,首先进行同步培养。最初,用山梨糖醇处理培养物,然后,在明胶中漂浮反复地分离环状体和滋养体。用这种方法(一般是5次)每40—42小时挑选一次感染滋养体的红细胞,直到3—4小时内原虫同步发育。在释放裂殖子预测时间的八小时前,吸出培养基,并用含下列任一基质:(a)[~(35)S]蛋氨酸,10μci/ml的培养基;(b)[~3H]亮氨酸,10μci/ml 60ci/mmol;(c)[~3H]葡萄糖胺,40μci/ml;(d)[~3H]甘露糖,25μci/ml的10ml RPS培养基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血脂、载脂蛋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652名18岁~6 0岁健康查体者,按年龄分为1 8岁~2 8岁组、2 9岁~40岁组、41岁~50岁组、51岁~60岁组。对比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Ⅲ(ApoCⅢ)水平变化。结果 29岁~40岁组、41岁~50岁组、51岁~60岁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CⅢ水平与18岁~28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9岁以上各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岁~40岁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载脂蛋白CⅢ水平明显低于41岁~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存在年轻化趋势,40岁后脂质代谢能力出现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6.
黎妮  黄裕林  马世河 《肝脏》2022,27(1):42-46
目的分析血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GCR)比值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9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绘制受试特征者工作(ROC)曲线探讨血Tim-3和GCR在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期和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价值。结果109例CHB患者中,G140例、G230例、G326例、G413例;S144例、S232例、S320例、S41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581,P=0.002;F=12.495,P=0.013);其中G2期患者血Tim-3为(16.09±3.57)ng/L,GCR为(1.04±0.29),高于G1期患者的(14.28±2.43)ng/L和(0.86±0.17),G3期患者血Tim-3为(18.65±4.81)ng/L,GCR为(1.26±0.38),高于G2期患者(P<0.05),G4期患者血Tim-3为(21.14±5.92)ng/L,GCR为(1.41±0.47),高于G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G2)、(≥G3)和(G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CHB患者肝脏纤维化不同分期血Tim-3和G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65,P=0.008;F=11.388,P=0.018);其中S2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1期患者(P<0.05),S3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2期患者(P<0.05),S4期患者血Tim-3和GCR高于S3期患者(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Tim-3和GCR均可预测肝脏炎症(≥S2)、(≥S3)和(S4)(P<0.05),但以Tim-3和GCR联合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结论TIM-3和GCR均可预测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患者,尤以两者联合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具体表现为糖代谢紊乱[1]。易提高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风险[2]。据有关研究指出[3]:妊娠期糖尿病经分娩后15年内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达30%~70%,由此,亟待施行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用以改善患者机体血糖水平,对此,笔者旨在运用个性化早期护理干预,取得数据,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纳入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120例GDM患者,随机划定对照组:年龄20~40 (30.68±1.32)岁,孕周12~29(21.68±0.87)周;观察组:年龄20~41(30.87±1.47)岁,孕周12~28(21.45±0.77)周。  相似文献   

8.
肝X受体在代谢和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结构保守、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主要调节内环境稳定和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α(LXR-α)和β(LXRβ)(也被分别称作为NR1H3和NR1H2)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已被克隆出10多年,与其他核受体具有同源性序列。LXRs最初也被称作为孤核受体,不久之后陆续发现了LXR的天然配体,胆固醇代谢产物———氧化胆固醇,生理浓度下可以结合并激活这些受体,LXRs的功能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2〕。1LXRs的分布和作用机制LXRα在肝脏高度表达,还在肾上腺、小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肺和肾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心脏交感神经受体显像探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交感神经的分布和活力。方法 AMI组12例,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48±9)岁。对照组6名,男性4名,女性2名,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47±6)岁,为健康受试者。AMI组在AMI后2周、3个月及6个月时均行~(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I-MIBG)受体显像及~(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MPI),对照组在1周内完成~(131)I-MIBG受体显像及~(99m)Tc-MIBI MPI。分析~(131)I-MIBG及~(99m)TC-MIBI显像相同部位心肌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并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心肌与纵隔放射性比值(H/M)及MIBG的洗脱率(WR)。结果 (1)AMI组~(131)I-MIBG显像的放射性稀疏-缺损节段数为32个,而~(99m)Tc-MIBI显像的仪为24个。(2)AMI组在AMI后2周、3个月及6个月和对照组的~(131)I-MIBG显像H/M比值为(1.45±0.20)、(1.65±0.16)、(1.70±0.17)和(2.70±0.32),WR为32%、19%、15%和9.5%。AMI组各时间点的H/M和W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MI组2周分别与3个月和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MI后交感神经受损区域明显大于MPI所显示的受损区域。AMI后心肌交感神经受体下调,表现为MIBG摄取减低;体内交感神经紧张度增高,表现为MIBG滞留时间短、洗脱率高。AMI后3~6个月内交感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40~59岁飞行员心血管病生物危险因素分布与聚集情况。方法 2011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华北、华东、华南地区831名40~59岁飞行员的心血管病生物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聚集情况。结果高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尿病,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重和肥胖及高血压的年龄标化率分别为5.2%、3.8%、18.6%、19.8%、11.2%、29.2%、62.2%和19.5%。50~59岁飞行员平均Hb A1c、血糖、收缩压值以及高Hb A1c、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5.9±0.7)%、(5.6±0.8)mmol/L、(125.6±10.8)mm Hg、9.1%、5.8%、28.6%]显著高于40~49岁[(5.5±0.4)%、(5.3±0.6)mmol/L、(121.8±10.1)mm Hg、2.6%、2.4%、13.5%]。而50~59岁飞行员的TG值及患病率[(1.4±0.9)mmol/L、14.9%)则低于40~49岁(1.8±1.2)mmol/L、23.1%]。结论应加强对40岁以上飞行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动干预,减少此类疾病及相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就甾体激素而言,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机体发挥的生物作用最广泛,在临床上,GC早已被用于许多顽固性疾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近年来,随着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方法的建立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在研究GC作用的基础上,又把注意力引到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R)方面。本文将简要介绍GC作用的机制,并试图阐述GCR在人类疾病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3.0T ESWAN定量测量健康成年人豆状核的T2~*值,来探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豆状核与侧别、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1)年龄25~85岁的128例年龄相匹配的男性组及女性组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及T2WI三维梯度回波序列(ESWAN)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性别的相关性。(2)收集年龄20~85岁的157例健康成年人进行MRI常规及ESWAN扫描,按其年龄段分为6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岁。经后处理在T2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右侧壳核、苍白球的T2~*值,分析T2~*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1)男、女性组右侧壳核、左、右侧苍白球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女性组左侧壳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壳核、苍白球的T2~*值在部分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规律性。(4)壳核、苍白球的T2~*值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584、-0.320,均P0.001)。结论在正常脑老化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豆状核的脑铁沉积逐渐增加,其中左侧壳核的脑铁沉积与性别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9例AS初诊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CD28、CTLA-4和CD40L在外周血CD3~ T细胞上的表达及CD80、CD86和CD40在CD19~ B细胞上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AS患者CD3~ T细胞上的CD28、CTLA-4和CD40L,CD19~ B细胞上CD86和CD40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D80在CD19 B细胞表达增高(P<0.05):AS患者血清中2种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AS患者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增强,机体处于免疫激活状态,CD28和CD40共刺激通路在AS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目的在于比较代谢综合征(Mets)与Fram-ingham危险因素评分(FRS)在预警冠心病(CHD)、脑中风、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前瞻性研究5128名男性40~59岁,无心血管病史(CVD)[CHD或脑卒中]或T2DM史,观察20年,以NCEP标准中有3个成分定为Mets。结果:入选时有Mets(26%),比无Mets发生C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状况,并讨论其预防策略,为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 80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4~78岁,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统计H.pylori感染状况,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年份之间的感染率。结果 8 809例健康体检人员H.pylori感染总阳性率为43.83%,男性总阳性率为46.22%,女性总阳性率为4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将体检者以20岁为年龄段分为4组,年龄20岁、20~39岁、40~59岁、≥60岁患者感染率依次为34.04%、44.36%、45.07%、40.85%,60岁之前感染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以40~59岁组阳性率最高,随后出现下降,但20~39岁与40~59岁之间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2011~2015年各年份感染率依次为46.40%、44.56%、46.90%、41.12%、39.59%,从2014年起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与前3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密云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为43.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感染分布与性别、年龄、年份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3H]-异亮氨酸(〔~3H]Ile)掺入为指标,观察了青蒿素(Ⅰ)及其衍生物还原青蒿素(Ⅱ)和蒿甲醚(Ⅲ)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蛋白合成的影响,以探讨杀虫机制。实验用的原虫为Welcome/Liverpool/West African恶性疟株。体外培养液中红细胞容积为3%,起始原虫率为3~13%。细胞悬液中加入〔~3H]Ile(最终放射强度为2μCi/ml),置于混合气体(5%O_2,5%CO_2,90%N_2)下培养于37℃,定时取样250μl。样品处理按改良的Neame氏法。细胞悬液样品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中山大学<60岁的中年、老年前期教师进行了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共调查人数368名,35~岁4名(男3,女1),40~岁71名(男58,女13),45~岁151名(男123、女28),50~岁84名(男64,  相似文献   

18.
以[~3H]地塞米松为配体,应用Scatchard分析法测定30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最大结合容量(Ro)及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表明Ⅰ型和Ⅱ型患者白细胞GR的Ro均明显降低,且亲和力也降低(Kd值增加)。应用Boyden小室法检测白细胞趋化移动(ChtM)及氢化可的松(F)对白细胞ChtM的抑制率(FI)。结果表明白细胞GR改变的同时伴有效应指标-F对白细胞ChtM的FI的相应变化。说明糖尿病患者白细胞GR的降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已知心肌再灌注导致1,4,5—三磷酸肌醇[Ins(1,4,5)P_3]释放及去甲肾上腺素兴奋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心律失常。研究凝血酶激发Ins(1,4,5)P_3释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方法和结果 离体灌注的大鼠心脏先行[~3H]肌醇标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状态下的[~3H]Ins(1,4,5)P_3释放。在体缓冲液灌流大鼠心脏进行心律失常研究。心脏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与成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D95表达水平的比较性研究,观察淋巴细胞凋亡在免疫衰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成年组(20~59岁)与老年组(60~90岁)各20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水平。结果老年组CD28 CD95-[(8.80±4.86)%]及CD28 细胞[(36.32±10.38)%]明显低于成年组[(23.09±3.48)%、(52.29±4.90)%](P<0.01),而CD28-CD95 [(53.23±8.28)%]、CD95 [(80.25±7.19)%]及CD28-细胞[(63.68±10.38)%]明显高于成年组[(33.58±4.72)%、(63.18±4.12)%、(47.71±4.90)%](P<0.01)。结论老年人CD28 表达随年龄增长而下降,CD28-及CD95 表达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示淋巴细胞凋亡在免疫衰老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